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学习Redis的基础知识(redis的基本知识) (深入浅出讲授)

技术教程 2025-05-06 22:35:44 浏览
深入浅出讲授

redis是一款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基于键值对进行存储,可以用于缓存、消息队列、分布式锁等应用场景。本文将深入浅出介绍Redis的基础知识,包括安装、数据类型、命令等内容。

一、Redis安装

在Linux系统上安装Redis非常简单,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redis-server

安装完成后,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测试Redis是否正常运行:

$ redis-cli pingPONG

如果返回PONG,则表明Redis已经成功安装并正常运行。

二、Redis数据类型

Redis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字符串、列表、集合、有序集合和哈希表。

1. 字符串

字符串是Redis最基本的数据类型,每个键对应一个字符串。可以使用SET命令设置键值对,GET命令获取键对应的值。例如:

$ redis-cli SET key1 value1OK$ redis-cli GET key1"value1"

2. 列表

列表是一组有序的字符串集合,可以使用LPUSH命令向列表头部插入元素,使用RPUSH命令向列表尾部插入元素,使用LPOP命令弹出列表头部元素,使用RPOP命令弹出列表尾部元素,使用LLEN命令获取列表长度。例如:

$ redis-cli LPUSH list1 value1(integer) 1$ redis-cli RPUSH list1 value2(integer) 2$ redis-cli LPOP list1"value1"$ redis-cli RPOP list1"value2"$ redis-cli LLEN list1(integer) 0

3. 集合

集合是一个无序的字符串集合,不允许重复元素。可以使用SADD命令向集合中添加元素,使用SREM命令删除集合中的元素,使用SMEMBERS命令获取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例如:

$ redis-cli SADD set1 value1(integer) 1$ redis-cli SADD set1 value1(integer) 0$ redis-cli SREM set1 value1(integer) 1$ redis-cli SMEMBERS set1(empty list or set)

4. 有序集合

的基本知识

有序集合是一个有序的字符串集合,不允许重复元素,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分值。可以使用ZADD命令向有序集合中添加元素,使用ZRANGE命令获取有序集合中的元素列表。例如:

$ redis-cli ZADD zset1 1 value1(integer) 1$ redis-cli ZADD zset1 2 value2(integer) 1$ redis-cli ZRANGE zset1 0 -11) "value1"2) "value2"

5. 哈希表

哈希表是一个键值对集合,在Redis中也被称为字典。可以使用HSET命令设置哈希表中的键值对,使用HGET命令获取哈希表中的值,使用HDEL命令删除哈希表中的键值对,使用HKEYS命令获取哈希表中的键列表。例如:

$ redis-cli HSET hash1 key1 value1(integer) 1$ redis-cli HSET hash1 key2 value2(integer) 1$ redis-cli HGET hash1 key1"value1"$ redis-cli HDEL hash1 key1(integer) 1$ redis-cli HKEYS hash11) "key2"

三、Redis命令

Redis提供了大量的命令,可以实现各种功能。以下是一些常用的Redis命令:

1. 设置/获取键值对

SET key value// 设置键值对GET key// 获取键对应的值

2. 列表操作

LPUSH list value// 在列表头部插入元素RPUSH list value// 在列表尾部插入元素LPOP list// 弹出列表头部元素RPOP list// 弹出列表尾部元素LLEN list// 获取列表长度

3. 集合操作

SADD set value// 添加元素到集合SREM set value// 从集合中删除元素SMEMBERS set// 获取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4. 有序集合操作

ZADD zset score value// 添加元素到有序集合ZRANGE zset start stop// 获取有序集合中的元素列表

5. 哈希表操作

HSET hash key value// 设置哈希表中的键值对HGET hash key// 获取哈希表中的值HDEL hash key// 删除哈希表中的键值对HKEYS hash// 获取哈希表中的键列表

四、总结

本文介绍了Redis的基础知识,包括安装、数据类型、命令等内容。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学习到Redis的基本用法,更深入地了解和使用Redis。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www.IDC.Net)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 服务器 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PLC的相关知识

PLC编程简介 1、PLC的基本概念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 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 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2、PLC的基本结构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 a、电源 PLC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 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b. 中央处理单元(CPU)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 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 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 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 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c、存储器 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d、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1、现场输入接口电路由光耦合电路和微机的输入接口电路,作用是PLC与现场控制的接口界面的输入通道。 2、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电路集成,作用PLC通过现场输出接口电路向现场的执行部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e、功能模块 如计数、定位等功能模块 f、通信模块 如以太网、RS485、Profibus-DP通讯模块等 3、PLC的工作原理一. 扫描技术 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 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一) 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 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 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二)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 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立即I/O指令则可以直接存取I/O点。 即使用I/O指令的话,输入过程影像寄存器的值不会被更新,程序直接从I/O模块取值,输出过程影像寄存器会被立即更新,这跟立即输入有些区别。 (三) 输出刷新阶段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 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 这时,才是PLC的真正输出。 4、PLC内部运作方式虽然PLC所使用之阶梯图程式中往往使用到许多继电器、计时器与计数器等名称,但PLC内部并非实体上具有这些硬件,而是以内存与程式编程方式做逻辑控制编辑,并借由输出元件连接外部机械装置做实体控制。 因此能大大减少控制器所需之硬件空间。 实际上PLC执行阶梯图程式的运作方式是逐行的先将阶梯图程式码以扫描方式读入CPU 中并最后执行控制运作。 在整个的扫描过程包括三大步骤,“输入状态检查”、“程式执行”、“输出状态更新”说明如下: 步骤一“输入状态检查”:PLC首先检查输入端元件所连接之各点开关或传感器状态(1 或0 代表开或关),并将其状态写入内存中对应之位置Xn。 步骤二“程式执行”:将阶梯图程式逐行取入CPU 中运算,若程式执行中需要输入接点状态,CPU直接自内存中查询取出。 输出线圈之运算结果则存入内存中对应之位置,暂不反应至输出端Yn。 步骤三“输出状态更新”:将步骤二中之输出状态更新至PLC输出部接点,并且重回步骤一。 此三步骤称为PLC之扫描周期,而完成所需的时间称为PLC 之反应时间,PLC 输入讯号之时间若小于此反应时间,则有误读的可能性。 每次程式执行后与下一次程式执行前,输出与输入状态会被更新一次,因此称此种运作方式为输出输入端“程式结束再生”。

来自网络百科

深入浅出学习Redis的基础知识

javascript 的基础入门教程?

可以到这里来看看,可能有你想要的东西

学计算机软件开发与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是哪些

学c语言吧 给你个网址 看看 希望你能在两三年内看完那些书 呵呵 坚持!如果遇到不会的不懂得 就到网上查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