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探索硬盘中的宝藏,这不仅仅说的Linux系统用户,事实上,每个电脑用户都可以通过Linux来探索硬盘中的宝藏,只要能正确的使用它,就可以找到不少有价值的东西。
首先,要想查找硬盘中的宝藏,就必须把它们找回来,这就需要用Linux中的文件系统管理功能来做这件事了,我们可以使用搜索命令来快速搜索硬件中的宝藏,比如说df命令,可以搜索出挂载在系统中的分区和文件夹的大小等信息,如果有某个分区中有很多文件长期没有使用,就可以使用Locate命令来找它所管理的文件,把其中的宝藏找回来。
其次,在查找硬盘中的宝藏之后,还可以使用其它工具来检查我们找回的宝藏,比如Diskusage命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分析磁盘占用情况,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清理硬盘中不用的数据;如果是文件夹,还可以使用Tree命令,来显示文件夹内的文件和子文件夹层级结构,这有助于帮助我们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更好的管理文件夹内的信息。
最后,找到宝藏之后,可以使用Linux系统自带的声音和多媒体播放工具来收听或查看,让您更加方便的去利用这些宝藏,比如说使用mplayer可以播放任何形式的音乐、视频文件,这样不仅便捷,而且可以使这些宝藏的使用更加有趣。
总之,在使用Linux系统时,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把钥匙,来探索硬盘中的宝藏,帮助我们快速搜索和查找文件,而且它还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方便。有了它,我们不再担心自己的硬盘出现问题,也让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把硬盘中的宝藏找到并使用它们。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 服务器 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如何更新linux系统时间
方法/步骤修改系统时间。 linux系统时钟有两个,一个是硬件时钟,即BIOS时间,就是我们进行CMOS设置时看到的时间,另一个是系统时钟,是linux系统Kernel时间。 当Linux启动时,系统Kernel会去读取硬件时钟的设置,然后系统时钟就会独立于硬件运作。 有时我们会发现系统时钟和硬件时钟不一致,因此需要执行时间同步,下面就分享一下时间设置及时钟同步的命令使用方法。 date命令将日期设置为2014年6月18日 ---- date -s 06/18/14将时间设置为14点20分50秒 ---- date -s 14:20:50将时间设置为2014年6月18日14点16分30秒()----date .30 hwclock/clock 命令查看、设置硬件时间查看系统硬件时钟hwclock--sHow 或者clock--show设置硬件时间 hwclock --Set --date=06/18/14 14:55 (月/日/年时:分:秒)或者# clock --set --date=06/18/14 14:55 (月/日/年时:分:秒) 同步系统及硬件时钟。 下图中可以看到硬件和系统时钟相差半小时。 可以使用hwclock或者clock进行同步,硬件时钟与系统时钟同步:# hwclock --hctosys 或者 # clock --hctosyshc代表硬件时间,sys代表系统时间,即用硬件时钟同步系统时钟系统时钟和硬件时钟同步:# hwclock --systohc或者# clock --systohc即用系统时钟同步硬件时钟
Linux系统怎么安装?
Linux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用Windows系统收集硬件信息在安装Linux之前,您需要借助Windows系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信息,如内存大小、声卡、显示器、鼠标和显卡型号等。 2.设置从光盘引导系统Linux支持几种安装方式,但直接以光盘开机启动进行安装最方便和快速。 若要机器以光盘启动,需要修改BIOS的设置,将CD-ROM变更至开机顺序的第一位。 3.Linux分区Linux分区的表示方法分区就是将磁盘驱动器分隔成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都如同一个单独的磁盘驱动器,在DOS/Windows系统下磁盘分区可分为C、 D和E盘等。 但Linux则将磁盘视为块设备文件来管理使用,它以 /dev(device的缩写)开头表示。 例: 在Linux用 “/dev/hda1”表示Windows下的C盘其中:hd 表示IDE硬盘(SCSI硬盘用sd);hda 为 第一个IDE 硬盘(第二为 hdb);/dev/hda1 为主分区,逻辑分区 从5 开始,如: /dev/hda5、/dev/hda6、/dev/hda7等。 为Linux准备分区Linux分区和Windows分区不同,不能共用。 所以需要为Linux单独开辟一个空闲的分区,最好是最后一个分区。 如图1中利用Windows下的Partition Magic(分区魔法)软件,在D盘上腾出空间创建新分区E盘(或利用已有的空闲E盘),文件类型暂设为FAT32,作为稍后创建Linux分区使用,RedHat 9.0 大约需4 ~ 5GB的空间。 4.Linux 的文件系统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文件系统也不同。 Windows文件系统为FAT16、FAT32和NTFS。 而Linux的文件系统可分为ext2、ext3、swap和vfat。 ext2支持最多为255 个字符的文件名;ext3 是基于 ext2之上,主要优点是减少系统崩溃后恢复文件系统所花费的时间,RedHat 9.0 默认文件系统为ext3;交换区swap是被用于支持虚拟内存;Windows的FAT分区在Linux下显示为vfat文件类型。 1.用RedHat 9.0第一张安装光盘引导开机,系统在开机后会出现安装菜单。 安装菜单中提供了供用户选择的图形和文本模式的安装方式,按回车选择图形模式进行安装。 在进入图形画面的安装模式前,RedHat 9.0比以往的版本多了一个环节,那就是提示对安装光盘介质进行检测, 也可按“Skip”按钮跳过检测。 2.接着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硬件,包括视频卡(显示卡)、显示器和鼠标的配置,然后进入图形画面的安装向导。 在出现“语言选择”的画面中,我们选择“简体中文”,这样接下去的安装过程界面的文字都会改为中文。 在“键盘配置”画面中接受默认的“美国英语式”键盘。 选择“下一步”,在“鼠标配置”窗口,系统自动检测出鼠标的配置。 3.选择安装类型,安装类型包含四种不同的安装方式:个人桌面、工作站、服务器和定制。 “服务器”的安装适用于专职的服务器使用,“个人桌面”和“工作站”适合于初学者,为了让你更多地了解安装过程,我们将选择“定制”类型进行安装。 4.磁盘分区设置:确认了“定制”方式之后,系统会出现“磁盘分区设置”窗口,它提供了两种分区方式:“自动分区”和“用Disk Druid手工分区”。
df与du区别问题

du命令可以显示目前的目录所占的磁盘空间,df命令可以显示目前磁盘剩余的磁盘空间。 如果du命令不加任何参数,那么返回的是整个磁盘的使用情况,如果后面加了目录的话,就是这个目录在磁盘上的使用情况。
linux中du命令的各个选项含义如下:
-s 对每个Names参数只给出占用的数据块总数。
-a 递归地显示指定目录中各文件及子孙目录中各文件占用的数据块数。 若既不指定-s,也不指定-a,则只显示Names中的每一个目录及其中的各子目录所占的磁盘块数。
-b 以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系统缺省以k字节为单位)。
-k 以1024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c 最后再加上一个总计(系统缺省设置)。
-l 计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对硬链接文件,则计算多次。
-x 跳过在不同文件系统上的目录不予统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