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苹果的新品发布会上,新一代iPhone加入的指纹识别技术引起众多关注,而就在周二,Google安全主管在TechCrunch Disrupt大会上也发出了“密码已经死了”的言论。那么,在不久的未来,我们或许可有更多更加灵活的方式取代传统数字密码。
1.指纹
指纹识别即指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由于每个人的指纹不同,就是同一人的十指之间,指纹也有明显区别,因此指纹可用于身份鉴定。
优点:可靠、方便与便于被接受。用户只要花很少的时间就可获取指纹图像,在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是被是对人体最不构成侵犯的一种技术手段。
缺点:只要是我们摸过的地方都会有指纹留下,所以指纹被复制的可能性极大的。如果有人存心想要解锁你的iPhone,恐怕也不是很困难的。
安全指数:80#p#
2.人脸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可以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
优点:采用人脸识别技术,用户不需要和设备直接的接触,使用更加便捷。
缺点:使用者面部的位置与周围的光环境都可能影响系统的精确性;大部分研究生物识别的人都公认面部识别是最不准确的,也是最容易被欺骗的。例如,它无法认出理完发的用户,也无法辩认出戴眼镜与不戴眼镜的同一个人。另外,如果你有一个双胞胎兄弟,使用它作为密码的时候可要小心了。
安全指数:70#p#
3.声音
语音也有望成为安全ID,如语音锁屏、声波纹转化成密码字符串等语音认证技术。为苹果Siri语音服务提供支持的数字语音识别厂商Nuance推出了其最新研发的语音生物统计平台。该平台能够让人只通过自己的声音就可以连接上他们的账户而不用再记住他们的PIN码、密码或是安全问题的答案。
优点:同样是一种非接触的识别技术,使用方便,用户更易接受。
缺点:声音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太大,导致这种技术并不可靠。举例来说,一个患上感冒的人有可能被错误的拒认从而无法使用该语音识别系统。
安全指数:70#p#
4.眼睛
未来五年,智能手机有望识别用户的眼睛或视网膜,这种所谓的“眼球扫描”技术安全性要比指纹ID高出三倍。
优点:这种扫描一度被认为是最好的生物识别,它只需要用户位于设备之前并且不需要任何物理接触。
缺点:盲人和患有眼疾的人无法使用。这种技术所使用的摄像头昂贵,最低报价高达7000美元,在工作时需要很好地光源,得到用户的普遍接受是十分困难的。
安全指数:85#p#
5.心跳
加拿大公司Bionym发明了Nymi手镯,试图用单一认证信息取代我们目前使用的所有电脑密码、屏幕锁、手机和平板电脑、汽车和房子的钥匙,甚至包括钱包。Nymi手镯能读取和监控佩戴者的心脏节律,是能验证他们是谁的独一无二的证据。
优点:心脏节律是不可复制的。手镯里包含的是用户的心电图信息,这种信息是有唯一性的,取决于每个人心脏的精确位置以及大小。Nymi只适用于进行过注册的人员的心脏节律,这意味着如果手镯被盗,其中的信息也不能被再利用。
缺点:如果用户发生了心脏病或者在就医,心率并不能通过认证怎么办?人的心电图是独一无二的吗?心电图数据的保存方式是不是科学、安全呢?这些问题在手镯数据进一步完善以后才能得到具体的答案。
安全指数:95#p#
6.密码药丸
Motorola在D11上展示了密码药丸,这枚内置了芯片的“维他命认证”药丸,当有人服下后,胃酸就会作为电解液来驱动电路中的芯片。而芯片中的频率开关会向外发射18 bit的信号。这时整个人体就会被当成一个秘钥,因为人是导体,所以这个时候你只要触碰一下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自动登录账号了。
优点:人体本身变成了身份验证令牌,一切通行都会变得更加便捷。
缺点:数以百万计的美元,正流向微芯片植入式医疗行业。但这些层出不穷的技术有可能会轻而易举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这已经逼近道德和法律的边缘了。
安全指数:90#p#
7.脑电波
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正试图通过生物识别传感器来替代传统的密码,他们成功打造出了一款类似于传统耳机的脑电图扫描仪,在进行登陆操作的时候将会根据用户的脑电波进行身份验证从而保证唯一性。这意味着,输入密码的时候只用想就可以。
优点: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测试参与者对于每一个任务的反应,他们创建一种顾客化的身份验证技术,而且准确度超过了99%。
缺点:这项研究需要45分钟的启动时间来执行校准身份验证所需要的精神交流。对于许多人类说,这或许不是替代传统密码的一种可行方式。
安全指数:95#p#
8.硬件
一直以来,谷歌希望用硬件认证方式取代密码。谷歌正开发配置个性化加密指环的设备或在电脑的USB插口装有独特Yubikeys身份认证卡。目前,谷歌已经开始在Chrome浏览器中支持密保卡,用户只需要插入USB密保卡即可登录。而另一种密码的替代品外形就像一只普通的戒指,用户戴着它就能实现身份验证来登陆电脑或者网站。
优点:这些硬件产品可能集成到包括智能手机或珠宝首饰,无论怎样用户都很方便携带。
缺点:硬件密码产品投入市场后的定价会怎样?如何说服消费者为之买单呢?一旦遗失,用户用什么来找回密码呢?
安全指数:80
WiFi万能钥匙安装新的描述文件,但之前安装过的就不见了(之前有三个的,安装新的应该有四个描述文件
事实总是残酷的,不过只能告诉你真相。 1、以现有的技术手段,是没有办法破解WPA的加密方式(现在基本上全部WIFI的加密方式),WPA的加密方式安全性很高,根本就破不了。 2、即使破解密码,人家也有可能设置了MAC地址过滤,你还是上不去。 3、网上的所谓破解密码软件,全部都是骗人的,要么浪费你的流量,要么根本就是木马,要小心下载使用。 4、可以下个WIFI万能钥匙,但那个软件只是能上别人分享过的热点,如果热点没被分享过,根本就上不了。 5、也可破解些简单的数字密码。 比如之类的密码。
木马什么意思
它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具有隐蔽性和非授权性的特点。 所谓隐蔽性是指木马的设计者为了防止木马被发现,会采用多种手段隐藏木马,这样服务端即使发现感染了木马,由于不能确定其具体位置,往往只能望“马”兴叹。 所谓非授权性是指一旦控制端与服务端连接后,控制端将享有服务端的大部分操作权限,包括修改文件,修改注册表,控制鼠标,键盘等等,而这些权力并不是服务端赋予的,而是通过木马程序窃取的。 从木马的发展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最初网络还处于以UNIX平台为主的时期,木马就产生了,当时的木马程序的功能相对简单,往往是将一段程序嵌入到系统文件中,用跳转指令来执行一些木马的功能,在这个时期木马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大都是些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网络和编程知识。 而后随着WINDOWS平台的日益普及,一些基于图形操作的木马程序出现了,用户界面的改善,使使用者不用懂太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熟练的操作木马,相对的木马入侵事件也频繁出现,而且由于这个时期木马的功能已日趋完善,因此对服务端的破坏也更大了。 所以所木马发展到今天,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一旦被木马控制,你的电脑将毫无秘密可言。 参考资料:-------------------------------------------------------------------------------- DLL 木马揭秘 相信经常玩木马的朋友们都会知道一些木马的特性,也会有自己最喜爱的木马,不过,很多朋友依然不知道近年兴起的“DLL木马”为何物。 什么是“DLL木马”呢?它与一般的木马有什么不同? 一、从DLL技术说起 要了解DLL木马,就必须知道这个“DLL”是什么意思,所以,让我们追溯到几年前,DOS系统大行其道的日子里。 在那时候,写程序是一件繁琐的事情,因为每个程序的代码都是独立的,有时候为了实现一个功能,就要为此写很多代码,后来随着编程技术发展,程序员们把很多常用的代码集合(通用代码)放进一个独立的文件里,并把这个文件称为“库”(Library),在写程序的时候,把这个库文件加入编译器,就能使用这个库包含的所有功能而不必自己再去写一大堆代码,这个技术被称为“静态链接”(Static Link)。 静态链接技术让劳累的程序员松了口气,一切似乎都很美好。 可是事实证明,美好的事物不会存在太久,因为静态链接就像一个粗鲁的推销员,不管你想不想要宣传单,他都全部塞到你的手上来。 写一个程序只想用到一个库文件包含的某个图形效果,就因为这个,你不得不把这个库文件携带的所有的图形效果都加入程序,留着它们当花瓶摆设,这倒没什么重要,可是这些花瓶却把道路都阻塞了——静态链接技术让最终的程序成了大块头,因为编译器把整个库文件也算进去了。 时代在发展,静态链接技术由于天生的弊端,不能满足程序员的愿望,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更好的方法来解决代码重复的难题。 后来,Windows系统出现了,时代的分水岭终于出现。 Windows系统使用一种新的链接技术,这种被称为“动态链接”(Dynamic Link)的新技术同样也是使用库文件,微软称它们为“动态链接库”——Dynamic Link Library,DLL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动态链接本身和静态链接没什么区别,也是把通用代码写进一些独立文件里,但是在编译方面,微软绕了个圈子,并没有采取把库文件加进程序的方法,而是把库文件做成已经编译好的程序文件,给它们开个交换数据的接口,程序员写程序的时候,一旦要使用某个库文件的一个功能函数,系统就把这个库文件调入内存,连接上这个程序占有的任务进程,然后执行程序要用的功能函数,并把结果返回给程序显示出来,在我们看来,就像是程序自己带有的功能一样。 完成需要的功能后,这个DLL停止运行,整个调用过程结束。 微软让这些库文件能被多个程序调用,实现了比较完美的共享,程序员无论要写什么程序,只要在代码里加入对相关DLL的调用声明就能使用它的全部功能。 最重要的是,DLL绝对不会让你多拿一个花瓶,你要什么它就给你什么,你不要的东西它才不会给你。 这样,写出来的程序就不能再携带一大堆垃圾了——绝对不会让你把吃剩的东西带回家,否则罚款,这是自助餐。 DLL技术的诞生,使编写程序变成一件简单的事情,Windows为我们提供了几千个函数接口,足以满足大多数程序员的需要。 而且,Windows系统自身就是由几千个DLL文件组成,这些DLL相互扶持,组成了强大的Windows系统。 如果Windows使用静态链接技术,它的体积会有多大?我不敢想。 二、应用程序接口API 上面我们对DLL技术做了个大概分析,在里面我提到了“接口”,这又是什么呢?因为DLL不能像静态库文件那样塞进程序里,所以,如何让程序知道实现功能的代码和文件成了问题,微软就为DLL技术做了标准规范,让一个DLL文件像奶酪一样开了许多小洞,每个洞口都注明里面存放的功能的名字,程序只要根据标准规范找到相关洞口就可以取得它要的美味了,这个洞口就是“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每个DLL带的接口都不相同,尽最大可能的减少了代码的重复。 用Steven的一句话:API就是一个工具箱,你根据需要取出螺丝刀、扳手,用完后再把它们放回原处。 在Windows里,最基本的3个DLL文件是、、。 它们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系统框架。 三、DLL与木马 DLL是编译好的代码,与一般程序没什么大差别,只是它不能独立运行,需要程序调用。 那么,DLL与木马能扯上什么关系呢?如果你学过编程并且写过DLL,就会发现,其实DLL的代码和其他程序几乎没什么两样,仅仅是接口和启动模式不同,只要改动一下代码入口,DLL就变成一个独立的程序了。 当然,DLL文件是没有程序逻辑的,这里并不是说DLL=EXE,不过,依然可以把DLL看做缺少了main入口的EXE,DLL带的各个功能函数可以看作一个程序的几个函数模块。 DLL木马就是把一个实现了木马功能的代码,加上一些特殊代码写成DLL文件,导出相关的API,在别人看来,这只是一个普通的DLL,但是这个DLL却携带了完整的木马功能,这就是DLL木马的概念。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同样的代码就可以实现木马功能,那么直接做程序就可以,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写成DLL呢?这是为了隐藏,因为DLL运行时是直接挂在调用它的程序的进程里的,并不会另外产生进程,所以相对于传统EXE木马来说,它很难被查到。 四、DLL的运行 虽然DLL不能自己运行,可是Windows在加载DLL的时候,需要一个入口函数,就如同EXE的main一样,否则系统无法引用DLL。 所以根据编写规范,Windows必须查找并执行DLL里的一个函数DllMain作为加载DLL的依据,这个函数不作为API导出,而是内部函数。 DllMain函数使DLL得以保留在内存里,有的DLL里面没有DllMain函数,可是依然能使用,这是因为Windows在找不到DllMain的时候,会从其它运行库中找一个不做任何操作的缺省DllMain函数启动这个DLL使它能被载入,并不是说DLL可以放弃DllMain函数。 五、DLL木马技术分析 到了这里,您也许会想,既然DLL木马有那么多好处,以后写木马都采用DLL方式不就好了吗?话虽然是这么说没错,但是DLL木马并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容易写的。 要写一个能用的DLL木马,你需要了解更多知识。 1.木马的主体 千万别把木马模块写得真的像个API库一样,这不是开发WINAPI。 DLL木马可以导出几个辅助函数,但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负责主要执行代码,否则这个DLL只能是一堆零碎API函数,别提工作了。 如果涉及一些通用代码,可以在DLL里写一些内部函数,供自己的代码使用,而不是把所有代码都开放成接口,这样它自己本身都难调用了,更不可能发挥作用。 DLL木马的标准执行入口为DllMain,所以必须在DllMain里写好DLL木马运行的代码,或者指向DLL木马的执行模块。 2.动态嵌入技术 Windows中,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私有内存空间,别的进程是不允许对这个私人领地进行操作的,但是,实际上我们仍然可以利用种种方法进入并操作进程的私有内存,这就是动态嵌入,它是将自己的代码嵌入正在运行的进程中的技术。 动态嵌入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钩子、API以及远程线程技术,现在的大多数DLL木马都采用远程线程技术把自己挂在一个正常系统进程中。 其实动态嵌入并不少见,罗技的MouseWare驱动就挂着每一个系统进程-_- 远程线程技术就是通过在另一个进程中创建远程线程(RemoteThread)的方法进入那个进程的内存地址空间。 在DLL木马的范畴里,这个技术也叫做“注入”,当载体在那个被注入的进程里创建了远程线程并命令它加载DLL时,木马就挂上去执行了,没有新进程产生,要想让木马停止惟有让挂接这个木马DLL的进程退出运行。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束手无策——它和挂在一起了,你确定要关闭Windows吗? 3.木马的启动 有人也许会迫不及待的说,直接把这个DLL加入系统启动项目不就可以了。 答案是NO,前面说过,DLL不能独立运行,所以无法在启动项目里直接启动它。 要想让木马跑起来,就需要一个EXE使用动态嵌入技术让DLL搭上其他正常进程的车,让被嵌入的进程调用这个DLL的DllMain函数,激发木马运行,最后启动木马的EXE结束运行,木马启动完毕。 启动DLL木马的EXE是个重要角色,它被称为Loader,如果没有Loader,DLL木马就是破烂一堆,因此,一个算得上成熟的DLL木马会想办法保护它的Loader不会那么容易被毁灭。 记得狼狈为奸的故事吗?DLL木马就是爬在狼Loader上的狈。 Loader可以是多种多样的,Windows的也被一些DLL木马用来做了Loader,这种木马一般不带动态嵌入技术,它直接挂着rundll32进程运行,用rundll32的方法( [DLL名],[函数] [参数])像调用API一样去引用这个DLL的启动函数激发木马模块开始执行,即使你杀了rundll32,木马本体还是在的,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3721中文实名,虽然它不是木马。 注册表的AppInit_DLLs键也被一些木马用来启动自己,如求职信病毒。 利用注册表启动,就是让系统执行DllMain来达到启动木马的目的。 因为它是kernel调入的,对这个DLL的稳定性有很大要求,稍有错误就会导致系统崩溃,所以很少看到这种木马。 有一些更复杂点的DLL木马通过启动,这种DLL木马必须写成NT-Service,入口函数是ServiceMain,一般很少见,但是这种木马的隐蔽性也不错,而且Loader有保障。 4.其它 到这里大家也应该对DLL木马有个了解了,是不是很想写一个?别急,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既然DLL木马这么好,为什么到现在能找到的DLL木马寥寥无几?现在让我来泼冷水,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个:由于DLL木马挂着系统进程运行,如果它本身写得不好,例如没有防止运行错误的代码或者没有严格规范用户的输入,DLL就会出错崩溃。 别紧张,一般的EXE也是这样完蛋的,但是DLL崩溃会导致它挂着的程序跟着遭殃,别忘记它挂接的是系统进程哦,结局就是……惨不忍睹。 所以写一个能公布的DLL木马,在排错检查方面做的工作要比一般的EXE木马多,写得多了自己都烦躁…… 六、DLL木马的发现和查杀 经常看看启动项有没有多出莫名其妙的项目,这是Loader的所在,只要杀了狼,狈就不能再狂了。 而DLL木马本体比较难发现,需要你有一定编程知识和分析能力,在Loader里查找DLL名称,或者从进程里看多挂接了什么陌生的DLL,可是对新手来说……总之就是比较难啊比较难,所以,最简单的方法: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不是万能药,切忌长期服用)。 还能窃取密码,最狠了
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分别是什么?
七大新兴产业,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确定的7个领域(23个重点方向),“新七领域”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标志着新兴战略产业框架已成定局。
“节能环保”中,将重点突破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
“新兴信息产业”将聚焦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
“生物产业”将主要面向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
“新能源”中,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将领衔;

“新能源汽车”,主要发展方向确定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提出了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
“新材料”中分列了特种功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两项。
新兴产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就是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的产业。 新技术一开始,属于一种知识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其成果逐步产业化,最后形成一种产业。 比如说生物工程技术在五六十年代或者说在更早的时候,它只是一项技术,那么现在成为生物工程产业,让这些成果服务于社会。 在美国,生物工程产业被誉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新兴产业。 同样,IT产业,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也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朝阳行业。
第二,就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新产业。 比如说,几百年前,当时用蒸汽机技术改造手工纺机,形成纺织行业,使得整个纺织行业产生了飞速发展。 纺织行业相对来讲,在当时就是新兴产业。 现在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比如改造钢铁行业,就成了新材料产业,生产复合材料以及抗酸、抗碱、耐磨、柔韧性好的新兴材料。 同样,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商业,变成现在的物流产业。 这些产业改造的核心,使经济效益比传统产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是对人们原来认为是社会公益事业的行业进行产业化运作。 在这个方面,人们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在国外,传媒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是近二十年来产生百万富翁最多的一个行业。 而人们把传媒当作事业来看待,是贴钱的。 如人们的电影产业,人们有几十家电影厂,人们在不断地贴钱、不断地拨款。 而美国,就一个好莱坞,通过几个大的传媒公司来做,每年是赚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利润。 教育产业,人们一直也是不断拨款的,正是由于事业化的运作使得本来非常有潜力的产业没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人们没有把教育产业,特别是高等教育———非义务教育这一块当作产业来运作。
因而我们非但不能使教育产业作为国家创造财富的一个来源,反而使其成为一个需要不断拨款、不断消耗宝贵财富的单位。 这种运作方式实际上是在消耗社会的财富,而不能创造社会财富,使学校出现很多问题,脑体倒挂,使许多人上不了大学,得不到很好的教育。 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所以说,当前发展新兴产业是有重要意义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