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使用到oracle小数点保留的问题的话,其实方法很简单我们只用round即可实现(round(_data,2) ),但是如果其格式不工整的话,你就可以使用round即可,以下是网络搜索到的处理方法:
方法一:使用to_char的fm格式,即:
不足之处是,如果数值是0的话,会显示为.00而不是0.00。
另一需要注意的是,格式中小数点左边9的个数要够多,否则查询的数字会显示为n个符号“#”。
解决方式如下:
方法二:使用case when then else end进行各种情况的判断处理:
方法三:可以使用Oracle自带的参数设置,即
此方法的不足是,FORmat中的小数点左面的9的个数要已知,否则会出现超过的数字显示为########的情况。
另外一个Oracle小数点保留问题是,使用column时,设置生效是session级还是system级,需要注意。
也许某张表的数值列不总是要求所有的地方显示时,都是小数点后两位的格式,
此时只能使用session级,但是有个数据库连接会话超时的Oracle小数点保留问题,如果不是使用到system级,不建议使用该方法。
方法四:使用to_char+trim的方式,如下:
或者
此处使用了14个9或者14个0的格式,建议使用14个9的方式,方便些。方法四的不足之处是
如果数值是0的话,转化之后为.00而不是0.00,补救措施是,decode一下。
另一需要注意的是,格式中小数点左边9或者0的个数要够多,负责查询的数字会显示为n个符号“#”。
如下:
或者
结论:建议使用方法四中的trim+to_char的方式或者方法一的补救之后的方式,而且最好使用小数点左边n个9的方式,不要使用0的方式,否则,要多一步trim处理。
即:

或者
【编辑推荐】
什么是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分数,小数的性质?
因数:一整数被另一整数整除,后者即是前者的因数,如1,2,4都为8的因数 倍数:一个数能够被另一数整除,这个数就是另一数的倍数。 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没有其他的因数,就叫质数。 如2,3,5,7, 和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的因数,(至少有3个因数)就叫合数。 如4,6,8,9 1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公因数:若干个数它们公共的因数,就叫公因数.如,12和6的公因数有:1,2,3,6 公倍数:若干个数它们公共的因数,就叫公倍数。 如,3和6的公倍数有:3,6,12,18,24…… 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而倍数是无限的。 最大公因数:若干个数它们公共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个。 如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6. 最大公倍数:若干个数它们公共的因数中最小的一个。 分数的基本性质:当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值不变。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如何保留有效数字?
名称定义所谓有效数字:具体地说,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 所谓能够测量到的是包括最后一位估计的,不确定的数字。 我们把通过直读获得的准确数字叫做可靠数字;把通过估读得到的那部分数字叫做存疑数字.把测量结果中能够反映被测量大小的带有一位存疑数字的全部数字叫有效数字.如上例中测得物体的长度7.45cm.数据记录时,我们记录的数据和实验结果的表述中的数据便是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概念测量结果都是包含误差的近似数据,在其记录、计算时应以测量可能达到的精度为依据来确定数据的位数和取位。 如果参加计算的数据的位数取少了,就会损害外业成果的精度并影响计算结果的应有精度;如果位数取多了,易使人误认为测量精度很高,且增加了不必要的计算工作量。 一般而言,对一个数据取其可靠位数的全部数字加上第一位可疑数字,就称为这个数据的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据的有效位数是该数中有效数字的个数,指从该数左方第一个非零数字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包括零)的个数,它不取决于小数点的位置。 有效数字的正确表示1、有效数字中只应保留一位欠准数字,因此在记录测量数据时,只有最后一位有效数字是欠准数字。 2、在欠准数字中,要特别注意0的情况。 0在数字之间与末尾时均为有效数字。 如0.078和0.78与小数点无关,均为两位。 506与220均为三位。 3、л等常数,具有无限位数的有效数字,在运算时可根据需要取适当的位数。 有效数字的具体说明(1)实验中的数字与数学上的数字是不一样的.如数学的 8.35=8.350=8.3500 ,而实验的 8.35≠8.350≠8.3500.(2)有效数字的位数与被测量的大小和仪器的精密度有关.如前例中测得物体的长度为7.45cm,若用千分尺来测,其有效数字的位数有五位.(3)第一个非零数字前的零不是有效数字.(4)第一个非零数字开始的所有数字(包括零)都是有效数字.(5)单位的变换不能改变有效数字的位数.因此,实验中要求尽量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据.如100.2m可记为0.1002km.但若用cm和mm作单位时,数学上可记为cm和mm,但却改变了有效数字的位数.采用科学计数法就不会产生这个问题了.有效数字与不确定度的关系有效数字的末位是估读数字,存在不确定性.一般情况下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只取一位,其数位即是测量结果的存疑数字的位置;有时不确定度需要取两位数字,其最后一个数位才与测量结果的存疑数字的位置对应.由于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不确定度所在的位置,因此有效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测量值的不确定度(或误差限值).测量值的有效数字位数越多,测量的相对不确定度越小;有效数字位数越少,相对不确定度就越大.可见,有效数字可以粗略反映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有效数字的舍入规则1、当保留n位有效数字,若后面的数字小于第n位单位数字的0.5就舍掉。 2、当保留n位有效数字,若后面的数字大于第n位单位数字的0.5 ,则第位数字进1。 3、当保留n位有效数字,若后面的数字恰为第n位单位数字的0.5 ,则第n位数字若为偶数时就舍掉后面的数字,若第n位数字为奇数加1。 如将下组数据保留三位45.77=45.8 43.03=43.038.25=38.3 47.15=47.2效数字:是指从该数字左边第一个非0的数字到该数字末尾的数字个数。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一般来讲,有效数字的运算过程中,有很多规则.为了应用方便,我们本着实用的原则,加以选择后,将其归纳整理为如下两类.一般规则(1)可靠数字之间运算的结果为可靠数字.(2)可靠数字与存疑数字,存疑数字与存疑数字之间运算的结果为存疑数字.(3)测量数据一般只保留一位存疑数字.(4)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不由数学或物理常数来确定,数学与物理常数的有效数字位数可任意选取,一般选取的位数应比测量数据中位数最少者多取一位.例如:可取=3.14或3.142或3.1416……;在公式中计算结果不能由于2的存在而只取一位存疑数字,而要根据m和v来决定.(5)运算结果将多余的存疑数字舍去时应按照四舍六入五凑偶的法则进行处理.即小于等于四则舍;大于六则入;等于五时,根据其前一位按奇入偶舍处理(等几率原则).例如,3.625化为3.62,4.235则化为4.24.具体规则(1)有效数字相加(减)的结果的末位数字所在的位置应按各量中存疑数字所在数位最前的一个为准来决定.例如30.4 26.65+ 4.325 - 3..725 22.745取30.4+4.325=34.7,26.65-3.905=22.74.(2)乘(除)运算后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参与运算的数字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相同.由此规则(2)可推知:乘方,开方后的有效数字位数与被乘方和被开方之数的有效数字的位数相同.(3)指数,对数,三角函数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由其改变量对应的数位决定.例如:中存疑数字为0.08,那么= 我们将的末位数改变1后比较,找出发生改变的位置就能得知.(4)有效数字位数要与不确定度位数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表示最后结果的不确定度的数值只保留1位,而最后结果的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与不确定度所在的位置对齐.如果实验测量中读取的数字没有存疑数字,不确定度通常需要保留两位.但要注意:具体规则有一定适用范围,在通常情况下,由于近似的原因,如不严格要求可认为是正确的.
倍数、因数、分数、百分数、小数的定义
整数: 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其它的约数(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质数也叫做素数)。 合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注意:1只有一个约数,就是它本身,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也是质数中唯一的一个偶数(偶数解释见下),其余的质数均为奇数(奇数解释见下)。 3、偶数 偶数就是可以被2整除的自然数(包括0)也叫做双数。 偶数通常用“2k”表示。 4、奇数 奇数就是不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也叫做单数。 奇数通常用2k 1表示 注:偶数除了2以外都是合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也包括0)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自然数:表示物体的数量的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 自然数也是整数。 0是正整数与负整数的分界线。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的数。 最小的合数“4”。 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 最小的质数是“2”。 “1”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 互质数:只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 公约数:两个数公有的约数。 公倍数:两个数公有的倍数。 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作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个过程叫做分解质因数。 能被2整除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2,4,6,8 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能被5整除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5 能被9整除数的特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 能被4或25整除数的特征:末两位上的数是4或25的倍数. 能被8或125整除数的特征:末三位数是8或125的倍数. 小数: 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为数是无限的。 ` 无限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有规律的. 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部分没规律(又叫无理数) 纯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循环` 混循环小数: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循环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开是依次不断重复一个或几个数字.这些数字叫做循环节.循环节一般在循环节首位与末位的数字上面点上小黑点.已表示循环. 分数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分为3个大类:真分数、假分数、百分数. 真分数<1.假分数≥1.百分数后面用%表示. ”%”叫做百分号,在百分数后面去掉%.这个数扩大100倍,在1个数后面加上%.这个数缩小100倍`. 将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同时除以他们的最大公因数,这个过程叫约分.而得到的这个分数叫最简分数. 最简分数:分母与分子互质的时候.这个分数就叫最简分数. 将几个异分母的分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母变成一样.这个过程叫通分.在分数大小的比较中会广泛遇到通分. 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小数. 百分数化成小数:将百分号去掉.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 分数化成百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在后面添上1个百分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