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相当迅速,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出现许多令人头疼的事。比如ddos攻击,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危害力却很大,很多大型的企业公司对此攻击都非常重视。为了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安全部门决定对次攻击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以便于制定有效的防御解决方案。
据目前的分析状况来看,ddos攻击的资源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控制端资源、肉鸡资源、反射攻击资源、伪造流量源路由器等等。接下来,我们来分别了解一下。
1. 控制端资源
这个就是指控制大量的僵尸主机节点向目标发起ddos攻击的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端。如此攻击方式一旦形成规模,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2. 肉鸡资源
其实我们的私人电脑也很有可能成为肉鸡,被控制端利用,像目标发起ddos攻击的僵尸主机节点。
3. 反射
服务器
资源
这是指能够被黑客利用发起反射攻击的服务器、主机等设施,他们提供的网络服务中,如果存在某些网络服务,不需要进行认证并且具有放大效果,又在互联网上大量部署(如 DNS 服务器,NTP 服务器等),它们就可能成为被利用发起 DDoS 攻击的网络资源
4. 伪造流量源路由器
分为跨域伪造流量源路由器和本地伪造流量源路由器。跨域伪造流量源路由器,是指转发了大量任意伪造。本地伪造流量源路由器,是指转发了大量伪造本区域 IP 攻击流量的路由器。
无论是怎样的攻击方式,防御部署都是最为重要的。那么该如何防御如此多变的复杂的ddos攻击呢?
linux doss攻击怎么解
Linux 防止DDOS方法方法一:先说这个简单效果不大的方法,Linux一般是apache做web服务软件,一般来说按照访问习惯全是设置的80端口。 你可以改变一下服务端口,编辑文件,Linux下不清楚路径可以find / -name 然后vi $path$/找到里面的listen:80更改为listen:8080重新启动apache,这样你的站点就运行在8080端口下了。 方法二:,方法一中攻击者如果对你足够关注的话还是会再攻击你的8080端口,所以还是会死得很惨,那么如何更有效的阻止攻击呢。 这就要用到iptables了,安装一下iptables然后再配置一下。 iptables下载:下载文件的名字一般是iptables-1.*.*2下载完后解压缩tar -xvjf ./iptables-1.*.*2 -C /usr/src我是解压到了/usr/src里然后cd /usr/src/iptables-1.*.*安装:/bin/sh -c make/bin/sh -c make install可以用iptables -V来检查安装是否正确。 如果有问题用这个命令修复一下cp ./iptables /sbiniptables的使用:安装了iptables后先关闭ICMP服务iptables -A OUTPUT -p icmp -d 0/0 -j DROP这个是做什么的呢,最简单直观的说就是你服务器上的ip不能被ping到了,这个能防止一部分攻击。 比如你跟你的ISP联系了知道了ddos的来源ip 200.200.200.1可以用下面这个命令来阻止来自这个ip的数据流iptables -A INPUT -s 200.200.200.1 -j DROP说明:这个命令里200.200.200.1/24 200.200.200.* 格式都是有效的。 执行完后你输入命令iptables -L会看到下面的结果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DROP all -- 200.200.200.1 anywhere你每输入一个iptables命令都会有个对应的num号,比如上面你执行的这个是第一次执行的那么这个对应的input id就是1,删除这个限制只要iptables -D INPUT 1就可以了。 因为在DDOS这个过程里很多ip是伪造的,如果你能找到他们的来源的Mac地址(你太厉害了,太有关系了)那么你还可以用这个命令来禁止来自这个mac地址的数据流:iptables -A INPUT --mac-source 00:0B:AB:45:56:42 -j DROP以上是几个简单应用,关于一些别的应用我下面给出的英文文献里还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利用iptables防止DDOS攻击。
DDOS怎么攻击?怎么防御?说个123
DDOS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流量攻击,主要是针对网络带宽的攻击,即大量攻击包导致网络带宽被阻塞,合法网络包被虚假的攻击包淹没而无法到达主机;另一种为资源耗尽攻击,主要针对服务器主机的攻击,即通过大量攻击包导致主机的内存被耗尽或CPU被内核及应用程序占完而造成无法提供网络服务。 目前最主要的攻击方式有三种:SYN/ACK Flood攻击、TCP全连接攻击、刷Script脚本攻击,如果把这三个攻击方式具体说的话会很多,只说说第一个常见的,其余的你自己下去查查吧,SYN/ACK Flood攻击:这中攻击方法是经典最有效的DDOS方法,可通杀各种系统的网路服务,主要是通过向受害主机发送大量伪造源IP和源端口的SYN或ACK包,导致主机的缓存资源被耗尽或忙于发送回应包而造成拒绝服务,由于源都是伪造的故追踪起来比较困难,缺点是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高带宽的僵尸主机支持。 少量的这中攻击会导致主机服务器无法访问,但却可以Ping的痛,在服务器上用Netstat -na命令会观察到存在大量的SYN_RECEIVED状态,大量的这中攻击会导致Ping失败、TCP/IP失效,并会出现系统凝固。 目前来说这种攻击是无法完全阻止的,
防范内网遭受DoS攻击的策略是什么?
尽管网络安全专家都在着力开发抗DoS攻击的办法,但收效不大,因为DoS攻击利用了TCP协议本身的弱点。 在交换机上进行设置,并安装专门的DoS识别和预防工具,能最大限度地 减少DoS攻击造成的损失。 利用三层交换建立全面的网络安全体系,其基础必须是以三层交换和路由为核心的智能型网络,有完善的三层以上的安全策略管理工具。 局域网层在局域网层上,可采取很多预防措施。 例如,尽管完全消除IP分组假冒现象几乎不可能,但网管可构建过滤器,如果数据带有内部网的信源地址,则通过限制数据输入流量,有效降低内部假冒IP攻击。 过滤器还可限制外部IP分组流,防止假冒IP的DoS攻击被当作中间系统。 其他方法还有:关闭或限制特定服务,如限定UDP服务只允许于内部网中用于网络诊断目的。 但是,这些限制措施可能给合法应用(如采用UDP作为传输机制的RealAudio)带来负面影响。 网络传输层以下对网络传输层的控制可对以上不足进行补充。 独立于层的线速服务质量(QoS)和访问控制带有可配置智能软件、独立于层的QoS和访问控制功能的线速多层交换机的出现,改善了网络传输设备保护数据流完整性的能力。 在传统路由器中,认证机制(如滤除带有内部地址的假冒分组)要求流量到达路由器边缘,并与特定访问控制列表中的标准相符。 但维护访问控制列表不仅耗时,而且极大增加了路由器开销。 相比之下,线速多层交换机可灵活实现各种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 这种独立于层的访问控制能力把安全决策与网络结构决策完全分开,使网管员在有效部署了DoS预防措施的同时,不必采用次优的路由或交换拓扑。 结果,网管员和服务供应商能把整个城域网、数据中心或企业网环境中基于策略的控制标准无缝地集成起来,而不管它采用的是复杂的基于路由器的核心服务,还是相对简单的第二层交换。 此外,线速处理数据认证可在后台执行,基本没有性能延迟。 可定制的过滤和“信任邻居”机制智能多层访问控制的另一优点是,能简便地实现定制过滤操作,如根据特定标准定制对系统响应的控制粒度。 多层交换可把分组推送到指定的最大带宽限制的特定QoS配置文件上,而不是对可能是DoS攻击的组制订简单的“通过”或“丢弃”决策。 这种方式,既可防止DoS攻击,也可降低丢弃合法数据包的危险。 另一个优点是能定制路由访问策略,支持具体系统之间的“信任邻居”关系,防止未经授权使用内部路由。 定制网络登录配置网络登录采用惟一的用户名和口令,在用户获准进入前认证身份。 网络登录由用户的浏览器把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递交到交换机上,交换机捕获用户身份,向RADIUS服务器发送请求,进行身份认证,只有在认证之后,交换机才允许该用户发出的分组流量流经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