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高速增长企业伴随着更高的黑客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

教程大全 2025-07-08 10:16:41 浏览

根据美国无密码身份平台提供商Beyond Identity的最新研究显示,相比于增长率平缓的公司,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0%或更高的公司遭遇网络安全漏洞攻击的可能性更大,通常会达到一年10次甚至更很多。

本次调查共随机抽样了1102名不同公司不同职级的员工,询问了他们关于所在组织网络安全的问题。结果显示,不同增长率的公司遭遇网络安全漏洞攻击的可能性天差地别。

在被采访的高速增长(复合年增长率为40%或更高)企业员工中,有62%声称他们是积极主动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可是,在实际行动方面,他们中仅有61%的人备份了数据,仅有55%的人加密了数据。

在增速平缓的公司中,仅有48%的企业员工声称对网络安全威胁具有前瞻性。然而,备份数据和加密数据的比例却与高速增长企业员工几乎持平,分别为66%和53%。

在使用安全软件、硬件方面,数据相差不多。 39%的高速增长公司采取了反恶意软件和防火墙软件,而增速平缓的公司这一比例为42%。64%的高速增长公司使用安全硬件,而增速平缓的公司的这一比例为57%。

在被问及密码安全问题时,高速增长公司员工大多使用密码管理软件,这一比例达到了72%。统计显示,他们中62%的人将密码存储在电脑文档中,41%将密码存储在手机笔记中,46%将密码存储在纸上。

在增速平缓的公司中,使用密码管理软件的比例大大降低,仅为54%,其中39%的人将密码存储在电脑上,27%的人将密码存储在手机上,只有34%的人将密码写在纸上。

网络安全漏洞统计方面,近三分之二(62%)的受访者至少经历过一次,从统计可以看出高速增长的公司比增速平缓的公司要易受攻击很多。根据数据统计,所有被统计的增速平缓公司中,年内遭受5-10次入侵的增速平缓公司占总样本容量的6%,而遭受了10次以上的入侵的公司仅为1%,反观高速增长的公司,15%遭受了5- 10次入侵,遭受了10次以上入侵的比例也高达5%。

这就不得不提到攻击的成本了,调查显示,对于高速增长的公司,一次攻击的平均估计成本为2万至2.5万美元,而对于标准增长的公司来说,平均估计成本为3.4万至11.9万美元。这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高速增长的公司比增速平缓的公司更易受攻击。

而在在遭受网络攻击后,70%的高速增长公司会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只有45%增速平缓的公司会这样做。


受管理幅度和组织层次相互关系影响的组织结构是哪些?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工作能力、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

安全防御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研究显示

网络安全市场的发展和ICT市场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网络安全的成熟度也随着ICT市场发展逐渐成熟。 全球权威咨询机构IDC在2007年提出以云计算、大数据、社交和移动四大支柱技术为依托的“第三平台” 概念,以第三平台为基础,将全球ICT市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试点创新、倍增创新、智能创新。

今天,第三平台技术已经进入到倍增创新的阶段,成为企业IT系统的基础。 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被行业所关注,并且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各行各业。 未来,进入“智能创新”阶段,在超复杂性规模化环境中,人工智能的成熟度将呈现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的领域也将会产生更多的创新。

在过去的两年里,伴随着ICT的高速发展,全球的恶意移动软件攻击的数量增加了将近一倍;在我国,漏洞的数量也逐年递增。 究其原因,其主要在于数字化转型带来了IT资产价值的大幅提升,导致黑产为获利而加大各种网络攻击行为。 根据IDC在亚太地区的一项调研,当网络攻击发生时,只有17%企业可以使用自动化工具,实时的进行威胁处理,而其他的绝大多数的企业难以高效处理网络攻击事件。 因此,未来企业需要的是自动化的处理、快速的检测、快速的响应,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将会在此间发挥巨大的作用。

新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会为黑产所利用。 近些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这些技术和基础设施可以作为企业业务系统的资源,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但是,它们也为黑产进行网络攻击提供了技术支撑,例如,云计算的大量运算能力可能会被用来发起DDoS攻击;会有一定比例的海量物联网终端可能被黑客控制做为“肉鸡”;人工智能技术也可能被用于自动化攻击工具的开发,形成AI黑客机器人。 在这种情况下,依赖人工去处理大量的攻击事件是不现实的。 因此,未来网络安全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制造AI防御机器人对抗AI黑客机器人进行防御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20年前,由于IT架构极简,企业进行网络安全建设往往是简单选择一些合规产品,如防火墙、入侵检测、日志分析等。 今天,企业的IT系统已经广泛的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中,基础设施环境越发复杂,仅仅依靠这些产品已经不足以识别、发现、处置复杂的安全风险。 根据IDC研究,未来,企业所选择的网络安全技术将向大数据分析、AI、认知方向发展,具体包括:自动响应、开发安全计划、调查、探索、威胁诱捕等等新的安全技术。

根据IDC的调研,全球网络安全市场需求仍然不断快速增长。 IDC预测,到2022年,60%的安全运营中心的初级分析师,将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持续提高其工作效率,并提升其运营的安全水平。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安全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结合,互相处促进,逐渐成熟。 人工智能也将成为网络安全产业未来发展必备的关键技术。

电子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是干什么的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中国网络营销网” Tinlu相关文章指出,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很广,一般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或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两种。 另外还有消费者对消费者(Consumer-to-Consumer)这种大步增长的模式。 随着国内Internet使用人口之增加,利用Internet进行网络购物并以银行卡付款的消费方式已渐流行,市场份额也在快速增长,电子商务网站也层出不穷。 电子商务最常见之安全机制有SSL及SET两种。 电子商务的定义:首先将电子商务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电子商务。 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为,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或活动。 这些工具包括从初级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到NII(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信息高速公路)、GII(全球信息基础结构)和Internet等现代系统。 而商务活动是从泛商品(实物与非实物,商品与非商品化的生产要素等等)的需求活动到泛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费除去典型的生产过程后的所有活动。 狭义电子商务定义为,主要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 电子商务是在技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人,系统化地运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这个分析突出了电子商务的前提、中心、重点、目的和标准,指出它应达到的水平和效果,它是对电子商务更严格和体现时代要求的定义,它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强调人在系统中的中心地位,将环境与人、人与工具、人与劳动对象有机地联系起来,用系统的目标、系统的组成来定义电子商务,从而使它具有生产力的性质。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