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云计算企业收购迅猛增加
2011-08-11 11:32:54创业是指作为公司,经营时间较短,它通常脱胎于一个新想法,和拥有某种相同目标的创始人不断发展,直到被收购或者独立运营。当一家大公司收购了另一家小公司,通常基于以下原因——小公司的产品、员工、或者市场。
创业是指作为公司,经营时间较短,它通常脱胎于一个新想法,和拥有某种相同目标的创始人不断发展,直到被收购或者独立运营。当一家大公司收购了另一家小公司,通常基于以下原因——小公司的产品、员工、或者市场。
随着云计算这种新技术,大量的创新随之产生。因此,新兴企业蓬勃发展。虽然有些企业存在潜在危机(这让人想起了互联网泡沫的警告),但现在审议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更加严格(参见:云计算的股票被高估?),过去几周我们已经看到了多起云计算创业企业被大公司收购的事件。
下面介绍了其中三个,按时间顺序排列。
***笔收购,是网络公司Citrix系统公司在7月中旬收购了CLOUD.com,这是一笔传言至少价值200万美元,并可能会高达500万美元的交易。Cloud.com的产品CloudStack,基于开放源码的OpenStack项目,允许公司在其传统数据中心上构建像亚马逊的“EC2”那样的内部私有云。此外,在知识产权上,思杰得到Cloud.com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客户,其中包括Zynga的(见:Zynga的,***的云计算的成功)的名册、Tata Communications公司、Bechtel公司和GoDaddy的访问。此次收购也为Citrix引进了大量人才,包括Cloud.com总裁盛梁,他将继续领导CloudStack产品线的设计、结构及技术,并向Citrix副总裁兼新成立的云平台产品集团总经理Sameer Dholakia先生汇报工作。
第二笔收购,则是台湾硬件巨头宏基以320万美元收购iGware,如果业绩表现突出,还将再支付75万美元。宏基计划通过iGware的技术提供一项新服务——“宏云”来“服务宏基客户,提升品牌价值。”宏碁表示计划将“宏云”部署到“宏碁旗下所有产品,包括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集成智能手持设备”。“通过这次收购,宏基完成了由单一的硬件提供商到多头并进的公司。虽然此次收购确实有好处,一些分析师批评这次收购逻辑,因为iGware除了任天堂之外,没有其他大客户。与此同时,宏碁董事长J.T.王已经表示,任天堂支持本次收购,并同意在宏碁收购后每年支付给宏碁2000万-3000万美金的费用。
第三笔也是***一笔收购,也是一家台湾公司收购美国公司。台湾智能手机制造商HTC刚刚宣布收购Dashwire——专门在云服务同步智能手机的西雅图公司。虽然交易条款尚未披露,但1850万美元的数字是谣传。 工程和运营总裁弗雷德刘宏达在一份新闻稿中说,“云服务提供可以连接到我们的客户的服务的承诺是关键。”人们希望能随时随地在任何设备上访问他们的重要信息。 Dashwire的前沿同步服务和丰富移动云经验帮助我们更柔韧有余地处理客户关系。”此次收购预计还将加强HTC的专利组合,以击退竞争对手的未来诉讼,就像某家被卷入苹果诉讼的公司那样。
职场信用分在哪测评,靠谱吗?安全吗?会不会隐私泄露?
职场信用分测评,推荐你可以用职声APP,在这上面就可以测评的,很靠谱,它是职声基于国际通用职场和个人信用风险评估及管理操作标准,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运用大数据及云计算等科技设计的动态职场信用体系。 职场信用分主要包含了用户的工作能力、工作稳定性、个人诚信、社会关系、经济能力等五个维度,由个人授权数据与第三方认证紧密结合,精准定量每个人的不同价值。 非常安全,不用担心隐私泄露的。
芝麻认证是什么意思?
芝麻信用认证是根据你的支付宝实名认证之后,你在支付宝上面的平台的一些过来信息记录他的一个综合评分。 芝麻信用,是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客观呈现个人的信用状况,已经在信用卡、消费金融、融资租赁、酒店、租房、出行、婚恋、分类信息、学生服务、公共事业服务等上百个场景为用户、商户提供信用服务。 2017年11月22日,芝麻信用宣布在初期先行投入10亿元,通过引入保险、运营鼓励等多种方式,推动更多商家向信用好的用户免收押金。 芝麻信用服务每一个个体,在具体应用中,芝麻信用严格依循用户授权的机制,以维护每个人对自身隐私保护的权利。 同时,芝麻信用倡导“流通”的理念,只有当我们每个人的信用流通起来,形成信用信息的有序流动,才能真正为我们每个个体带来价值,帮助社会形成完整的信用体系,真正实现“让守信者畅通无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从每一个微小如芝麻般的点滴做起,让信用等于财富!
安全防御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网络安全市场的发展和ICT市场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网络安全的成熟度也随着ICT市场发展逐渐成熟。 全球权威咨询机构IDC在2007年提出以云计算、大数据、社交和移动四大支柱技术为依托的“第三平台” 概念,以第三平台为基础,将全球ICT市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试点创新、倍增创新、智能创新。
今天,第三平台技术已经进入到倍增创新的阶段,成为企业IT系统的基础。 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被行业所关注,并且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各行各业。 未来,进入“智能创新”阶段,在超复杂性规模化环境中,人工智能的成熟度将呈现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的领域也将会产生更多的创新。
在过去的两年里,伴随着ICT的高速发展,全球的恶意移动软件攻击的数量增加了将近一倍;在我国,漏洞的数量也逐年递增。 究其原因,其主要在于数字化转型带来了IT资产价值的大幅提升,导致黑产为获利而加大各种网络攻击行为。 根据IDC在亚太地区的一项调研,当网络攻击发生时,只有17%企业可以使用自动化工具,实时的进行威胁处理,而其他的绝大多数的企业难以高效处理网络攻击事件。 因此,未来企业需要的是自动化的处理、快速的检测、快速的响应,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将会在此间发挥巨大的作用。
新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会为黑产所利用。 近些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这些技术和基础设施可以作为企业业务系统的资源,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但是,它们也为黑产进行网络攻击提供了技术支撑,例如,云计算的大量运算能力可能会被用来发起DDoS攻击;会有一定比例的海量物联网终端可能被黑客控制做为“肉鸡”;人工智能技术也可能被用于自动化攻击工具的开发,形成AI黑客机器人。 在这种情况下,依赖人工去处理大量的攻击事件是不现实的。 因此,未来网络安全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制造AI防御机器人对抗AI黑客机器人进行防御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20年前,由于IT架构极简,企业进行网络安全建设往往是简单选择一些合规产品,如防火墙、入侵检测、日志分析等。 今天,企业的IT系统已经广泛的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中,基础设施环境越发复杂,仅仅依靠这些产品已经不足以识别、发现、处置复杂的安全风险。 根据IDC研究,未来,企业所选择的网络安全技术将向大数据分析、AI、认知方向发展,具体包括:自动响应、开发安全计划、调查、探索、威胁诱捕等等新的安全技术。

根据IDC的调研,全球网络安全市场需求仍然不断快速增长。 IDC预测,到2022年,60%的安全运营中心的初级分析师,将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持续提高其工作效率,并提升其运营的安全水平。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安全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结合,互相处促进,逐渐成熟。 人工智能也将成为网络安全产业未来发展必备的关键技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