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软正式为那些大型企业公司推出了Windows 8.1企业预览版,除了相关新特性之外微软也加强了系统中安全措施,确保这些机构在使用Windows 8.1中能够得到妥善的安全使用环境。今天在博文中微软详细展示了WIndows 8.1中的改善和新特性,其中包括更好的支持PC的生物特征识别解锁功能。微软相信在未来的办公环境中使用生物特征识别将会取代现有的密码保护机制。
在Windows 8.1中能够支持全手掌识别设备,此外微软还开放了生物特征识别API来帮助第三方软件商开发出更加优秀的应用。在博文中写到:“此前我们已经成功支持企业员工在***次登录的时候使用生物特征识别,但是现它将完全取代密码输入,非常方便高效的进入安全系统或者是浏览安全网站等等。”
此外Windows 8.1中还引入对更多受信任的平台模块的的支持,微软非常有信心的表示在2015年推广全新的TPM2.0 ,能够让员工携带自己的PC设备能够工作在公司所设置的安全部署下。今天微软还发布了专为Windows 8.1的Windows Defender软件,在声明中微软表示:“我们在Windows Defender提供了高性能的行为监控,能够对内存和文件系统进行非常智能的监控,确保我们的使用安全。”
机电一体化专业找什么工作好?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 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1、主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及管理;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装等。 2、次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服务等。
LG K350 应用程序 出现资源不可用 什么意思?
推荐产品:LG KF350参考售价:988元LG旗下冰激凌系列手机想必大家都有耳闻目见,凭借充满日系风格的简朴外观和亲民的价格,着实地吸引了很多MM的追捧。 LG KF350近期在市场上频频出招,重掀一阵冰激凌热,价格更屡次走低,让人不得不倾倒 什么是智能手机,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简单的“1+1=”的公式,“掌上电脑+手机=智能手机”。 从广义上说,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 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序下载、音乐图片下载等等。 融合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msumer)的智能手机必将成为未来手机发展的新方向。 那么智慧型手机呢?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文曲星+手机=智慧型手机”,大家一对比就能知道,掌上电脑和文曲星有着很大的区分,从功能应用上来说,掌上电脑就有着自己十分明显的优势。 其实智能手机和智慧型手机最容易区分的一点就是“是否拥有操作系统”。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成为一部智能手机所必备的几个条件: 1、具备普通手机的全部功能,能够进行正常的通话,发短信等手机应用。 2、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即需要支持GSM网络下的GPRS或者CDMA网络下的CDMA 1X或者3G网络。 3、具备PDA的功能,包括PIM(个人信息管理),日程记事,任务安排,多媒体应用,浏览网页。 4、具备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在这个操作系统平台上,可以安装更多的应用程序,从而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得到无限的扩充。 既然只有具备操作系统的手机才配叫智能手机,那其的操作系统种类又有哪些呢?既然智能手机的诞生和掌上电脑有关,那它的操作系统也肯定会与掌上电脑有关。 Symbian和Windows CE、Palm、Linux依旧是这四大阵营,不过与PDA操作系统中Palm和Windows CE两强争霸的局面不同,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Symbian却抢得了先机,索爱、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松下等公司基本上都采用了Symbian为主的操作系统。 Symbian:Symbian的很像是Windows和Linux的结合体,有着良好的界面,采用内核与界面分离技术,对硬件的要求比较低,支持C++,VB和J2ME。 兼容性较差。 代表机型:诺基亚6600索爱P908西门子SX1Windows CE:由于微软的强大实力,WINDOWS CE有很多先天的优势,比如拥有强大的内建软件,WORD,Excel,IE,MSN MESSENGER,OUTLOOK,MediaPlay等,其它系统上的同类软件很难做到如此完善和统一。 由于硬件要求极高使价格也高了,耗电还是很比较大,系统稳定性差。 代表机型:多普达智能手机系列。 Palm:这种系统对硬件的要求很低,因此在价格上能很好的控制,耗电量也很小。 PALM 由于比较早出现,应用在手机上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相同于其它两大系统,PALM 显得比较弱小。 代表机型:三星SGH-i500Treo 600。 Linux:Linux具有源代码开放、软件授权费用低、应用开发人才资源丰富等优点,便于开发个人和行业应用。 起步太晚,没有雄厚的基础。 代表机型:摩托罗拉A760 ,三星i519 。 除了这四个操作系统以外,大家是不是还听说过什么S60、S70等操作系统,这些又是什么呢?其实这些都是Symbian的分支,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Symbian OS只是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而界面可以由各个厂商自已开发,9210与3650的界面就是不同的,而P908与6600又不相同,6600用的是Series 60界面,P908用的是UIQ界面,这也导至了,因为微小的差别使程序不能通用,就算是9210的Symbian OS 6.0和3650的6.1的程序也大多是不兼容的,原因就是因为界面接口的问题,相信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出台,我们需要等待一些日子了。 在不同界面中,有着不同的优点和缺点,Series 60容易操作,切换任务和关闭任务容易,而UIQ界面上可支持手写操作,功能更多,不过切换和关闭任务比较麻烦。 好了,言归
科技术语有哪些?

科技术语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认知计算、量子计算、深度学习、DT时代、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物联网等等。 科技术语有很多,指的是科技类的术语,属于专业术语、科技名词。
科技术语,是指科技类的术语,属于专业术语、科技名词。 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科学有若干种解释,每一种解释都反映出科学某一方面的本质特征,而且科学本身也在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化,给科学下一个永恒不变的定义是难以做到的。 我们把众多的科学定义解释加以概括,指出为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共同概念,那就是科学知识、科学研究活动、科学社会建制的统一体。 第二,技术是人类运用知识、经验和技能,并借助物质手段以达到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目的的完整系统。 它是人们的知识和能力同物质手段相结合,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过程。 科技术语有很多,如下:
1、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一套由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出来的虚拟世界。 通俗讲,就是使用技术手段,让人身临其境,并可以与这个环境进行交互。 这套技术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器各等方面,除了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多感知。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应用于医学、军事航天、室内设计、工业仿真、游戏、娱乐等多个行业。
2、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3、认知计算
认知计算出自于IBM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沃森”的称谓,而现在,它更多的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大数据分析方式。 随着信息的增加,计算机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随着时间推移,以学习的、交互的方式,随着数据的进一步增长逐步提高认知的分析行为,就像大脑会自然而然地做事情,“认知计算”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联姻”。
4、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是当前最热门的研究领域。 相对于普通计算机,基于量子力学特性的量子计算机,拥有超乎想象的并行计算与存储能力,求解一个亿亿亿变量的方程组,具有亿亿次计算能力的“天河2号”需要100年,而万亿次的量子计算机理论上只需要0.01秒就可解出。 当量子计算机应用之时,现在的密码破译、基因测序等科学难题,将可迎刃而解。
5、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DeepLearning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 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其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它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例如图像,声音和文本。 自2006年以来,机器学习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图灵试验至少不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了。 在技术手段上不仅仅依赖于云计算对大数据的并行处理能力,而且依赖于算法。 这个算法就是DeepLearning。 借助于DeepLearning算法,人类终于找到了如何处理“抽象概念”这个亘古难题的方法。
6、DT时代
DT时代数据处理技术。 这个词虽然很早就被人提出了。 但是直到2015年3月的IT领袖峰会上,马云演讲中提出“从IT时代走入DT世界”之后才在中国火热起来。 马云称,二者的区别在于,IT时代以“我“为中心,DT时代则以“别人”为中心,让别人更强大,开放和承担更多的责任。
7、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机器“看”的科学,更进一步的说,就是是指用摄影机和电脑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等机器视觉,并进一步做图形处理,使电脑处理成为更适合人眼观察或传送给仪器检测的图像。 形象地说,就是给计算机安装上眼睛(相机)和大脑(算法),让机器能够感知环境与对象。 我们中国人的成语“眼见为实”和西方人常说的One picture is worth ten thousandwords表达了视觉对人类的重要性。 不难类比,机器有了视觉以后的前途是不可估量的,例如:智能机器人、智能视频监控、新型人机界面等等。
8、人脸识别
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人脸识别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司法、军队、公安、边检、政府、航天、电力、工厂、教育、医疗及众多企事业单位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人脸识别技术将应用在更多的领域。
9、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