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到未来必将主宰世界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卓越技术时,物联网就是其中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技术。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这项技术,现在的连网设备比世界上的人口数量都要多。
物联网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正在扩大,这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会危及人们对连网设备的信任。主要问题是物联网本质上容易受到网络的攻击。它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安全信任游戏,每个人都想使用物联网,但与此同时,他们希望自己不会遇到潜在的安全问题。
物联网的结构是什么?
物联网生态系统由五个不同的区域组成:
物联网为其生态系统的所有部分连接和交换信息创造了条件。不幸的是,随着设备数量和连接方式的增加,网络犯罪分子可以利用这些连接并发起强有力的攻击。
攻击物联网的方式
当涉及到攻击物联网基础设施时,有一些常见的攻击媒介,第一是对相关设备的物理攻击,其他方式包括通过网络、服务器或云以及软件进行攻击。使物联网安全变得如此困难的是攻击面的庞大规模,以及物联网中使用的各种操作系统、开发语言和网络协议。
信任和衡量安全性
因为物联网固有的弱点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对人们物联网缺乏信任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一个棘手问题,因为信任是这项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条件。如果我们要继续使用和发展物联网,我们就需要努力创造新的、更好的实践来增强其安全性。
其中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实施新的法规,以改进我们当前的评估和认证、安全审计和测试方法。创建一个所有解决方案都可以相辅相成的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如果我们要测量安全性,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估所有物联网设备。
归根结底,物联网安全问题是参与设计、开发和使用物联网设备过程中每个人之间的信任游戏。为了确保物联网安全,我们需要更好的设计和制造实践、通用且经济的评估和认证流程,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更多透明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增强对物联网的信任,并张开双臂迎接未来。

物联网是什么
物联网是指通过 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
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 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安全防御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网络安全市场的发展和ICT市场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网络安全的成熟度也随着ICT市场发展逐渐成熟。 全球权威咨询机构IDC在2007年提出以云计算、大数据、社交和移动四大支柱技术为依托的“第三平台” 概念,以第三平台为基础,将全球ICT市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试点创新、倍增创新、智能创新。
今天,第三平台技术已经进入到倍增创新的阶段,成为企业IT系统的基础。 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被行业所关注,并且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各行各业。 未来,进入“智能创新”阶段,在超复杂性规模化环境中,人工智能的成熟度将呈现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的领域也将会产生更多的创新。
在过去的两年里,伴随着ICT的高速发展,全球的恶意移动软件攻击的数量增加了将近一倍;在我国,漏洞的数量也逐年递增。 究其原因,其主要在于数字化转型带来了IT资产价值的大幅提升,导致黑产为获利而加大各种网络攻击行为。 根据IDC在亚太地区的一项调研,当网络攻击发生时,只有17%企业可以使用自动化工具,实时的进行威胁处理,而其他的绝大多数的企业难以高效处理网络攻击事件。 因此,未来企业需要的是自动化的处理、快速的检测、快速的响应,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将会在此间发挥巨大的作用。
新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会为黑产所利用。 近些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这些技术和基础设施可以作为企业业务系统的资源,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但是,它们也为黑产进行网络攻击提供了技术支撑,例如,云计算的大量运算能力可能会被用来发起ddos攻击;会有一定比例的海量物联网终端可能被黑客控制做为“肉鸡”;人工智能技术也可能被用于自动化攻击工具的开发,形成AI黑客机器人。 在这种情况下,依赖人工去处理大量的攻击事件是不现实的。 因此,未来网络安全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制造AI防御机器人对抗AI黑客机器人进行防御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20年前,由于IT架构极简,企业进行网络安全建设往往是简单选择一些合规产品,如防火墙、入侵检测、日志分析等。 今天,企业的IT系统已经广泛的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中,基础设施环境越发复杂,仅仅依靠这些产品已经不足以识别、发现、处置复杂的安全风险。 根据IDC研究,未来,企业所选择的网络安全技术将向大数据分析、AI、认知方向发展,具体包括:自动响应、开发安全计划、调查、探索、威胁诱捕等等新的安全技术。
根据IDC的调研,全球网络安全市场需求仍然不断快速增长。 IDC预测,到2022年,60%的安全运营中心的初级分析师,将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持续提高其工作效率,并提升其运营的安全水平。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安全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结合,互相处促进,逐渐成熟。 人工智能也将成为网络安全产业未来发展必备的关键技术。
网络安全的前景?
网络安全的前景会越来越好,特别是在今年9月初《网络产品安全管理规定》开始实行之后,各平台、企业等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将会进一步提升。 特别是目前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业务都搬到了网络上,对网络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这么说,未来10年都将是网络安全人才就业的黄金期。
咱们通过客观数据来说话:
这是16年-22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的分析及预测,可以看出网络安全产业经济每年都在高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整个行业还处于一片蓝海!
再说网络安全的现状。
截至2018年8月,网民规模已达8.02亿人,连家里的老人都开始用起了智能手机。
然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安全漏洞带来的风险也无处不在,最普遍的像账号被盗、钓鱼网站、木马病毒等等,直接危及个人安全。
网络攻击行为日趋复杂、黑客攻击行为组织性更强、针对手机无线终端的网络攻击日趋严重,近几年有关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新闻层出不穷。
而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也更加深入。
针对互联网车辆的攻击危及人身安全
人工智能恶意软件放大攻击者的能力
攻击者操控智能家居,损害电网安全
网络攻击与武装攻击相结合,摧毁商业,危及生命
现阶段网络空间安全建设已达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这一背景下,网络安全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安全人才严重匮乏,可谓一将难求。
18年缺口高达95%,超过70万,20年突破232%,缺口达140万,21年缺口飙升285%...
目前北京、深圳、上海、成都、广州、武汉是网络安全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城市,这五个城市对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的总量预计占全国需求总量的近一半。
且不管各行业还是组织均加大了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