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2014年公共云计算成本将爆发式增长
2011-02-17 09:53:17据国外媒体报道,IDC最新数据显示,在未来三年由于邮件托管和其他云计算应用的大幅增长,2014年公共云计算成本将爆发式增长。
2月17日,据国外媒体报道,IDC最新数据显示,在未来三年由于邮件托管和其他云计算应用的大幅增长,2014年公共云计算成本将爆发式增长。该机构预测2009年到2014年该领域的销售收入将增加21.6%,这些领域包括专业服务、通讯、媒体,这些领域将会增加对云计算的使用。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预测2014年该市场的收入将达到295亿美元,而两年前该市场的收入为111亿美元。很多企业都在不断增加对该应用的投入,这包括Microsoft Office Communicator 、SharePoint和 Microsoft Dynamics CRM。

云计算论坛的联合创始人兼Outsourcery 的CEO派斯琳妮表示,IDC的数据没有让人感到惊讶,因为云计算对于很多公司管理成本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出现困境的国家很多公司发现改变运营方式对于生存很重要。云计算的使用或许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他表示,我们发现云计算服务有史以来最快速的增长,很多公司正在使用云计算技术获得利益。对于很多公司来说投资和维护IT和通讯基础设施毫无意义。通过使用云计算服务公司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同时还能削减成本。
【编辑推荐】
有机食品好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有机食品好。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有机食品到底好在哪个地方。 一、食品安全方面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但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食品。 由此可见,有机食品在安全方面,是我们大家都可以放心的。 如果你还不相信有机食品是安全的,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有机食品为何健康:1、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其它食品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物质,并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2、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 考虑到某些物质在环境中会残留相当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其他食品到生产有机食品需要两到三年的转换期,而生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则没有转换期的要求。 3、有机食品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生产其他食品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二、从有机食品发展趋势来看据相关数据统计,2006年,有机食品在市场所占份额比例还是很少,从2007年开始,有机食品的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从有机食品这个词的相关指数来看,从2007年到2012年,有机食品的关注度一直是呈递增趋势,由此可得,有机食品的市场前景比较乐观。 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有机食品是好的。 有机食品的优点众多,在价格上也有一定的优势,从而在现在的市场上部分商家以假乱真,贴上有机食品的标签慌抬价格,所以辨别真假有机食品也是我们要了解的一项重要内容,此类内容可以在网络搜索 中国有机农业网 ,里面有比较全面的如何识别真假有机食品的相关内容。
假如你是“忧黄河、救黄河”这一板块的负责人,请你带领你的组员调查黄河断流的原因和河水污染的现状。1、用条款式简要写出调查结果。
1、黄河断流原因:
①自然因素:
一、太阳辐射的改变。 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的能源,所以太阳辐射输出量的改变势必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 根据观测,20世纪70年代开始,太阳辐射量在不断增强,地球气温不断升高,蒸发加强,使我国黄河流域乃至华北、西北地区更加干旱。
二、太阳黑子。 根据观测分析发现,亚洲东南部的季风气候与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一般情况下,在太阳黑子极值年附近,我国地面大气环流中的季风成分大于行星风成分。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处于太阳黑子两个极值年之间,所以,我国的季风势力较往年减弱,尤其表现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使季风降水雨带多徘徊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我国华北干旱显著(如1997年黄河断流最严重)。 三、间冰期。 根据考古分析,地球上的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 在大冰期之间是比较温暖的大间冰期。 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又分为几个亚冰期和亚间冰期,而当今世界处在第四纪的亚间冰期,气温逐年上升,降水量逐年下降,尤其在黄河流域,出现干旱气候。 黄河河南花园口以上流域1990年~1995年间平均降水量减少12%。 四、大气透明度的变化。 地表气候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太阳辐射除受太阳本身变化影响外,到达地球的部分也受大气透明度的影响。 火山活动对大气透明度的影响最大,火山爆发喷出的灰尘能强烈地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而对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却没有显著影响。 据计算,火山尘埃散射太阳辐射的能力比散射地面长波辐射大30倍,尘埃反射太阳辐射的作用比大气分子强得多。 根据实测结果,火山活动较多的年份,相应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较少。 1912年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北半球火山活动相对较少,大气混浊程度减少,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因此气温增高,形成一个温暖期,蒸发加强,气候变得干燥。 五、流域状况。 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476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大约60%的降水量集中在6月~9月。 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因此年内分配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大,天然河川径流量658亿立方米,实测年径流量431亿立方米。 干流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的比值为2~3。 降水量本来就不充沛,水资源不足,进入温暖期后蒸发加强,降水减少,旱情加重,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吃紧。 最终导致黄河断流现象出现。 六、下游补给。 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河,使该段黄河不仅得不到两岸地下含水层的水源补给,反而要用河水下渗补给地下含水层,越是干旱越是下渗严重。 七、上中游补给。 黄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中游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流域内降水量的下降直接减少了径流的水源补给量。
人为因素:
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在黄土高原,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于有所发展。 水土流失量惊人,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很差。 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黄河洪灾与断流并存的历史原因。 二、人口、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剧增。 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人口猛增,人类生产与生活规模无节制扩大,耗水量呈现急剧上升态势。 50年代时,黄河下游灌区灌溉140万公顷农田,90年代灌溉面积上升到500万公顷,工业生产用水也数十倍地增长。 在50年代初期,黄河供水地区年均耗水量122亿立方米,90年代初达到300亿立方米,而同时年均降水量反而有所下降。 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黄河下游非汛期来水减少24.5亿立方米,同期耗水量反而增加81.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黄河水资源供远小于求,断流在所难免。 三、水资源管理不协调。 在枯水年份或者枯水季节,黄河沿岸各地只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引水、蓄水、争水、抢水,水资源管理混乱,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荒矛盾更加突出。 加重了下游水资源匮乏的程度。 四、水费偏低,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惊人。 黄河流经了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即占全河流用水总量的90%以上,而引黄渠每立方米水费仅为3.6厘钱,远远低于供水的生产成本,如此低廉的水价自然难以唤起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 目前,黄河流域共有水浇地500万公顷,农业灌溉仍然主要采用大畦漫灌、串灌等原始灌溉方式,一些灌区每公顷地年均毛用水量竟然高达60立方米,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及40%,水资源浪费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五、水体污染严重,水体质量不佳。 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水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水体质量的明显下降既影响了人体的健康,也降低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水荒矛盾更加尖锐。 六、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加速了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干旱加剧。 七、海洋沙漠化。 目前每年大约有18亿吨的石油通过海上运往消费地。 由于运输不当或油轮失事等原因,每年约有180万吨石油流入海洋。 另外,还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排入海洋。 有人估计,每年倾注到海洋中的石油量达200万吨~1500万吨,其中一部分形成油膜浮在海面上,抑制海水的蒸发。 使参与水汽输送的水量减少。 同时又减少了海面的潜热的转化,使海洋减小了调节气候的作用,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近海越来越显著,直接影响我国的气候、降水,使我国降水量有所减少。 八、人为热释放。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能量的消耗迅速增长。 仅2000年全世界消耗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了380亿吨煤所放出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气的干燥度,使陆地降水量减少。 九、沿海城市气候的截流。 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造成市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度差,因而形成局部的热力环流,其在大范围气压梯度小时,表现比较明显。 在白天市区中心有强烈的上升气流。 这样,市区因凝结核特别多,又有上升气流,所以,降水量比郊区多,一般可增加5%~10%。 近年来,我国东部城市化进程特别快,城市发展规模大,数量多,众多的城市群对进入大陆空气中的水分有明显的截流作用,使之在当地产生降水,减少了进入内陆(如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量,使黄河主要补给区降水减少。
②河水污染现状
目前,黄河流域污水排放总量已由上个世纪80年代每年平均20亿吨多一点激增至现在年排放达到40亿吨上下,几乎增加了一倍;每年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是140万吨上下,氨氮的排放量每年是十三四万吨,分别超过了黄河水环境容量的1/3左右和2.5倍左右;黄河五类、劣五类水质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 特别是在水资源十分匮乏的黄淮海地区,劣五类水体占到四成至五成,这就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据水利部介绍,目前我国缺水城市有300多座,受影响人口在1亿以上;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其中约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 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是很突出的问题,并有增加的趋势,致使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受到影响,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总的看,在部分地区和流域,水污染已经呈现出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地向海洋发展的趋势。
肌肉怎么练效果好,是每天坚持练全身各部位,还是一天练一个部位好?
一天练一个部位,或者2个部位,一般我们是今天连胸肌,那么练胸肌的过程中带动了手臂的肱三头肌得到了锻炼,那么我们就还会再加练4组 肱三头肌的练习, 第二天练背部,主要带动的是手臂的肱二头肌,这样肌肉群不一样,但是进度没改变,且让昨天锻炼的肌肉群得到一点的拉伸运动,又能帮助肌肉休息恢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