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作为一款开源的高性能内存数据库,多年来在分布式系统存储缓存方面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它在性能表现和可扩展性上不仅比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有着显著优势,而且通过Redis Sentinel、Redis Cluster来支持Redis集群环境,也成为大多数公司分布式存储和缓存的有力选择。

要让Redis Cluster配置更完善,让Redis集群在可靠性、性能以及可扩展性上更有保障,自然首先聚焦于高可用性的实现上。一方面,Redis的Sentinel服务能够通过主从复制模式中的多种高可用性策略,采用不同组网方式,来保证Redis主从切换的及时性,从而实现对Redis实例的服务可用性。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合理设计和拓扑布置Redis Cluster,为其保障足够的可用性,只需要在Redis节点数量越多,可恢复性就越强大,而无需构建更多的复杂机制做到这点。
另外,完善Redis Cluster配置,还可以从性能角度着手,例如,可以适当提高redis的最大内存使用量,避免它过早写磁盘;可以调整峰值的最大内存比,避免 服务器 产生太大的负载;也可以在配置文件中调整最大连接数,减少服务器的连接堆积;另外,增加服务器的线程数准备同时处理请求,可以避免因为线程数量不够,而引起的连接延迟和丢失。
综上,要让Redis集群环境设计更完善,只有聚焦于高可用性,提高Redis Cluster的可靠性,以及有针对性地提升性能,才能获得真正的可扩展性。
//高可用性//Redis Sentinel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27.0.0.1 6379 3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ymaster 5000sentinel flover-timeout mymaster 10000//Redis Cluster//设置新增节点时,集群中有1/2节点不可写cluster-node-timeout 15000//提高Redis实例的服务可用性maxmemory 500mbmaxmemory-policy allkeys-lru//提高Redis服务器性能maxclients 1000threads 16``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服务器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人为之原因之一是````
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 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水面过围、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 (2)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 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 例如美国于1929年开凿的韦兰运河,把内陆水系与海洋沟通,导致八目鳗进入内陆水系,使鳟鱼年产量由2000万公斤减至5000公斤,严重破坏了内陆水产资源。 在一个生态系统减少一个物种也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曾大量捕杀过麻雀,致使一些地区虫害严重。 究其原因,就在于害虫天敌麻雀被捕杀,害虫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所致。 (3)对生物信息系统的破坏。 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 人为地向环境中施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到破坏。 例如自然界中有许多昆虫靠分泌释放性外激素引诱同种雄性成虫交尾,如果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能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则雌虫的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诱雄虫的生理活性,结果势必影响昆虫交尾和繁殖,最后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鲸鱼有哪些特点
它们中的大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中,仅有少数种类栖息在淡水环境中,体形同鱼类十分相似,体形均呈流线型,适于游泳,所以俗称为鲸鱼,但这种相似只不过是生物演化上的一种趋同现象。 因为鲸类动物具有胎生、哺乳、恒温和用肺呼吸等特点,与鱼类完全不同,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鲸鱼一分钟的心跳一般9~10次。 其他种类: 镰鳍海豚、镰鳍斑纹海豚、短吻海豚。 吻突很短,但与额部界线清楚。 背鳍高大醒目,呈镰状后曲,基部幅广。 体背部黑色或黑灰色,腹部白色,头前部和上颌黑色,下颌仅吻端黑色,其余白色。 体侧眼后达腹侧为白色或灰白色,沿背路基下侧至尾基的体侧为从白色带,口角至鳍栉前基。 并越过路肢后基全肛门间有一黑带。 背鳍前部1/3为黑色,后半部全为灰白色。 鳍肢同样前缘部黑色,后缘部灰色。 尾鳍上下方皆为黑色或黑灰色。 体色变异较大。 上下须每侧有齿23~36枚。 成体体长可达2.5米,雄性稍大于雌性,体重可达180公斤。 多成数十头至数百头的大群,摄食时分成小群,休息或移动时又汇集成大群。 性活泼,游泳速度快,常跃出水面。 体长1.8米左右。 食饵主要为小型集群性鱼类和乌贼。 虎鲸 我国东海、南海均有分布。 鲸是海兽中的重要成员,体形像鱼,俗称鲸鱼。 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 一般都将它们分为两类。 一类口中有须无齿,称须鲸,共11种;另一类口中有齿无须,叫齿鲸,共70多种。 鲸的体长从1米到30多米不等。 共同特点: 鲸类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大约为35.4℃左右。 皮肤裸出,没有体毛,仅吻部具有少许刚毛,没有汗腺和皮脂腺。 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体温并且减轻身体在水中的比重。 头骨发达,但脑颅部小,颜面部大,前额骨和上颌骨显著延长,形成很长的吻部。 颈部不明显,颈椎有愈合现象,头与躯干直接连接。 前肢呈鳍状,趾不分开,没有爪,肘和腕的关节不能灵活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 后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残迹,呈残存的骨片。 尾巴退化成鳍,末端的皮肤左右向水平方向扩展,形成一对大的尾叶,但并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狭长的尾干部逐渐变细,最后在进入尾鳍之前消失。 尾鳍和鱼类不同,可作上下摆动,是游泳的主要器官。 有些种类还具有背鳍,用来平衡身体。 它们的骨骼具有海棉状组织,体腔内有较多的脂肪,可以增大身体的体积,减轻身体的比重,以增大浮力。 露脊鲸 它们的眼睛都很小,没有泪腺和瞬膜,视力较差。 没有外耳壳,外耳道也很细,但听觉却十分灵敏,而且能感受超声波,靠回声定位来寻找食物、联系同伴或逃避敌害。 外鼻孔有1—2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一般鼻孔位置越靠后者进化程度越高。 用肺呼吸,左右各有一叶肺,其中有许多毛细血管,富有弹性,能有助于氧的流通,适应在水面上进行的气体交换,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浮出水面来进行换气,也能潜水较长时间。 肋骨有10一20对。 胃分为4个室。 肾脏大多为瘤状。 雄兽的睾丸位于腹腔内。 雌兽在水中产仔和哺乳,子宫为双角形,有一对乳房,位于生殖裂两侧的乳沟内,有细长的乳头,乳汁中含有丰富的钙、磷和大量的脂肪。 幼仔在胚胎期间都具有牙齿,但须鲸类的牙齿到出生的时候则被须所取代,齿鲸类的牙齿则将终生保留。 独角鲸 鲸鱼是群集动物,它们通常成群结队的在海里生活,可是当鲸鱼呼吸时,就需要游到水面上来,这时鲸鱼是利用头上的喷水孔来呼吸,呼气时,空气中的湿气会凝结而形成我们所熟悉的喷泉状。 专家们甚至可以从水喷出的高度、宽度及角度,来辨识鲸鱼的种类。 鲸鱼的种类很多,大致分成齿鲸和须鲸两大类。 鲸鱼的表皮下有著极厚的脂肪层,那就是俗称的鲸油,它可以使鲸体保持温暖,而且也能贮存能量以供应不时之需。 由于鲸鱼体内拥有许多特殊的构造,使它能够长时间的在水中屏庄呼吸、减慢心跳速度,因此当它沈到海底,总要经过一段长时间后,才会再浮出水面。 除了具有贮存氧气的构造外,当身体某个部位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时,体内还会有集中供应的特殊机能。
雷网主机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优缺点有哪些?请详解
朋友:你问题中的雷网主机是一家空间提供商。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最显著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在主机集群内瞬间迁移虚拟机(VM)、减少服务器或应用系统的停机时间。 在使用微软Hyper-V搭建的测试环境中,通过构建主机集群环境,我节省了无数的服务器停机时间。 但是,这个技术也引起了一些问题。 这里,TechTarget中国的特约专家RobMcShinsky将阐述虚拟主机集群环境最重要的三个优缺点。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优点一:主动的风险回避我相信,服务器集群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主将VM从一个主机迁移到另外一个主机。 这样的话,就可以提高服务器和应用系统的运行时间。 在我的环境中,当内存不足、CPU负载偏高或者虚拟主机遇到较高的I/O压力时,我会收到警报。 如果我不能确定真正的原因或者系统需要重启,我就可以主动将VM迁移到集群内的其他主机。 如果这是一个单机,或者说,在主机重启期间,VM不可以关闭;如果重启之后,问题依然存在,我就不得不延长VM的停机时间直到我找到了问题的起因。 但是,在虚拟主机集群中,VM就可以被迁移到其他的主机直到问题解决。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优点二:反应性容错因为集群中的主机监控着所有VM的活动,因此,当一个节点失效时,失效节点的负载就会被指派到另外一个替代的主机。 如果需要较长时间解决失效主机的故障,只要替代它的健康主机有足够的资源,VM就会正常工作。 在我的环境中,如果一个主机失效,VM会自动迁移到另外一个节点。 虽然迁移的过程并不平滑,但工作负载自动变化几乎没有停顿。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优点三:主动的管理我在一个7*24的组织中工作,因此,打补丁和升级工作就必须采取非常严格的管理。 正常情况下,协调1—2台物理主机的停机时间已经比较困难,而要关闭位于同一个物理主机的30多个VM的复杂性就会呈指数增长。 自从切换到单机之后,我妻子就不用担心我要在周日早上1:00-6:00去升级虚拟主机,那个时候,我可以呆在家里休息。 利用虚拟主机集群,当某个主机打补丁和重启的时候,其上的VM迁移到替代的主机。 打完补丁,VM再迁移到原来的主机。 这样,就允许我们在早上极短的时间内,不用停掉整个系统,完成集群的升级。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缺点虽然主机集群环境有令人瞩目的优点,但它同样存在一些实施和管理上的缺点。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缺点一:实施和配置的复杂性配置复杂可能是集群的最大缺点。 建立集群框架、管理主机间的连通性、配置共享存储都不是简单的任务,可能涉及到组织内部多个团队。 你可能不害怕增加的复杂度,然而,很大程度上,都是技术性的工作;但是,随着复杂度的增加,你可能会遗漏某些东西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缺点二:更新和升级的不利因素升级到更新版本的产品和硬件组件也可能引起困难。 因为,虚拟主机集群连接多个系统,各组件间发生着大量的、复杂的交互。 以更新主机上的多路径I/O(MPIO)驱动为例,该操作会影响整个集群。 首先,它影响节点转移逻辑单元号(LUN)到其他节点的效率。 同时,在更新MPIO驱动之前,集群中所有主机的HBA卡的Firmware都需要升级。 如果FW不用升级,那也必须首先安装HBA卡的驱动。 如果是单机,这可以通过1-2次重启解决。 在集群环境中,协调多个虚拟主机服务器则较为困难。 升级实际的虚拟主机软件一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集群节点的交互以及不同软件版本支持(比如,SCVMM、Protectionmanager等)。 一般情况下,厂商会为这些复杂升级提供详细的、一步一步的操作操作指南;同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比较顺利。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缺点三:集群成本因素成本是另外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 要实现一个虚拟主机集群环境,你需要复制部分基础架构并同时保持虚拟机与主机的比例。 此外,大部分厂商的实现需要一个SAN或者独立的磁盘子系统。 开源iSCSI或者廉价的磁盘阵列可能是个精明的选择,但这些选项可能存在性能和稳定性的问题。 以我的经验,在重要的基础架构组件上选择廉价的路线会产生问题,造成绊脚石。 就因为选择了一个特殊的配置能够工作并不意味着就满足了项目目标。 如果管理部门对成本感到担忧,你可以解释给他们虚拟主机集群环境可以提高正常运行时间、提供更好的服务。 依我看,如果正确实施,这种配置就完全对得起付出的成本。 最后,每个组织不得不判断虚拟主机集群环境是否适合自己业务系统模式。 虽然虚拟主机集群环境引入配置的复杂度、升级问题和潜在的额外成本,但是,你的环境可以从加强的服务器或者应用系统可用性和更好的管理上获益。 尽管有潜在的困难或不利因素,但是,我相信实施虚拟主机集群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本是值得的。 以上就是本人对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优缺点的分析,希望对你会有些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