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发布2023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含元宇宙、行业云平台等
2022-10-18 10:22:51企业机构需要新的可持续技术框架来提高IT服务的能源和材料效率,通过可追溯性、分析、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日前,Gartner发布企业机构在2023年需要探索的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Gartner发布2023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包含元宇宙、行业云平台等。
2023年重要战略技术趋势包括:
1、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在Gartner最近的一项调查中,首席执行官们表示环境和社会变化已成为投资者的三大优先事项之一,仅次于利润和收入。这意味着为了实现可持续性目标,高管必须加大对满足ESG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的投资力度。为此,企业机构需要新的可持续技术框架来提高IT服务的能源和材料效率,通过可追溯性、分析、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部署帮助客户实现其可持续性目标的IT解决方案。
2、元宇宙(Metaverse)
Gartner将元宇宙定义为一个由通过虚拟技术增强的物理和数字现实融合而成的集体虚拟共享空间。这个空间具有持久性,能够提供增强沉浸式体验。Gartner预测,到2027年,全球超过40%的大型企业机构将在基于元宇宙的项目中使用Web3、增强现实(AR)云和数字孪生的组合来增加收入。
3、超级应用(Superapps)
超级应用是一个集应用、平台和生态系统功能于一身的应用程序。它不仅有自己的一套功能,而且还为第三方提供了一个开发和发布他们自己的微应用的平台。Gartner预测,到2027年,全球50%以上的人口将成为多个超级应用的日活跃用户。
4、自适应AI(Adaptive AI)
自适应AI系统通过不断反复训练模型并在运行和开发环境中使用新的数据进行学习来迅速适应在最初开发过程中无法预见或获得的现实世界情况变化。这些系统根据实时反馈动态调整它们的学习和目标,因此适合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运营或者因为企业目标不断变化而需要优化响应速度的运营。
5、数字免疫系统(Digital Immune System)
76%负责数字产品的团队现在还需要对营收负责,因此首席信息官正在寻找新的实践和方法,使其团队能够在实现高商业价值的同时,降低风险和提高客户满意度。数字免疫系统为他们提供了满足这一要求的路线图。
数字免疫系统通过结合数据驱动的运营洞察、自动化和极限测试、自动化事件解决、IT运营中的软件工程以及应用供应链中的安全性来提高系统的弹性和稳定性。Gartner预测,到2025年,投资建设数字免疫系统的企业机构将能够减少多达80%的系统宕机时间,所减少的损失将直接转化为更高的收入。
6、应用可观测性(Applied Observability )
在任何相关方采取任何类型的行动时,都会产生包含了数字化特征的可观测数据,如日志、痕迹、API调用、停留时间、下载和文件传输等。应用可观测性以一种高度统筹和整合的方式将这些可观测的特征数据进行反馈,创造出一个决策循环,从而提高组织决策的有效性。
7、AI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Trust, Risk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许多企业机构未做好管理AI风险的充分准备。企业机构必须使用新的功能来保证模型的可靠性、可信度、安全性和数据保护。AI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TRiSM)需要来自不同业务部门的参与者共同实施新的措施。
8、行业云平台(Industry Cloud PlatForms)
行业云平台通过组合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提供支持行业应用场景的行业模块化能力。企业可以将行业云平台的打包功能作为基础模块,组合成独特、差异化的数字业务项目,在提高敏捷性、推动创新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的同时避免单一厂商锁定。

Gartner预测,到2027年,超过50%的企业将使用行业云平台来加速他们的业务项目。
9、平台工程(Platform Engineering)
平台工程是一套用来构建和运营支持软件交付和生命周期管理的自助式内部开发者平台的机制和架构。平台工程的目标是优化开发者体验并加快产品团队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速度。
Gartner预测,到2026年,80%的软件工程组织将建立平台团队,其中75%将包含开发者自助服务门户。
10、无线价值实现(Wireless Value Realization)
由于没有一项技术能够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将使用一系列无线解决方案来满足办公室Wi-Fi、移动设备服务、低功耗服务以及无线电连接等所有场景的需求。Gartner预测,到2025年,60%的企业将同时使用五种以上的无线技术。
网络的功能将不再仅限于纯粹的连接,它们将使用内置的分析功能提供洞察,而其低功耗系统将直接从网络中获取能量。这意味着网络将直接产生商业价值。
路灯照明与城市亮化是什么
城市的发展个性展示现在除了建筑的规划特点,就剩下照明城市亮化能体现出来了。 但是楼体亮化是庞大的系统性工程,稍有设计缺陷等安装完成后再补救,那么成本就是无法估量了。 亮化材料产品上效果最为明显的是,采用LED点光源材料的点发光字体,因为是点聚集光所以当数以万计的灯珠组合在一起,通过程序设计控制能媲美液晶屏播放的效果。 当然从灯珠到程序效果设计都要极其高标准的工程商才能搞定。 东西是很好,但是价格问题需要综合考虑。 市面上能找到数百家这类厂商,可是真正符合高标准的寥寥无几,很少有能把重点精力投放在产品上面去的、大部分都投入酒桌上了。 而纯轮价格成本主要集中在大规模采购灯珠和安装工程上面,还有出现故障后期维护问题、面积大小问题、使用年限折算成本这样。 所以比较难给一个特点价格出来。 当然使用效果好前提是产品质量过硬,还有效果设计图和控制程序要好才行。 所以一个软件设施强大的商家也是衡量好坏的标准,作为个人经历,很多都是浑水摸鱼的厂家,程序设计方案大部分都是找深圳《 炫豆LED 》公司做出来的。 《 炫豆LED 》也不是一家纯效果图设计城市亮化公司,是家大型城市亮化工程项目服务商,但是因为自身管理和宣传不到位,空有一身技术。 据说在灯珠和线路上拿过国家专利奖,他们做的产品生命都是高于别人一倍以上的。 但是目前在广东以外知名度不高,因为太专注产品和设计了。 不知道我说的这些能不能完全对你有用,但是参考价值还是有很多的。 当然了,亮化工程是大事,还是希望多去了解下再决定。
什么是ERP?ERP的核心思想是什么?ERP的组成结构有哪些?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IT公司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IT技术发展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预测在今后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变革,而提出了这个概念。
一种ERP系统
ERP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 一个由 Gartner Group 开发的概念,描述下一代制造商业系统和制造资源计划(MRP II)软件。 它将包含客户/服务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 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质、过程运作管理、以及调整报告等。 特别是,ERP采用的基础技术将同时给用户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独立性从而更加容易升级。 ERP的关键在于所有用户能够裁剪其应用,因而具有天然的易用性。
但是,ERP本身不是管理,它不可以取代管理。 ERP本身不能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 企业的管理问题只能由管理者自己去解决。 ERP可以是管理者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一种工具。 不少企业因为错误地将ERP当成了管理本身,在ERP实施前未能认真地分析企业的管理问题,寻找解决途径,而过分地依赖ERP来解决问题。
最后,不但老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最终导致了ERP实施的失败。 企业也因此而伤了元气。 正确地认识ERP是什么与不是什么,就会在ERP实施之前认真分析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了解ERP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充分细致地计划与落实利用ERP解决这些问题的程序,为ERP充分发挥效率提供基础。
ERP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首先提出的,作为当今国际上一个 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它在体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同时,也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最佳解决方案.它把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生产销售采购功能关联图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换句话说,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思想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 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 其二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 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 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 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总之,借助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ERP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21世纪,IT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在IT业内,每年的年底都是对来年作出预测的传统日子,如什么样的技术将会流行,行业走向何方等等。 而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则成为了今年IT行业的第一个预言家。 Gartner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来自笔记本电脑、移动通讯设备、IT人力资源市场、商务流程外包、产品可调整的适应性等领域的六大趋势将会对2006年及以后的IT行业造成重大的影响以及为从业者创造出宝贵的机会。 一、笔记本电脑私有化近几年来,笔记本电脑的持有量一直在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他们的员工购买笔记本电脑以供移动办公之用。 但目前的问题是,笔记本电脑在很大一部分时间内被员工用作了个人用途。 Gartner预测,在未来的两年内,将会有10%的企业要求员工自己购买笔记本,而企业将会提供一定额的笔记本津贴。 二、IT行业通才更为吃香IT行业对于某一领域的专才的需求将会明显下降,因为企业将会更多的雇用那些掌握多领域知识的“通才”来处理日趋多重化的任务。 Gartner预测,到2010年,IT行业对于专才的需求将会比今年下降四成。 三、商务流程外包持续高速增长根据Gartnet的预测,至2008年,商务流程外包供应商单从各大保险公司获得的业务量就接近110亿美金,因为到时保险公司将会整体更新他们的IT系统。 Gartner表示,届时商务流程外包提供商们将会发展出自己的专利技术与更为完善的技术平台并与分销渠道结合得更为紧密。 四、保健软件开始红火根据全球人口统计数据,世界范围内正迎来一个人口出生高峰。 相应的,保健软件的销售额在此趋势的推动下至2009年将会增长50%。 五、IT产品的适应性调整花费仍将持续增长为了整个IT系统能更好的协同工作,企业通常需要花不少钱来对各个部分产品的适应性进行调整。 据Gartner的调查,有关IT产品适应性调整的投资已经占到了目前企业可控IT预算的一半,而这个数目在将来还将稳步上升。 六、手机与网络电话将会逐渐取代固话手机与网络电话仍将继续扩大各自的市场份额,Gartner预测,至2010年,美国30%的家庭将会用手机与网络电话取代固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