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Studio 2010让敏捷开发和云计算落地 (visualize)

技术教程 2025-04-30 08:04:47 浏览
2010让敏捷开发和云计算落地 Studio

Visual Studio 2010让敏捷开发和云计算落地

原创2010-03-11 09:10:02Visual Studio 2010在云计算架构、敏捷开发方法、Windows 7和Silverlight 4的搭配应用、多核并行运算能力以及对C++更好的支持让所有开发者为之兴奋不已。尤其是希望获得敏捷开发最佳实践和进行在线应用软件开发、服务的程序员们,Visual Studio 2010带大家CODING完美世界……

【51CTO独家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软件的世界:新的空客A380中包含超过10亿行代码;通用汽车预测到2010年平均每辆汽车有超过1亿行代码。Windows XP有4千万行代码。许多产品的价值正在从硬件向软件转移,因此软件开发需要变得更加高效率、高质量并且面向业务。

软件开发的复杂程度除了随着应用需求和搭建环境自身的复杂性逐渐升高之外,在大量已有系统的兼容性、平台的演进、开发语言的升级等方面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开发工具及平台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谢恩伟在与51CTO.com记者沟通过程中谈到:“Visual Studio 2010 Beta 2版本截止2010年1月底,下载已超过10万人次,居全球第二位,刷新了国内对非正式版软件产品下载的记录。这也说明了目前国内超过150万的开发者们,他们也都在积极寻找着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开发工具及平台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谢恩伟

软件开发不只是技术问题

软件开发过程的本质是作为软件开发的人或团队通过项目管理、需求分析、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配置管理、变更及缺陷管理、构建发布管理过程,实现软件从早期的需求、到中期的架构设计或原型、再到可运行的发布版本的不断演进。

在整个软件产品周而复始的演进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版本,这些版本记录了软件产品从构思、到成长、成熟的整个生命周期。开发平台需要更加关注开发者和开发团队的需求,并融入工程化和敏捷开发的思路,解决当前软件开发人员所面临的团队协作、流程变更的挑战。

“Visual Studio 2010是一个生于敏捷,用于敏捷的开发平台”,谢恩伟谈到:“如果把敏捷作为一个理念来说,那么Scrum就是一种实践,它做为一种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过程和敏捷项目管理方法。通过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分成多个迭代周期,帮助团队更好的应对变更,降低风险,实现增量交付、快速反馈。它提供了一种灵活的经验方法,帮助你驾驭迭代,实现递增的软件开发过程。Visual Studio 2010正是微软的开发团队基于敏捷开发实现的产品。”

Scrum的一个关键原则就是承认用户可以在项目过程中改变主意,变更需求,而这是以往的方法不能轻易解决的需求变化的问题。Visual Studio 2010不仅可以通过为团队提供协作平台、全生命周期的透明度提高个人开发者的积极性,持续接纳用户反馈并迅速适应变化。而且还具备了完成敏捷项目中的项目规划、项目执行、项目监控的详细描述,建立敏捷项目的管理能力。

“在Visual Studio 2010中创建一个基于敏捷的团队项目,它内置了一套Microsoft Solutions Framework for Agile Development 5.0的流程模版”,微软开发技术工具顾问姚冬靖谈到:“在模板中有详细的过程使用手册,所以开发团队中的参与者,不管你之前对敏捷有多少了解,通过模板你就可以最快的去了解我们如何做敏捷的项目。”

这里面***的一个亮点就是如何把一个很长的产品开发周期,切割成一个个短的迭代,只有在短周期的迭代里面,项目经理才可以更精确的实现项目规划。在Visual Studio2010中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文档模板,例如产品需求模板。传统的需求文档都用WORD来完成,而在Visual Studio 2010中,是用Excel来实现需求的跟踪和记录,这样做的好处是它可以与后端的团队实现双向同步。

通过更新的方式随时将需求发布在后端的 服务器 上,项目经理需要做的就是挑选几项需求的功能点,把它划分到参与开发者当前的一个迭代中去。而且项目经理可以随时以柱状图的展现形式来确认需求分发的是否合理,每个参与者工作的饱和度,以便对项目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然后通过发布功能直接将信息同步到服务器上,项目组中所有的参与者就可以***时间知道整个项目的计划和自己所做部分在整个项目中所处的位置。

微软开发技术工具顾问姚冬靖现场演示轻松进行敏捷开发

一键实现部署的云计算开发 进入软件开发工程化

通过互联网,以软件为主体,在不同的设备平台之间为用户带来无缝的体验,是微软一直以来提出的三屏一云的愿景。“这其实就是怎样能够把互联网和数据中心结合在一起,为广大的在线服务提供更好的支持,然后在这个层面上为用户提供无缝的体验”,谢恩伟谈到:“RIA的概念让互联网应用变得像桌面应用软件那样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Visual Studio 2010用全新的WPF进行设计,开发者借助它能够更好的实现在线服务的应用软件开发以及丰富的互联网交互应用。”

在微软工具与平台事业部技术经理肖江的演示中可以看到,在Visual Studio 2010中不仅提供云开发前端的指示,在后端对云计算也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只需要点击一个按钮,开发完成的应用就会快速的生成两个文件,即成为做好的应用程序包。只需要将这两个文件简单的上传到Windows Azure这个计算平台,打开链接登陆就可以在线看到应用程序***实现的效果。

“这是Visual Studio 2010在云计算应用方面的拓展,通过大家非常熟悉的软件开发工具,快速搭建起一个在线应用软件,并通过Visual Studio 2010一键就把现有的应用发布在Azure平台上”,谢恩伟说:“这一点让35%希望进行在线应用软件开发和服务的开发者们欢呼雀跃。”

Visual Studio 2010还为没有编程基础的业务人员和软件测试人员量身定制了工具Test Professional 2010。这套专业工具的界面也是用WPF完成的,界面直观并且可以直接在上面写测试用意,系统会自动化执行完整的测试过程并录制下来。在工程师的演示中可以看到,如果要测试一个帐户注册的功能,比如打开一个网站,然后点击哪个按纽,需要填写的用户名、密码等动态信息的操作,只需要一次性填写完成测试用意,然后保存下来,这样每次运行测试程序,系统便会按照之前录好的脚本自动识别配对信息完成测试。脚本中标记需要的系统信息,系统日志,整个屏幕的截屏,它都会自动记录下来。测试人员只需要把这个结果保存在服务器上就可以了。

微软工具与平台事业部技术经理肖江现场演示云开发

Visual Studio 2010发布计划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开发工具及平台事业部产品市场经理胡德民非常兴奋的展示了Visual Studio 2010正式版本发布的路线图。同时透露在正式发布阶段Visual Studio 2010在版本设置上做出的重大改变,最终将只精简为四个版本:从最基础的Express、Professional、 、Premium到***的版本Visual Studio2010 Ultimate。Professional跟过去的版本定位一致,但是Premium是把2008版本的Database跟Development结合在一起。而Ultimate是把这个四个版本合在一起,包括架构师的版本,测试的版本,合并成为Ultimate的版本,从名称上大家能够非常清晰地分辨出自己所需要的版本。

Visual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开发工具及平台事业部产品市场经理胡德民

2010年4月12日全球5个城市:北京、拉斯维加斯、伦敦、班加罗尔和吉隆坡将同时发布。由于时差关系,北京成为了绝对时间上***个发布的城市。届时微软将举办千人发布会共同见证这一时刻。Visual Studio 2010中有一大部分的技术实现是在上海微软中国研发中心完成的,因此,发布当天不仅会有张亚勤博士、微软总部的多位研发团队的资深主管、还有上海研发中心的一线产品开发人员为大家深度解密Visual Studio 2010的诞生过程。

Visual Studio 2010简化的SKU结构图


java如何做云计算?

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 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 解释:这种资源池称为“云”。 “云”是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为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宽带资源等等。 云计算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 这使得应用提供者无需为繁琐的细节而烦恼,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有利于创新和降低成本。 有人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 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 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 总的来说,云计算可以算作是网格计算的一个商业演化版。 早在2002年,我国刘鹏就针对传统网格计算思路存在不实用问题,提出计算池的概念:“把分散在各地的高性能计算机用高速网络连接起来,用专门设计的中间件软件有机地粘合在一起,以Web界面接受各地科学工作者提出的计算请求,并将之分配到合适的结点上运行。 计算池能大大提高资源的服务质量和利用率,同时避免跨结点划分应用程序所带来的低效性和复杂性,能够在目前条件下达到实用化要求。 ”如果将文中的“高性能计算机”换成“服务器集群”,将“科学工作者”换成“商业用户”,就与当前的云计算非常接近了。 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1) 超大规模。 “云”具有相当的规模,Google云计算已经拥有100多万台服务器, Amazon、IBM、微软、Yahoo等的“云”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 企业私有云一般拥有数百上千台服务器。 “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2) 虚拟化。 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 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 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体位置。 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我们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 (3) 高可靠性。 “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 (4) 通用性。 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 (5) 高可扩展性。 “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 (6) 按需服务。 “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你按需购买;云可以象自来水,电,煤气那样计费。 (7) 极其廉价。 由于“云”的特殊容错措施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业无需负担日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云”的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较之传统系统大幅提升,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云”的低成本优势,经常只要花费几百美元、几天时间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数万美元、数月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 云计算可以彻底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但同时也用重视环境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为人类进步做贡献,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提升。

VS2010 Beta2在“云计算”方面有什么支持?

基本上VS2010 Beta2包含了Windows Azure工具,可以简单的实现在微软云平台上的开发,调试以及部署。包括以下工具和服务:

1、C#以及VB云服务项目的模版;

2、更改Service Role设置的工具;

3、本地开发整合Development Fabric以及Development Storage服务;

4、在Development Fabric下的对Cloud Service Roles的调试;

5、建立云服务软件包;

6、浏览Azure Services Developer Portal。

下载的话,还得去官网自己看具体的信息,好像快发布了。

怎么认识和看待互联网思维?对企业管理有什么影响?

罗维。 。 。 。 。 。 。 。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