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缓存机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Redis是特别流行的内存数据库,可用于缓存数据及作为缓存层,可提高系统的效率。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Redis缓存也可能因积满大量垃圾数据而失效,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下面就介绍一下,如何借助TP框架清理Redis缓存,让清理工作轻松搞定。
我们要在项目中引入TP框架以及Redis扩展,使项目具备操纵Redis的能力,以便运行清理缓存的指令。准备阶段完成之后,就需要在程序中建立一个函数,用于清理Redis缓存。如下所示:
public function flushRedisCache(){
// 初始redis缓存对象
$redis = \think\Cache::store(‘redis’)->handler();
$redis->flushDB();

在函数中使用了Cache类中的store函数,初始化了一个Redis缓存对象,之后调用flushDB函数,即可将Redis中的缓存数据清理掉了。使用TP框架提供的模型行为修改器,就可以将清理函数加入到项目的指定控制器中,从而实现清理Redis缓存的目的。```phpnamespace app\index\model;use think\Model;class Test extends Model{// 使用模型行为修改器将清理redis缓存函数加入项目public function flushRedisCache(){// 初始redis缓存对象$redis = \think\Cache::store('redis')->handler();$redis->flushDB();}// 使用模型行为修改器指定清理函数protected static function init(){Test::afterINSERT(function ($test){$test->flushRedisCache();});}}
利用TP框架及Redis扩展,调用缓存的指令,就可轻松的把Redis里的缓存清理掉了。以上就是TP框架清理Redis缓存的简单实现,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 服务器 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桌面图标改变
用超级兔子优化一下 轻松搞定 详细步骤1--》打造自己的系统--》桌面及图表--》 然后自己找合适的图标 就OK拉
INTER与AMD的区别
AMD的CPU由于工作原理不同,所以不能全看频率 为了跟INTEL比较,所谓3000+就是相当于3GHZ的意思!~实际上达不到,大致可以相当于2.8G的样子!~ AMD与Intel的区别 CPU的处理性能不应该去看主频,而INTEL正是基于相当相当一部分人对CPU的不了解,采用了加长管线的做法 来提高频率,从而误导了相当一部分的人盲目购买。 CPU 的处理能力简单地说可以看成:实际处理能力=主频*执行效率,就拿P4E来说他的主频快是建立在使用了更长的管线基础之上的,而主频只与每级管线的执行速度有关,与执行效率无关,加长管线的好处在与每级管线的执行 速度较快,但是管线越长(级数越多)执行效率越低 下,AMD的PR值可能会搞得大家一头雾水,但是却客观划 分了与其对手想对应的处理器的能力。 为什么实际频率 只有1.8G的AMD 2500+处理器运行速度比实际频率2.4G的 P4-2.4B还快?为什么采用0.13微米制程的Tulatin核心 的处理器最高只能做到1.4G,反而采用0.18微米制程的 Willamette核心的处理器却能轻松做到2G?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以上两种“怪圈”的存在。 每块CPU中都有“执行管道流水线”的存在(以下简称“管线”),管线对于CPU的关系就类似汽车组装线与汽车之间的关系。 CPU的管线并不是物理意义上供数据输入输出的的管路或通道,它是为了执行指令而归纳出的“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 每一个指令的执行都必须经过相同的步骤,我们把这样的步骤称作“级”。 管线中的“级”的任务包括分支下一步要执行的指令、分支数据的运算结果、分支结果的存储位置、执行运算等等…… 最基础的CPU管线可以被分为5级: 1、取指令2、译解指令 3、演算出操作数 4、执行指令 5、存储到高速缓存 你可能会发现以上所说的5级的每一级的描述都非常的概括,同时如果增加一些特殊的级的话,管线将会有所延长: 1、取指令1 2、取指令2 3、译解指令1 4、译解指令2 5、演算出操作数 6、分派操作 7、确定时 8、执行指令 9、存储到高速缓存1 10、存储到高速缓存2 无论是最基本的管线还是延长后的管线都是必须完成同样的任务:接受指令,输出运算结果。 两者之间的不同是:前者只有5级,其每一级要比后者10级中的每一级处理更多的工作。 如果除此以外的其它细节都完全相同的话,那么你一定希望采用第一种情况的“5级”管线,原因很简单:数据填充5级要比填充10级容易的多。 而且如果处理器的管线不是始终充满数据的话,那么将会损失宝贵的执行效率——这将意味着CPU的执行效率会在某种程度上大打折扣。 那么CPU管线的长短有什么不同呢?——其关键在于 管线长度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可以说它把原来的每一级 的工作细化,从而让每一级的工作更加简单,因此在 “10级”模式下完成每一级工作的时间要明显的快于“5 级”模式。 最慢的(也是最复杂)的“级”结构决定了 整个管线中的每个“级”的速度——请牢牢记住这一 点! 我们假设上述第一种管线模式每一级需要1个时钟 周期来执行,最慢可以在1ns内完成的话,那么基于这种 管线结构的处理器的主频可以达到1GHz(1/1ns = 1GHz)。 现在的情况是CPU内的管线级数越来越多,为此 必须明显的缩短时钟周期来提供等于或者高于较短管线 处理器的性能。 好在,较长管线中每个时钟周期内所做 的工作减少了,因此即使处理器频率提升了,但每个时 钟周期缩短了,每个“级”所用的时间也就相应的减少 了,从而可以让CPU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上了。 如果采用上述的第二种管线模式,可以把处理器主频 提升到2GHz,那么我们应该可以得到相当于原来的处理 器2倍的性能——如果管线一直保持满载的话。 但事实并 非如此,任何CPU内部的管线在预读取的时候总会有出错 的情况存在,一旦出错了就必须把这条指令从第一级管 线开始重新执行,稍微计算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如果 一块拥有5级管线的CPU在执行一条指令的时候,当执行 到第4级时出错,那么从第一级管线开始重新执行这条指 令的速度,要比一块拥有10级管线的CPU在第8级管线出 错时重新执行要快的多,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无法充分的 利用CPU的全部资源,那么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更高主频的 CPU呢?? 回溯到几年以前,让我们看看当时1.4GHz和1.5GHz 的奔腾四处理器刚刚问世之初的情况:当时Intel公司将 原奔腾三处理器的10级管线增加到了奔腾四的20级,管 线长度一下提升了100%。 最初上市的1.5GHz奔腾四处理 器曾经举步维艰,超长的管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由于预 读取指令的出错从而造成的执行效率严重低下,甚至根 本无法同1GHz主频的奔腾三处理器相对垒,但明显的优 势就是大幅度的提升了主频,因为20级管线同10级管线 相比,每级管线的执行时间缩短了,虽然执行效率降低 了,但处理器的主频是根据每级管线的执行时间而定 的,跟执行效率没有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采用0.18微 米制程的Willamette核心的奔腾四处理器能把主频轻松 做到2G的奥秘! 固然,更精湛的制造工艺也能对提升处 理器的主频起到作用,当奔腾四换用0.13微米制造工艺 的Northwood 核心后,主频的优势才大幅度体现出来, 一直冲到了3.4G,长管线的CPU只有在高主频的情况下才 能充分发挥优势——用很高的频率、很短的时钟周期来 弥补它在预读取指令出错时重新执行指令所浪费的时 间。 但是,拥有20级管线、采用0.13微米制程的 Northwood核心的奔腾四处理器的理论频率极限是3.5G, 那怎么办呢?Intel总是会采用“加长管线”这种屡试不 爽的主频提升办法——新出来的采用Prescott核心的奔 腾四处理器(俗称P4-E),居然采用了31级管线,通过 上述介绍,很明显我们能得出Prescott核心的奔四处理 器在一个时钟周期的处理效率上会比采用Northwood核心 的奔四处理器慢上一大截,也就是说起初的P4-E并不比 P4-C的快,虽然P4-E拥有了更大的二级缓存,但在同频 率下,P4-E绝对不是P4-C的对手,只有当P4-E的主频提 升到了5G以上,才有可能跟P4-3.4C的CPU对垒,著名的 CPU效能测试软件SuperPi就能反应出这一差距来:P4- 3.4E的处理器,运算Pi值小数点后100万位需要47秒,这 仅相当于P4-2.4C的成绩,而P4-3.4C运算只需要31秒, 把同频率下的P4-3.4E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AMD 2500+ 处理器,采用了10级管线,只有1.8G的主频却能匹敌 2.4G的P4;苹果电脑的G4处理器,更是采用了7级管线, 只有1.2G的主频却能匹敌2.8C的P4,这些都要归功于更 短的管线所带来的更高的执行效率,跟它们相比,执行 效率方面Intel输在了管线长度上,但主频提升方面 Intel又赢在了管线长度上,因为相对于“管线”这个较 专业的问题,大多数消费者还是陌生的,人们只知道 “处理器的主频越高速度就越快”这个片面的、错误 的、荒谬的理论!!这就是Intel的精明之处!!!
OPPO r7c电信版有什么功能
您好,R7拥有全金属一体机身和流光侧边的迷人外观,屏幕采用了全新2.5D弧度屏,手感与美感兼收并济。 3GB RAM更大运行内存,运行更畅爽。 采用独家闪拍技术,成像快、准、稳,轻松捕捉画面。 全球最快、最安全的VOOC充电技术,让你充电5分钟就能通话2小时。 搭载了ColorOS 2.1全新系统,更快更流畅。 同时支持4G双卡双待随心选择,让你生活工作两不误。 【拍照特色】【全局闪拍系统】0.7秒极速启动,最快0.1秒相位对焦,再搭配独家的优选防抖算法,这“二快一稳”构成了“全局闪拍”系统。 成像快、准、稳,轻松捕捉转瞬即逝的画面。 其包括三个部分:相位对焦、极速启动及优选防抖 。 【PDAF相位对焦】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对焦技术,最快对焦速度能够达到0.1秒,比传统的反差式对焦要快7倍以上。 相位对焦通过对比检测对象的两个相位差,与合焦标准量作一比较,就可以计算出焦点的偏差量,直接驱动镜片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极速启动】提高相机启动速度,优化到了0.7秒,比一般的启动速度提高了30%。 【优选防抖】利用CMOS感光元件实时曝光的原理,将从按快门前后的大量图像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当用户按下快门后,通过计算从缓存中找到最为清晰的一张,而未必是用户按下快门时候那张。 当然实际从肉眼观看,就是用户按下快门那张。 只是尽量选择最为清晰的那张,如果用户本身处于抖动状态或者手出现幅度较大的抖动,优选防抖则没有效果。 【极致美颜3.0】搭载8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拥有84度黄金自拍视角,配备8种美颜模式,以及自拍补光功能。 【闪充及其他】闪充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 VOOC闪充是OPPO独立自主研发的快速充电技术,并申请18项专利,将最快充电速度提升了4倍以上,并有无懈可击的智能全端式五级防护,是全世界最快最安全的手机充电技术。 2.3GBRAM搭载3GBRAM运行内存,能同时运行更多APP。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