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性能调优具体方法 (linux性能优化)

教程大全 2025-07-16 17:29:43 浏览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Linux不同的发行版本和不同的内核对各项参数及设置均做了改动,从而使得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下面一起来看一下Linux性能调优具体方法。

1、为磁盘I/O调整Linux内核电梯算法

在选择文件系统后,有一些内核和挂载选项可能会影响到它的性能表现,其中一个内核设置是电梯算法,通过调整电梯算法,系统可以平衡低延迟需求,收集足够的数据,以有效地组织对磁盘的读和写请求。

2、禁用不必要的守护进程,节省内存和CPU资源

每台 服务器 上都运行着许多守护进程或服务,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很多通常不是必需的,这些服务没有发挥作用,但却消耗了宝贵的内存和CPU时间。此外,它们可能将服务器置于危险境地,多运行一个服务就等于多向黑客打开一扇长驱直入的门,因此,你应该将它们从服务器移除,禁用它们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加快启动时间,释放内存。另外,你可以减少CPU需要处理的进程数,禁用它们的另一个好处是增强服务器的安全性,因为越少的守护进程意味着可被攻击和利用的漏洞越少。

下面是一些应该被禁用的Linux守护进程,默认情况下,它们都是自动运行的:

序号 守护进程 描述
高级电源管理守护进程
用于NFS文件锁定
ISDN Moderm支持
在后台自动挂载文件系统(如自动挂载CD-ROM)
邮件传输代理
X Window的字体服务器

一般说来,Linux服务器是不需要GUI的,所有管理任务都可以在命令行下完成,因此最好关掉GUI,重定向X显示或通过一个Web浏览器界面显示。为了禁用GUI,“init level(启动级别)”应该被设置为3(命令行登录),而不是5(图形登录),如果需要GUI,可以随时运行startx进入图形用户界面。

4、清理不需要的模块或功能

在服务器软件包中有太多被启动的功能或模块实际上是不需要的(如Apache中的许多功能模块),仔细查看Apache配置文件,确定FrontPage支持或其它额外的模块是否真的要用到,如果不需要,应该毫不犹豫地从服务器禁用掉,这样有助于提高系统内存可用量,腾出更多资源给那些真正需要的软件,让它们运行得更快。

在Linux中,有许多流行的控制面板,如Cpanel,Plesk,Webmin和phpMyAdmin等,相信每个Linux初级用户都很喜欢这些控制面板,但是,禁用掉这些软件包可以释放出大约120MB内存,因此,我强烈建议禁用掉这些控制面板,除非它们真的需要用到,它们可以通过PHP脚本(尽管有些不安全),或命令行命令启用,这样做后,内存使用量大约可以下降30-40%。

有许多种方法改善服务器的Exim性能,其中一个办法是使用DNS缓存守护进程,它可以降低解析DNS记录需要的带宽和CPU时间,DNS缓存通过消除每次都从根节点开始查找DNS记录的需求,从而改善网络性能,Djbdns是一个非常强大的DNS服务器,它具有DNS缓存功能,Djbdns比BIND DNS服务器更安全,性能更好,可以直接通过下载,或通过Red Hat提供的软件包获得。

7、使用AES256增强gpg文件加密安全

为了提高备份文件或敏感信息的安全,许多Linux系统管理员都会使用gpg进行加密,在使用gpg时,最好指定gpg使用AES256加密算法,AES256使用256位密钥,它是一个开放的加密算法,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都使用它保护绝密信息,没有什么比它更安全的了。

安全是选择远程备份服务最重要的因素,大多数系统管理员都害怕两件事:(黑客)可以删除备份文件,不能从备份恢复系统。

为了保证备份文件100%的安全,备份服务公司提供远程备份服务器,使用scp脚本或RSYNC通过SSH传输数据,这样,没有人可以直接进入和访问远程系统,因此,也没有人可以从备份服务删除数据。在选择远程备份服务提供商时,最好从多个方面了解其服务强壮性,如果可以,可以亲自测试一下。

9、更新默认内核参数设置

为了顺利和成功运行企业应用程序,如数据库服务器,可能需要更新一些默认的内核参数设置,例如,2.4.x系列内核消息队列参数msgmni有一个默认值(例如,共享内存,或shmmax在Red Hat系统上默认只有33554432字节),它只允许有限的数据库并发连接,下面为数据库服务器更好地运行提供了一些建议值(来自IBM DB2支持网站):

kernel.shmmax=268435456 (32位) kernel.shmmax=1073741824 (64位) kernel.msgmni=1024 fs.file-max=8192 kernel.sem=”250 32000 32 1024″

优化TCP协议有助于提高网络吞吐量,跨广域网的通信使用的带宽越大,延迟时间越长时,建议使用越大的TCP Linux大小,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TCP Linux大小决定了发送主机在没有收到数据传输确认时,可以向接收主机发送多少数据。

使用ext4文件系统取代ext3

● Ext4是ext3文件系统的增强版,扩展了存储限制

●它具有日志功能,保证高水平的数据完整性(在非正常关闭事件中)

●在非正常关闭和重启时,它不需要检查磁盘(这是一个非常耗时的动作)

●更快的写入速度,ext4日志优化了硬盘磁头动作

12、使用noatime文件系统挂载选项

在文件系统启动配置文件fstab中使用noatime选项,如果使用了外部存储,这个挂载选项可以有效改善性能。

Linux限制了任何进程可以打开的文件描述符数量,默认限制是每进程1024,这些限制可能会阻碍基准测试客户端(如httperf和apachebench)和Web服务器本身获得最佳性能,Apache每个连接使用一个进程,因此不会受到影响,但单进程Web服务器,如Zeus是每连接使用一个文件描述符,因此很容易受默认限制的影响。

打开文件限制是一个可以用ulimit命令调整的限制,ulimit -aS命令显示当前的限制,ulimit -aH命令显示硬限制(在未调整/proc中的内核参数前,你不能增加限制)。

Linux第三方应用程序性能技巧

对于运行在Linux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一样有许多性能优化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提高Linux服务器的性能,降低运行成本。

为了给MySQL分配更多的内存,可设置MySQL缓存大小,要是MySQL服务器实例使用了更多内存,就减少缓存大小,如果MySQL在请求增多时停滞不动,就增加MySQL缓存。

检查Apache使用了多少内存,再调整StartServers和MinSpareServers参数,以释放更多的内存,将有助于你节省30-40%的内存。

提高监控/故障排除能力的技巧

下面是一些提高Linux服务器监控和故障排除的技巧:

提高系统效率最好的办法是找出导致整体速度下降的瓶颈并解决掉,下面是找出系统关键瓶颈的一些基本技巧:

● 当大型应用程序,如OpenOffice和Firefox同时运行时,计算机可能会开始变慢,内存不足的出现几率更高。

● 如果启动时真的很慢,可能是应用程序初次启动需要较长的加载时间,一旦启动好后运行就正常了,否则很可能是硬盘太慢了。

●CPU负载持续很高,内存也够用,但CPU利用率很低,可以使用CPU负载分析工具监控负载时间。

使用几个命令就可以管理Linux系统的性能了,下面列出了5个最常用的Linux性能命令,包括top、vmstat、iostat、free和sar,它们有助于系统管理员快速解决性能问题。

linux性能优化Top命令不仅显示了当前内核服务的任务,还显示了许多关于主机状态的统计数据,默认情况下,它每隔5秒自动更新一次显示的数据(这个时间间隔是可以配置的),通过top命令,我们可以得知几个结果,如:当前正常运行时间,系统负载,进程数量和内存使用率,此外,这个命令也显示了那些使用最多CPU时间的进程(包括每个进程的各种信息,如运行用户,执行的命令等)。
Vmstat命令提供当前CPU、IO、进程和内存使用率的快照,它和top命令类似,自动更新数据,如:$vmstat10
Iostat命令(在Ubuntu,RedHat/Fedora上包含在sysstat软件包中)提供三个报告:CPU利用率、设备利用率和网络文件系统利用率,不加任何参数运行时,iostat将显示这三个报告,使用-c,-d和-h参数可以分别独立显示这三个报告。
Free命令显示主内存和交换空间的内存统计数据,指定-t参数可以显示总内存数量,指定-b参数可以按字节为单位进行显示,使用-m则以兆为单位显示,默认情况下是以千字节为单位的。Free命令也可以使用-s参数加一个延迟时间(单位:秒)连续运行,如:$free-s5
Sar命令收集,查看和记录性能数据,这个命令比前面几个命令历史更悠久,它可以收集和显示较长周期的数据。

18、将日志文件转移到内存中

当一台机器处于运行中时,最好是将系统日志放在内存中,当系统关闭时再将其复制到硬盘,当你运行一台开启了syslog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或移动设备时,ramlog可以帮助你提高系统电池或移动设备闪存驱动器的寿命,使用ramlog的一个好处是,不用再担心某个守护进程每隔30秒向syslog发送一条消息,放在以前,硬盘必须随时保持运转,这样对硬盘和电池都不好。

在内存中划分出固定大小的空间保存日志文件,这意味着笔记本电脑硬盘不用一直保持运转,只有当某个守护进程需要写入日志时才运转,注意ramlog使用的内存空间大小是固定的,否则系统内存会很快被用光,如果笔记本使用固态硬盘,可以分配50-80MB内存给ramlog使用,ramlog可以减少许多写入周期,极大地提高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

尽可能使用静态内容替代动态内容,如果你在生成天气预告,或其它每隔1小时就必须更新的数据,最好是写一个程序,每隔1小时生成一个静态的文件,而不是让用户运行一个CGI动态地生成报告。

为动态应用程序选择最快最合适的API,CGI可能最容易编程,但它会为每个请求产生一个进程,通常,这是一个成本很高,且不必要的过程,FastCGI是更好的选择,和Apache的mod_perl一样,都可以极大地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


赞美农村的对联有哪些?

赞美农村的对联有:1、五谷丰登硕果累,六畜兴旺福瑞康2、福顺年年四季美,硕果累累五谷丰3、四美之人添福瑞,五讲之村促和谐4、五讲四美安居乐业,七宝八音福顺安康5、五彩祥云福宝地,四季秀美宜人居6、山清水秀景色美,绿色天然质量优7、山清水秀景色美,乡风淳朴品德佳

linux命令:从登录mysql数据库,到访问l数据库的所有表,然后锁定某一个表,显示表结构,再查询表内容。

service mysqld start(启动mysql服务)mysql(进入本地mysql数据库)show databases;(查看有哪些数据库)use 数据库名;(切换到XXX数据库)show tables; (查看此库中有那些表)然后就是对具体的某张表进行操作了

epoll和select的区别

1、select实现(1)使用copy_from_user从用户空间拷贝fd_set到内核空间(2)注册回调函数__pollwait(3)遍历所有fd,调用其对应的poll方法(对于socket,这个poll方法是sock_poll,sock_poll根据情况会调用到tcp_poll,udp_poll或者datagram_poll)(4)以tcp_poll为例,其核心实现就是__pollwait,也就是上面注册的回调函数。 (5)__pollwait的主要工作就是把current(当前进程)挂到设备的等待队列中,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等待队列,对于tcp_poll来说,其等待队列是sk->sk_sleep(注意把进程挂到等待队列中并不代表进程已经睡眠了)。 在设备收到一条消息(网络设备)或填写完文件数据(磁盘设备)后,会唤醒设备等待队列上睡眠的进程,这时current便被唤醒了。 (6)poll方法返回时会返回一个描述读写操作是否就绪的mask掩码,根据这个mask掩码给fd_set赋值。 (7)如果遍历完所有的fd,还没有返回一个可读写的mask掩码,则会调用schedule_timeout是调用select的进程(也就是current)进入睡眠。 当设备驱动发生自身资源可读写后,会唤醒其等待队列上睡眠的进程。 如果超过一定的超时时间(schedule_timeout指定),还是没人唤醒,则调用select的进程会重新被唤醒获得CPU,进而重新遍历fd,判断有没有就绪的fd。 (8)把fd_set从内核空间拷贝到用户空间。 总结:select的几大缺点:(1)每次调用select,都需要把fd集合从用户态拷贝到内核态,这个开销在fd很多时会很大(2)同时每次调用select都需要在内核遍历传递进来的所有fd,这个开销在fd很多时也很大(3)select支持的文件描述符数量太小了,默认是、epollepoll既然是对select和poll的改进,就应该能避免上述的三个缺点。 那epoll都是怎么解决的呢?在此之前,我们先看一下epoll和select和poll的调用接口上的不同,select和poll都只提供了一个函数——select或者poll函数。 而epoll提供了三个函数,epoll_create,epoll_ctl和epoll_wait,epoll_create是创建一个epoll句柄;epoll_ctl是注册要监听的事件类型;epoll_wait则是等待事件的产生。 对于第一个缺点,epoll的解决方案在epoll_ctl函数中。 每次注册新的事件到epoll句柄中时(在epoll_ctl中指定EPOLL_CTL_ADD),会把所有的fd拷贝进内核,而不是在epoll_wait的时候重复拷贝。 epoll保证了每个fd在整个过程中只会拷贝一次。 对于第二个缺点,epoll的解决方案不像select或poll一样每次都把current轮流加入fd对应的设备等待队列中,而只在epoll_ctl时把current挂一遍(这一遍必不可少)并为每个fd指定一个回调函数,当设备就绪,唤醒等待队列上的等待者时,就会调用这个回调函数,而这个回调函数会把就绪的fd加入一个就绪链表)。 epoll_wait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在这个就绪链表中查看有没有就绪的fd(利用schedule_timeout()实现睡一会,判断一会的效果,和select实现中的第7步是类似的)。 对于第三个缺点,epoll没有这个限制,它所支持的FD上限是最大可以打开文件的数目,这个数字一般远大于2048,举个例子,在1GB内存的机器上大约是10万左右,具体数目可以cat /proc/sys/fs/file-max察看,一般来说这个数目和系统内存关系很大。 总结:(1)select,poll实现需要自己不断轮询所有fd集合,直到设备就绪,期间可能要睡眠和唤醒多次交替。 而epoll其实也需要调用epoll_wait不断轮询就绪链表,期间也可能多次睡眠和唤醒交替,但是它是设备就绪时,调用回调函数,把就绪fd放入就绪链表中,并唤醒在epoll_wait中进入睡眠的进程。 虽然都要睡眠和交替,但是select和poll在“醒着”的时候要遍历整个fd集合,而epoll在“醒着”的时候只要判断一下就绪链表是否为空就行了,这节省了大量的CPU时间。 这就是回调机制带来的性能提升。 (2)select,poll每次调用都要把fd集合从用户态往内核态拷贝一次,并且要把current往设备等待队列中挂一次,而epoll只要一次拷贝,而且把current往等待队列上挂也只挂一次(在epoll_wait的开始,注意这里的等待队列并不是设备等待队列,只是一个epoll内部定义的等待队列)。 这也能节省不少的开销。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