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融合之道
2015-08-25 10:44:58就像人类历史的发展一样,云计算技术发展符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每一次的分合都是逐级进阶。最后实现各开源技术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近源于对Docker技术的兴趣,进而追溯看云计算开源技术,发现各开源技术架构与优透的管理架构是如此形式,云计算技术发展之道甚至可以说与处世为人之道相通。

传统IT时代,主要的瓶颈是计算能力跟不上,虚拟化技术也很局限,所以有超大型机和大型的数据中心,将计算资源用最原始方式捆在一起,这个时候是合,合计算能力。
互联网时代,相对于传统IT时代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互联网业务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应用,业务的全球化,这个时候需要分。
大数据时代,是以数据为中心,设备和应用围绕着数据转,这个时候需要的是融合。
就像人类历史的发展一样,云计算技术发展符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每一次的分合都是逐级进阶。***实现各开源技术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技术的融合
实现融合必先开放,从Docker(应用调度操作系统)与OpenStack(基础资源调度操作系统)两个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大势是在内核开放后,真正开源后,大家协同而成就大势的。Docker在2013年前都不温不火的,众多厂商都处在观望状态,担忧质疑多过希望,而到现在,如果你说不知Docker俨然你是云计算行外人,真正的转折点是在Docker的前身DotCloud ,迫于压力开放内核。OpenStack则是最开始就源于开源。
从简单开放走向各开源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互联网行业多年的发展已产生很多新的行业的新的需求,这些新的需求必须结合各技术的所长来解决,在我看来Docker与OpenStack 是目前看到的在云计算领域互补性***的两个开源技术。
OpenStack管理排序基础资源,Docker管理排序应用,一个稳重,一个轻巧,稳重者更为安全,轻巧者更为灵活,两者就如天仙配 将Iaas与Pass(平台即服务)结合得天一无缝。
除了云计算开源技术之间的融合,云计算技术与其他开源技术传统软件也在融合,云计算与互联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应用的融合
互联网应用与行业应用逐渐融合
互联网最开始只是一些WEB,数据库等业务,应用相对轻巧,分层多,但沉积多年的大数据需要安全稳定的IT平台,这时候他们采用的方式也可能就是传统行业如金融,医疗的技术,传统行业应用相对很重,架构也比较老,但是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客户新的需求,也需要轻化应用。 目前混合云是一个结合比较***的方式,混合云也从另一个层面反应了业务和的融合。而互联网与行业大数据的融合则时业务和应用深度融合的反应。
业务的融合
互联网与云计算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大数据是产物也是衔接点,容器技术将应用轻化会加速融合进程。
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在融合,如O2O,互联网金融,智能硬件,各行各业,互联网+就是在这种情况提出来的国家战略。
开发与运维的融合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业务从原来的三层架构到多层的分层式架构,从应用围绕着平台变化到应用引导平台变化,应用转型时,平台和技术架构也需要跟着转。这时候运维和开发还各自分离就不行了。开发人员缺少对软件运行环境的认识,而运维人员对软件的逻辑知的少之又少,开发与运维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会导至维问题层出不穷,这也是现在云计算行业发展存在的一个具大的问题。目前一些云计算公司尝试开发自动化运维工具解决,但我认为不认识到开发与运维融合性始终是治标不治本的,开发的时候就要想到运维,运维要理解开发。
开源组织之间的融合
开源组织之间的融合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Google加入OpenStack基金会,开源技术的发展是开发人员共同的努力和贡献,各开源技术组织之间的合作,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开发,合则愈强。
另外在OpenStack基金会核心成员名单中也能看到早期云计算开源技术对手Nebula公司。
真正的开放应该是“包容” 各开源技术以后应该多接合,而不是走“一人***”之路,做人亦如此,需要与人沟通协作,力量才可***。开源技术的不可控的风险必须有众多人参与并有足够多的场景应用作为支撑。如果开源社区的主导者、参与者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开源技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云计算行业应该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平等、开放、共享,也是互联网文化的基因,开源技术,传统业务,包括为人处世都应该如此。
原文链接:
大数据云计算就业前景怎么样?
目前大数据和云计算在技术体系上已经趋于成熟,正处在落地应用的初期阶段,相对于大数据来说,云计算技术的落地应用已经初具规模。 云计算的应用目前正在经历从IaaS向PaaS和SaaS发展,在用户分布上也逐渐开始从互联网企业向广大传统企业过渡,未来的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云计算领域的相关岗位涉及到三大方面,其一是云计算平台研发;其二是云计算平台应用开发;其三是云计算运维,这些岗位的整体人才需求数量还是比较大的。 大数据领域的人才需求主要围绕大数据的产业链展开,涉及到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安全、分析、呈现和应用,岗位多集中在大数据平台研发、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分析和大数据运维等几个岗位。 最后,虽然大数据和云计算各有不同的关注点,但是在技术体系结构上,都是以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为基础,所以二者之间的联系也比较紧密。 另外,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三者之间的联系也比较紧密,未来物联网将是整合多个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场景,应该重点关注一下。
企业为什么要上云?企业上云带来什么改变?
“云”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灵活的成本
云计算是“按使用付费”的,其运行成本是灵活可变的,用户无需支付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二、弹性的架构
不同于传统的主机托管服务,“云”架构的计算容量有极大的弹性(计算规模可以灵活地扩大或缩小)。
三、不受地点和硬件平台的限制
“云”的底层硬件可以位于任何地点,“云”所提供的应用程序和IT服务都从这些硬件上抽取。
云计算有怎样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云计算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发展。 目前,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安全、云计算产业链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性以及云计算服务资源的整合等几大问题正在不断优化之中,企业、云服务商仍然需要大量云计算人才来进行云计算体系创建、完善云计算平台安全措施等工作。
云计算就业方向比较广阔,目前包括运维方向、开发方向以及架构方向,可以从事系统运维工程师、云平台测试工程师、Python开发工程师、云计算架构设计工程师等多种职位。 更可观的是,随着工作年限和技术的增长,薪资也会逐步增加,达到3-5W甚至更多已并不罕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