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前段时间使用表分区比较多,虽然已经写了解惑:对Sql Server分区进行合并(删除)、SQL Server 2005 分区模板与实例,但是在实践中一直感觉修改SQL脚本的时间比较多,一直想抽个时间来把分区脚本进行动态化,今天终于付之于行动了。需要说明的一点,下面的脚本并不能满足所有情况,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应该可以满足你的需求的。
在SQL Server 2005中只能通过SQL脚本来创建表分区,而在SQL Server 2008的SSMS中已经提供了操作界面进行表分区,但是也不能把操作生成SQL脚本,所以,下面的SQL的应用场景包括SQL Server 2005、SQL Server 2008。
二、分解

下面就是生成分区的脚本了,在执行之前,你需要填写数据库名称、表名、分区表字段、需要的分区数、保存分区文件的路径、分区初始化大小、分区文件的增量、分区边界值;
这 里的分区边界值是按照int类型进行增量计算的,比如你想以每100W进行范围分区的话,那你只要设置@FunValue为100W;如果你的分区边界值 是其它类型值或者是不等范围的分区,那么你只要修改这个变量为字符串,并对分区函数的生成代码进行相应修改就可以满足你的需求了。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以一个表Id(int),并且是自增作为分区字段,这样就很容易区分历史数据了,而且对分区的操作隔离也是最明显的。
三、后记
在MSND的SQL Server 2005中的分区表和索引中同样提供了一个脚本用于生成表分区,和他不同的是:他采用了表来保存文件路径,再使用游标来创建文件而已,其实这只能生成一部分代码,而我的脚本不同之处就是能***限度的生成常规表分区的常用代码,方便快捷很多。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下载。
上面使用表保存信息的这种想法在后期的数据搬迁(比如需要对一个现有的表进行表分区,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先建一个分区表,再进行导入现有表的数据)中是有很大的用处的,后面的文章中会讲讲如何进行自动化的数据搬迁,敬请留意。
原文链接:
【编辑推荐】
asp攻击是什么意思?
ASP攻击Microsoft Active Server Pages(ASP)是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使用它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交互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 使用ASP可以组合HTML页 、脚本命令和 ActiveX 组件以创建交互的Web页和基于Web的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 现在很多网站特别是电子商务方面的网站,在服务器上大都用ASP来实现。 以至于现ASP在网站应用上很普遍。 ASP是开发网站应用的快速工具,但是有些网站管理员只看到ASP的快速开发能力,却忽视了ASP安全问题。 ASP从一开始就一直受到众多漏洞,后门程序的困扰,包括查看ASP源程序密码验证问题,IIS漏洞等等都一直使ASP网站开发人员心惊肉跳。
应用程序发生错误
这个可能是游戏的问题,不知道你是不是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 你可以试试重新安装这个游戏,最好在安装之前进行杀毒(用最新的病毒库)。 我玩游戏的时候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重新安装是最简单的方法了。 下面告诉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一、应用程序没有检查内存分配失败 程序需要一块内存用以保存数据时,就需要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函数”来申请,如果内存分配成功,函数就会将所新开辟的内存区地址返回给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这个地址使用这块内存。 这就是“动态内存分配”,内存地址也就是编程中的“指针”。 内存不是永远都招之即来、用之不尽的,有时候内存分配也会失败。 当分配失败时系统函数会返回一个0值,这时返回值“0”已不表示新启用的指针,而是系统向应用程序发出的一个通知,告知出现了错误。 作为应用程序,在每一次申请内存后都应该检查返回值是否为0,如果是,则意味着出现了故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挽救,这就增强了程序的“健壮性”。 若应用程序没有检查这个错误,它就会按照“思维惯性”认为这个值是给它分配的可用指针,继续在之后的运行中使用这块内存。 真正的0地址内存区保存的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中断描述符表”,绝对不允许应用程序使用。 在没有保护机制的操作系统下(如DOS),写数据到这个地址会导致立即死机,而在健壮的操作系统中,如windows等,这个操作会马上被系统的保护机制捕获,其结果就是由操作系统强行关闭出错的应用程序,以防止其错误扩大。 这时候,就会出现上述的“写内存”错误,并指出被引用的内存地址为“0x”。 内存分配失败故障的原因很多,内存不够、系统函数的版本不匹配等都可能有影响。 因此,这种分配失败多见于操作系统使用很长时间后,安装了多种应用程序(包括无意中“安装”的病毒程序),更改了大量的系统参数和系统文件之后。 二、应用程序由于自身BUG引用了不正常的内存指针 在使用动态分配的应用程序中,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程序试图读写一块“应该可用”的内存,但不知为什么,这个预料中可用的指针已经失效了。 有可能是 “忘记了”向操作系统要求分配,也可能是程序自己在某个时候已经注销了这块内存而“没有留意”等等。 注销了的内存被系统回收,其访问权已经不属于该应用程序,因此读写操作也同样会触发系统的保护机制,企图“违法”的程序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操作终止运行,回收全部资源。 计算机世界的法律还是要比人类有效和严厉得多啊! 像这样的情况都属于程序自身的BUG,你往往可在特定的操作顺序下重现错误。 无效指针不一定总是0,因此错误提示中的内存地址也不一定为“0x”,而是其他随机数字。 如果系统经常有所提到的错误提示,下面的建议可能会有帮助: 1.查看系统中是否有木马或病毒。 这类程序为了控制系统往往不负责任地修改系统,从而导致操作系统异常。 平常应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对来源不明的可执行程序绝不好奇。 2.更新操作系统,让操作系统的安装程序重新拷贝正确版本的系统文件、修正系统参数。 有时候操作系统本身也会有BUG,要注意安装官方发行的升级程序。 3.试用新版本的应用程序。 问题 运行某些程序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内存错误的提示,然后该程序就关闭。 “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 该内存不能为“read”。 “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 一般出现这个现象有方面的,一是硬件,即内存方面有问题,二是软件,这就有多方面的问题了。 故障分析 硬件方面: 一般来说,内存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不大,主要方面是:内存条坏了、内存质量有问题,还有就是2个不同牌子不同容量的内存混插,也比较容易出现不兼容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散热问题,特别是超频后。 你可以使用MemTest 这个软件来检测一下内存,它可以彻底的检测出内存的稳定度。 假如是双内存,而且是不同品牌的内存条混插或者买了二手内存时,出现这个问题,这时,就要检查是不是内存出问题了或者和其它硬件不兼容。 软件方面: 先简单说说原理:内存有个存放数据的地方叫缓冲区,当程序把数据放在其一位置时,因为没有足够空间,就会发生溢出现象。 举个例子:一个桶子只能将一斤的水,当放入两斤的水进入时,就会溢出来。 而系统则是在屏幕上表现出来。 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windows2000和XP系统上,Windows 2000/XP对硬件的要求是很苛刻的,一旦遇到资源死锁、溢出或者类似Windows 98里的非法操作,系统为保持稳定,就会出现上述情况。 另外也可能是硬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不好造成的。
asp和php的论坛有什么不同?
目前最常用的四种动态网页语言Perl(Practical Extraction and Report Language)、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ASP(Active Server Pages)、JSP(JavaServer Pages)进行一些技术性的比较。 Perl,是一种很古老的脚本语言。 Perl程序的代码令人难以阅读和维护,Perl对于CPU的消耗似乎较高,效率似乎有一些不足。 PHP 最大的优点是开源,知识产权的问题就没有了。 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是一种嵌入HTML页面中的脚本语言。 它大量地借用C和Perl语言的语法, 并结合PHP自己的特性,使Web开发者能够快速地写出动态产生页面。 PHP是完全免费的开源产品,不用花钱,Apache和mysql也是用样免费开源,在国外非常流行,PHP和MYSQL搭配使用,可以非常快速的搭建一套不错的动态网站系统,因此国外大多数主机系统都配有免费的APACHE+PHP+MYSQL。 通常认为这种搭配的执行效率比IIS+ASP+ACCESS要高,而后者的使用还必须另外交钱给微软。 ASP有知识产权的问题ASP在国内异常流行,因为国内大多使用的是盗版的Windows和盗版的SQLServer,而ASP+COM+SQLServer实际上也是一种不错的搭配,其性能也不输于PHP+MYSQL,特别是Windows系统和SQLServer都有图形界面,比APACHE和MYSQL易于维护,因此对于不重视知识产权的国家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JSP对于脚本语言来讲,JSP还是拥有相当大的优势的,虽然其配置和部署相对其他脚本语言来说要复杂一些,但对于跨平台的中大型网站系统来讲,基于JAVA技术的JSP(结合JavaBean和EJB)几乎成为唯一的选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