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是一款强大的操作系统,它可以安全地访问网络,可以在网上购买商品和服务,也可以协助我们在家庭或办公室实现高度保密的环境。不过,Linux可能会曝光您所拥有的数据,尤其是社会安全号码和密码,如果您的屏幕由于长时间没有活动就变成锁定屏幕的状态,那么这些敏感信息可能就暴露了出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您应该通过锁定Linux屏幕来保护您的隐私,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锁定Linux屏幕的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打开Linux桌面,向右移动鼠标到屏幕右上角的设置按钮,单击鼠标左键,在菜单中选择“系统设置”,点击后会出现一个屏幕的左侧。
2、在这个屏幕的左侧,找到“用户帐户”,单击后查看其下面的选项,在那裡你会看到“屏幕保险箱”,单击“屏幕保险箱”,可以看到“屏幕锁定”项。
3、在屏幕锁定菜单中,可以设置屏幕在多长时间内没有活动时自动锁定,这里您可以将时间更改为您认为最合适的时间,比如5分钟,点击保存,您可以开始正常使用Linux桌面。
总的来说,上面这3步可以让Linux更安全,并且可以保护您的信息和文件不被访问或盗用。当休息时或暂停思考时,记得要锁定Linux屏幕,这样就可以有效保护您的数据和资料的安全。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 服务器 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Linux 内核和驱动开发工程师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或许这样的标题,应该是由像Linus或Greg KH这样的大师级的高手才有资格写的吧。 但是作为我来说,也许我更想把这个标题作为一个疑问句来使用,整理一下自己的认识,用来勉励自己,和大家一起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认识肤浅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 从事嵌入式开发是当下比较热门的一个领域,做职业规划的时候,比较清晰的是有三条路可以走:C1、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 C2、嵌入式硬件开发工程师 C3、嵌入式驱动开发工程师。 其中C1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同学可以选择的,因为学习的课程相对偏软,平时在PC上编程比较多,做软件开发会相对轻松。 C2是学习电子电路的同学可以考虑,对模拟电路比较熟悉,可以设计出质量好的电路板。 C3的难度比较大,需要同时熟悉软件和硬件,真正的做到软、硬相结合,搭建软件和硬件互通的桥梁,当然了在业界的待遇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高的。 我们可以去一些招聘网站查看相关企业的岗位要求,这样学习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 今天看到一位前辈的博文,谈究竟应该如何成为优秀的驱动开发工程师,很受鼓舞,在此与大家分享共勉。 --------------------------------------------------------------何谓优秀的驱动开发工程师首先要定义,我所认为的一个优秀的驱动开发工程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里列一下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个人认为应该会有几个方面的要求吧:能够独立完成驱动的功能开发任务能够分析和优化驱动的性能,针对特定硬件扬长避短能够充分了解模块相关软硬件能力、发展方向,辅助应用工程师最大化利用硬件能力能够辅助硬件工程师规划硬件设计,预防问题,谋求功能模块的最佳方案能够协助定义系统架构,合理规划软硬件,谋求产品实现的最佳方案作为一个驱动工程师,很多时候不是完全从头开发一个完整的子系统,而是针对特定硬件和平台移植驱动,增加功能,解决Bug等等,如果从这方面外在的表现来看:解决问题的境界,大概会有这么几个阶段:不知道哪里存在BUG不知道如何解决BUG知道如何解决BUG知道如何发现BUG知道如何规划BUG知道如何发现BUG(而不是撞上BUG)其实并不简单,需要你对系统有足够的了解,能够察觉可能出问题的地方。 而规划Bug更难,需要你能对问题的轻重缓急做出准确的判断。 没有的完美的世界,只有适当的取舍,规避和预防。 而从解决问题过程的角度来看,我认可以分为几个阶段:BUG发生 -> 大量跟踪调试代码 -> 终于发现并解决BUGBUG发生 -> 理论推测可能原因 -> 迅速定位并解决BUG阅读代码 -> 预测可能出现的BUG -> 证实并解决BUG--------------------------------------------------------------- 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那么要达到上诉最佳境界,需要具备和发展哪些素质和能力呢?一、足够的硬件知识能看简单的原理图,能够分析硬件异常的可能原因,能够使用常见的硬件调试工具,我想这是做为优秀的驱动工程师,区别与其它软件工程师,所不可避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当然取决于你具体从事的工作,对这方面的要求不尽相同。 对于驱动开发者来说,不了解所开发驱动外设的硬件原理和相关背景知识,也许很多时候,也能够完成一些移植,修补的工作任务,但这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我相信是很难走远的。 二、多多益善的操作系统知识做驱动开发,特别是纯粹的外设的驱动移植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也许你并不需要了解很多操作系统本身的知识(像内存管理,进程调度,锁,各种内核子系统的原理框架等等),也能顺利完成手头的一些工作。 但是,如果一但需要优化驱动,需要完善软件框架,或者是遇上疑难问题需要跟踪解决,对操作系统,内核本身的了解,就体现出它的价值了。 对于Linux内核驱动开发者,尤其如此,首先,代码是完全开源的,你有条件去了解背后的运行机制,其次,Linux内核和各个组成子系统总是在迅速的进化发展中,不进则退,你也有必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三、强烈的好奇心,持续的热情如果驱动开发不仅仅是你的爱好,更是你养家糊口的途径,我想,很多时候,你大概不会有机会专注于一两个你最有经验的模块的开发和维护。 随着能力的成长,势必会要求你接触和掌握越来越多的各式各样的驱动模块的开发。 对于这件事,包括我自己,有时候大概都会有如下几种反应:哇,原来的工作做太久了,太乏味了,很高兴能做不同的工作。 啊?又要做别的模块啊?我手头的工作已经太多了!这个模块没意思,我不想做。 相信多数有志青年们都是第一种表现了,不过,有些时候,我发觉,很多人的这种热情其实并不持久,一个新的模块没做多久,就再次厌倦了,是已经炉火纯青了么,未必,或许只是修改了几个BUG以后不甚其烦。 很多时候,我面试前来求职的工程师时,发现简历上这个也做过,那个也做过,但是一旦问到解决了什么问题,所做过的驱动,框架、流程、原理之类的问题的时候,就一问三不知了。 我觉得如果自己的目标是优秀,那么最起码的标准应该是对具体驱动模块相关的子系统的整体工作流程,框架,具备足够的好奇心,乐于去了解和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否则的话,很难积累下扎实的经验和技术。 四、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点,也许是个软件开发人员都应该具备吧,不过,做为驱动开发工程师来说,有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工作的硬件环境并不是完美的,遇到问题需要分析判断错误的原因是硬件问题还是驱动Bug,这时候,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重要。 五、良好的工作习惯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要成为优秀的开发工程师,其一需要持续努力,其二需要时间积累经验,而这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良好的工作习惯。 譬如,注意设计文档的维护,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记录,过往经验的及时记录,适当的软件开发流程等等。 文档工作,可能很多人很不愿意去做,它的确很花费时间。 不过,唉。 。 。 老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啊 。 当然,其实设计文档更多的是为你提供思考的机会,而过往经验的总结,也可以起到和大家交流技术,共同进步的目的。 六、英语这个也是必须的啦,没有办法,邮件列表,技术文档,社区,精通英语肯定是很大的优势,做开源项目尤其如此。 阅读各种Spec标准文档之类的速度还是很重要的。 阅读无障碍是一回事,能和母语一样一目十行,那才爽呀,唉,人生苦短,效率啊!光读文档,就不知道要比老外多花多少时间。
如何更新linux系统时间
方法/步骤修改系统时间。 linux系统时钟有两个,一个是硬件时钟,即BIOS时间,就是我们进行CMOS设置时看到的时间,另一个是系统时钟,是linux系统Kernel时间。 当Linux启动时,系统Kernel会去读取硬件时钟的设置,然后系统时钟就会独立于硬件运作。 有时我们会发现系统时钟和硬件时钟不一致,因此需要执行时间同步,下面就分享一下时间设置及时钟同步的命令使用方法。 date命令将日期设置为2014年6月18日 ---- date -s 06/18/14将时间设置为14点20分50秒 ---- date -s 14:20:50将时间设置为2014年6月18日14点16分30秒()----date .30 hwclock/clock 命令查看、设置硬件时间查看系统硬件时钟hwclock--show 或者clock--show设置硬件时间 hwclock --set --date=06/18/14 14:55 (月/日/年时:分:秒)或者# clock --set --date=06/18/14 14:55 (月/日/年时:分:秒) 同步系统及硬件时钟。 下图中可以看到硬件和系统时钟相差半小时。 可以使用hwclock或者clock进行同步,硬件时钟与系统时钟同步:# hwclock --hctosys 或者 # clock --hctosyshc代表硬件时间,sys代表系统时间,即用硬件时钟同步系统时钟系统时钟和硬件时钟同步:# hwclock --systohc或者# clock --systohc即用系统时钟同步硬件时钟
linux下用gcc编译的c程序,为什们每次运行必须在文件名前家./怎样可以让运行的时候不用加?
这是因为当前目录不再PATH中。 所以执行该程序必须加上路径(绝对路径活相对路径)。 “.”在Linux(以及许多其他系统中)指的是当前目录(就是你执行pwd所看到的目录)。 因此“./foo”指的是运行当前目录下的foo程序。 如果需要不加“./”,有如下解决方法:1)把这个程序复制到PATH中有的目录中去。 (查看PATH中有哪些目录用“echo $PATH”)2)把路径“.”加入到PATH中去:执行export PATH=$PATH:.如果希望不用每次启动新BASH的时候都设置这个环境变量,请在~/_profile(在不同的系统中可能并不一样,在Ubuntu中默认是~/)中找到PATH变量并添加“.”路径。 注意:这样如果系统PATH中有与你的程序的同名文件,那么执行的将不是你的程序。 当然,把上面那个命令改成export PATH=.:$PATH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是很危险的(加入有人在某个目录下把一个木马起名ls,那么你在这个目录下运行ls就会......)。 总的来说,建议习惯使用“./”来执行当前目录的程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