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主要向大家讲述的是DB2基础知识之DB2catalog。在DB2数据库编目中 catalog 这个词很难理解,具体的说来就是编目有编目节点,编目数据库等等。如果要理解编目,我先简单讲一下DB2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在DB2数据库中***的概念是系统(节点)也就是主机,下面是实例,实例下面是数据库,然后是表空间,然后是数据库对象。现在假设你有一个数据库 服务器 在p570的机器上,你有一个客户端在 windows,linux或任何平台上,你现在想建立一个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连接,具体步骤是什么呢?
第1步:
你必须要在客户端的机器上能够把远程的服务器能够识别出来,这个具体如何来做呢?在DB2使用的编目(DB2catalog)方式,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编目把远程的服务器写在本地客户端的一个文件中:
在上面的这条命令中p570是一个节点名(在一个机器上必须是唯一的),remote后面是服务器的IP地址,server是远程服务器上实例对应的端口号。DB2通过这种方式在本地的SQLNODIR文件中把远程服务器的信息记录下来,所以编目节点其实就是把远程服务器映射到本地,通过SQLNODIR中的记录能够找到远程服务器和实例,类似指向远程服务器和实例的地址指针。
第2步:
当把远程的服务器IP地址,实例编目下来后,第二步应该把该实例下的数据库编目到本地

在这条命令中,REMOTEDB是远程实例下的数据库,p570是我们在***步中编目的节点名
这条命令执行后会在本地SQLDBDIR文件中记录远程数据库的信息,这这里编目数据库可以理解为把远程服务器实例下的数据库映射到本地为一个别名
上面是客户端和服务器不在同一台机器上,是通过编目节点,编目数据库来实现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上数据库的目的,如果是连接在同一台机器上,那么这时候不要显示的编目节点,但是在服务器上当我们创建一个实例的时候,有一个隐含的把实例在本地编目的过程,假设在p570上创建一个实例名为db2inst1,其实有一个隐含的
db2 catalog local node db2inst1 instance db2inst1 system p570 ostype aix的步骤,
同样当你在db2inst1下创建一个数据库MYDB的时候,有一个隐含的编目(catalog)数据库的步骤:
db2 catalog db mydb at node db2inst1的步骤
至此你可以这样理解编目(DB2catalog),编目就是在本地或远程建立客户端到服务器的数据库连接的目的。
【编辑推荐】
累计折旧与资产减值损失的区别?用实例说明.
一、两者的性质目的不同 两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目的也不完全一样。 累计折旧是“资产价值损耗的计量”,它把固定资产的价值按照一定标准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的期限内,以实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属于成本的分配手段或分摊过程。 折旧表示的固定资产价值的减损,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价值转移,它可以从商品销售中得到补偿。 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实质上是从“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可收回金额与帐面价值进行定期比较。 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时,确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整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以使帐面价值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价值。 固定资产减值所表示的价值减损,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或内部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与生产经营的关系不大,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计提折旧是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分摊,并不表示固定资产价值的实际减少。 折旧不能及时反映与调整可收回金额与帐面价值的偏差; 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正是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基础上,以一种更灵活、更及时的方式,确保固定资产现时价值计量信息的有用与相关。 因此,计提减值准备是对历史成本的修正,反映固定资产当前价值,是一种计价手段。 二、两者的核算范围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帐的土地。 ” 而计提减值准备的核算范围则规定:“企业应于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如发现存在下列情况,应当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1)固定资产市价大幅度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并且预计在近期内不可能恢复;(2)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如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或者产品营销市场在当期发生或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3)同期市场利率等大幅度提高,进而很可能影响企业计算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折现率,并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4)固定资产陈旧过时或发生实体损坏时;(5)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企业计划终止或重组该资产所属的经营业务、提前处置资产等情形,从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6)其他有可能表明资产已发生减值的情况。 ” 同时,《企业会计制度》第59条还规定了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形:(1)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2)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3)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4)已遭毁损,以致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5)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该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可见,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比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范围要大得多。 三、两者的核算时间不同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是按月进行的,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属于因正常时间推移在不同会计期间的成本或费用,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通常是在年末或指定的核算期末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在并无证据表明减值已发生的情况下,一般不必作帐务处理,因此不同会计期间的减值损失与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系统的联系。 四、两者的计提方法不同 企业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来选择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除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可相应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外,一般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调整;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没有象折旧那样有多种可选择的方法,它主要是于期末通过对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与其帐面价值的估价、分析比较、判断来进行计提的。 五、两者的计提基数不同 固定资产折旧是以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作为折旧基数,并在预计使用寿命的折旧年限内计提折旧的。 固定资产如果已计提了减值准备,则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即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则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帐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应当注意的是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 可见,固定资产原值、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等都是事先确定好的,属于带有一定主观性的会计估算。 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则是针对固定资产帐面价值而言的,在期末时按帐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熟低的原则来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而可收回金额是依据核算日前后的相关信息确定的,不可事先确定。 可见,相对折旧而言,固定资产减值这种估算是事后的,客观一些,不同时间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具有不确定性。 六、两者的纳税影响不同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22条规定,企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可以在税前扣除,不过接受捐赠和盘盈的固定资产,虽然会计上按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允许提取折旧,但由于企业没有支付任何代价,所以在企业所得税上也就不能扣除任何折旧费用。 新《企业会计制度》在原有四项减值准备的基础上,按照谨慎性原则,结合国际惯例,又新增了包括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内的四项减值准备。 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早就明确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都不得扣除。 这就表明无论企业采取什么样的资产减值准备政策,在税收法规上均不予承认,从而避免对所得税的冲击。 可见,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不得在税前扣除的,它对所得税数额没有影响,但是因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会影响折旧数额的变化,因此会形成纳税的时间性差异。 七、两者的帐务处理不同 固定资产的折旧与日常经营管理息息相关,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其折旧额直接体现在企业的经常性费用中,提取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冲回问题;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无直接关联,导致减值的情形也并非是经常发生的,因而减值准备的计提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在此后的期间,若表明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迹象全部消失或部分消失,则应在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数额范围内转回,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尽管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有着上述种种区别,但它们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 累计折旧额的大小会影响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额的多少,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也实实在在地通过改变折旧的计提基数而影响折旧额的高低。 另外,它们还反映了这样一种关系:“原值”减去“累计折旧”等于“净值”,“净值”再减去“减值准备”等于“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 这最后得出的“帐面价值”,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刻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也是“累计折旧”的修正与补充,它们共同反映着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 举两个例子: 1、甲公司于20×7年3月用银行存款6000万元购入不需安装的生产用固定资产。 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20×7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5544万元,20×8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5475万元,假设该公司其他固定资产无减值迹象,则20×9年1月1日甲公司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余额为( )万元。 A.0 B.219 C.231 D.15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20×7年每月应提折旧6000/240=25(万元),20×7年应提折旧25×9=225(万元),即该固定资产20×7年末账面净值为6000-225=5775(万元),高于公允价值5544万元,应提减值准备5775-5544=231(万元);20×8年每月应提折旧5544/(240-9)=24(万元),20×8年应提折旧24×12=288(万元),20×8年末该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5775-288-231=5256(万元),低于公允价值5475万元,不需计提减值准备,则20×9年1月1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余额为231万元。 2、20×5年12月31日甲企业对其拥有的一台机器设备进行减值测试时发现,该资产如果立即出售了,则可以获得920万元的价款,发生的处置费用预计为20万元;如果继续使用,那么在该资产使用寿命终结时的现金流量现值为888万元。 该资产目前的账面价值是910万元,甲企业在20×5年12月31日应该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 )万元。 A.10 B.20C.12 D.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可收回金额应取(920-20)和888中的较高者,即900万元,计提的减值准备=910-900=10(万元)。
分子伴侣是一种引导多肽正确折叠的蛋白质,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主要存在于高尔基体
选D,这种多肽也被称为是分子伴娘。 在细胞学中有。 起到把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引导入内质中进行加工。
风云防火墙的ARP主动防御是怎么回事?
风云Arp防火墙通过在系统内核层拦截ARP攻击数据包,确保网关正确的mac地址不被篡改,可以保障数据流向正确,不经过第三者,从而保证通讯数据安全、保证网络畅通、保证通讯数据不受第三者控制,完美的解决局域网内ARP攻击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