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观测性对数据库运维来说很重要。我们应该向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数据库可观测性能力呢?记得二十年前第一次看到spotlight for Oracle的时候,惊为天人,在遇到这个工具之前,我用过的最好的Oracle工具是TOAD。
在这个工具上我们看到了太多的Oracle的工作细节,SpotLight可以说是我对Oracle数据库内部结构学习的第一个老师,很多DBA都对着SpotLight猜测Oracle的UNDO/REDO/DB CACHE/SHARED POOL等的工作机理。在二十年前,SpotLight可以算是Oracle数据库可观测性的巅峰之作。

随着对数据库内部原理的理解以及对系统优化的更为深刻的认知,我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再用过SpotLight了,因为SpotLight的可视化界面离我对Oracle可观测性的要求相去甚远。数据库可观测性能力不再意味着把数据库内部的各个组件用一个十分容易看懂的方式图形化展示,而是需要了解数据库内部运作中存在什么特性,存在哪些风险,需要采取哪些前置性优化措施。
数据库可观测性能力的需求在不同类型的用户中也差异甚大。数据库可视性或者说可观测性并不是指那些花里胡哨的图形图表,而是指运维人员可以使用工具、脚本、接口获得的数据库的各种指标、日志、状态、统计值,并依靠这些基础数据进行自动化分析的能力。
昨天我们团队和一个用户做了一次交流,他和他的几个人的一个小组使用D-SMART的核心能力为600多套数据库做日常运维监控。我们问他最常用的功能是什么?是不是每天都看看日检报告,是否关注这些数据库的健康、性能、负载方面的模型。他的回答很简单:
这个回答有点出乎我们的意外,不过却让我感到很受鼓舞。对于这样的运维场景,运维人员已经没有时间整天去监控了,遇到运维经验报警使用自动诊断工具,TOPSQL工具去分析问题,定位问题。并通过十分详尽的采集指标去做一些判断和确定,验证自动分析的结果。这确实是我们在设计D-SMART的时候,希望此类用户最佳的使用方式。数据库的可观测性能力已经集成到了工具中了,不需要再通过视觉监控去浪费人力资源。
D-SMART会在本地构建起一个数据库的全面的资料库,而智能化分析工具会帮你做自动的分析。运维人员要做的事情就是相信这个工具,在这个工具发出告警的时候才去使用这个工具。同时记录下这个工具出现分析错误的情况,反馈给技术团队,让我们进一步优化算法。而日检功能他们只是在数据库刚刚接入监控的时候使用,从日检中,他们可以发现一些数据库安装部署时,或者系统刚刚上线时遇到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后,日检中的一些普通问题他们已经不太关注了,一些重大隐患发生时,会通过运维经验告警通知他们,这一点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
这种接近极限的极简模式的运维操作似乎不需要太复杂的界面,不过运维的场景是多样化的。前阵子我们遇到一个金融用户,我们的同事教他看运维经验告警,他说他的主要工作是监控银行核心系统的状态,一旦有风险立即分析处置,因此他不能等着运维经验告警才去做分析,因为他日常的工作就是随时准备应对核心系统的问题,一旦某些核心指标出现异常就马上要进行分析。
因此他们需要通过一个看板来进行运维。因为关注的系统有多个,关注的指标也很多,因此也不适合用SpotLight这种模式,需要一种十分直观的,能看到更多细节的看板来满足他的需求,因此一个表格状的看板是最合适的模式。这个看板上有他们所关心的所有指标,并且某个指标出现异常的时候,能够自动变红,同时点击这个指标,可以进入相应的分析模块。
从数据库运维工作的实践来看,我们不仅仅需要数据库系统能够提供很多可观测的数据,还需要有合适的工具来辅助这些数据的分析与解读。数据库内在的复杂的特性可以被一系列便捷使用的工具所封装,同时我们还需要能够十分方便的访问最原始的数据,以便于专家分析使用。因此从运维的角度来看数据库可观测性,实际上除了数据库产品提供的可观测能力之外,还需要我们拥有可以充分发挥数据库可观测能力的工具。
从这两个典型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在运维工作中,DBA所需要的数据库可观测性能力实际上实际上是很复杂的,在不同的场景中,我们可能需要不同的能力。虽然如此,我们也可以对这些场景构建一个超集,从而满足各种需求。实际上,Oracle的OEM是一个这方面的不错的样板。可能很少有ORACLE DBA常年使用OEM来监控系统(实际上OEM除了能够用于Oracle的运维外,还支持大量的第三方数据库,中间件等产品)。OEM将所有的运维对象的可观测性数据都离线采集到自己的资料库里,然后利用这些数据来进行展示和分析。
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采集运维对象的数据并不复杂,直接使用标准的SNMP MIB库不就行了吗?如果你没有深入的去研究数据库、中间件等运维对象,可能会觉得SNMP MIB库是很强大的,不过如果你真的认真去研究MIB库,你会发现大多数MIB库能够提供的能力都是基于网管时代的运维监控思想的,用于监控都十分勉强,要用于分析诊断,那是万万不能的了。受到MIB库影响的一些开源监控平台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果你不去做深度的定制,直接使用的话,在运维可观测性能力建设方面依然是不够的。
全面的可观测性能力建设是需要投入的,因此在建设这方面能力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逐步积累能力,而不要总想着一蹴而就。可观测性能力建设没有那么高不可及,那么高大上,只要你能够通过这个能力来完成你的运维目标就可以了。哪怕是当年的一条统计当前数据库等待事件排序的SQL,不也是很好的可观测性能力吗?只要这类的能力积累多了,你的运维能力不就越强了吗?如果从简单了说,运维角度的数据库可观测性就那么简单。
oracle中查询所有表是否包含
写一个存储过程将sHow tables的结果放入一个集合中然后遍历这个集合desc table得到单个表的字段然后组织查询语句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字段1=‘cc’ or 字段2=’cc‘.......字段n=cc运行脚本看结果这只是思路
精神分裂症能办残疾证吗
可以办残疾证,但是要达到以下精神残疾的标准。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3、精神残疾是指患者患精神病的病情持续一年以上未愈,从而影响其社交能力和在家庭、社会应尽职能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和障碍。 4、以下情况不属于精神残疾范围:(1) 精神病人持续患病时间不满一年的。 (2) 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10个问题中,只有1个问题被评为1分或个提均被评为0分的。 扩展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规定,残疾人证的发放流程如下:1.申请第一次申办残疾人证的申请人(或法定监护人)和第一代残疾人证换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申请人(或法定监护人),均需持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和二寸免冠照片六张向户口所在地县级残联提出办证申请。 2.受理县级残联(业务员)接到办证申请人提交的相关手续后,由办证人员对申请人、照片、身份证、户口本块进行核对(通过数据库管理软件提取公安部居民身份证信息)。 将申请表中相关信息录入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对于填写虚假信息者不予受理。 3.评定县级残联对于残疾特征明显的申请人,依照残疾标准,易于认定残疾类别、等级者,可直接填写评定表,并在评定表中明确记录残疾特征和直观评价,但必须经过包括理事长在内的3人联合评定、签字。 4.政审县级残联理事长(初审员)根据申请人的相关材料和医院或专门医疗机构作出的残疾评定结果进行初审。 对于信息虚假或经医疗机构作出的残疾评定结果不符合残疾标准者,予以退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精神残疾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残疾证
申请济南火车票代售点有哪些规定
铁路局在代理网点的设置上比较慎重。 一是考虑网点的负载能力,代理点多了查询、打票速度太慢;二是代理网点多了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据介绍,目前开办代理火车票网点较多的建行和华夏银行车票销售情况不是很理想,其主要是为扩大服务领域、增加宣传项目而做此业务,而不是从增加企业效益方面考虑。 一般而言,位于学校附近的售票点效益稍好些。 二、关于代理售票网点投资、收益情况 一个代理售票点前期需投资约3-4万元,可以开办起代理火车票业务。 其中: 出票机:1万元出头; 单设微机:1万元(铁路售票微机要求必须与一般办公微机有物理隔断,即一般办公微机与售票机单设,不可共用) 2部电话:约500元,其中一部供拨号上网用。 代理保证金:1万元。 铁路制票系统专用汉卡:每月租金50元(制票系统专用,联网后相当于一个查询制票软件)。 此外,按铁路局要求,代理售票员必须是“专门售票员”,即专职做代理售票业务。 关于代理火车票代理费收取标准,按物价局等部门规定,一张客票最多加收客户5元手续费,铁路部门与代理网点的合同中也明确此点。 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代理点可能偏高。 这种情况只要无客户投诉、物价部门的查处,铁路部门一般不予追究(按规定铁路部门有检查、追究代理网点手续费收取情况的权利和义务)。 假定“专门售票员”月工资400元,月拨号上网费50元,在不计水电、房屋资产折旧等的前提下(微机、打票机、电话按5年直线折旧),若以每张客票收取手续费5元计,每年一个网点要售出2020张票,即每天售出5.5张票,才能保持盈亏平衡。 (5X=/5+500*12 X=2020) 三、关于铁路票源分钱及代理网点的设置方式 1.铁路局的票源分配 按一定规律将票源的20%分配到各个火车站点,只有该站点及该站的代理售票点才可出售分配给本站的车票;其余80%的票源放于济南铁路局票务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库中,任何一个站点和代理售票点均可出售存放于此大数据库中的车票(如图1)。 在车票销售旺季,根据铁道部等部门要求,为保证学生、民工返家需要,分配给各站点的票源比例会相应增加。 图1中,整个大椭圆为所有票源,阴影部分为济南铁路局票源大数据库(所有售票点均可售卖),各个小椭圆为分配给各站的票源(仅供本站及本站代理点售卖)。 2.代理售票点的代理方式 代理点可以以两种方式进行代理售票。 (1)第一种方式:代理点与当地车站商谈并通过联入当地售票系统售票。 代理点与当地车站(如A车站)商谈并达成代理意向后,A车站 将代理网点的位置状况、经营能力、合作意向书等报济南铁路局,济南铁路局批复、同意后,从票务系统后台给A站开通系统,代理点可联网代理。 此代理点可以售卖分配给A站的票源,也可售卖济南铁路局大数据里的票源,即图中A小椭圆+大椭圆阴影部分票源。 此种方式可能比第二种代理方式速度慢,(因要通过A站的代理服务器访问铁路局票源大数据,而非直接访问)。 (2)第二种方式:直接连接到济南铁路局售票系统的前置服务器上,售卖票源大数据库里的车票(即图中大椭圆阴影部分票源)。 铁路局不允许代理售票的公司有自己的前置服务器。 因为代理企业拥有自己的小系统后(一台前置服务器连接多个代理售票网点),铁路局担心管理上存在漏洞(如旺季抢票可能不好控制)。 但山东省建行在代理车票方面拥有自己的前置服务器,据说是济南铁路局局长亲自指示才促成此举。 四、其他问题 1.原来设想的电子化支局查询车次后预缴定金订票、打票机出票的方式有障碍。 因为在当前的铁路客票代理信息系统下,所有代理点均可售卖大部分车票,可能存在查询时有票而打票时已无票的现象。 2.铁路部门提醒,在当前的票务代理体系下,代理点可能会出现旺季打不出票、淡季有票无客的现象。 3.铁路部门设立代理网点的目的主要为方便位置偏僻、购票不便的散客,不是针对集团客户,另外为防止旺季代理点抢票行为发生,所以在购票张数上对代理点有限制。 如同一车次一次打票最多为5张,再打虽有但票号可能已不相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