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步建立起更好的IoT安全基线

教程大全 2025-07-16 14:25:40 浏览

企业接入点制造商Ruckus又补上了一堆指令注入漏洞,这些漏洞可致ZOneDirector控制器和Unleashed AP虚拟控制器被黑客完全掌控。其中一个漏洞,与去年被披露的Ruckus Web-GUI问题极端相似。虽说任何足够复杂的软件都难免出现漏洞,但仍有几个缓解方法可以大幅减小成功漏洞利用的影响。

2017年,没理由让某些设计缺陷在一个又一个产品中不断复现。安全人员是时候开始对供应商期待更多了。

以下几个安全操作,我们应纳入IoT安全基线来考虑:

1. 别再什么都用root权限来运行

或许在嵌入式Linux早期,资源限制让开发者不得不放弃传统基于用户的安全模式,而转向什么都用root用户来执行。时至今日,再没有任何借口连Web 服务器 都以uid为0的最高权限来运行了。

默认情况下,管理界面应以较小权限运行,只可执行部分特权操作。只要Ruckus采用了任何形式的权限分离,就不会发生曝出的漏洞被直接用于完全入侵的状况。

2. 反跨站请求伪造令牌应普遍应用

跨站请求伪造(CSRF)是嵌入式设备中最常见的安全缺陷之一。再加上大多数IoT产品本就设计成盲目信任局域网,或压根儿不能恰当地验证身份令牌,情况就更严重了。

如果Ruckus在接到漏洞报告之后就实现了CSRF防护,这些新漏洞最多也就能算作是内部人威胁。然而,现实是,编写JavaScript代码在局域网上定位设备并中继转发攻击,并不是太难的事。

3. 建立漏洞利用缓解机制

防御技术最近几年有了长足发展,但没看到嵌入式设备对此有何利用。很多设备都没采用地址随机化(ASLR)、位置无关可执行文件(PIE),或不可执行(NX)之类的技术。虽然这本身不是什么漏洞,这些技术也并不完美,但它们确实抬高了利用内存崩溃漏洞的门槛。

当然,供应商们采用更新一点的技术,比如控制流完整性(CFI),甚或某些运行时杀软,也很棒。但这不是不采用早在15年前就可供Linux使用的安全功能的理由。

4. 身份验证请求

设备默认来自局域网的请求已通过验证的情况太普遍了。比如说,Belkin WeMo智能开关就允许用户家庭网络中的任何人进行控制,并关联上你的家庭账户。Mios Vera智能家居控制器想要启用任何形式的身份验证,都要求用户翻遍各设置选项才能找到,如果其间遇到互联网服务中断,还会让设备无法使用。

同时,Control4智能家居系统需要身份验证才能登录App,但设备却无需任何令牌或口令,就可以通过基于XML的协议接受指令。授权机制的缺乏或脆弱,再加上CSRF,可使恶意网页在无需受害者之前已验证过的情况下,就直接操纵设备。

5. 别再用那么多的HTTP

即便不通过Web浏览器访问设备,也很有可能有台Web服务器正在运行。路由器和智能家居控制器之类设备的Web管理界面,通常都是攻陷设备的最大攻击界面。虽然路由器这种东西的管理界面极少被用到,但HTTP服务器却是一直在运行,随时等待接收请求。

HTTP服务器的使用意味着,托管恶意Web内容的攻击者(可能是恶意广告),可以直接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即便CSRF缓解措施就位,Web服务器实现中的漏洞本身,往往就是致命的。

举个例子,多款NETGEAR路由器,为其所有管理功能使用了基于时间戳的CSRF防护,但因为该Web服务器中的一个低级错误,这些路由器都可通过CSRF进行利用。

理想状态下,我们当然更希望看到大多数设备通信,都从HTTP迁移到更专用的协议上来,比如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MQTT),这样就基本上能对跨站和跨协议漏洞利用免疫了。配置页面之类的情况,或许HTTP/HTTPS是最佳选择,但既然用到它们的时候极少,又何必随时开启呢?

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是,用个按钮或其他某种非HTTP触发器,来启动管理界面,然后在特定超时期限后自动禁用。

5步建立起更好的IoT安全基线

总结

以上5个相对简单的策略显然不算完整,但实现它们确实可以大幅减小攻击界面。随着现实世界IoT攻击的增多,比如曾经的Mirai和现在的Reaper,限制缺乏基本安全控制的联网设备的增值扩散,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成孔质量控制 1、桩位定位质量控制,根据建设单位的测量基准点和测量基线放样定位,经监理复核,用十字交叉法定出孔桩中心。 2、垂直度质量控制,且底部扩大段要按设计挖成圆台状,保证尺寸。 笔者认为,在实施“智能化”的过程中,事先要听取各级管理部门的意见,研究“智能化”要实现什么管理职能,这是制定方案的核心;其次要多听听专业人员的意见,在充分发挥硬件设备功能的基础上,注重在管理手段上,现有设备、方案能够对管理工作提供哪些数据,对具体管理工作有哪些补充和提高……目的明确,切忌“长官意志”、“想当然”办事。 3、孔桩护壁质量控制,采用砼护壁,一般每节高度以60cm,厚度15cm为宜,混凝土等级与桩一致。 采用砖护壁,净距不小于设计桩径。 二、成桩质量控制: 1、清孔质量控制:孔壁、孔底必须清理干净,孔底无浮渣,孔壁无松动,有地下水则要设泵坑排水。 2、钢筋笼制安质量控制: (1)钢筋进场要验收,要有质保单,并要求作力学性能试验和焊接试验,有条件的监理单位应作平行试验,合格后才能启用。 (2)焊条要有质保单,型号要与钢筋的性能相适应。 (3)钢筋笼制作严格按设计加工,主筋位置用钢筋定位支架控制等分距离。 (4)钢筋保护层用水泥砂浆块制作,每1.5-2m一组,每组3个,圆周上相距120°,每组之间呈梅花形布置。 (5)坚持按配合比投料,坍落度损失大于5cm/h时,要调整配比。 (6)砼拌合料质量控制,每盘砼的拌和时间不得少于90秒,开始搅拌时必须做一次坍落度检测,调整好流动性,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灌注时作坍落度损失的观察,以指导砼配合比的调整,拌好的砼应立即使用,有离析现象严禁灌入桩孔。 (7)砼浇灌质量控制:混凝土导管离孔底距离不大于0.5m;砼坍落度不宜过大,以5-8cm为宜,每50cm为一层及时振捣,砼灌注要保持连续。 三、桩身质量检验: 1、砼试块强度质量检验,桩身动检,必须合格。 四、监理控制: 1、监理按要求作重要项目的平行试验。 2、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必须实行旁站,全员、全过程控制,严格把关。 3、要及时跟踪检验,及时评定质量结果。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