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须知的五大网络犯罪犯罪防范 (中小企业的要求)

教程大全 2025-07-18 11:33:42 浏览

网络犯罪 者对于企业来说,他们会认为太小而不值得花费力气。小型企业虽然不像一般大企业那么受人瞩目,但小型企业也无力承担轻忽网络犯罪威胁的代价。尽管外界流传着小型企业对这类安全威胁免疫的说法,但现在该是正视问题的时候了。

1. 任何企业组织,不论规模大小,都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

大多数的小型企业都不相信自己会成为网络犯罪的目标。根据 Visa Inc. 与 National Cyber Security Alliance 一项针对 1,000 位小型企业老板的调查,有 85% 的老板相信大型企业比他们更容易成为目标。

超过一半 (54%) 的受访者有自信他们的准备比大型企业更充份,更有能力保护公司与客户资料。小型企业或许会认为:网络犯罪通常不是锁定很大的企业,就是锁定一般消费者,因此自己不可能成为歹徒的目标。

然而,事实上,只要是有利可图而且利润丰厚,网络犯罪者才不管是超大型企业、小型企业或一般消费者。他们对任何目标都一视同仁。只要是系统存在着安全漏洞,任何目标对网络犯罪来说都是一样的。

2. 小型企业同样也拥有网络犯罪者所感兴趣的信息。

小型企业或许会认为他们的内容安全威胁并不像大型企业那么严重。但事实上,根据 Council of Better Business Bureaus 在 2010 年 5 月所发表的研究,7.4% 的小型企业老板都曾经遇到网络诈骗。

小型企业同样也拥有员工和客户信息,因此就各方面来说,同样也是网络犯罪的重要目标。从身分证号码到网络银行帐号密码都是歹徒所觊觎的资料 (完整的失窃资料排名请参考下图)。

3.网络犯罪者平均每一秒释出 3.5 个专门攻击小型企业的新威胁。

根据报告指出,专门针对小型企业的网络攻击数量在 2010 年初窜升了 600%。专家表示,此现象的背后至少有两项因素。首先,规模较大的企业皆已投入更多资金来加强互联网安全,迫使网络犯罪者将目标转向同样有利可图的小型企业。

其次,小型企业数量庞大,光是美国境内就有超过 2 千 5 百万家小型企业。除此之外,小型企业还有一项吸引网络犯罪者的原因,那就是小型企业没有足够的预算可以聘请专门的 IT 团队,更不用说成立专责部门,来维持信息安全。

曾经有小型企业因为遇到网络犯罪而损失数十万美元,而歹徒所用的工具就是 僵尸网络/傀儡网络 botnet 程序。Bot 程序是一种会暗中潜入个人电脑的恶意程序,一旦潜入,歹徒就能从远端遥控电脑并窃取重要资料而不被员工或客户发觉。

2011 年 1 月,美国联邦调查局 (FBI) 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有一家美国企业因为触发了电子邮件所挟带的恶意程序而自动从银行帐户转出了 15 万美元给歹徒。该恶意程序就是 ZeuS/ZBOT 家族的木马程序之一,此恶名昭彰的恶意程序家族专门诈骗小型企业。

趋势的专家也曾见过专门针对小型企业而设计的网络钓鱼Phishing攻击和漏洞攻击。这类诈骗经常利用一些税务相关的电子邮件,并且假冒政府机关的名义,其手法通常是利用客户投诉或威胁采取法律行动来引起被害人恐慌。而漏洞攻击则是专门攻击常见合法应用程序的漏洞。

只要小型企业能确保每一位员工 (不论技术程度如何) 都能随时掌握网络犯罪的最新动态,就更能防范上述攻击。企业应该教育员工有关最新的诈骗手法,鼓励员工养成良好习惯,例如:只要是来路不明的可疑邮件,千万不要回覆,也不要开启附件档案,更不要点选其中的连结。

此外,小型企业最好能贯彻一套内部安全政策来强化其网络安全与银行交易操作原则。最后,小型企业也必须时时提高警觉,小心防范可疑的网络活动,并且做好应变的准备,以防万一真的遭到歹徒入侵。

4. 尽管遵规需要高昂的成本,但未遵守法规的可能代价更高,而且让网络犯罪有机可乘。

并非所有的小型企业都已意识到遵规的问题。有些甚至认为自己的企业已经符合法规要求,并且已做好安全措施。然而,根据 2011 年发表的一份中小企业 (SMB) 资料安全与诈骗预防策略调查显示,美国有将近一百万家小型企业皆曾经是资料安全诈骗的受害者。

不遵循法规的结果,最终可能导致生产力损失、业务中断以及高昂的法律成本。对于跨国性的企业来说,遵规的成本大约在 350 万美元之谱5,相对于不遵循法规的潜在损失,这只不过是小小的代价。小型企业如果以为自己不必遵守资料保护法规,那就大错特错。如同大型企业,小型企业也需处理人员、流程与技术的问题,而这些层面的网络犯罪威胁与大型企业没什么不同。

5. 小型企业正逐渐迈向云端,也开始拥抱云安全,但网络犯罪者也不是省油的灯。

云端运算已经不再是一种口号,而是既成的事实。今日中小企业整体云端市场价值大约在 86 亿美元左右6 ,而且在 2014 年将达到1,000美元之谱。此外,高达 74% 的中小企业打算在 2011 年提高他们的云端式软体支出,这一点比 2010 年底的情况明显大幅增加,而当时中小企业采用云端运算的比例大约只有 14%。

尽管整体上有所进展,但小型企业在云端安全上的支出仍不算充裕。根据 Forrester 在 2010 年发表的一篇报告,虽然 84% 的小型企业都认为资料安全很重要,但却只有大约三分之一 (36%) 的受访者打算增加他们的网络安全支出,而且也仅增加 5% 左右。

网络犯罪越发的严重,这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网络技术的研发和发展是为了我们能够拥有一个安全可靠地上网环境,希望我们每一位公民都有一份责任心,共同维护大家的利益是我们的责任。

【编辑推荐】


中小企业须知的五大网络犯罪犯罪防范

当我们遇到电信诈骗时如何更好地防范

防范电信诈骗,做到“三不一要”:“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 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 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尤其是涉及网银业务的,要格外小心。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特别提醒网购消费者:“用网银在购物网站购物后,需要商家退款时,切记不要另外提供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正规商城不会索要此类信息。 ”

谁有关于电脑在生活中的作用的演讲稿 借用下

一个一尺见方的小匣子,里面布置上些许电路和锌板。 在一个世纪之前的人们肯定会把它当作废物扔进垃圾堆。 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他们这是电脑,是很有用的东西,他们会迷惑不解;而当进一步被告之用这个小匣子可以上网,了解外部世界,获取外部信息,甚至它可以在某些方面代替人类,为人类排忧解难,他们就会瞪大眼睛,用奇怪的目光望着你,以为你在讲天方夜谭。 是啊!电脑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快得让我们的前人怎么也无法想象在他们那个时代以后会横空出世一个能改变人类生活甚至是人类历史的智能工具。 电脑最初的名字叫计算机,显然,人们在发明它之初只是想通过它减轻人们计算上的困难。 计算机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高速的处理能力、很高的计算精度和可靠的判断能力。 人们进行的任何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可以分解成计算机可以执行的基本操作,并以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形式表示出来,存放到计算机中。 计算机就可以模仿人的一部分思维活动,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按照人们的意愿自动地工作,所以有人也把计算机称为“电脑”。 电脑在功能上和人脑有许多相似之处。 例如人脑的记忆功能、计算功能、判断功能。 电脑终究不是人脑,它也不可能完全代替人脑;但是说电脑不能模拟人脑的功能也是不对的,尽管电脑在很多方面远远比不上人脑,但它也有超越人脑的许多性能,人脑与电脑在许多方面有着互补作用。 可是它的发明者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初那台又大又笨重,计算能力也有限的机器会有一天发展成为轻巧便利,功能齐全,并且在社会上广泛应用的电脑。 电脑有别于计算机之处就在于它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工具,它已被人类赋予了某些智能,在某些方面已能代替人脑。 而这种代替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从计算机到电脑,从体积庞大到小巧玲珑,从功能单一到功能齐全,从单机操作到连机操作,短短几十年时间,电脑已经风靡全球,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纵观现代社会,电脑所起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在某些方面连人类都望尘莫及。 电脑正用它那扎实肯干,永不疲倦的作风向人类展示着它的实力和魅力。 如今,在各行各业我们都能找到电脑的身影。 电脑的作用已由最初的军事领域逐渐渗透到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 制造汽车,用人工又慢又不精确,生产效率不高,要解决这个问题,找电脑;编写文件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浪费纸张,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要解决,找电脑;破解人类遗传上的密码,研究人类遗传的载体———染色体,由人计算、分析,显然是不可能的,怎么办?还是找电脑!今天的电脑真是被人们赋予了神通,它似乎已经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类社会之所以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电脑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电脑已经为人们作出了太多太多的工作,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电脑了。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看着电脑这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就连制造它、控制它的人,也不知道有了电脑的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这也许就人类所不能及的吧! 电脑的确是个好的东西,它的发展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打了一支催进剂,人们已为使用电脑而取得的丰硕成果骄傲不已。 但电脑毕竟不完美,它也有缺陷,就像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事物一样。 电脑不是人脑,它不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抵御腐蚀的信念。 就是因为它太忠诚了,以至于忠诚到为坏人所利用。 当我们上网打开信箱时,你会发现许多莫名其妙的文件,这些文件被人们称之为垃圾文件,都是那些心怀鬼胎的网络黑客们所制作。 其目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 简单的时候,他们只是想扰乱网络秩序,给人们添乱,借以显示他们的能力;复杂的时候,他们会为了政治、军事、经济的目的,刺探情报,蛊惑人心。 这些网络黑客真是让人们伤透了脑筋。 因为网络毕竟不同于现实,人们不可能走进那虚幻的世界去追查黑客,而对于垃圾文件更是剪不断,理还乱,闹得人们不可开交。 此时,电脑就显得很无辜,因为它本来是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却给人们带来了麻烦。 对于电脑的利与弊,人们总是在不断的探求着,就像人们面对其他新事物时一样。 不过电脑的利是大于弊的,这一点没有人会否认,问题就在于人们以后还要采取哪些更好更有效的措施,使电脑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我想,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人类对于电脑的研究和思考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转眼二十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如果有人问我,对于人类来说,在新的世纪中什么最重要,我会告诉他——电脑。 它将会是新世纪的宠儿,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将决定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重视它,爱护它,发展它吧!

弄错死者信息违法吗?

篡改死亡结论属于违法行为。 一般情况下,伪造死亡证明并不单纯是伪造行为本身,而是为了一定的目的作为其他犯罪的手段去伪造该死亡证明,比如有些人是为了诈骗,有些人是为了做伪证或者搞虚假诉讼、有些人是为了逃避侦查或者刑事追诉,或者帮助他人逃避侦查或刑事追诉;有些人是受人之托、收受贿赂、滥用职权开具死亡证明,那就可能涉嫌受贿罪或者滥用职权罪;甚至有些人纯粹是为了无聊,私刻印章伪造死亡证明,那也涉嫌伪造印章罪。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律师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