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网络犯罪十年历程 (回顾网络犯罪案件)

教程大全 2025-07-18 15:44:18 浏览

对于互联网用户而言,过去十年是惊喜不断的十年。互联网支持人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沟通交流、共享信息和开展业务。当然,网络犯罪也享受了这十年的”繁荣期”,网络犯罪数量保持着逐年两位数的增长,每年从网络用户腰包中攫取数以亿计的钱财。

根据 InternetWorldStats.com 的统计,过去十年,互联网使用呈爆炸式增长。用户数量由2000年的3.61亿跃升至2010年的近20亿,增长超过5倍。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网络犯罪分子带来了新的谋财商机,并因此成为其主攻目标。互联网已经成为网络犯罪分子诱惑难挡的金钱和信息宝库。

迈克菲实验室(McAfee Labs TM)安全研究总监Dave Marcus所言:”网络犯罪是我们这个时代增长最快、最有利可图的一个行业。从 2000 年的”I Love You”蠕虫到如今社交媒体网站中不断演化的各类威胁,我们已经看到,网络犯罪分子及其采用的犯罪伎俩正变得日益狡猾。那些为了纯粹炫耀技术而实施破坏的犯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谋财而又不被抓获才是网络犯罪分子关心的头等大事。”

十年一瞥

代表不同网络犯罪时代的十大威胁:

1) “I LOVE YOU”蠕虫——虚假关爱:损失估计高达150亿美元

回顾网络犯罪十年历程

“I love you”蠕虫(以出现在电子邮件主题行中的文字命名)在2000年爆发,数百万用户打开垃圾邮件并下载了所附的看似”爱的讯息”的文件以及一个实则带来痛苦的病毒。这个臭名昭著的蠕虫病毒使大量企业和政府机构中招,不得不关闭其计算机并清除病毒,损失估计高达150亿美元。

2) MyDoom——大规模感染:损失估计高达380亿美元

这一传播神速的蠕虫病毒在2004年爆发,在迈克菲统计的”网络犯罪损失榜”中位列榜首。该蠕虫所发送的垃圾邮件使全球互联网访问效率降低了10%,某些网站的访问效率甚至降低50%,直接影响了网络使用和在线销售,导致数百亿美金的损失。

3) Conficker——暗中破坏:损失估计高达 91亿美元

这个在2007年出现的蠕虫病毒感染了数百万台计算机。与上面所述的两个蠕虫相比,感染程度更加深入,这是网络犯罪分子由”臭名昭著之徒”向”专业人士”过渡的标志。Conficker可以实现从由病毒编写者控制的站点下载并安装恶意软件

主要诈骗伎俩:

1) 假冒杀毒软件 – 销售假的杀毒软件是近年来最阴险、也是最成功的欺诈伎俩。网络犯罪分子抓住了用户担心自己的计算机和信息存在风险的心理,通过显示误导性的弹出信息,提示用户”购买”杀毒软件来解决安全问题,进而使其误入圈套。当受害者同意购买软件时,他们的信用卡信息就会被窃取,他们所下载的是恶意软件而非安全软件。

2) 钓鱼诈骗 – 网络钓鱼诈骗试图引诱用户泄露其个人信息,这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持久的网络威胁。网络钓鱼可以通过垃圾邮件、垃圾即时消息、假的朋友请求或者社交网络贴子等途径进行诈骗。

3) 高仿网站 – 最近几年,网络犯罪分子精于创建虚假网站,这些网站乍看与真正的网站别无二致。 从”高仿”的银行站点到拍卖网站和电子商务页面,犯罪分子精心部下一个个网络陷阱,期待您的”光临”,一旦误入其中,您的信用卡和个人信息将被窃取。

现在,让我们前瞻一下网络犯罪的未来演化趋势。迈克菲实验室预计,以社交网络为载体的欺诈和威胁将继续保持高发态势,例如恶意链接、假冒朋友请求以及网络钓鱼诈骗。各种欺诈伎俩可能变得更加高明和个性化,在用户继续共享大量信息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或者查看完整报告,请访问

“稍等、思考、上网”用户建议

“稍等、思考、上网”是第一部旨在帮助网民安全上网的行动指南,是由私人企业、非盈利和政府机构共同创建的。该指南建议网民”稍等、思考、上网”。当您过马路时,一定会瞻前顾后确保安全。安全上网也是如此,只需采用几个基本步骤–“稍等、思考、上网”。

稍等:上网前,花点时间了解风险信息以及如何识别潜在问题。

思考:花点时间确认前路一马平川,观察警告标志,思考上网行为如何影响您及家人的安全。

上网:已经通过正确步骤确保自己及计算机的安全,放心享受互联网的乐趣吧!

“稍等、思考、上网”行动指南为您提供安全保护,同时确保Web安全。

【编辑推荐】


现在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师范生逐年看好 外语、电子专业持续走俏网络三类人才吃香 有报道说,高校毕业生就业激战正酣之时,有些大学毕业生对前途茫然。 显然,面对正处于巨大转型期的社会现实,年轻的大学生们多少有点找不着北。 因此在高考时盲目填报志愿,到毕业时又一哄而上地去找工作就成了大学校园里年年上演的一幕,孙子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来亟须普及。 本文可能会对新世纪的高中生填报志愿和大学生择业提供一些参考。 最近,上海市教育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今后10年内,我国对人才的需要将有较大的变化。 从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今后几年我国将大力发展6大技术领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 6大技术可形成9大高科技产业:生物工程、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智能机械、软件、超导体、太阳能、空间产业和海洋产业。 按照国家人事部的有关统计预测,我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 财经专业仍处“熊”市 财经类专业就业依然不旺。 由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和社会需求的减少,外经贸专业火爆的景象已经时过境迁,众多当年的高分生如今不得不面对“就业难”的考验。 从近年财经类毕业生需求情况来看,社会需求相对较大的是会计学、审计学;需求较少的是管理专业、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价格学、国民经济计划等。 当然,需求不足不等于没有需求。 相反,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上,新型的金融专业人才十分缺乏。 从学历层次看,硕士、博士和MBA备受用人单位青睐,尤其是新型投资银行业的人才需求,将逐步向“高、精、尖”倾斜。 师范生逐年看好 师范类专业仍受欢迎。 近年来,在许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相对“吃紧”的情况下,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因此,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的人数也急剧增长,出现了师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一涨再涨的局面。 但是,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今后报考师范的竞争肯定会比以往更加激烈;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容易也是相对而言的,若干年后,也将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即使现在也不是所有的师范毕业生都能保证就业,不少专业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相当紧缺,而在大城市、重点中学却不大容易就业。 外语、电子类前景乐观 外语、电子类不会骤热骤冷。 在近几年的高考专业选报中,报考外语院校和外语专业的热度始终不减。 外语类院校的规模也一扩再扩。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会与年俱增,就业前景是乐观的。 但是,由于前几年外语类招生过热,总体就业形势又不理想,因此,目前外语类毕业生总体上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只有师范类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比较走俏,这类人才的需求量今后几年内也会保持较高的数量。 非师范类外语专业的语种不同需求也不相同,需求较大的有英语、日语、德语、法语等,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比较容易。 今年教育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各地的人才招聘会都传出这样的信息:计算机、微电子、通讯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 但与此同时,一些家长也担心,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会不会像其他一些热门专业一样出现骤热骤冷的问题?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有“朝阳产业”之称,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两年,国家每年对通信基础设施的投资都超过1600亿元。 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10年内将持续走俏。 网络人才逐渐吃香 未来互联网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今最大的富翁制造工厂,网络人才将逐渐吃香,其中最走俏最赚钱的是下列3类人才: 软件工程师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从1996年至2006年,我国将有100多万个新职位需要软件技能,目前已有10万至40万人需要电脑软件技能的职位因无人填补而空着。 软件工程师的频频告急,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争夺大战。 据悉,软件工程师由于享受期权股票,不少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早已成为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游戏设计师在我国,电子游戏、电脑动画和特别效果业求才若渴,年营业额50亿美元的电子游戏业需求胃口惊人。 网络安全师近几年,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各类违法行为在国内呈上升之势。 黑客及攻击方法已超过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总数达近千种。 我国电子信息网络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网络安全系统脆弱,给黑客留下了可乘之机,而“监守自盗”式的内部攻击对网络安全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在美国,仅华盛顿就有3支电脑犯罪侦查队,中央情报局专门将1000名员工调到一个专门负责研究遏制电脑犯罪的信息技术中心去,我国也在组建自己的网络安全队伍。 由于信息安全主管单位主办的中国网络安全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数十家网络安全公司将在各地兴起,网络安全正在成为一门新兴产业。

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的犯罪形态是( )。

行为

电子邮件有什么特点

优点:快 及时,方便,随时随地接收(现在通讯设施的发展,接收邮件不再局限于电脑,很多手机也做到了接受发送邮件的功能),节省了纸资源 , 节约邮寄人力 ,风险低(不会半路被丢了,北拦截),保密性好(有密码啊),便宜(不用买信封邮票);带动一个产业,现在有主抓电子邮件的公司,是电子时代的一个产物,从一定程度说促进经济发展。 缺点:较传统的邮寄信件,缺乏感情,少了等待邮寄信件时候的期待心情,故导致了缺乏感情;会有浪费电的情况,为了发一封邮件,开电脑;也是人类生活接凑快的一种表现(个人不太喜欢节奏快啊!);会造成犯罪,有人为了窃取电子邮件中秘密,利用高科技手段盗取邮件内容,窃取别人隐私,形成犯罪。 还有吧,我现在就想到这些。 总之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时代的产物,个人还是比较偏向传统的邮寄方式。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