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安全机构 FlashPoint 官方博文,在密码管理器 Bitwarden 的浏览器扩展程序中发现了一个高危漏洞,可以泄露用户的密码信息。
恶意网站可以利用该漏洞,在受信任页面中嵌入 IFRAME 代码。用户访问这些恶意网站,并使用 Bitwarden 自动填充之后,就可以获取用户的凭证信息。

IT之家从博文中获悉,导致这个漏洞的关键是 Bitwarden 以非典型方式处理网页中的嵌入式 iframe。
浏览器通过同源策略,分开 iframe 嵌入页面和父页面。也就是说,iframe 嵌入页面和父页面应该是互相隔离的状态,无法访问其内容。目前包括 Firefox、Chrome 等主要浏览器均采用了这个安全概念。
Bitwarden 浏览器扩展还在通过 iframe 嵌入来自其他域的第三方内容的页面上使用自动填充功能。通过 iframe 嵌入的网页无权访问父页面的内容。
但安全研究人员写道无需进一步的用户交互,该页面可以等待登录表单的输入,并将输入的凭据转发到远程 服务器 。
Bitwarden 文档确实包含一条警告,即“受感染或不受信任的网站”可能会利用此来窃取凭据。安全研究人员表示,如果网站本身受到威胁,扩展几乎无法阻止窃取凭据。
怎样修复403禁止访问
这个问题应该无法修复,一般来说有两种可能:1、该内容是禁止共享的,也就是说如果两台计算机单独连接,如果其中一台没设置任何数据共享给另一台,那另一台计算机是无法实现数据访问的。 2、这个站点对外开放的端口不是80、81、8080或8081,你只有知道这个站点的开放端口号才可以访问。 例如(因为80、81、8080、8081是默认端口号,所以不需要手动加入),如果站点的开放端口为:4567,那么就要在网址后面加上4567,“:4567”
计算机黑客
提起黑客,总是那么神秘莫测。 在人们眼中,黑客是一群聪明绝顶,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一门心思地破译各种密码,以便偷偷地、未经允许地打入政府、企业或他人的计算机系统,窥视他人的隐私。 那么,什么是黑客呢?黑客(hacker),源于英语动词hack,意为“劈,砍”,引申为“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 在早期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俚语中,“黑客”则有“恶作剧”之意,尤指手法巧妙、技术高明的恶作剧。 在日本《新黑客词典》中,对黑客的定义是“喜欢探索软件程序奥秘,并从中增长了其个人才干的人。 他们不象绝大多数电脑使用者那样,只规规矩矩地了解别人指定了解的狭小部分知识。 ”由这些定义中,我们还看不出太贬义的意味。 他们通常具有硬件和软件的高级知识,并有能力通过创新的方法剖析系统。 “黑客”能使更多的网络趋于完善和安全,他们以保护网络为目的,而以不正当侵入为手段找出网络漏洞。 另一种入侵者是那些利用网络漏洞破坏网络的人。 他们往往做一些重复的工作(如用暴力法破解口令),他们也具备广泛的电脑知识,但与黑客不同的是他们以破坏为目的。 这些群体成为“骇客”。 当然还有一种人兼于黑客与入侵者之间。 一般认为,黑客起源于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中,他们精力充沛,热衷于解决难题。 60、70年代,“黑客”一词极富褒义,用于指代那些独立思考、奉公守法的计算机迷,他们智力超群,对电脑全身心投入,从事黑客活动意味着对计算机的最大潜力进行智力上的自由探索,为电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这些黑客,倡导了一场个人计算机革命,倡导了现行的计算机开放式体系结构,打破了以往计算机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局面,开了个人计算机的先河,提出了“计算机为人民所用”的观点,他们是电脑发展史上的英雄。 现在黑客使用的侵入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技巧,例如破解口令(password cracking),开天窗(trapdoor),走后门(backdoor),安放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 从事黑客活动的经历,成为后来许多计算机业巨子简历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乔布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60年代,计算机的使用还远未普及,还没有多少存储重要信息的数据库,也谈不上黑客对数据的非法拷贝等问题。 到了80、90年代,计算机越来越重要,大型数据库也越来越多,同时,信息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 这样一场新时期的“圈地运动”引起了黑客们的极大反感。 黑客认为,信息应共享而不应被少数人所垄断,于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涉及各种机密的信息数据库上。 而这时,电脑化空间已私有化,成为个人拥有的财产,社会不能再对黑客行为放任不管,而必须采取行动,利用法律等手段来进行控制。 黑客活动受到了空前的打击。 但是,政府和公司的管理者现在越来越多地要求黑客传授给他们有关电脑安全的知识。 许多公司和政府机构已经邀请黑客为他们检验系统的安全性,甚至还请他们设计新的保安规程。 在两名黑客连续发现网景公司设计的信用卡购物程序的缺陷并向商界发出公告之后,网景修正了缺陷并宣布举办名为“网景缺陷大奖赛”的竞赛,那些发现和找到该公司产品中安全漏洞的黑客可获1000美元奖金。 无疑黑客正在对电脑防护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2,黑客攻击一些黑客往往回采取一些几种方法,但是我很想说的是,一个优秀的黑客绝不会随便攻击别人的。 1)、获取口令这又有三种方法:一是通过网络监听非法得到用户口令,这类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危害性极大,监听者往往能够获得其所在网段的所有用户账号和口令,对局域网安全威胁巨大;二是在知道用户的账号后(如电子邮件@前面的部分)利用一些专门软件强行破解用户口令,这种方法不受网段限制,但黑客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三是在获得一个服务器上的用户口令文件(此文件成为Shadow文件)后,用暴力破解程序破解用户口令,该方法的使用前提是黑客获得口令的Shadow文件。 此方法在所有方法中危害最大,因为它不需要像第二种方法那样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登录服务器,而是在本地将加密后的口令与Shadow文件中的口令相比较就能非常容易地破获用户密码,尤其对那些弱智用户(指口令安全系数极低的用户,如某用户账号为zys,其口令就是zys666、、或干脆就是zys等)更是在短短的一两分钟内,甚至几十秒内就可以将其干掉。 2)、放置特洛伊木马程序特洛伊木马程序可以直接侵入用户的电脑并进行破坏,它常被伪装成工具程序或者游戏等诱使用户打开带有特洛伊木马程序的邮件附件或从网上直接下载,一旦用户打开了这些邮件的附件或者执行了这些程序之后,它们就会象古特洛伊人在敌人城外留下的藏满士兵的木马一样留在自己的电脑中,并在自己的计算机系统中隐藏一个可以在windows启动时悄悄执行的程序。 当您连接到因特网上时,这个程序就会通知黑客,来报告您的IP地址以及预先设定的端口。 黑客在收到这些信息后,再利用这个潜伏在其中的程序,就可以任意地修改您的计算机的参数设定、复制文件、窥视你整个硬盘中的内容等,从而达到控制你的计算机的目的。 3)、WWW的欺骗技术在网上用户可以利用IE等浏览器进行各种各样的WEB站点的访问,如阅读新闻组、咨询产品价格、订阅报纸、电子商务等。 然而一般的用户恐怕不会想到有这些问题存在:正在访问的网页已经被黑客篡改过,网页上的信息是虚假的!例如黑客将用户要浏览的网页的URL改写为指向黑客自己的服务器,当用户浏览目标网页的时候,实际上是向黑客服务器发出请求,那么黑客就可以达到欺骗的目的了。 4)、电子邮件攻击电子邮件攻击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电子邮件轰炸和电子邮件“滚雪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邮件炸弹,指的是用伪造的IP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向同一信箱发送数以千计、万计甚至无穷多次的内容相同的垃圾邮件,致使受害人邮箱被“炸”,严重者可能会给电子邮件服务器操作系统带来危险,甚至瘫痪;二是电子邮件欺骗,攻击者佯称自己为系统管理员(邮件地址和系统管理员完全相同),给用户发送邮件要求用户修改口令(口令可能为指定字符串)或在貌似正常的附件中加载病毒或其他木马程序(据笔者所知,某些单位的网络管理员有定期给用户免费发送防火墙升级程序的义务,这为黑客成功地利用该方法提供了可乘之机),这类欺骗只要用户提高警惕,一般危害性不是太大。 5)、通过一个节点来攻击其他节点黑客在突破一台主机后,往往以此主机作为根据地,攻击其他主机(以隐蔽其入侵路径,避免留下蛛丝马迹)。 他们可以使用网络监听方法,尝试攻破同一网络内的其他主机;也可以通过IP欺骗和主机信任关系,攻击其他主机。 这类攻击很狡猾,但由于某些技术很难掌握,如IP欺骗,因此较少被黑客使用。 6)、网络监听网络监听是主机的一种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主机可以接受到本网段在同一条物理通道上传输的所有信息,而不管这些信息的发送方和接受方是谁。 此时,如果两台主机进行通信的信息没有加密,只要使用某些网络监听工具,例如NetXray for windows 95/98/nt,sniffit for linux 、solaries等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截取包括口令和帐号在内的信息资料。 虽然网络监听获得的用户帐号和口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监听者往往能够获得其所在网段的所有用户帐号及口令。 7)、寻找系统漏洞许多系统都有这样那样的安全漏洞(Bugs),其中某些是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本身具有的,如Sendmail漏洞,win98中的共享目录密码验证漏洞和IE5漏洞等,这些漏洞在补丁未被开发出来之前一般很难防御黑客的破坏,除非你将网线拔掉;还有一些漏洞是由于系统管理员配置错误引起的,如在网络文件系统中,将目录和文件以可写的方式调出,将未加Shadow的用户密码文件以明码方式存放在某一目录下,这都会给黑客带来可乘之机,应及时加以修正。 8)、利用帐号进行攻击有的黑客会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缺省账户和密码进行攻击,例如许多UNIX主机都有FTP和Guest等缺省账户(其密码和账户名同名),有的甚至没有口令。 黑客用Unix操作系统提供的命令如Finger和Ruser等收集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攻击能力。 这类攻击只要系统管理员提高警惕,将系统提供的缺省账户关掉或提醒无口令用户增加口令一般都能克服。 9)、偷取特权利用各种特洛伊木马程序、后门程序和黑客自己编写的导致缓冲区溢出的程序进行攻击,前者可使黑客非法获得对用户机器的完全控制权,后者可使黑客获得超级用户的权限,从而拥有对整个网络的绝对控制权。 这种攻击手段,一旦奏效,危害性极大。
怎么破电脑用户名密码?
如果是普通账户密码忘了请用第一种方法。 方法(一)重新启动电脑,启动到系统登录界面时,同时按住Ctrl+Alt键,然后连击Del键两次,会出现新的登录界面,用户名处输入“Administrator”密码为空,回车即可登录,登录后,打开控制面板选/用户账户/更改账户/点击原来的“账户名”/更改我的密码/输入新密码,再次输入新密码,然后点击“更改密码”按钮即可。 如果是计算机管理员密码忘了,请用第二种方法或第三、四种方法。 方法(二)1、重新启动计算机,开机后按下F8键不动直到高级选项画面出现后,再松开手,选择“命令提示符的安全模式”回车。 2、运行过程结束时,系统列出了系统超级用户“administrator”和本地用户“*****”的选择菜单,鼠标单击“administrator”,进入命令行模式。 3、键入命令:“net user ***** /add”,强制将“*****”用户的口令更改为“”。 若想在此添加一新用户(如:用户名为abcdef,口令为)的话,请键入“net user abcdef /add”,添加后可用“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abcdef /add”命令将用户提升为系统管理组“administrators”的用户,并使其具有超级权限。 4、重新启动计算机,选择正常模式下运行,就可以用更改后的口令“”登录“*****”用户了。 方法(三)用Windows xp系统安装光盘,以修复系统的方法,破解超级机算机管理员密码第1步:将系统设为光盘启动,并放入系统安装光盘。 当出现第一个选择界面后按回车,出现第二个选择界面后按“R”键开始修复安装。 随后安装程序会检查磁盘并开始复制文件。 文件复制完成后,系统将自动重启。 第2步:重启后,系统会进入图形化的安装界面。 注意:此时应密切注视界面的左下角,一旦出现“正在安装设备”进度条时,立即按下组合键“Shift+F10”。 接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个命令提示符窗口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是破解密码的关键所在。 第3步: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键入“”并回车(不包括双引号),打开“本地用户和组”管理工具。 点击左侧的“用户”然后再右击右侧的管理员账户,选择“设置密码”。 此时,会弹出一个警告窗口。 大意是说修改密码后,系统中的某些信息将变得不可访问。 这里主要指用EFS加密过的文件,并且此前未曾导出证书,则修改密码后这些文件将无法访问。 如果没有这种文件,我没就不要理会它,直接单击“继续”,然后输入新密码,并单击确定。 然后关闭“本地用户和组”和“命令提示符”窗口,并继续完成修复安装。 完成安装后,系统管理员账户就重新“激活”了。 方法(四)WinXP/2000下对策:删除系统安装目录\System32 \config下的SAM文件,重新启动,此时管理员Administrator账 号已经没有密码了,用Administrator帐户登陆系统,不用输入 任何密码,进入系统后再重新设置登陆帐户密码即可。 如果是CMOS密码忘了:将主板电池扣出来,等10分钟在反装进去即可。 不放电取消CMOS密码:1、运行输入CMD回车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debug 回车。 2、输入“O 70 10”回车(注意:是输入英文O,不是数字0,O与70之间有空格,70与10之间有空格)。 3、输入“O 71 10”回车(注意:是输入英文O,不是数字0,O与71之间有空格,71与10之间有空格)。 4、输入“q”回车。 5、重启电脑,已将CMOS密码清除(以上的双引号不输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