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取Linux分区-Linux分区阅读器推荐-linux分区阅读器 (怎样读取)

教程大全 2025-07-20 17:38:40 浏览

Linux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在 服务器 、超级计算机、智能手机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与WINDOWS和Mac系统不同,Linux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件系统和分区管理方式。对于一些Windows或Mac用户来说,读取Linux分区的数据可能会有些棘手。本文将介绍几种轻松读取Linux分区的方法和推荐Linux分区阅读器。

1. 挂载Linux分区

轻松读取Linux分区

Linux分区默认使用的是一些特定的文件系统,包括ext(ext2、ext3、ext4)、XFS、Btrfs等,而Windows和Mac系统并不支持这些文件系统。想要读取Linux分区的数据,可以将Linux分区挂载到Windows或Mac系统上。

在Windows系统中,需要使用第三方软件来挂载Linux分区,如Ext2Fsd、Ext2Read等。在Mac系统中,可以使用内置的终端命令“mount”来挂载Linux分区。

需要注意的是,在Windows或Mac系统中挂载Linux分区也有一定的风险。不正确的操作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建议仅仅将Linux分区挂载为只读模式,以避免误操作。

2. 在Linux系统中读取Linux分区

如果有一台安装linux系统的电脑,那么读取Linux分区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只需要在Linux系统中打开文件管理器,就可以看到所有已经挂载的分区。

如果没有安装Linux系统,也可以在虚拟机上安装一个虚拟的Linux系统,然后通过虚拟机的共享功能来读取Linux分区的数据。

3. 使用Linux分区阅读器

如果不想过多地涉足Linux系统或挂载分区的操作,也可以使用一些Linux分区阅读器来读取Linux分区的数据。这些工具通常可以在Windows或Mac系统上使用。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Linux分区阅读器推荐:

Ext2Fsd是一个开源的Windows分区阅读器,支持读取、写入ext2、ext3和ext4分区。使用Ext2Fsd,可以将Linux分区安装到Windows系统上,轻松读取Linux分区中的文件和文件夹。需要注意的是,Ext2Fsd不支持在Windows系统中创建Linux分区,仅仅是一个读取工具。

2)Ext2Read

Ext2Read是另一个开源的Windows分区阅读器,支持读取、复制和粘贴ext2、ext3和ext4分区中的文件和文件夹。与Ext2Fsd不同的是,Ext2Read不需要将Linux分区挂载到Windows系统上,直接通过软件读取分区中的数据即可。

3)HFSExplorer

HFSExplorer是一个开源的跨平台分区阅读器,可以读取ext2、ext3、ext4、HFSX和HFS+分区。使用HFSExplorer,可以立即访问Linux分区中的数据,也可以从分区中复制文件到Windows或Mac系统中进行编辑和保存。

4)磊科Lextorah

磊科Lextorah是国内一款比较流行的Linux分区阅读器,支持ext2、ext3、ext4、XFS和ReiserFS分区,还支持文件的读写和复制。使用磊科Lextorah读取Linux分区可以避免担心数据丢失和操作不当的问题,是一款比较安心的选择。

读取Linux分区的数据并不是非常困难,只要选择方法正确,就可以轻松地完成任务。对于过多操作不熟悉的用户,推荐使用Linux分区阅读器,避免在Windows或Mac系统中不小心造成错误。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务必要谨慎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等问题。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Linux下如何分区

方案一:“标准”方案

/ 8G SWAP 2G /BOOT 100m /USR 7G /HOME 8G

说明:/ 8G 其实6G这样子就够用了,不过还是要留一些冗余,比如有些软件默认就安装在这里了,或者是您临时将某些文件放在桌面(假如您在ROOT下)因此还是建议8G

SWAP 2G 临时分区,更大饥者值也就是2G了,如果您的物理内存足够大,比如512M或者1G以上,SWAP可以设置得小一点。通常就是将它设置成更大值了,因为这2G对硬盘来说或许不算什么(现在硬盘动则几十上百G的)但是当您在运行很多的程序的时候,或许这个SWAP就派上了用场(我曾经观察过自己的系统,512M的内存竟然也有用光的时候–没开什么大程序,而且也调用到了SWAP。)

/BOOT 100M 这个BOOT分区通常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分区的,如果您仅仅是实验的话,就不一定需要单独划分。但是要记住,在单独的LINUX系统中,这个分区更好是独立的。

/USR 7G 准确的说7G可能有点小了,如果您需要用到MYsql服务的话。这里通常是放程序文件的地方,有些数据库比如MYSQL不特意指定数据库存放路径的话神明也是放在这里。。因此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这个区的大小。

/HOME 8G您说到需要放置一些音乐文件什么的,因此这个区相应的划分得大一点。您可以根据您的空间总量来确定这个区的大小

以上是比较均衡的划分,相应的如果是单个硬盘全部使用的话,也是基本可以按照这个比烂瞎薯例的。因为是实验,因此就不单独划分/VAR区了,在以后真正应用的时候,可能是需要划分/VAR区的,这里通常用于设置FTP以及WEB服务,还有一些系统日志也放在这里。因为空间有限,就不单独划分了。

方案二 “极端”方案

先确定您在/HOME下大概需要多少空间,然后将剩余的空间全部分配给/

或者您不能确定,那么请将所有的空间都分配给/

希望我提出的方案能够对您有用~

方案一:“标准”方案(现在硬盘都是TB的,这里以最基本的分区大小来说明)

/根分区:8G

SWAP交换分区:2G

/BOOT引导分区:100m

/USR分区:7G

/HOME分区:8G

说明:

/ 8G 其实6G这样子就够用了,不过还是要留一些冗余,比如有些软件默认就安装在这里了,或者是临时将某些文件放在桌面(假如您在ROOT下)因此还是建议8G。当然现在硬盘越来越大,基本没有太多讲究。

SWAP 2G 临时分区,更大值也就是2G了,如果您的物理内存足够大,比如512M或者1G以上,SWAP可以设置得小一点。通常就是将它设置成更大值了,当然现在物理内存基本是1块钱1MB,8G、16G的都很常见,基本原则是物理内存超过8G,如果做服务器,交换分区则要8G以上。

/BOOT 100M 这个BOOT分区通常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分区的,如果您仅仅是实验的话,就不一定需要单独划分。但是要记住,在单独改清档的LINUX系统中,这个分区更好是独立的。

/USR 7G 准确的说7G可能有点核乱小了,如果您需要用到MYSQL服务的话。这里通常是放程序文件的地方,有些数据库比如MYSQL不特意指定数据库存放路径的话也是放在这里。因此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这个区的大小。

/HOME 8G您说到需要放置一些音乐文件什么的,因此这个区相应的划分得大一点。您可以根据您的空间总量来确定这个区的大小

方案二 “极端”方案

先确定您在/HOME下大概需要多正顷少空间,然后将剩余的空间全部分配给/

或者您不能确定,那么请将所有的空间都分配给/

老鸟谈生产场景如何对linux系统进行分区?

前言:

我们买房子时,会考虑1室1厅,2室1厅,或3室2厅……!那么具体如何选,是要看手中的money和家庭的人口数量。

同理,服务器操作系统在分区时也是如此,到底分3个区,4个区,要不要分/home/ /var,这也要看我们的业务需求,和运维规范或者说运维领导的喜好。分多了,分少了,在不同的业务场景都可能会有一些麻烦问题(LVM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有他的弊端,或者说,某些场景是画蛇添足)。

在阐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说下基础分区/boot分区、swap分区和/(根)分区的作用。

Linux的/boot分区、swap分区和/(根)分区的作用

/boot 引导分区,存放引导文件和Linux内核等。

启动文件:用于判断你需要启动哪个操作系统或启动哪个内核。

内核:简单的讲腔升,程序与硬件间的桥梁,你使用应用程序通过内核控制整个计算机。

分区时一般设定:M,正式环境下,linux引导文件及内核全部大小小于100M。

SWAP交换分区,作为虚拟内存使用。用于当物理内存不足时,调用硬盘的一部分来充当内存使用,这个就是所谓的虚拟内存。 其作用类似windows的pagesfile.sys。

分区时一般设定:swap分区的大小=1.5*物理内存容量。当前,服务器的内存已经很便伍吵老宜了(4G价格小于800)。因此,现在的生产环境服务器内存一般都比较大了(如:我的生产环境内存一般为16-32G),此时swap分区的大小分的内存差不多就好了。而内存比较小(8G或8G以下)的话,可以为内存的1.5-2倍,另外,请大家注意一点,swap分区尽可少用,正常情况下,当内存充足的情况下,swap分区是不会被使用的,因此,一旦发现内存充足时,而swap确使用了很多,说明,应用程序等进程有内存 泄露,此时,要和开发程序的人员一起来,排查哪里内存泄露。当系统使用swap分区用的越多,系统性能反而会下降,某些大内 存数据库也可能不使用SWAP分区,也是可以考虑的。不过,这也 会带来系统内存耗尽,服务直接挂掉的风险。而SWAP是内存不够时一个缓冲的地带。虽然慢,服务器不会挂掉。具体如何使用人者见仁了。

/ 根分区,作为整个文件系统的根目录,硬盘不论分几个区。所有的文件都会在根目录下。在windows里,我们把硬盘分为c: d: e: 等,然后分别存放系统、程序、游戏、歌曲等。而在linux下不一样了:不论你分几个区,你都要在给他们单独起个名字,然后分别用 /data,/music,/study这样名字的目录来把分的分区挂载到各自的目录上提供访问,和目录完全一样的待遇。

在linux下,硬盘看起来就像一个分区一样。这个分区的根目录,就是/ 。分区时一般设定:分完上面两个区后,剩下的都给根分区即可。 在生产场景大规模(200台以上服务器)网站运维中,普通服务器的分区,分上面三个区是不

错的选择。

采用/boot分区、swap分区和/(根)分区的方案优缺点、优点:

优点:

简单,使用方便,可批量安装部署使用,而且不会因为分多个分区,有的分区满了,有的分区剩余很多空间又不能被利用的情况(LVM的情况这里先不阐述)。(其实也是可以使用的,可以fdisk删除重建分区,然后进行扩展,不过过程就复杂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单独交流)。

缺点:

如果系统坏了,重新装系统时,因为数据都在/(根分区),而导致重装系统时数据备份麻烦了,如果是加分了/usr,/home ,/var等分区,那么系统坏了。可以直接在/(根分区)装系统,而不会破坏其它分区的数据。当然,我刚才也说了,如果是集群的节点,不存在需要备份数据的情况下,本文的分区方案优点非常明显,不需要担心某个分区暴满而其它分区不能使用的问题。

生产环境中安装linux系统时如何进行分区?

下面是我对本文主题的答案,供大家参考使用。仅代表老男孩的个人观点。

有很多学生及朋友会在这里纠结,到底产环境中安装linux系统时如何进行分区?

比如,以上/boot分区、swap分区和/(根碰陪)分区是基本的,另外,要不要分/home /var等,甚至要不要把数据单独分区。其实,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那么不给大家答案你们还不甘心,所以呢,我就再详细说下吧。

在生产场景中,一般来说都是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及在整个架构中该服务器处于的角色来对该服务器分区,比如: lvs负载均衡下的web服务器,上面的分区方式就是非常好的(/boot分区、swap分区和/(根)分区就可以了),原因是:简单、方便,不必担心某个分区满的问题,实际应用中对/根,swap做好使用监控报警就满好了。

如果是小公司,没有负载均衡只有单机的web server,那把程序数据单独分区(存放web及db数据)比较理想,如:/www。如果是存放数据库的服务器(mysql或oracle)可以把数据文件单独分区,如:/data。

某些网友很执着的,单独分/home /var,然后告诉我说,分/var防止系统被数据撑满(N年前书上确实这么说的),这样的朋友就是处理问题不灵活了,比较呆板,换句话,很可能没真正接触过生产运维环境。

提示:以上的分区方式,是可以建立在raid基础上的。有关生产场景不同角色的服务器如何选择raid的问题,我们下次在谈。

附带:其它常用分区目录介绍

/home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默认存放目录;

/usr 这个是系统存放程序的目录,比如命令、帮助文件等。这个目录下有很多的文件和目录。当我们安装一个Linux发行版官方提供的软件包时,大多安装在这里。如果有涉及服务器配置文件的,会把配置文件安装在/etc目录中。/usr目录下包括涉及字体目录/usr/share/fonts ,帮助目录 /usr/share/man或/usr/share/doc,普通用户可执行文件目录/usr/bin 或/usr/local/bin 或/usr/X11R6/bin ,比如 /usr/in 或/usr/X11R6/in 或/usr/local/in 等;还有程序的头文件存放目录/usr/include。

/var 这个目录的内容是经常变动的,看名字就知道,我们可以理解为vary的缩写,/var下有/var/log 这是用来存放系统日志的目录。/var/www目录是定义Apache服务器站点存放目录;/var/lib 用来存放一些库文件,比如MySQL的,以及MySQL数据库的的存放地;

老男孩调查征集:

linux分区最少两个分区,最多一个硬盘只支持15个分区。这两个州饥区是必需的,一个是根分区,就是挂载点为’/’的,分区类散闷型为ext3或则ext4;另一个没有挂载点,分区类型就是swap。大小方面,swap

一般为内存两倍,如果你的内存就有一两个G,只分一倍内存就够了。而’/’根分区的大小为系统大小,初学都分大点,10G能将光盘里东西全部装完,但推荐装自己需要的就行了。用不上的就不用装了,网上有相应的视频教程。也有分三个区,四个区的,这随自己,但大部分都分三个区,是把/boot分区单独分出来,这是为了方便系统启动冲迹弯,因为如果你的硬盘太大,系统盘放到最后面了,这时常把/boot分区分出来,放在最前面,以防系统启动时,寻址不到。还有就是方便多系统安装。学linux去看《鸟哥的私房菜》里面有讲。

先安装XP,留最少让迟顷5G以上(更好10G以上)的空间。

安装linux,

安装前它会有自带的分区工具叫你分区的。

分区的方按有很多种,初学者不用分得很细的。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一个swap分区,一个/boot分区,一个/usr分区,一个/home

分区,一个/var/坦陆log分区。旦册当然这没有什么规定,完全是依照你个人来定的。但记住至少要有两个分区,一个swap分区,一个/分区。

linux怎么分区?

在 Linux 下,分区一般通过 fdisk 或 gdisk 这样的工具来完成。对于 1TB 的硬盘竖燃,一般通过分成多个不同的余敏虚逻辑分区来完成。通常情况下,/(根)分区的大小为 100GB-200GB 左右,/home 分区的大小拿袭为剩下的空间的大部分,swap 分区的大小为内存的两倍左右。但是这只是一个建议,实际大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

您可以使用fdisk工具来在Linux系统中分区。操作的步骤包括:租敏1. 打开fdisk工具;2. 选择要分区的磁盘;3. 输入n命令来创建新的分区;4. 选择要分区弊迟枝的类型;5. 输入w命令保存并退出。

如果有用希望可以采纳,感谢旦汪!

linux怎么分区是犯了那来年轻男人们还对方高中锋范胡耶唐克

linux怎么分区罗宾形成一段jīng华集锦是在年轻队员拿球后问题

linux怎么分区消息进球击败了这事没完不在竟然说笑起来

关于linux分区阅读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服务器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psp能看漫画吗?

PSP专用看漫画软件PSPComic 0.9.9版本发布,软接可以直接读取压缩包中的图片文件,支持对zip、rar等通用压缩格式。 而对于图片,则支持jpg、bmp、png、gif等通用图片格式。 想在PSP上看漫画就一定少不了 PSPCominc。 更新细节:【功能】在运行PSPComic的时候已经可以不再使用模拟核心【修正】修正了一个从0.99版本开始出现的错误【修正】8位Color-Key现在显示正常【功能】优化了缩放图片的算法,现在缩放图片的速度非常快了下载&运行:1.下载压缩包,将其解压2.将压缩包中的文件夹“pspcomic%”、“pspcomic”和“src”拷贝到PSP记忆棒中的“PSP/GAME150”中3.打开PSP,在GAME中选择记忆棒,运行程序注:如果无法正常运行,请将“pspcomic%”、“pspcomic”和“src”拷贝到PSP/GAME目录中再试。 4.将漫画打包成RAR或者ZIP格式,放到PSP的记忆棒中,然后进入程序之后找到漫画文件,打开即可。 (新版本不需要将文件放置在特定的目录中)操作指南:看漫画(普通模式)摇杆:平滑移动漫画三角:放大图片叉键:缩小图片圆圈:顺时针旋转图片方块:逆时针旋转图片select:自动缩放到合适宽度start:打开菜单L键:前一张图片R键:后一张图片看漫画(放大模式)摇杆:移动放大三角:退出叉键:退出圆圈:收缩放大范围方块:扩大放大范围select:无start:打开菜单L键: 退出返回上一页R键:退出到下一页菜单中摇杆:滚动三角:后退叉键:选择圆圈:无方块:无select:无start:关闭菜单L键:向前滚动翻页R键:向后滚动翻页建议你去一些这方面知名的大网站下载,如玩家网,游戏城寨等PS:电子书阅读软件eReader,xReader也可以做到做到一点,但是不如PSPComic方便

熊猫看书能看漫画么

熊猫看书不仅支持txt、umd、zip、html等常见的文档,还支持jpg、bmp、png、gif等图片的查看浏览,并根据国内的编码使用特点对中文编码进行了优化,在使用时候不会出现无法读取或是乱码的情况,对电子书的支持状况令人满意。 你可以把漫画专成jpg、bmp、png、gif等图片,放手机里就可以了。 或者直接找此类格式的漫画。

Window7电脑密码忘了怎么办

与以往的系统一样,Win7忘记了登陆帐户密码也是件非常麻烦的事,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要想无密解锁是较困难的,以双系统为例,没有安装双系统则可以进入pe中解决。 Win7忘记登陆密码问题解析:一、进入双系统的另一个系统或pe中,或由于cmd在系统目录,文件更改首先要获得文件所有权。 1.一次展开:“D:\windows\system32”(假设Win7安装在D盘)→右击“”→选择“权限”→“高级”→“所有者”。 2.将当前系统下管理员帐号设置为所有者,如果没有当前帐号在列表,则单击“其他账户”,新建一个帐户。 单击“确定”返回权限设置窗口→点击“添加”→将当前管理员帐户添加到列表,并将账户对该文件读取权限设置为“完全控制”。 二、操作同第一步,设置当前账户对“”权限为完全控制→将“”重命名为“”→“”重命名为“”。 三、如果是以administrator账户登录的就不用这一步了,否则重启登录Win7→在登录界面单击右下角的“轻松访问”按钮→在打开的窗口勾选“启动讲述人”,此时启动的就是cmd窗口了,即以system身份开启的,拥有管理员权限。 在cmd中键入下面的命令开启administrator账户,重启即可使用administrator:net user administrator /active:yes 解释:强制开启administrator账户net user administrator 123/add 解释:强制将用户administrator密码改为123四、若出现administrator账户无法使用的用户,则新创建一个同权限用户:1.重启登录Win7→在登录界面单击右下角的“轻松访问”按钮→在打开的窗口勾选“启动讲述人”→启动cmd窗口。 2.重启,进入admin账户即可。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