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存垃圾回收是一种技术,用于识别和处理已经分配出去但是没有使用的内存,从而维持 服务器 的正常运行。我们知道,当应用程序申请新的内存时,操作系统会从内存池中分配内存,而当应用程序释放内存时,这些已分配的内存就会变成“垃圾”。这些被释放但未使用的内存回收系统会视为“垃圾”,并将其收集回收到内存池中。
Linux内存垃圾回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站那些未使用的内存,减少内存碎片,释放出可用的内存空间。有时候,应用程序会在分配内存后,一段时间内没有使用此内存,最终导致内存空间不断变小,严重则会影响系统运行。因此,Linux内存垃圾回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及时释放内存,保持内存空间合理分配,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Linux内存垃圾回收是以下三步完成的:
(1)发现垃圾:内存垃圾回收器会去检查已经分配出去的内存块,找到未使用的内存块,识别出它是垃圾。
(2)处理垃圾:内存垃圾回收器会移动所有“垃圾内存块”的数据到内存池中,然后将它们标记为可用的内存块,从而释放内存空间。
(3)清理垃圾:内存垃圾回收器会清理所有未使用的“垃圾内存块”,以便系统可以重新使用这些内存空间。
下面以C语言中的malloc 和 free来说明:
简单的来说,malloc() 和 free()是C 动态内存的分配和释放方法。malloc()函数用于动态分配内存,free()函数则用于释放由malloc()分配的内存。free()函数能够释放系统已经分配出去但未使用的内存,它能有效地利用内存,也可以避免内存泄露。

总之,Linux内存垃圾回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它可以确保内存空间合理分配,释放出未被使用的空间,减少内存碎片,维持服务器正常运行。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服务器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简述内存管理中buddy算法和slab机制的区别
1、Buddy算法linux对空闲内存空间管理采取buddy算法, Buddy算法:把内存中所有页面按照2^n划分,其中n=0~5,每个内存空间按1个页面、2个页面、4个页面、8个页面、16个页面、32个页面进行六次划分。 划分后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存储块,称为页面块,简称页块,包含一个页面的页块称为1页块,包含2个页面的称为2页块,依次类推。 每种页块按前后顺序两两结合成一对Buddy“伙伴”。 系统按照Buddy关系把具有相同大小的空闲页面块组成页块组,即1页块组、2页块组……32页块组。 每个页块组用一个双向循环链表进行管理,共有6个链表,分别为1、2、4、8、16、32页块链表。 分别挂到free_area[] 数组上。 位图数组用于标记内存页面使用情况,第0组每一位表示单个页面使用情况,1表示使用,0表示空闲,第二组每一位表示比邻的两个页面使用情况,一次类推。 默认为10个数组,当一对Buddy的两个页面中有一个事空闲的,而另一个全部或部分被占用时,该位置1.两个页面块都是空闲,对应位置0.内存分配和释放过程内存分配时,系统按照Buddy算法,根据请求的页面数在free_area[]对应的空闲页块组中搜索。 若请求页面数不是2的整数次幂,则按照稍大于请求数的2的整数次幂的值搜索相应的页面块组。 当相应页块组中没有可使用的空闲页面块时就查询更大一些的页块组,在找到可用的页块后分配所需要的页面。 当某一空闲页面被分配后,若仍有剩余的空闲页面,则根据剩余页面的大小把他们加入到相应页面组中。 内存页面释放时,系统将其作为空闲页面看待,检查是否存在与这些页面相邻的其他空闲页块,若存在,则合为一个连续的空闲区按Buddy算法重新分组。 2、Slab算法采用buddy算法,解决了外碎片问题,这种方法适合大块内存请求,不适合小内存区请求。 如:几十个或者几百个字节。 Linux2.0采用传统内存分区算法,按几何分布提供内存区大小,内存区以2的幂次方为单位。 虽然减少了内碎片,但没有显著提高系统效率。 Linux2.4采用了slab分配器算法,该算法比传统的分配器算法有更好性能和内存利用率,最早在solaris2.4上使用。 Slab分配器思想1)小对象的申请和释放通过slab分配器来管理。 2)slab分配器有一组高速缓存,每个高速缓存保存同一种对象类型,如i节点缓存、PCB缓存等。 3)内核从它们各自的缓存种分配和释放对象。 4)每种对象的缓存区由一连串slab构成,每个slab由一个或者多个连续的物理页面组成。 这些页面种包含了已分配的缓存对象,也包含了空闲对象。
远程git获取的时候permgen space怎么解决
三种方式都可以。1. 修改命令 git remte origin set-url URL2.先删后加 git remote rm origin git remote add origin :Liutos/ 3. 直接修改config文件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原则和依据有哪些?
1、确定原则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下列情况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如下:一级R≥100,二级100>R≥50,三级50>R≥10,四级R<10。 R的计算方法: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β1,β2…,β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校正系数β的取值,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 2、依据①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②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③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④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 扩展资料:重大危险源辨识适用范围一、适用1、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2、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的加工工艺活动和与这些工艺活动相关的,属于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储存活动;3、厂内危险物质的运输。 二、不适用1、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2、军事设施;3、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开采、勘探、提取、加工;4、厂外危险物质的运输;5、地下储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重大危险源分级法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