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应对虚拟攻击
2015-09-24 10:06:59如果你已经在IT行业工作了很久,在数据中心出现异常时一定经历过夺命电话call。第一个想法是回忆数据中心发生了哪些改变会导致出现问题。如果问题与你无关,那么可能是另一个管理员出了问题?还是经过许可的变更控制任务导致了异常现象的呈现?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如果你已经在IT行业工作了很久,在数据中心出现异常时一定经历过夺命电话call。第一个想法是回忆数据中心发生了哪些改变会导致出现问题。如果问题与你无关,那么可能是另一个管理员出了问题?还是经过许可的变更控制任务导致了异常现象的呈现?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遍历完可能的问题清单并排除最有可能的候选人后,你可能面临着令人讨厌的结论,那就是正在经历虚拟攻击。
请记住保持冷静、不要恐慌是很重要的。这并非世界末日。无论是否清楚,你都可能正在为这类事件做准备。作为一名虚拟化专家,你可能正在部署行业最佳实践以确保环境的IDC.com/xtywjcwz/13018.html" target="_blank">安全性及可管理性。通过严格评估,可以将虚拟攻击的潜在影响降至最低。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有助于确保虚拟环境安全的部分措施。
构建防护层
你和你的团队已经在VMware环境中构建了多层防护而非仅仅是一个大挂锁。每一层防护都从外部访问开始,然后转向内部网络、存储、虚拟主机、客户虚拟机并对数据进行防护。基于最小权限原则设置访问权限可能是最常见的选择。没错,尽管所有的预防措施都有可能会被突破一到两层,但深度防护将能够保护最关键的数据。这同样需要你花时间分析指令并采取额外的措施避免更近一步的渗透。
使用复杂密码
在梅尔布鲁克斯的经典电影太空炮弹中,重要的密码被设置为12345。Dark Helmet然后吼叫道:“这是我人生中听到过的最愚蠢的组合!只有白痴才会干这种事。”
每天都加强密码策略及身份验证过程,这样入侵者获得最有价值的数据资产,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你可能会对此嗤之以鼻,你从不会允许在系统中或者接入点设置这样的密码,对吗?密码策略需要在各个层次设置复杂的密码,而且通过监控策略并对追踪到的不符合要求的密码进行报告,可以强制设置密码变更频率。严密防护特权帐号比如Root,如果有可能,可以禁用或者伪装这些帐号。此外,不允许共享密码,因为密码共享会带来审计问题并使得追踪内部访问几乎变得不可能。
不要疏于打补丁
你已经从VMware那订阅了安全及隐患告警,因此你知道什么时候给系统打补丁以确保其安全性。此外,你认识到了在所有层级打补丁的重要性,包括主机、虚拟机、应用以及硬件。打补丁浪费时间而且单调乏味。这说的一点儿都没错,然而你要意识到打补丁是确保数据安全的一个既必要又重要的方面。
检查事件日志
虚拟环境不断变化。你不仅要跟得上变化,而且还要有对整个环境的运行状态要有总体认识。通过自动化工具或者手动检查事件日志,了解整体运行状况并在出现异常时寻找蛛丝马迹。网络安全设备比如入侵防护系统以及入侵检测系统确保了网络安全,你要依赖这些设备识别潜在的入侵行为。确保能够定期开展行为审计,然后可能会发现之前错过的问题。
注重规划
然而,尽管做了所有准备,还是会有闲人或者可疑分子攻击或者入侵你的系统。你做了哪些应对措施呢?你已经进行了日常准备工作。提前制定计划,出现问题时压力会大大减少,允许你继续专注于手头上的工作。
突发事件应对指南介绍了你的同事应对上述情况的方法,需要放在手边。尤其是存储该指南的系统无法访问时更应如此。
请教30G流量攻击是什么意思,怎么解决?
1、30G流量攻击可以说是机房可承受的极限了。 这么说吧,很多机房的总出口带宽都不足30G,而机房最高的防火墙集群一般都才30G。 。 国内的机房防火墙一般是在20G左右。 所谓流量攻击都是按每秒的流量算的。 2、至于攻击的成本。 看对方采用什么手段。 A:采用肉鸡,1个肉鸡大约0.15元钱,1万台肉鸡可以创造1G以上的攻击,30G的攻击需要20万左右肉鸡。 约2-4万的成本。 优点是可以长期使用。 如果请这些人做的话,1小时几千块钱吧。 B:采用服务器流量过来,1小时几千块。 C:购买第三方DDOS工具的话,一般在1千块以上每套。 3、解决DDOS攻击只能用防火墙,不过防30G的话,成本那可是不低的。 估计不会低于3万块钱1个月,要启动防火墙集群。 (3万块钱都不一定有人接这活,反正我们是不敢接的)另外说句,没有哪个机房敢接这种机器托管吧,呵呵。 通常遇到这么大的流量攻击就可以报警了,不过私服本身就不受法律保护,所以报警也没用,反而会给你关闭。 希望回答能让你满意,我是IDC机房的运营工程师。
wwe约翰.塞纳厉害还是兰迪.奥尔顿厉害?
楼主你好:
首先先要说明:WWE是有剧情安排的,而Cena和RKO又是WWE一线台柱级巨星,
所以剧情每步都会安排到,也就是说完全是表演,几乎不关乎个人实力,
但如果从个人实力上说呢,Cena属于防守型,一般采用五招取胜,先被对手一阵打,然后使用五招,“五招侠”也就是这么来的
而RKO明显属于攻击型,翻身几率比较低,一但被很猛的选手压住势头就不好取胜了,但如果这两个人打起来,不论从以前的数据来看还是目前情况及选手特色来看都是兰迪奥顿胜率比较,不过目前WWE的剧情应该不会安排到Cena和RKO对打,所以只是分析而已.
希望楼主可以多用几秒,
再向你介绍几位个人比较喜欢的巨星,一般人都比较喜欢Cena和RKO,我虽然也很喜欢但所有都只喜欢他们未免单调,Edge,雷尔,HBK(已经退役),HHH(受伤恢复中)

Y2J(暂时退出,发展音乐事业),Morrison,其中只有Morrison长期处于2线剧情
其余全是巨星
希望楼主可以多用几秒,
用五星采纳我的答案
网络攻击 病毒 具体如何防范
一般这种情况,只要你定期更新了系统补丁,这些所谓的“攻击”一般是不会造成任何威胁的。 个人认为防火墙程序的这种提示也是一种变相的“广告”而已--你看我多么地有用啊,功能多强大!网络上有这么多的攻击,我都替你拦截了,用我是没有错的!--要真有了攻击,它告诉你没有拦截住,你还会用它吗?计算机病毒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的特点,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网络传播,一种是通过硬件设备传播。 首先,我们来看看网络传播的途径和解决方案。 一、因特网传播:Internet既方便又快捷,不仅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而且降低运作成本,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使用。 商务来往的电子邮件,还有浏览网页、下载软件、即时通讯软件、网络游戏等等,都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进行。 如此频繁的使用率,注定备受病毒的“青睐”。 二、通过电子邮件传播:在电脑和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商务联通更多使用电子邮件传递,病毒也随之找到了载体,最常见的是通过Internet交换Word格式的文档。 由于Internet使用的广泛,其传播速度相当神速。 电子邮件携带病毒、木马及其他恶意程序,会导致收件者的计算机被黑客入侵。 email协议的新闻组、文件服务器、FTP下载和BBS文件区也是病毒传播的主要形式。 经常有病毒制造者上传带毒文件到FTP和BBS上,通常是使用群发到不同组,很多病毒伪装成一些软件的新版本,甚至是杀毒软件。 很多病毒流行都是依靠这种方式同时使上千台计算机染毒。 BBS是由计算机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通讯站点,因为上站容易、投资少,因此深受大众用户的喜爱,用户可以在BBS上进行文件交换(包括自由软件、游戏、自编程序)。 由于BBS站一般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亦无任何限制,这样就给一些病毒程序编写者提供了传播病毒的场所。 各城市BBS站间通过中心站间进行传送,传播面较广。 随着BBS在国内的普及,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介质。 三、通过浏览网页和下载软件传播:很多网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浏览过某网页之后,IE标题便被修改了,并且每次打开IE都被迫登陆某一固定网站,有的还被禁止恢复还原,这便是恶意代码在作怪。 当你的IE被修改,注册表不能打开了,开机后IE疯狂地打开窗口,被强制安装了一些不想安装的软件,甚至可能当你访问了某个网页时,而自己的硬盘却被格式化……那么很不幸,你肯定是中了恶意网站或恶意软件的毒了。 四、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传播: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软件可以说是目前我国上网用户使用率最高的软件,它已经从原来纯娱乐休闲工具变成生活工作的必备利器。 由于用户数量众多,再加上即时通讯软件本身的安全缺陷,例如内建有联系人清单,使得病毒可以方便地获取传播目标,这些特性都能被病毒利用来传播自身,导致其成为病毒的攻击目标。 事实上,臭名昭著、造成上百亿美元损失的求职信()病毒就是第一个可以通过ICQ进行传播的恶性蠕虫,它可以遍历本地ICQ中的联络人清单来传播自身。 而更多的对即时通讯软件形成安全隐患的病毒还正在陆续发现中,并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截至目前,通过QQ来进行传播的病毒已达上百种。 五、通过网络游戏传播:网络游戏已经成为目前网络活动的主体之一,更多的人选择进入游戏来缓解生活的压力,实现自我价值,可以说,网络游戏已经成了一部分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网络游戏中最重要的就是装备、道具这类虚拟物品了,这类虚拟物品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成为一种有真实价值的东西,因此出现了针对这些虚拟物品的交易,从而出现了偷盗虚拟物品的现象。 一些用户要想非法得到用户的虚拟物品,就必须得到用户的游戏帐号信息,因此,目前网络游戏的安全问题主要就是游戏盗号问题。 由于网络游戏要通过电脑并连接到网络上才能运行,偷盗玩家游戏账号、密码最行之有效的武器莫过于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专门偷窃网游账号和密码的木马也层出不穷,这种攻击性武器无论是菜鸟级的黑客,还是研究网络安全的高手,都视为最爱。 以上答案来自互连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