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技术的潜在危险-网络威胁情报 (揭露技术的潜在威胁)

教程大全 2025-07-08 13:56:00 浏览

在21世纪,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彻底改变了工业,改变了我们生活、工作和交流的方式。虽然这些创新带来了无数的好处,但也带来了越来越复杂、持续和危险的新威胁。网络威胁情报已成为对抗这些隐患的关键工具,使组织能够领先对手一步,保护其最宝贵的资产。

网络威胁情报是收集、分析和传播有关当前和新出现的网络威胁信息的过程。这种情报可以帮助组织识别潜在的漏洞,评估与这些漏洞相关的风险,并制定策略来减轻或防止网络攻击。通过对网络犯罪分子使用的战术、技术和程序提供可操作的见解,威胁情报使组织能够对其网络安全态势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在事件发生时更有效地做出反应。

网络威胁情报领域的关键挑战之一是必须分析大量数据以识别相关威胁。连接设备的快速扩散,加上网络犯罪分子的日益复杂,导致了难以处理和优先排序的信息泛滥。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组织正在转向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技术,以帮助自动收集和分析威胁数据。

这些先进的技术可以帮助组织筛选大量的数据,以识别可能表明新出现的威胁的模式和趋势。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组织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识别潜在威胁,使之能够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来保护网络和系统。此外,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对手的动机和目标,使其能够开发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的防御。

网络威胁情报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需要组织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网络犯罪分子通常针对同一行业或部门的多个组织,使用类似的策略和技术来利用漏洞。通过共享有关这些威胁的信息,组织可以汇集其资源和知识,以开发更有效的防御和策略来对抗网络攻击。

为了促进这种协作,许多组织正在转向威胁情报平台,使之能够安全地与同行共享有关威胁和漏洞的信息。这些平台可以帮助组织更全面地了解威胁形势,使其能够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新出现的威胁。

随着世界日益相互联系,网络威胁情报的重要性只会继续增长。组织必须准备好面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威胁,而威胁情报可以提供领先于这些挑战所需的见解和信息。

总之,21世纪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个网络威胁的新时代,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和危险。网络威胁情报已经成为对抗这些隐患的关键工具,使组织能够领先对手一步,保护最宝贵的资产。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促进协作和信息共享,并投资于威胁情报平台,组织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新出现的威胁,确保在数字时代继续取得成功。


物联网信息安全有保障吗?会不会被黑客攻击从而被监控?

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迅速普及与发展,如今的网络上已充斥着各种没有安全保障的网络摄像头,包括婴儿监视器中的视频、银行客户办公室的情景甚至摄像头制造商等的信息都赤裸裸的暴露于网络之上。

物联网无处不在 如何确保信息安全?

面对这一令人万分担忧的现状,仅仅将问题的根源归结于摄像头制造厂商却并非关键要害所在。 比起制造方对安全因素的忽略,当人们将摄像头安置在自己的家庭、企业中时,几乎完全没有考虑到安全和隐私的影响才是更加令人担忧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终端和高速的网络已无处不在,人们或早或晚终将会通过网络将家庭、办公室、以及自己的智能设备一起链接起来。 而如果没有了安全的保障,那么网络犯罪分子将会很容易找到一个突破点来入侵到你的生活、工作之中,而这一切将造成的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

对于网络摄像头的泄露信息事件而言,缺乏有效的安全体系建设将会严重影响这一产业日后的发展。 而另一方面,无论是网络摄像头设备供应商、还是消费者自身,他们对于安全因素的忽略确实当前需要引起警醒的最大问题。

据早在2014年5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便显示:将近有高达100万数量之大的摄像头终端设备被暴露在网络上。 当然他们并非直接地暴露,想要入侵这些设备还需一些指纹认证等步骤。 然而对于任何黑客而言,这都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动作而已。 而这100万 的端点所泄露的信息,对于网络地下黑产而言将是一笔“大有可为”的资料。

不仅仅只是摄像头,随着智能终端设备保有量的迅速增长,长期缺乏安全机制将成为更加巨大的问题

据业务战略公司Frost&Sullivan的预计,到2019年,接入网络的设备数量将达到约220亿,并且这一数字将以每年超过18%的速度增长。 而在此其中,随着车联网的兴起,车载智能系统将占据不小的比例。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不少安全公司已经意识到此类设备在安全方面的脆弱性,并且,物联网时代的智能终端安全这一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正在被他们所关注。 例如,去年11月,便有安全公司发布了智能手机安全网关,这一安全网关将对可能的恶意代码进行扫描。 与此同时,已有地区开始启动针对以上设备的检测机制,目的是是为了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让更加安全的设备进入人们的生活、工作场所。

哪些经营企业有义务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打击恐怖主义通过网络犯罪提供技术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进行防范、调查恐怖活动提供技术接口和解密等技术支持和协助。 法律依据:《反恐怖主义法》1、第十八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进行防范、调查恐怖活动提供技术接口和解密等技术支持和协助。 2、第十九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落实网络安全、信息内容监督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防止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传播;发现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相关记录,删除相关信息,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网信、电信、公安、国家安全等主管部门对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及时责令有关单位停止传输、删除相关信息,或者关闭相关网站、关停相关服务。 有关单位应当立即执行,并保存相关记录,协助进行调查。 对互联网上跨境传输的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电信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技术措施,阻断传播。

网络安全的前景?

网络安全的前景会越来越好,特别是在今年9月初《网络产品安全管理规定》开始实行之后,各平台、企业等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将会进一步提升。 特别是目前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业务都搬到了网络上,对网络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这么说,未来10年都将是网络安全人才就业的黄金期。

咱们通过客观数据来说话:

这是16年-22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的分析及预测,可以看出网络安全产业经济每年都在高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整个行业还处于一片蓝海!

再说网络安全的现状。

截至2018年8月,网民规模已达8.02亿人,连家里的老人都开始用起了智能手机。

然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安全漏洞带来的风险也无处不在,最普遍的像账号被盗、钓鱼网站、木马病毒等等,直接危及个人安全。

网络攻击行为日趋复杂、黑客攻击行为组织性更强、针对手机无线终端的网络攻击日趋严重,近几年有关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新闻层出不穷。

而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也更加深入。

针对互联网车辆的攻击危及人身安全

人工智能恶意软件放大攻击者的能力

攻击者操控智能家居,损害电网安全

网络攻击与武装攻击相结合,摧毁商业,危及生命

现阶段网络空间安全建设已达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这一背景下,网络安全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安全人才严重匮乏,可谓一将难求。

18年缺口高达95%,超过70万,20年突破232%,缺口达140万,21年缺口飙升285%...

目前北京、深圳、上海、成都、广州、武汉是网络安全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城市,这五个城市对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的总量预计占全国需求总量的近一半。

揭露技术的潜在危险

且不管各行业还是组织均加大了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