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棱镜”问题的根源及基础
纵观美国“棱镜”计划的背景和目的,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是美国实施“棱镜”计划的基础,包括信息化基础、网络及数据。
首先,美国是国际上信息化的鼻祖及领头羊,中国包括国际上绝大部分基础及重要的信息化软硬件系统产品及服务都由美国企业提供,这是其能够实施“棱镜”计划的重要基础,这使得其触角可以深入到国防军事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也是“棱镜”计划之所以让世界各国政府寝食难安的根本原因。

其次,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则使得美国“棱镜”具备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使得其可以即时将遍布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间谍”数据快速集中和分析,形成了几乎无所不能的超级监控甚至打击能力。
最后,“棱镜”计划之所以可以静悄悄地运行多年无人发现,就是因为其主要目标是窃取“数据”,而不是传统安全主要防患的破坏性攻击,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长远危害性。
虽然国内外对美国“棱镜”的这三个基础都认识清晰,但让大家如鲠在喉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棱镜”得以存在的这三个基础都无法改变,也就意味着美国“棱镜”计划不会因斯诺登曝光而停止执行,该计划将持续下去并不断增强其能力。
二、国内应对“棱镜”的几种思路
“棱镜”事件曝光后,国家安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采取了积极的应对行动,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求和措施探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声音:
第一种思路信息化软硬件系统国产化。应该说这种声音是直击“棱镜”的根基,“棱镜”计划之所以得以全面执行,就在于美国对中国和全球信息化系统的根本性控制,然而实际存在的情况是,中国存在信息化起步晚、建设照搬美国模式和信息化研发生产能力落后的现实问题,由其国内信息化企业在过去的“金融地产经济”时代丧失了宝贵的十年时间,短时间内要想较大规模实现信息系统国产化难以达成,需要数以十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完成。
第二种思路是可信计算。该思路基于可信计算理论,构建对于中国来说完全可信任的计算平台,但该思路最终将与第一种思路殊途同归的是,需要从芯片、主板、操作系统和软件应用系统完全自主可控和国产化,其全面实现的过程依然比较漫长。
第三种思路是将重要系统加强网络隔离。该思路在某些特殊应用场景能够得以执行,但是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大部分场景是无法实现的,比如战场信息化通信不可能进行隔离,又如需要与国际结算相关的金融领域也无法执行,这种思路违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只能让国内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陷入更加被动落后的局面。
第四种思路以数据安全为核心的国产密码技术应用推广。该思路主要有国内信息安全产业界及密码专家所倡导。该思路的出发点是基于目前信息化系统主要采用国外产品短期内难以获得改变的现状,提出通过自主可控的国产加密技术将“棱镜”所希望获取的“数据”保护起来,从而增加“棱镜”计划获取数据的难度,降低“棱镜”计划的危害。该计划虽然没能从根本上将“棱镜”拒之门外,但却具有高度可实施性和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能给软硬件系统全面国产化争取时间。
总结这四种思路,第一种和第二种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见到成效,也是必须坚持的方向和最终目标;第三种是违反信息化促进信息流通和交换的原生目标的,不值得推崇;第四种则是可以在短期内快速产生效果的方案,是目前应该给予大力鼓励和支持的。
三、国产密码应用能够快速筑起“数据安全堡垒”
国产密码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体系、应用体系、标准体系还是产业体系上都已经形成了规模,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商用密码产业蓬勃发展,已经培养了几百家企业,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各方面基础。然而一直以来,加密技术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却集中在通信和身份认证上,鲜有构建基于密码完整链条的信息安全体系,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应该说是银行的核心交易系统。要应对“棱镜”,构建“数据安全堡垒”,必须将国产密码技术应用推广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包括数据的产生、使用、交换(传输)、存储和销毁等所有环节,构建密码安全的闭环,才能让“棱镜”无孔可入,让NSA只能拿到看不懂的加密数据。目前,以北京明朝万达为代表的众多国内专业数据安全厂商已经完全具备了建立应用系统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体系的能力,以政府和国企为代表的用户信息管理部门中也具备了一批密码技术应用的专家,中国完全有能力通过国产密码技术应用推广快速筑起“数据安全堡垒”,降低“棱镜”的威胁。
四、总结
应对“棱镜”是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从根本上解决需要中国信息化产业实现完全自主可控的充分发展,这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来完成。短期内,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国产密码技术在国内信息化系统的推广应用,给“棱镜”最终窃取的目标数据加上保护层,是中国短期内可以快速做到的首选措施之一。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在密码技术特别是影响广泛的商用密码应用政策上进一步细化落实,甚至对重要行业制定更加具备针对性的规范,以推动国产密码技术的广泛应用,快速筑起应对“棱镜”的新长城。
全站仪的最快的整平方法有几种?
【使用】全站仪具有角度测量、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三维坐标测量、导线测量、交会定点测量和放样测量等多种用途。 内置专用软件后,功能还可进一步拓展。 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1)水平角测量(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2)距离测量(1)设置棱镜常数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 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4)距离测量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 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 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3)坐标测量(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全站仪的数据通讯全站仪的的数据通讯是指全站仪与电子计算机之间进行的双向数据交换。 全站仪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全站仪配置的PCMCIA(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 association,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简称PC卡,也称存储卡)卡进行数字通讯,特点是通用性强,各种电子产品间均可互换使用;另一种是利用全站仪的通讯接口,通过电缆进行数据传输。
全站仪使用方法,坐标转点、放样、公路穿中
坐标放样:就是把图纸上的坐标在实地上放出来 1,.设置测站点坐标 2.设置后视点坐标 3.用卷尺量出仪器高 4.确定棱镜目标高(照准后视) 5.再次点击放样,输入后视点坐标检测是否后视点输入准确 6点击放样开始放样,输入要放样的坐标,把水平角搬为←→0.00.00的样子后,锁定水平角 7.锁定水平角后,就不要在移动水平角,然后喊跑杆的人在水平方向移动,使之能照准棱镜的中心 8.↑代表抛竿的人向测站点后退,↓代表向测站点前进 最后使之为0.00.00
水晶骨头代表什么啊?
头颅用水晶雕成,高12.7厘米,重5.2公斤,大小如同真人头,是依照一个女人的头颅雕成的,据至雅古代传说,这个水晶头颅具有神奇的力量,是玛雅神庙中求神占卜的重要用具,至今一千多年历史,专家们研究过头颅的表面及其内部结构后,肯定其历史非常悠久,确是玛雅时代遗留的文物。 令研究者们困惑的却是:这颗水晶人头雕刻得非常逼真。 不仅外观,而且内部结构都与人的颅骨骨骼构造完全相符。 而且工艺水平极高,隐藏在基底的棱镜和眼窝里用手工琢磨的透镜片组合在一起,发现眩目的亮光。 我们知道,近代光学产生于十七世纪,而人类准确地认识自己的骨骼结构更是十八世纪解剖学兴起以后的事。 这个水晶头颅却是在非常了解人体骨骼构造和光学原理的基础上雕刻成的,一千多年前的玛雅人是怎样掌握这些高深的解剖学和光学知识的呢?还有,水晶即石英晶体,它的硬度非常高,仅次于钻石(即金钢石)和刚玉,用铜、铁或石制工具,都无法加工它。 即使是现代人,要雕琢这样的水晶制品,也只能使用金钢石等现代工具。 而一千多年前的玛雅人还不懂得炼铁,他们又是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加工这个水晶头颅的呢?难道他们早已掌握了我们现在还不晓得的某种技术吗?根据一个古老的印第安人的传说,古时候一共有十三个水晶头骨,和人类的头骨一般大,下巴还可以活动,能说话,能唱歌。 据说这些头骨可以为人类提供有关人类起源和死亡的资料,还能帮助人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 这些信息资料不但对研究人类居住的行星发展趋势十分重要,而且对研究人类的繁衍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据说总有一天人们会找到所有的水晶头骨,把它们聚集在一起,集人类大智于一体,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但前提是人类的道德和精神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否则即使聚集到一起了,也是对伟大文化的一种亵渎。 对玛雅人来说,头骨和骨头就和种子一样,都是生命之中结构性的原则。 它们为我们人类的生存提供一种形式,这就像种子给予植物生命一样。 肉体长于我们的骨头,正像叶子之生于植物。 通过动用同一个词来表达所有这些概念,玛雅人提示我们说,每个人都扮演了一个积极的、创造生命的角色。 因而对于玛雅人来说,生命的潜力就存在于死亡本身,而头骨则不仅是死亡的象征,而且它还象征着生命、再生和更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