勒索攻击导致损失超300亿美元 周鸿祎数博会出招护航数字经济 (勒索攻击事件2020)

技术教程 2025-05-05 08:24:47 浏览
周鸿祎数博会出招护航数字经济

“近期美国燃油运输管道公司科洛尼尔被勒索软件攻击的事件应该被大家关注,它反映了数据安全上的巨大趋势,即黑客不用攻击你的设施,只要攻击你的大数据,就能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5月26日,在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围绕数字经济创新·共建数据安全生态”论坛上,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发表演讲时表示,当前,随着整个世界都在加速数据化,勒索攻击也正在成为数智时代的“死对头”。

勒索攻击导致全球损失超300亿美元 360去年处理3800多起

“勒索攻击与传统的网络攻击不一样,因为它不撬你的保险柜,而是给你做一个更大的保险柜,把你的保险柜也锁起来,这样我也用不了你也用不了,你就只能交赎金。”周鸿祎直言,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传统的网络安全防范在应对勒索攻击时就会显得无效。因此,近年来,全球勒索攻击正呈爆发式增长。

有调查报告预计,2021年每11秒将发生一次勒索攻击,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超过300亿美元,这个经济损失是2015年的57倍。就在美国燃油管道被攻击事件不久后,爱尔兰也遭受了史上“最严重的网络攻击”,其卫生部门的IT系统在勒索事件中被迫关闭,在线预约接种疫苗也被迫中断,对爱尔兰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影响。

在国际重大勒索攻击事件频发的同时,国内勒索软件攻击形势也不容乐观。周鸿祎透露,仅2020年一年,360公司(三六零601360.SH)

就接到并处理了3800多起勒索软件攻击事件。根据360安全大脑的监测,数字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是勒索软件攻击的重灾区,其中,广东、浙江、江苏排在前三位。在周鸿祎看来,这正说明勒索软件发生的频率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程度成正比,数字化程度越高,被勒索软件攻击的可能性就越大。

周鸿祎强调,这几年勒索软件不断迭代进化,正在向APT化演进。其发展主要呈现6个趋势:

一是有组织犯罪更加高效,形成商业模式;二是攻击目标从个人转向对政府、重点企业和重点设施攻击;三是通过破坏数据导致基础设施停摆;四是攻击手法定向化、持续化,针对高价值目标的定向攻击越来越多,攻击技战术有针对性;五是技术手段也更加专业,勒索软件已经不是普通的病毒程序,开始利用0day漏洞或者高危漏洞,而且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甚至可以通过供应链传播;最后,要求用加密货币支付,难以追踪攻击者,司法手段难以处置。

“勒索软件攻击向APT化演进,将使得预防、检测、响应、恢复难度越来越高,攻击者将更加猖狂。”周鸿祎断言,随着勒索软件攻击成本的降低,未来更多新的网络犯罪团伙加入到勒索软件攻击活动寻求快速获利,勒索软件攻击将越发大行其道。

而在当前,数字化仍是最重要的趋势,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共识,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弯道超车的新赛道。而数智时代的核心是“大数据”,因此,勒索攻击如果任其发展,必将成为数字化发展中的一场灾难。

勒索攻击导致损失超300亿美元 传统防御手段失效 360五招打造安全大脑护航数字经济

“勒索软件攻击危害巨大,但这其实也只是数字时代网络安全新挑战的冰山一角。”在周鸿祎看来,数字时代有三大特征:一切皆可编程、万物均要互联、大数据驱动业务,本质是软件重新定义世界。一切皆可编程”意味着漏洞无处不在;“万物均要互联”意味着边界模糊、虚实打通,一切皆可攻击;“大数据驱动业务”意味着数据安全直接影响业务安全。

在周鸿祎看来,未来整个世界都将架构在软件之上,老百姓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整个社会的运转、政府的治理、工厂的运作都架构在软件之上,整个世界的脆弱性将前所未有。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应对新的安全威胁,数字化跑得越快,安全积累的风险就会越大。

与此同时,网络安全威胁也在不断升级,国家级力量发起的网络战、国家级背景的APT、大规模网络犯罪正在成为数字时代最大的安全威胁,未来安全无小事。周鸿祎强调,科洛尼尔事件再一次证明:就是企业等大型机构在应对高级别网络攻击面前,依靠传统的安全手段是无法应对的。对此,周鸿祎指出,应对数字时代网络安全新挑战,必须以底线思维、对抗思维,建立能够深度防御、协同联防的新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各个单位还是各自为阵,自己装一点网络安全软件,对付小流氓、小木马没有问题,但肯定无法对付高级别APT攻击”。周鸿祎呼吁,我们要从更高层面,在国家一级、行业一级、城市和区域一级都要建立相应的网络安全防控体系。用这种体系、用更强大的安全能力,赋能各个单位,帮助各个单位做好安全防护

他表示,360经过十多年的网络攻防对抗中,跟全球的黑客都交过手,总结、沉淀了一套新方法论,也形成了一套新的以安全大脑为核心的网络安全能力体系,该体系目前已陆续落地服务于重庆、天津、上海、贵州等省市,青岛、鹤壁、苏州、郑州、珠海等地级市。未来,360将依托这一套体系,立足国家的数字化,当好“安全卫士”的角色,为国家、政府、行业、企业做好网络安全服务,为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贡献力量,为数字时代保驾护航。


一亿元现金能不能铺满100平方的房子

你算算看,-近一吨的纸可以铺满多大的房子

愤怒的利与弊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说明文阅读中考演练——气温变化的利与弊(答案) 2010年01月09日 星期六 11:38 A.M.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③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 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④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⑤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⑥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 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⑦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不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⑧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1.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2分)2.第②段画“ ”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3.下面句子出自选文第⑥段,分析其中语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3分)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4.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你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4分)5.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渡排放导致全球变暖,请你提出两条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2分) 1.逻辑顺序(2分) 2.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分)突出、准确地说明了气温上升或下降1℃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大意对即可,2分)共4分 3.“可能”表估计,推测.(1分)说明出现海平面上升1厘米到16厘米的情况几率大,(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1分)共3分 4.内容:为了更全面、客观地说明气候变化带来的利弊.写法:把气温升高的利与弊进行对比,更加突出地说明了气温升高的弊大于利,(大意对,答出一方面即可,4分)5.措施:减排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建人工湖,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控制人口增长等.(2分)

中国首富是谁?

勒索攻击事件2020

是香港的李嘉诚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