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开源生态健康评估平台正式诞生-开源指南针发布-OSS-Compass (我国首个开源桌面操作系统)

教程大全 2025-07-09 16:44:33 浏览

oss Compass 开源指南针发布,我国首个开源生态健康评估平台正式诞生

2023-02-22 10:15:23OSS Compass 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首个开源生态健康评估平台正式诞生。发布会上介绍了 OSS Compass 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成果,公布了 OSS Compass 开源社区治理架构、评估模型以及首份开源项目评估白皮书。

估量有尺,开源有道。2 月 21 日,开源指南针 OSS Compass 发布会在北京顺利举行。OSS Compass 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首个开源生态健康评估平台正式诞生。发布会上介绍了 OSS Compass 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成果,公布了 OSS Compass 开源社区治理架构、评估模型以及首份开源项目评估白皮书。

OSS Compass 是一个用于开源生态健康评估的平台,面向 GitHub、Gitee 等平台所有开源项目开放。 中国科学院院士吕建、华为开源软件管理委员会主任孟广斌、开源中国 CEO 马越出席并致辞,Linux 基金会 CHAOSS 社区、开源雨林、星策社区、TGO 鲲鹏会等开源社区代表以及华为、百度、腾讯等企业代表出席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吕建表示,我们正处于软件定义一切的信息新时代,开源软件是当前软件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开源创新成为国家重大发展策略,开源创新高度依赖于开源生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开源生态越来越受到关注。开源指南针平台联合了华为、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开源中国等产业和学术界的中坚力量,共同开展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开源指南针平台立足开源,针对开源生态的健康开展度量和分析,有望为构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开源生态提供支持,是一个积极、重要的尝试。希望各合作单位携手共进,共同为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开源软件生态的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国科技自立自主自强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华为开源软件管理委员会主任孟广斌指出,开源产业正在高速发展,如何高效、准确地评价一个开源社区,一个开源项目,一个开源生态的价值和潜力,让用户能够在数以百万计的项目里快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项目,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当前有不少的度量体系,但在系统性、通用性、应用性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像 OSS Compass 这样简单、高效、云化的开源生态度量方案,非常有价值。

开源中国 CEO 马越表示,在中国,与开源有关的综合性社区和垂直社区已经超过了270个。“社区的社区”可能是开源中国下一步的使命,希望在今后能够服务更多开源社区。此前,开源中国发布了中国开源社区 landscape 全景图,之后又发起建立开源商业社区,希望优秀的开源项目能够取得商业化的成功。今天发布的 OSS Compass,联合了海外 CHAOSS 社区, 以及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开源中国、华为等各方力量,希望能更好地量化开源的价值。

开源指南针 OSS Compass

“对于需要分析开源社区数据的人而言,比如 OSPO、社区管理人员、学术研究人员、项目所有者、维护者、开发者等,OSS Compass 无疑是一个便捷高效、科学精准的评估平台。”LF CHAOSS 社区董事会成员、华为工程师王晔晖,Gitee 开源社区产品负责人、高级产品经理张盛翔对开源指南针作了详细介绍。

当前,开源生态健康的评估是业界一大难题。一方面,现有的一些开源项目评估指标是零散的,无法形成系统性的评估。另一方面,部分工具/平台只能本地化使用,或者为某个特定领域专用,无法在 GitHub 或 Gitee 等平台上通用。

同样是开源生态健康评估平台,开源指南针 OSS Compass 提供公开的 SaaS 服务,只需输入 GitHub 或 Gitee 托管平台上的仓库名称或社区名称,即可全面展示该仓库或项目的健康状态,使用简单,高效便捷。

南京大学为 OSS Compass 的评估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撑。南京大学副教授汪亮在解读 OSS Compass 开源生态健康模型理论时表示,只要依托扎实的理论和模型基础,就能够科学、完整地刻画开源项目和生态健康的相关属性及其关联。他还从理论和概念模型、度量指标体系、计算模型、验证评估四个方面对 OSS Compass 的可信性、可用性进行了论证。

据介绍,OSS Compass 目前构建了一个包括 生产力、稳健性、创新力 三个维度,涵盖 14 个指标模型 在内的开源生态评估体系。

以生产力这一维度为例。生产力是指一个开源生态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包括协作开发指数、社区服务与支撑、代码合规保障、代码安全保障、文档五个评估模型。每个模型中又包含多项指标,如协作开发指数中包括代码参与者数量、代码提交频率、是否维护、代码提交关联 PR 的比率、PR 关联 Issue 的比率等多个指标。

OSS Compass 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开源中国、南京大学、华为、北京大学、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openI)、百度、腾讯开源联合发起并协作开发,同时获得多个开源社区及企业支持,是一次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开源实践。

同时,开源指南针 OSS Compass 本身是一个开源项目,凝聚了众多开发者智慧,围绕该项目形成了开源开放的社区。发布会现场公开了 OSS Compass 的开源社区治理架构,包括 Board 成员、技术委员会、外联委员会、评估模型工作组、SaaS 工作组、社区成员、伙伴成员。

在立项之初,OSS Compass 就致力于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开源生态健康评估平台。一方面,OSS Compass 遵循 CHAOSS 项目的最佳实践,包括度量模型和度量标准,其中部分后端组件最初来自 Grimoirebs。另一方面,OSS Compass 面向 GitHub、Gitee 等托管平台上的所有开源项目开放。

LF CHAOSS 社区经理 Elizabeth Barron 发来祝贺。她表示,CHAOSS 的一些软件项目可以从 GitHub、GitLab 或 Gitee 平台上提取数据,但仅此而已。“我们没有能力对我们的指标和评估模型进行大规模测试,而这正是 OSS Compass 的用武之地。OSS Compass 能够对我们的评估模型进行实现,并测试模型的准确性。”

发布会现场还邀请了开源中国 CTO 红薯,开源雨林发起人、华为工程师高琨,华为产业发展专家马全一,星策社区发起人谭中意,百度开源办公室产品运营经理马红伟,TGO 鲲鹏会总经理杨攀进行圆桌畅聊,就当前开源社区评估和度量等话题展开讨论。

我国首个开源生态健康评估平台正式诞生

2022 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 《中国软件名城管理办法》与《中国软件名园管理办法》,用于规范和加强中国软件名城、名园管理工作,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促进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开源被列为重要衡量因素。开源指南针 OSS Compass 旨在帮助开源生态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相信 OSS Compass 的问世,对于推动我国开源与软件产业发展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相信它将在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合作方面,以及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上贡献重要力量。


求夜愿的Nemo的歌词

这里有mv+歌词+翻译

NEmo 无名氏之歌

This is me for forever 我一直是

One of the lost ones 一个迷失者

The one without a name 一个无名士

Without an honest heart as compass 没有指南针般的诚心

This is me for forever 我一直是

One without a name 一个无名士

These lines the last endeavor 竭尽全力

To find the missing lifeline 寻找遗失的生命线

Oh how I wish 哦,我多么希望

For soothing rain 来一场心旷神怡的雨

All I wish 我所有的希望

is to dream again 就是再次追逐梦想

My loving heart 我的一片深情

Lost in the dark 迷失在黑暗之中

For hope Id give my everything 为了希望我愿付出一切

My flower Withered between 我的花朵凋谢在

The pages two and three 书页中

The once and forever bloom 这曾经盛开并将永存的花

bloom gone with my sins 随着我的罪恶而消逝

Walk the dark path 走在黑暗之路上

Sleep with angels 与天使同眠

Call the past for help 向过去求援

Touch me with your love 用你的爱抚摸我

And reveal to me my true name 默示我的真名

Oh how I wish 哦,我多么希望

For soothing rain 来一场心旷神怡的雨

All I wish 我所有的希望

is to dream again 就是再次追逐梦想

My loving heart 我的一片深情

Lost in the dark 迷失在黑暗之中

For hope Id give my everything 为了希望我愿付出一切

Oh how I wish 哦,我多么希望

For soothing rain 来 一场心旷神怡的雨

All how I wish 我多么希望

is to dream again 再次追逐梦想

Once and for all 永远永远

And all for once 倾尽所有

Nemo my name forever more, Nemo,将是我永恒的名字

Nemo sailing home Nemo, 扬帆回家吧

Nemo letting go Nemo, 上路吧

Oh how I wish 哦,我多么期待

For soothing rain 来一场心旷神怡的雨

All I wish 我所有的希望

is to dream again 就是再次追逐梦想

My loving heart 我的一片深情

Lost in the dark 迷失在黑暗之中

For hope Id give my everything 为了希望我愿付出一切

Oh how I wish 哦,我多么期待

For soothing rain 来一场心旷神怡的雨

All I wish 我所有的希望

is to dream again 就是再次追逐梦想

Once and for all 永远永远

And all for once 倾尽所有

Nemo my name forever more, Nemo,将是我永恒的名字

用五个动词造句

After the train crossed the bridge, we caught a sight of wonderful view of the Vast plain, where sheep were browsing happily, cow drinking water along the spring and cowboy running after the butterflies

火车穿过了大桥,映入眼帘的是广阔的草原,羊在快乐地啃草,奶牛沿着小溪饮水,还有放牛娃在追逐蝴蝶嬉戏

原创哈

GitHub 能作为衡量程序员能力的指标吗

GitHub 越来越成为“衡量程序员能力的指标”了,但窃以为不应该以此估计一个程序员的真实水平。 首先,一个优秀的 GitHub 账号当然能让增色不少。 亲身经历就是经常会收到邮件说是 GitHub 上看到的,希望能去面试之类的;又或者某同学的同学看到的 GitHub 说:”哇,这妹子比粉丝还多,要去搭讪下~”之类的。 (注:的 GitHub 粉不算多,300 还不到,最多 star 的项目也就 22 个 star,跟大 V 不好比,但是也可见一斑了。 )但是,这些 follower 和 star 就能说明这个人或者这个项目很厉害吗?也不尽然。 就像任何社交网站的一样,GitHub 大 V 建个空白的 repo 都能有好多赞。 那么有人要说了,那是大 V 本来就很厉害,从这个角度上说不正说明了和能力成正比吗?不,因为 GitHub follower 和 star 多,不仅仅是经常写高质量的开源代码就能实现的。 就比如一个新加入 GitHub 的人发布了一个超牛的项目,如果他不做任何推广,那么很可能这个项目只能等到若干年后别人搜索到关键词的时候才被零星的几个人点赞了。 或许有人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信息过剩的时代,又有多大概率的酒香能飘出这个小巷呢?还是拿自己的经验说吧,在混迹知乎之前,也就一百来个 GitHub 粉丝。 做的一个“变卦”的项目(Ovilia/biangua · GitHub)也就通过微博豆瓣之类的社交网站给朋友看看,一直也没什么 star,只传播了三四百人。 直到知乎上小小涨了点粉,突然就有很多人访问这个项目了,star 当然也慢慢涨起来(虽然现在也就 9 个!也好想变大 V,这时候要是说“现在有 9k 个star”不就超有说服力嘛!)结论就是,即使的项目很牛(至少很有趣),在没有其他途径宣传的前提下,很难在 GitHub 上有很大反响。 因此,GitHub 的 follower 和 star 多,很大程度上参杂了各种推广的因素,直接用来衡量程序员的水平是不公平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在变大 V 前,各个社交网络都没有很多粉丝,又怎么有效推广 GitHub 呢?这似乎是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 所幸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好解决的,那就是在各种讨论组之类的地方宣传的作品。 如果项目不是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比如做的“变卦”就很难跟老外解释),尽可能用英语发到很多外国人也用的论坛,比如 G+ 的 Community 和 Reddit。 虽然 Reddit 带来的访问量会比 G+ 多得多,但一直觉得那边的人都比较尖锐,所以只在作品确实比较优秀的时候再发 Reddit 吧。 扯远了……回到正题,另外一个不应把 GitHub 作为衡量程序员水平的原因是,GitHub 毕竟是业余时间对开源社区自觉自愿的贡献,既然如此,就不应“绑架”所有人都努力地在 GitHub 上贡献代码。 否则,这可能是一种变相的歧视。 参见这篇有意思的文章:The Ethics of Unpaid Labor and the OSS Community说到这里,题主的三个问题就都能得到解答了。 GitHub 虽然很重要(就像脸对看脸的世界很重要一样),但是一张漂亮的脸蛋最多就是个敲门砖,不能过份强调它的重要性,毕竟别人可以在看不见的地方优秀。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