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Linux日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人们利用Linux来进行操作,了解分区表的类型和使用,对于入门Linux的用户而言可谓十分重要。
Linux上的分区表类型有三种,主要有MBR式分区表(Master Boot Record),GPT式分区表(GUID Partition Table)和Mac Intel系列分区表(Apple Partition Map)。其中MBR式分区表是在IBM PC机及其后续的硬盘上使用的,最大支持4个主分区和3个逻辑分区,每个分区的最大容量为2TB;GPT式分区表是在UEFI下使用的,最大支持128个分区,每个分区的最大容量为2TB;Mac Intel系列分区表是在PowerPC及其后续的硬盘上使用的,最多支持8个分区,每个分区的最大容量为2TB。
Linux上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分区表呢?强烈建议在UEFI环境下使用GPT式分区表,因为GPT式分区表支持128个分区,可以满足多种操作需求;如果是在标准PC机及其后续的硬盘上,则建议使用MBR式分区表;如果需要在PowerPC及其后续的硬盘上,则推荐使用Mac Intel系列分区表。
如何在Linux上使用分区表?可以登录root权限,然后使用fdisk命令来完成磁盘的分区,示例如下:
fdisk /dev/sda#‘/dev/sda’ 是所要操作的磁盘路径,不要忘记加上前面的/dev/Command (m for help): n # n代表新建Partition type:p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eextended (container for logical partitions)Select (default p): p# p代表primary,预设默认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1 # 1代表是第一个分区First sector (2048-20973567, default 2048):# 此处按回车键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T,P} (2048-20973567, default 20973567):# 此处按回车键Command (m for help): w #w代表开始写入# 写入分区表,操作完成
以上就是Linux下如何选择和使用分区表的简要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启动磁盘的分区表的分区大小和数量会影响操作系统的安装和一些其他用途,因此掌握一些操作技巧也很有必要。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 服务器 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linux系统安装过程硬盘分区的一个疑问
WINDOWS掩盖了很多细节,你看的Linux教程说得不对。 Windows目前只支持基于MBR的分区表,这种分区表限制每个硬盘上最多有4个主分区,其中最多有一个可引导分区,允许将其中一个分区格式化为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上只能连续地保存若干被称为逻辑分区的文件。 Linux可以安装到主分区,也可以安装到逻辑分区(希望你不是要安装8年前的RedHat 9,它的内核版本是2.4,而最新的Linux内核版本已经到3.0了),只要不是安装到Windows所在分区就不会冲突。 Linux自有文件系统,无法安装到Fat32、NTFS这样的文件系统上,如果准备的分区是这几种文件系统,记得该分区会被格式化。 容易和Windows起冲突的地方在引导程序上(最好先弄清楚你的这个“F”盘是主分区还是逻辑分区,也要记清楚“F”盘并不是硬盘,而只是硬盘上的一个分区而已。 另外,在Linux下提“F”盘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的Windows是XP的话,直接安装Linux的引导程序到MBR一般不会有问题,如果你的Windows是Vista以上版本,需要作进一步学习,尽量从Windows的引导程序来引导Linux(Vista以上版本对MBR太过依赖,稍有改动就会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linux分区

/boot分区,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这个分区是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大多数的PC机要受到BIOS的限制, 况且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启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 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60MB—120MB之间。 /usr分区,是 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 /home分区,是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这个分区的大小取决于有多少用户。 如果是多用户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的话,这个分区是完全有必要的,况且根用户也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如对用户或者用户组实行硬盘限量使用,限制普通用户访问哪些文件等。 /var/log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如果设立了这一单独的分区,这样即使系统的日志文件出现了问题,它们也不会影响到操作系统的主分区。 /tmp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 这对于多用户系统或者网络服务器来说是有必要的。 这样即使程序运行时生成大量的临时文件,或者用户对系统 进行了错误的操作,文件系统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 因为文件系统的这一部分仍然还承受着读写操作,所以它通常会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发生问题。 /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上面介绍了几个常用的分区,但记住至少要有两个分区,一个SWAP分区,一个/分区。 ---------------------------- 对于个人来说,一般可以划分为:/分区,swap分区,/home分区,/var/www/分区(web开发用) 可参考:
linux ubuntu10.10如何分区
分区要看你是干什么用的了 如果你是初学者,只是利用Linux环境中的软件和学习使用ubuntu系统,那么默认分区就好。 我这样做从来没出现过问题。 如果想要练习一下分区,那也是件好事,虚拟机中嘛,学习增长经验。 如果要分区,按以下步骤: 先点新建分区表,看到有未分配的磁盘空间,写着大小,点击它一下,再点添加,就会看到有让你选择磁盘大小,主分区还是逻辑分区,分区文件格式等,还有挂载点,就是这个分区用在什么目录下。 挂载点至少要有一个 / .文件系统类型一般是用ext4,当然别的也可以。 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扩展阅读;另外一般都是需要一个交换分区的。 分区好了不满意可以编辑分区或者删除分区,在虚拟机里面,尽管放心折腾好了,为了学习,嘿嘿 服务器版的分区我就不熟悉了,据说把 /var单独分区出来很重要,因为它里面的日志文件会随着时间急剧增长,不加限制威胁系统。 另外许多人推荐把 /boot /usr /tmp /var 等都单独拉出来一个分区,不过既然你用的桌面版,其实没那个必要。 不过这并不是不让你这么干,学习学习很好。 现在用的windows,没办法给你图片了,其实不麻烦,放心大胆地干就行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