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程序-Mqtt在Linux上的程序实现-mqtt (linux-firmware)

教程大全 2025-07-12 10:30:40 浏览

MQTT(MQ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消息协议,常用于物联网(IoT)设备之间的传输。在Linux操作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程序实现MQTT,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MQTT协议简介

MQTT是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发布/订阅消息传输协议,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物联网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问题。该协议的特点是轻量、灵活、可靠,在移动应用、低BPS设备、物联网设备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该协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客户端、代理 服务器 和发布/订阅消息传输。客户端负责发送消息或者接收消息,代理服务器负责管理客户端的连接和消息,发布/订阅消息传输则负责将客户端发送的消息传输到目标客户端。

二、MQTT在Linux上的程序实现

在Linux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程序实现MQTT,这里我们介绍两种实现方式:Mosquitto和Eclipse Paho。

1. Mosquitto

Mosquitto是一个轻量级的MQTT代理服务器,它是开源的,而且可以在Linux、Windows、Mac OS X等操作系统上运行。Mosquitto支持更多的MQTT版本,同时提供C、C++、Python等流行编程语言的开发接口。

在Linux上安装Mosquitto比较简单,可以通过apt-get等方式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启动Mosquitto服务:

$ mosquitto

也可以在后台启动服务:

$ mosquitto -d

除此之外,Mosquitto还提供有多种配置方式,你可以在/etc/mosquitto/目录下找到默认的mosquitto.conf配置文件,对其进行修改。

2. Eclipse Paho

Eclipse Paho是另一种轻量级MQTT客户端和代理库。与Mosquitto不同,Eclipse Paho不仅提供了MQTT client库接口,还提供了MQTT broker接口。

在Linux上安装Eclipse Paho也比较简单,可以直接从其官网下载源码进行编译安装。需要注意的是,Eclipse Paho依赖于OpenSSL库,因此在安装之前需要先安装OpenSSL。

安装完成后,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启动Eclipse Paho:

$ ./eclipse-paho-broker -c ./mosquitto.conf

这里的mosquitto.conf是配置文件名,你可以在~/.paho/mosquitto.conf或者其他路径下自定义配置文件。

三、

MQTT是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消息传输协议,与其它协议相比,MQTT具有更小的网络带宽和存储占用。在Linux中实现MQTT主要通过Mosquitto和Eclipse Paho两种方式,它们各有优缺点,你可以根据具体场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想学习物联网,需要学习哪些专业方面的课程和知识?

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 、谈启Java程序设计、无线传感网络概论、TCP/IP网络与协议、嵌入式系统技、传感器冲带技散侍芦术概论、RFID技术概论、工业信息化及现场总线技术、M2M技术概论、物联网软件、标准、与中间件技术。

要想成为系统的的物联网工程师需要系统学习。由浅入深地对嵌入式物联网技术以及Linux平台全面掌握,能够独立胜任物联网开发、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5G周边产品开发、底层系统开发、设备驱动开发、从终端到云技术开发以及Linux衍生产品等多方面工作。可以更加系统的了解嵌入式物联网相关行业知识。

具体所学知卖磨识包括:宴差

1.嵌入式C语言高级编程及行业应用

2.各常用数据结构与算法相关知识,以及面向接口的编程

3.GUI图形库应用开发技术

4.Linux操作系统使用

5.Linux系统编程

6.Linux系统网络编程

7.Linux网络路由及数据交换技术

8.嵌入式数据库

程序

9.嵌入式C++语言编程,以及面向模板库的应用开发

10.OpenCV、OpenGL等图像处理

11.AI模型训练及场景定位识别应用

12.RFID场景应用

13.zigbee低功耗网络技术

14.Bluebooth组网技术

15.MQTT云平台搭建技术

16.NB-IOT各大云平台通信技术

17.基于5G技术的嵌中祥斗入式物联网行业应用

18.ARM体系结构

19.Bootloader启动过程

20.常见Bootloader源码及平台移植

21.嵌入式Linux内核裁减以及移植

22.嵌入式Linux平台搭建技术及技巧

23.Android ROM包制作流程

24.Android底层驱动开发

25.嵌入式从8位到64位硬件底层开发

26.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移植以及开发

如果有机会通过十个左右的大项目实践,掌握物联网+嵌入式实际项目案例开发流程,提高研发技能。

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我建议银绝闹你先学传锋罩感器,因为物联网的基础是采集,只有采集到信息才谈得上信息的互联互通。采集是靠传感器来实现宏圆的。因而基础就是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mqtt linux 程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mqtt linux 程序,Mqtt在Linux上的程序实现,想学习物联网,需要学习哪些专业方面的课程和知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服务器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linux编程 编写一个函数

看看这个是不是可以:#!/bin/kshwhile :doecho Enter your input: (q to quit) \cread user_inputif [ $user_input == q ]thenexit 0fiecho $user_input | awk {printf(Oct: %o\nDec: %d\nHex: %x\n,$1,$1,$1);}done

怎么查看linux 是否安装gcc

正确的方法是,sudo apt-getinstallbuild-essential这个才是你的系统应该用的,装好后命令行下运行gcc -v就会打印出你使用gcc的版本信息了,然后就可以用了,比如gcc -o test test.c就会编译test.c,生成可执行文件 test然后./test就会运行test 我再晕,推荐参考《Linux就该这样学》,提示你没有test.c,你的C源文件呢?我这里是用test.c做例子,你的源文件叫什么名字,你就把test.c换成你的文件的名字啊。另外,你要把你的源文件先保存在linux机器上,比方说放到了 /home/yourname/aaa那你要先cd /home/yourname/aaa然后再gcc -o test test.c

如何在Linux操作系统下检测内存泄漏

Linux操作系统应用专区1.开发背景:在 Windows 下使用 VC 编程时,我们通常需要 DEBUG 模式下运行程序,而后调试器将在退出程序时,打印出程序运行过程中在堆上分配而没有释放的内存信息,其中包括代码文件名、行号以及内存大小。 该功能是 MFC Framework 提供的内置机制,封装在其类结构体系内部。 在 Linux 或者 Unix 下,我们的 C++ 程序缺乏相应的手段来检测内存信息,而只能使用 top 指令观察进程的动态内存总额。 而且程序退出时,我们无法获知任何内存泄漏信息。 为了更好的辅助在 linux 下程序开发,我们在我们的类库项目中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内存检测子系统。 下文将简述 C++ 中的 new 和 delete 的基本原理,并讲述了内存检测子系统的实现原理、实现中的技巧,并对内存泄漏检测的高级话题进行了讨论。 2.New和delete的原理当我们在程序中写下 new 和 delete 时,我们实际上调用的是 C++ 语言内置的 new operator 和 delete operator。 所谓语言内置就是说我们不能更改其含义,它的功能总是一致的。 以 new operator 为例,它总是先分配足够的内存,而后再调用相应的类型的构造函数初始化该内存。 而 delete operator 总是先调用该类型的析构函数,而后释放内存(图1)。 我们能够施加影响力的事实上就是 new operator 和 delete operator 执行过程中分配和释放内存的方法。 new operator 为分配内存所调用的函数名字是 operator new,其通常的形式是 void * operator new(size_t size); 其返回值类型是 void*,因为这个函数返回一个未经处理(raw)的指针,未初始化的内存。 参数 size 确定分配多少内存,你能增加额外的参数重载函数 operator new,但是第一个参数类型必须是 size_t。 delete operator 为释放内存所调用的函数名字是 operator delete,其通常的形式是 void operator delete(void *memoryToBeDeallocated);它释放传入的参数所指向的一片内存区。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调用 new operator 分配内存时,有一个 size 参数表明需要分配多大的内存。 但是当调用 delete operator 时,却没有类似的参数,那么 delete operator 如何能够知道需要释放该指针指向的内存块的大小呢?答案是:对于系统自有的数据类型,语言本身就能区分内存块的大小,而对于自定义数据类型(如我们自定义的类),则 operator new 和 operator delete 之间需要互相传递信息。 当我们使用 operator new 为一个自定义类型对象分配内存时,实际上我们得到的内存要比实际对象的内存大一些,这些内存除了要存储对象数据外,还需要记录这片内存的大小,此方法称为 cookie。 这一点上的实现依据不同的编译器不同。 (例如 MFC 选择在所分配内存的头部存储对象实际数据,而后面的部分存储边界标志和内存大小信息。 g++ 则采用在所分配内存的头 4 个自己存储相关信息,而后面的内存存储对象实际数据。 )当我们使用 delete operator 进行内存释放操作时,delete operator 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正确的释放指针所指向的内存块。 以上论述的是对于单个对象的内存分配/释放,当我们为数组分配/释放内存时,虽然我们仍然使用 new operator 和 delete operator,但是其内部行为却有不同:new operator 调用了operator new 的数组版的兄弟- operator new[],而后针对每一个数组成员调用构造函数。 而 delete operator 先对每一个数组成员调用析构函数,而后调用 operator delete[] 来释放内存。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创建或释放由自定义数据类型所构成的数组时,编译器为了能够标识出在 operator delete[] 中所需释放的内存块的大小,也使用了编译器相关的 cookie 技术。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