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信息安全高级云论坛暨美国2020RSA热点研讨会圆满收官 (第十二届信息融合大会)

教程大全 2025-07-07 22:46:50 浏览

2020年4月17日,第十二届信息安全高级云论坛暨美国RSA热点研讨”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紧扣美国2020RSA主题“Human Element”,吸引了四千余位网络安全从业者、安全研究人员、专家等在线参与。会上,18位网络安全行业代表及专家分享观点、解读网络安全中人的因素。

聚焦安全热点问题、技术、产业发展动向,热点研讨成功举办十二载

会议伊始,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计算机安全专委会主任、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于锐作大会致辞。于主任提到,今年是热点研讨举办的第12个年头,经过12年的发展我们已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当前,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网络大国,但也应清晰的认识到我们仍处于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向全球学习新的理念与技术。希望大家借助RSAC热点研讨会这个平台,学习了解网络安全热点问题、技术、产业发展动向,拓宽眼界与思路,为国家网络安全建设贡献力量。

绿盟科技集团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与核心参与者,绿盟科技副总裁李晨在致辞中表示,RSAC热点研讨会自2009年由CCF计算机安全专委会和绿盟科技创办以来,一直努力将其打造为产业和学术界可以学习、探讨全球网络安全热点和发展动向,开拓眼界思路的交流平台和渠道。今年是绿盟科技连续参展 RSA 大会的第十三年。回顾历届主题,不难发现每隔3年左右就会有一个方向上的转变。从2018到2020,我们可以从中明显体味出“人”在安全技术和安全形势不断变化的今日,对网络安全行业的重要性,以及“立即行动”对改善全球网络环境的积极意义。

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也在致辞中提到,安全的本质是人的对抗。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战时代,面对各种高级威胁和复杂的网络攻击,网络安全的最后战场依然是人与人的对抗,而不是程序与程序的对抗。最后一道防线还是需要依靠安全专家的智慧来应对和解决问题。未来网络安全行业发展的趋势将无法仅仅依靠卖防火墙、卖硬件盒子或卖单一的软件工具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而是要把人的智慧尽可能的发挥出来。面对真实的网络世界威胁,希望产业界能携起手来,直面问题,共同努力,提升整体的安全防护能力,探讨解决未来网络安全威胁的应对之道。

聚焦安全挑战与机遇,解析产业未来发展

本次研讨会分为战略发展和创新技术两大篇章, 第一篇章——从RSA2020看国内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多位专家从“以人为本”的视角下分析网络安全技术、安全产业、隐私与数据安全等问题,聚焦2020RSA大会中的热点、经典话题,从而展望新的网络安全发展机会。

圆桌对话环节,大咖共话“以人为本”。

首先绿盟科技集团首席技术官、国际业务首席运营官赵粮博士从新技术应用的角度,分享了如何处理“与人相关”的已知威胁的建议;百度安全首席科学家李康就如何利用技术解决隐私合规的难题作出解答;北京赛博英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晓生分享了企业级网络安全产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的发展趋势;奇安信集团副总裁韩永刚从创新沙盒中谈到网络安全领域和产品方向;360集团事业部总经理高雪峰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以及安全运维自动化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应用;安天科技集团资深副总裁、北向智库首席经略师潘柱廷在网安人才培养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几位嘉宾还就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与大家深入交流。

第二篇章——产研专家团线上直播深度解析中国网络安全产业未来发展之路 ,参与专家将2020RSA大会热点与国内的网络安全产业进行结合,从安全运营、物联网安全、云端安全、电子数据取证、业务移动化场景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详解了美国RSA大会的起因和成立29年以来的成长,以及中美网络安全产业环境差异,从而对中国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提出思考和建议。

第十二届信息安全高级云论坛暨美国2020RSA热点研讨会圆满收官

2020年是绿盟科技参与承办信息安全高级论坛的第十二年(2009-2020),也是绿盟科技连续参展 RSAC 的第十三年。中国安全企业参加RSA大会,是向全球客户展示我们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方案的一次机会。除此之外,更有无法替代的价值和收获。对绿盟科技而言,这是指导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途经,通过与现场国际客户和业内人士的交流和学习,可以看到不同区域性客户在场景上的差异,收集更多的需求和改进建议,进而提升我们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对国际创新产品的借鉴和学习,积累经验、分享技术成果,是安全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自2009年起,绿盟科技每年通过组织亲临美国RSA会议现场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共同就当年最新的国际信息安全热点进行分享和讨论,交流中国网络安全新兴技术和安全实践,探讨最新、前沿的网络安全技术,这使得 RSAC 正逐渐成为一个网络安全从业者分享、学习的圣地,更是安全企业实现快速成长的秀场。未来,绿盟科技期待与更多的网络安全产业的企业、专家们,共同学习和努力,推动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区别是什么?

l 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是应用较早的加密算法,技术成熟。 在对称加密算法中,数据发信方将明文(原始数据)和加密密钥一起经过特殊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 收信方收到密文后,若想解读原文,则需要使用加密用过的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复成可读明文。 在对称加密算法中,使用的密钥只有一个,发收信双方都使用这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这就要求解密方事先必须知道加密密钥。 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是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不足之处是,交易双方都使用同样钥匙,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此外,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惟一钥匙,这会使得发收信双方所拥有的钥匙数量成几何级数增长,密钥管理成为用户的负担。 对称加密算法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上使用较为困难,主要是因为密钥管理困难,使用成本较高。 在计算机专网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IDEA和AES。 传统的DES由于只有56位的密钥,因此已经不适应当今分布式开放网络对数据加密安全性的要求。 1997年RSA数据安全公司发起了一项“DES挑战赛”的活动,志愿者四次分别用四个月、41天、56个小时和22个小时破解了其用56位密钥DES算法加密的密文。 即DES加密算法在计算机速度提升后的今天被认为是不安全的。 AES是美国联邦政府采用的商业及政府数据加密标准,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里代替DES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AES提供128位密钥,因此,128位AES的加密强度是56位DES加密强度的1021倍还多。 假设可以制造一部可以在1秒内破解DES密码的机器,那么使用这台机器破解一个128位AES密码需要大约149亿万年的时间。 (更深一步比较而言,宇宙一般被认为存在了还不到200亿年)因此可以预计,美国国家标准局倡导的AES即将作为新标准取代DES。 l 不对称加密算法不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两把完全不同但又是完全匹配的一对钥匙—公钥和私钥。 在使用不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文件时,只有使用匹配的一对公钥和私钥,才能完成对明文的加密和解密过程。 加密明文时采用公钥加密,解密密文时使用私钥才能完成,而且发信方(加密者)知道收信方的公钥,只有收信方(解密者)才是唯一知道自己私钥的人。 不对称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如果发信方想发送只有收信方才能解读的加密信息,发信方必须首先知道收信方的公钥,然后利用收信方的公钥来加密原文;收信方收到加密密文后,使用自己的私钥才能解密密文。 显然,采用不对称加密算法,收发信双方在通信之前,收信方必须将自己早已随机生成的公钥送给发信方,而自己保留私钥。 由于不对称算法拥有两个密钥,因而特别适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加密。 广泛应用的不对称加密算法有RSA算法和美国国家标准局提出的DSA。 以不对称加密算法为基础的加密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QQ密码要怎样改

网站是可以修改的。 你打开个人设置。 在点击里边的安全设置里边的密码修改。 这样你就可以进入系统给你修改密码的网页了。 不过在修改密码的时候。 你必须要填写你的dna答案。 不过你填写的答案必须是正确的。 这样你就可以顺利的修改了。 。 [原文网址]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二种:1。 登陆后,菜单-设置-个人设置-安全设置-密码安全,点击修改密码可以直接到网站上去,然后再回答你以前设置的问题,答案对了,才可以改。 2。 如果你的QQ和手机绑定了的话,也可以用手机来发信息修改你的QQ密码。 祝你好运啊~!

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有哪些?

为了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性,企业CIMS网至少应该采取以下几项安全措施:(1)数据加密/解密 数据加密的目的是为了隐蔽和保护具有一定密级的信息,既可以用于信息存储,也可以用于信息传输,使其不被非授权方识别。 数据解密则是指将被加密的信息还原。 通常,用于信息加密和解密的参数,分别称之为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 对信息进行加密/解密有两种体制,一种是单密钥体制或对称加密体制(如DES),另一种是双密钥体制或不对称加密体制(如RSA)。 在单密钥体制中,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 系统的保密性主要取决于密钥的安全性。 双密钥体制又称为公开密钥体制,采用双密钥体制的每个用户都有一对选定的密钥,一个是公开的(可由所有人获取),另一个是秘密的(仅由密钥的拥有者知道)。 公开密钥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将加密和解密能力分开,因而可以实现多个用户加密的信息只能由一个用户解读,或者实现一个用户加密的消息可以由多个用户解读。 数据加密/解密技术是所有安全技术的基础。 (2)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机制提供了一种鉴别方法,以解决伪造、抵赖、冒充等问题。 它与手写签名不同,手写签名反映某个人的个性特征是不变的;而数字签名则随被签的对象而变化,数字签名与被签对象是不可分割的。 数字签名一般采用不对称加密技术(如RSA): 通过对被签对象(称为明文)进行某种变换(如文摘),得到一个值,发送者使用自己的秘密密钥对该值进行加密运算,形成签名并附在明文之后传递给接收者;接收者使用发送者的公开密钥对签名进行解密运算,同时对明文实施相同的变换,如其值和解密结果一致,则签名有效,证明本文确实由对应的发送者发送。 当然,签名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用于证实接收者确实收到了某份报文。 (3)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也称身份鉴别,其目的是鉴别通信伙伴的身份,或者在对方声称自己的身份之后,能够进行验证。 身份认证通常需要加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以及可信机构(鉴别服务站)的支持。 可以支持身份认证的协议很多,如Needham-schroedar鉴别协议、X.509鉴别协议、Kerberos鉴别协议等。 实施身份认证的基本思路是直接采用不对称加密体制,由称为鉴别服务站的可信机构负责用户的密钥分配和管理,通信伙伴通过声明各自拥有的秘密密钥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4)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的目的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未授权地访问和使用。 资源访问控制通常采用网络资源矩阵来定义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对于信息资源,还可以直接利用各种系统(如数据库管理系统)内在的访问控制能力,为不同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访问权限,有利于信息的有序控制。 同样,设备的使用也属于访问控制的范畴,网络中心,尤其是主机房应当加强管理,严禁外人进入。 对于跨网的访问控制,签证(Visas)和防火墙是企业CIMS网络建设中可选择的较好技术。 (5)防病毒系统 计算机病毒通常是一段程序或一组指令,其目的是要破坏用户的计算机系统。 因此,企业CIMS网必须加强防病毒措施,如安装防病毒卡、驻留防毒软件和定期清毒等,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病毒软件也在不断地升级,因此应当注意防毒/杀毒软件的更新换代。 (6)加强人员管理 要保证企业CIMS网络的安全性,除了技术上的措施外,人的因素也很重要,因为人是各种安全技术的实施者。 在CIMS网中,不管所采用的安全技术多么先进,如果人为的泄密或破坏,那么再先进的安全技术也是徒劳的。 因此,在一个CIMS企业中,必须制定安全规则,加强人员管理,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这样,才能确保CIMS网的安全。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