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中心安全标准兼顾IT与业务目标 (数据中心放置了哪些关键设备)

教程大全 2025-07-20 08:11:09 浏览

IT运营团队和安全团队一直在打仗。数据中心安全标准对使用这些系统的人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安全管得太死,会让管理员们几乎无法正常工作。

应用和系统程序员需要权限才能对系统进行操控、检测和修复问题。同时,公司必须防止未经授权的信息流出,包括客户、员工或其他机密信息。为了维持可用性,企业限制任何人进行随意的、未经计划的或恶意的更改。那么,公司在提适当的权限用于技术支持的同时,如何才能兼顾数据保护和可用性?

数据中心身份管理有多种实现方式,包括组登录ID、应急Id 和备用Id(group Logon IDS, firecall IDs and alterNATe IDs)。 让我们看看每一项安全措施和相关联的问题。

组登录ID:一些公司将很高的权限分配到一个功能组,任何属于组成员的登录ID均享有该权限。您可以对该组ID进行控制,在分配访问权限之前要求技术员输入批准的修改代码。

这个方案有多个优点。首先,很容易对这些ID执行的每个操作进行记录和审核。它还可以避免单独的用户获得过多权限,并根据组ID的来实现控制,这意味着任何对系统的更改必须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计划和审查。

应急ID:应急ID和组ID类似,但是应急ID只有有限的应用范围和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一个需要非正常访问权限的程序员必须被分配或创建一个应急ID。附加的控制条件可能包括一个一次性密码和一个过期时间,这限制了应急ID的使用期限。

应急ID和组ID一样可以被严格的审核,IT部门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控制措施附加于应急ID的获取过程。此外,应急访问的控制粒度可以比组ID更细。例如,一个组ID可能允许更新系统数据库并重新组织数据库,同时我们可以设置两个不同的应急ID对应每个不同的功能。

备用ID:备用ID的权限仍然是针对个别用户的。但备用ID不是在所有时间都具备完全访问权限,安全团队移除正常管理ID的高级别权限后,将这些权限转移分配给备用ID。这将允许技术支持人员使用他们常用的ID监测系统,由于高权限被消除,系统被修改的风险也得以消除。于是,当管理员需要进行任何修改时,反而需要登录到他或她自己的备用ID。

备用ID比组ID或者应急ID更灵活。它们可以更快速地访问高级权限;当然,它们更难控制。

关于应急ID和组ID的争议

应急ID和组DI有几个共同缺点。第一,虽然可以尽可能地对两个ID进行严格审核,仍然难以避免某些隐蔽的修改操作。例如,IBM的互动系统生产力基金(ISPF)对于更新库目录分区数据集(PDS)的操作,只记录最后一个操作账户的ID。在这种情况下,ISPF的记录存储的是应急或组的ID,但谁在使用这个ID则无从知晓。

因为有时候公司会在紧急情况下用到紧急ID,此种情况下ID的获取流程就会成为一个问题。如果获取一个应急ID花费的时间太长,或者需要太多的文件或级别的批准,本来短时间就能解决的停机可能很容易变得漫长。

让数据中心安全标准兼顾IT与业务目标

组ID也有一个类似的缺陷。想象某一天停电,唯一具备足够高权限修复故障的ID却被某人锁定,而且那个人刚好当天离开了。

这里有几个兼顾数据中心安全和可用性的最佳实践:

允许应用程序和系统开发人员监控生产环境。就算所有最近的开发项目都处在自动化状态,就算你有“自主”系统,仍然有必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主动监控,这样才能实现最高的可用性级别。正确分配的只读访问权限肯定不会对可用性造成威胁。

如果三个选项都能实现功能,此时备用ID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备用ID可以被日志记录——这一点和组和应急ID登录一样——系统内总会留下一些可供审计追踪的痕迹。备用ID让支持人员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快速行动。

如果一家公司希望使用应急或组ID,务必先建立完美平衡安全控制和快速实现访问的流程。此外,部署控制应急ID的软件应该成为企业的最高可用性目标之一。

一个部门可能要指定几个可靠的人员,授予生产系统的完全权限,在情况要变得糟糕时能成为一支救场的奇兵。虽然这可能会成为其它控制手段的漏洞,但如果真出现状况了,它确实会更快地解决问题。

请信任你的技术支持人员。他们也在为企业的成功而尽力,而且和管理者一样不喜欢停机。


虚拟化有哪些应用?

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提高投资回报率(ROI)通过服务器整合,控制和减少物理服务器的数量,明显提高每个物理服务器及其CPU的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硬件成本。 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包括数据中心空间、机柜、网线,耗电量,冷气空调和人力成本等。 2、提高运营效率加快新服务器和应用的部署,大大降低服务器重建和应用加载时间。 主动地提前规划资源增长,这样对客户和应用的需求响应快速,不需要象以前那样,需要长时间的采购流程,然后进行尝试。 不需要象以前那样,硬件维护需要数天/周的变更管理准备和1 - 3小时维护窗口,现在可以进行快速的硬件维护和升级。 3、系统安全性由于采用了虚拟化技术的高级功能,使业务系统脱离了单台物理硬件的束缚,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业务连续性要求,提升了系统安全性、可靠性。 通过虚拟化技术,降低了物理硬件的故障影响力,减少了硬件的安全隐患。 通过虚拟化整合,减少了设备的接入数量,安全防范的范围能够得到更有效地控制。 4、提高服务水平帮助您建立业务和IT资源之间的关系,使IT和业务优先级对应。 将所有服务器作为统一资源池进行管理,并按需进行资源调配,快速响应业务部门提出的系统资源需求。 5、陈旧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投资保护虚拟化平台具有更广泛的操作系统(OS)兼容性,不再担心旧系统的无法使用,并且通过自动更新功能实现维护和升级等一系列问题。 6、云计算基础环境准备

全站仪的最快的整平方法有几种?

【使用】全站仪具有角度测量、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三维坐标测量、导线测量、交会定点测量和放样测量等多种用途。 内置专用软件后,功能还可进一步拓展。 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1)水平角测量(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2)距离测量(1)设置棱镜常数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 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4)距离测量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 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 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3)坐标测量(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全站仪的数据通讯全站仪的的数据通讯是指全站仪与电子计算机之间进行的双向数据交换。 全站仪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全站仪配置的PCMCIA(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 association,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简称PC卡,也称存储卡)卡进行数字通讯,特点是通用性强,各种电子产品间均可互换使用;另一种是利用全站仪的通讯接口,通过电缆进行数据传输。

java语言特点是什么

面向对象:其实是现实世界模型的自然延伸。 现实世界中任何实体都可以看作是对象。 对象之间通过消息相互作用。 另外,现实世界中任何实体都可归属于某类事物,任何对象都是某一类事物的实例。 如果说传统的过程式编程语言是以过程为中心以算法为驱动的话,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则是以对象为中心以消息为驱动。 用公式表示,过程式编程语言为:程序=算法+数据;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为:程序=对象+消息。 所有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都支持三个概念:封装、多态性和继承,Java也不例外。 现实世界中的对象均有属性和行为,映射到计算机程序上,属性则表示对象的数据,行为表示对象的方法(其作用是处理数据或同外界交互)。 所谓封装,就是用一个自主式框架把对象的数据和方法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可以说,对象是支持封装的手段,是封装的基本单位。 Java语言的封装性较强,因为Java无全程变量,无主函数,在Java中绝大部分成员是对象,只有简单的数字类型、字符类型和布尔类型除外。 而对于这些类型,Java也提供了相应的对象类型以便与其他对象交互操作。 可移植性:就是在这个系统上作的程序经过一次编译后可以移植到别的系统上解释执行,只要经过简单的粘贴和复制就行了,不影响程序的效果安全性:在 iSeries 服务器上运行的大多数 Java(TM) 程序是应用程序,而不是 applet,所以“砂箱”安全性模型对它们不起限制作用。 从安全性的观点看,Java 应用程序所受的安全性限制与 iSeries 服务器上的任何其它程序相同。 要在 iSeries 服务器上运行 Java 程序,您必须对集成文件系统中的类文件具有权限。 程序一旦启动,它就在该用户权限控制下运行。 您可以使用沿用权限来访问具有运行程序的用户的权限和程序拥有者权限的对象。 沿用权限临时地将用户原先无权访问的对象的权限授予用户。 并发性:JAVA支持多线程技术,就是多个线程并行机制,多线程是Java的一个重要方法,特别有利于在程序中实现并发任务提供Thread线程类,实现了多线程的并发机制.然而,程序的并发执行必定会出现多个线程互斥访问临界资源的局面,因而并发系统解决的关键就是对临界资源的管理和分配问题,而在进行临界资源分配时有两方面需要考虑,即安全性和公平性.文中首先讨论了多线程并发系统中的安全性与公平性问题,指出安全性与公平性在并发系统中访问临界资源时的重要性.并通过火车行驶单行隧道的实例,演示各种条件下的行驶情况来进一步说明该问题.可视化:不好说,像vb这样的也是可视话的编成程序。 我借鉴了一些朋友的答案,还有一些是自己找啊,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