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rsync来实现文件同步 (使用rsync)

教程大全 2025-07-12 07:47:10 浏览

rsync ->>> remote synchronize

呵呵,不用解释了吧,还是解释一下吧,文件同步的意思的说。。。

第一步,先来下载这个免费的软件。

rsync.samba.org/ 或者 samba.anu.edu.au/rsync

本站最新版本下载地址

PS:一定要去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的版本,

因为2.6.1之前的版本有配置模块路径穿越漏洞。。。

解压缩后,编译很简单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rsync && Make && make install

然后先来配置服务端吧

先来编辑服务端配置文件

#vi /etc/rsyncd.conf

#全局配置

hosts allow = 192.168.0.0/24

#hosts deny = 0.0.0.0/32

use chroot = no # 不使用chroot

max Connections = 10 # 最大连接数为10

#motd file = /etc/rsyncd.motd #欢迎信息文件名称和存放位置(此文件没有,可以自行添加)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指定rsync的pid文件

lock file = /var/run/rsync.lock #指定支持max connections参数的锁文件,默认值是/var/run/rsyncd.lock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指定rsync的日志文件,而不将日志发送给syslog

#下面就是每个模块的配置了

[rsync_module_name1] # 这里是认证的模块名,在client端需要指定

path = /rsync_path/dir1 # 需要做镜像的目录

comment = rsync files

ignore errors # 可以忽略一些无关的IO错误

read only = yes # 只读

list = no # 不允许列文件

auth users = rsync_user # 认证的用户名,如果没有这行,则表明是匿名,多个用户用,分隔

secrets file = /etc/rsyncd.pas # 认证文件名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lock file = /var/run/rsync.lock

[rsync_module_name2]

其中,个人认为,没项配置都可以既在全局配置,也可以在模块内部配置,其中如果模块内部如果有与全局相同的配置,

则模块内部的配置覆盖全局的配置。

然后编辑你上面指定的认证文件,我这里是: /etc/rsyncd.pas

#vi /etc/rsyncd.pas

格式为: username:password

rsync_user:rsyncofpass

安全起见,更改认证文件属性

#chmod 0600 /etc/rsyncd.pas

ok,现在启动下试试看吧。

#/usr/local/rsync/bin/rsync –daemon

你也可以指定rsync运行的端口

#/usr/local/rsync/bin/rsync –daemon –port=873

如果要在启动时把服务起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比如:

加入inetd.conf

编辑/etc/services,加入rsync 873/tcp,指定rsync的服务端口是873

编辑/etc/inetd.conf,加入rsync stream tcp nowait root /bin/rsync rsync –daemon

加入rc.local

在各种操作系统中,rc文件存放位置不尽相同,可以修改使系统启动时rsync –daemon加载进去。

我这里是直接加入 /etc/rc.local

/usr/local/rsync/bin/rsync –daemon –port=873

873就是rsync的默认端口号。

记得配置防火墙,允许你rsync端口的tcp和udp协议。

873:tcp 873:udp

下面开始配置客户端

下面这个命令行中-vzrTOPg里的v是verbose,

z是压缩传输,

r是recursive,

topg都是保持文件原有属性如属主、时间的参数。

u是只同步已经更新的文件,避免没有更新的文件被重复更新一次,不过要注意两者机器的时钟的同步。

–progress是指显示出详细的进度情况,

使用rsync来实现文件同步

–delete是指如果 服务器 端删除了这一文件,那么客户端也相应把文件删除,保持真正的一致。

后面的[emailprotected]::rsync_module_name1中,之后的rsync_module_name1是模块名,也就是在/etc/rsyncd.conf中自定义的名称,rsync_user是指定模块中指定的可以同步的用户名。

最后的/tmp是备份到本地的目录名。

在这里面,还可以用-e ssh的参数建立起加密的连接。

可以用–password-file=/password/path/file来指定密码文件,这样就可以在脚本中使用而无需交互式地输入验证密码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份密码文件权限属性要设得只有属主可读。

#/usr/local/rsync/bin/rsync -vzrtopg –progress –delete[emailprotected]::rsync_module_name1 /tmp/

或者你也可以制定password文件

由于需要系统crontab执行,所以这里采用读入密码文件的方式,

这个时候就成功了。

#vi /etc/rsyncd.pas

加入

rsync_user:rsyncofpass

注意,客户端的密码文件只需要密码,而不需要用户名!

rsyncofpass

更改文件权限:

#chmod 0600 /etc/rsyncd.pas

#/usr/local/rsync/bin/rsync -vzrtopgu –progress –delete –password-file=/etc/rsyncd.pas[emailprotected]::rsync_module_name1 /tmp/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提示下面的认证错误

@ERROR: auth failed on module rsync_module_name1

rsync error: error starting client-server protocol (code 5) at main.c(1383) [receiver=2.6.9]

郁闷了,怎么都搞不定,还希望有经验的朋友给提供一下支持。。。

在今天在客户端密码文件只输入密码后,终于成功了

以后有时间再研究认证问题吧,时间紧,任务急,把验证先绕过。


windows下有目录实时同步工具么

持五大平台,包括windows、mac、linux、android和IOS(未发布)。 Step 1:启动”自同步”程序,设置同步口令(token),自同步会自动发现局域网内有相同同步口令的设备,输入您的同步口令(我们在此输入同步口令zisync),点击完成,发现另外一台同步口令为zisync的设备(zisync-window2),其中zisync-window1为当前设备,Step 2: 建立设备间的互相信任,鼠标右键点击设备zisync-window2,点击【添加信任】,向zisync-window2 发送请求信任的请求,如图,然后在zisync-window2设备上同意信任该设备,完成后,可以看到与zisync-window2已经建立了信任,如何创建一个同步目录点击选项页上的【同步目录】,可以看到当前没有已建立的同步关系,所以我们点击左下角的【添加】按钮来建立同步目录,选择【使用已有的同步目录】,然后点击下一步,会出现让您选择其它设备的同步目录界面,当前在zisync-window2上没有看到已存在的同步目录,所以我们点击【创建同步目录】,选择“桌面/B”来为zisync-window2创建新的同步目录,点击完成后,我们可以看到zisync-window2多了一个同步目录的信息,点击【下一步】去选择本地的目录,选择与建立同步关系的本地目录,在该教程中,我们选择“G:/zisync”,点击【完成】后,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在两个设备目录之间建立同步关系的操作。 在自同步主界面上【同步目录】可以看到你刚刚建立同步关系

一台电脑向服务器上传输数据的方法

最简单的就是直接服务器开个小窗口,从本地电脑直接拉进去。另外的话就是可以在本地和服务器个上一个QQ,互相对传文件,这些都是文件比较小的时候,如果文件比较大的话,就是用FPT吧专业的服务器传输数据工具

eclipse svn同步时怎么忽略部分文件夹

eclipse svn同步时忽略部分文件夹:打开:window-->preferences-->team-->Ignored Resource-->Add Pattern忽略文件夹:如忽略target文件夹,就Add Pattern,填入*/target/*忽略文件:如忽略类型的,直接填入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