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仅376字节-新发现Linux恶意软件用IoT设备挖矿-连你家电器的算力都不放过 (大小仅3.7GB:大佬基于Win10魔改经典WinXP系统)

教程大全 2025-07-13 03:42:58 浏览

继电脑和手机后, 挖矿病毒 也盯上了IoT设备。

无论是智能冰箱、彩电还是洗衣机,但凡有点算力的设备都可能被这种病毒感染,用于挖掘加密货币等。

AT&T Alien Labs新发现的Linux恶意软件就是一例。

相比之前的一些IoT设备,Shikitega更加隐蔽,总共只有 376字节 ,其中代码占了300字节。

那么,这个新型恶意软件究竟是如何感染设备的?

利用加壳技术“隐身”

具体来说,Shikitega核心是一个很小的ELF文件。

这个ELF文件加了动态壳,以规避一些安全防护软件的查杀。

动态壳则是加壳里面更加强力的一种手段。

从整体过程来看,Shikitega会对端侧和IoT设备实施多阶段感染,控制系统并执行其他恶意活动,包括加密货币的挖掘:

通过漏洞利用框架Metasploit中最流行的编码器Shikata Ga Nai,Shikitega会运行多个解码循环,每一个循环解码下一层。

最终,Shikitega中的有效载荷 (恶意软件的核心部分,如执行恶意行为的蠕虫或病毒、删除数据、发送垃圾邮件等的代码) 会被完全解码并执行。

这个恶意软件利用的是CVE-2021-4034和CVE-2021-3493两个Linux漏洞,虽然目前已经有修复补丁,但如果IoT设备上的旧版Linux系统没更新,就可能被感染。

事实上,像Shikitega这样感染IoT设备的恶意软件已经很常见了。

例如在今年三月,AT&T Alien Labs同样发现了一个用Go编写的恶意软件,用于创建在各种设备上运行的僵尸网络。

对此有不少网友吐槽,IoT设备的安全性堪忧:

也有网友认为,IoT设备应该搞WiFi隔离,不然就会给病毒“可乘之机”:

而除了IoT设备,更多人的关注点则放在了Linux系统的安全上。

Linux恶意软件数量飙升650%

这几年来,Linux恶意软件的多样性和数量都上升了。

根据AV-ATLAS团队提供的数据,新的Linux恶意软件的数量在2022年上半年达到了历史新高,发现了近170万个。

与去年同期相比,新的Linux恶意软件数量飙升了近。

除了Shikitega,近来发现的流行Linux恶意软件也变得更加多样,已知的包括BPFDoor、Symbiote、Syslogk、OrBit和Lightning Framework等。

△图源AV-ATLAS

对此有网友提出疑惑,正因为Linux开源,它似乎无论如何都会面临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泛滥?

有网友回应称,一方面,虽然旧的Linux系统可能充满漏洞、成为病毒的“温床”,但它在经过升级、打了补丁之后就会变好。

另一方面,开发恶意软件本身也不是“有手就能做”的事情。

毕竟安全研究人员会不断修复并堵上所有漏洞,而恶意软件开发者必须在他们修复前找到漏洞、开发出恶意软件,还得让它们“大流行”,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

要是你家还有在用老旧Linux系统的设备,要注意及时升级or做好网络隔离等安全措施。


操作系统原理】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什么,操作系统有哪些类型?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任务。 操作系统的种类很多,各种设备安装的操作系统可从简单到复杂,可从手机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到超级计算机的大型操作系统。 目前流行的现代操作系统主要有Android、BSD、iOS、Linux、Mac OS X、Windows、Windows Phone和z/OS等,除了Windows和z/OS等少数操作系统,大部分操作系统都为类Unix操作系统。

电脑一直不关机可以吗?

可以一直不关机,但长时间不关机会对电脑产生一些影响。 因为在电脑中的硬件等也是有寿命长短的。 如果长时间使用让电脑处于待机状态的话,相当于电脑硬件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中,主板上的电器元件会加速老化,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

对于普通用户来讲,每天关机的话一来可以节省电脑资源,二来可以延长电脑寿命,让电脑硬件使用时间变长;甚至是长期不关机的话电脑会存在安全隐患,由于线路老化、高负荷工作,此时会引发火灾等问题,所以关机还是有必要的。

linux是什么

大佬基于Win10魔改经典WinXP系统

什么是 Linux ?什么是操作系统?要了解 Linux 之前,就不能不知道什么是操作系统 ( Operation System, OS ),所以,首先我们来简单的说一说什么是操作系统吧!先来想一想,当我们使用计算机时,屏幕上面显示的咚咚是由哪里来的?嗯!是由显示卡与屏幕显像的;那么你现在可以藉由网络看到这篇文章,则是藉由 Internet 、网络卡、网络线以及所有相关的电子器材与网络器材所完成的一项任务!如果你要看 VCD 呢?那么就需要光驱、光盘、声卡的发声等等的支持。 这么说来的话,所以在『工作』的东西都是『硬件』的工作呀!对了!就是这些计算机硬件在工作的。 那么硬件怎么工作呢?那就是藉由『操作系统』来达成的啰!这个操作系统就是在沟通你这个使用者跟硬件之间的讯息传递啦!也就是说,没有操作系统,那么你的计算机硬件就只是一堆废铁,什么工作都不能做的!其实 Linux 就是一个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里头含有最主要的 kernel 以及 kernel 提供的工具啦!他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当中最底层的硬件控制与资源管理的完整架构,这个架构是沿袭 Unix 良好的传统来的,所以相当的稳定而功能强大!此外,由于这个优良的架构可以在目前的个人计算机 ( X86 系统 ) 上面跑,所以很多的软件开发者将他们的工作心血移转到这个架构上面,那就是很多的应用软件啦!虽然 Linux 仅是其核心与核心提供的工具,不过,由于核心、核心工具与这些软件开发者提供的软件的整合,使得 Linux 成为一个更完整的、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啰!从 Unix 到 Linux 这一段历史为什么大家常常会说, Linux 是很稳定的一套操作系统呢?这是因为, Linux 他有个老前辈,那就是 Unix 家族啰!有这个前辈的提携,让 Linux 这个小老弟很快的就成为一套稳定而优良的操作系统啦!所以,底下我们来谈一谈 Unix 到 Linux 的这一段历史吧! 早在 Linux 出现之前的二十年 ( 大约在 1970 年代 ), 就有一个相当稳定而成熟的操作系统存在了!那就是 Linux 的老大哥『 Unix 』是也!怎么这么说呢?!他们这两个家伙有什么关系呀?这里就给他说一说啰!众所皆知的, Linux 的核心是由 Linus Torvalds 在 1991 年的时候给他开发出来的,并且丢到网络上提供大家下载,后来大家觉得这个小东西 ( Linux Kernel ) 相当的小而精巧,所以慢慢的就有相当多的朋友投入这个小东西的研究领域里面去了!但是为什么这的小东西这么棒呢?!然而又为什么大家都可以免费的下载这个东西呢?!嗯!等鸟哥慢慢的唬xx....喔不!听我慢慢的道来! 一个没有完成的梦想: Bell, MIT 与 GE 的『 Multics 』系统早期的计算机并不像现在的个人计算机一般,他可不是一般人碰的到的玩意儿,除非是军事或者是高科技用途才有可能接触到这类的 Computer !而如前面所言,有计算机硬件还需要操作系统的配合才能够发挥计算机的效能,不过,在那个年代,由于计算机算是『奢侈品』,喔~应该说是『贵重物品』,所以,可能一间学校就只有一部大型主机当然,那个年代所谓的大型主机仍然无法提供适度的运算能力的。 不过,既然只有一部大型主机,然而有许许多多的教师、学生要想要来使用,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 1960 年代初期,麻省理工学院 ( MIT ) 发展了所谓的『兼容分时系统 ( Compatible Time-Sharing System, CTSS )』,就字面上的意义来看,他主要让大型主机可以提供多个终端机联机进入主机使用主机的资源, ( 附带一提,当时的终端机 ( Terminal ) 本身并没有软件或者可供使用的资源,这些终端机要能使用,一定必需要联机登入主机之后,才能够使用主机的资源来工作!) 当时可以让约 30 位使用者联机使用主机。 而为了让这个分时系统更加的强大,所以,在 1965 年前后由贝尔研究室 ( Bell )、 麻省理工学院 ( MIT ) 及奇异电器公司 ( GE ) 开始来共同开发一个名为 Multics 的大型计画,目标是想让大型主机可以联机 300 位以上的使用者。 不过,在奋斗了四年之后,该计画仍然宣告不治...喔!是失败啦!(注: Multics 有复杂、多数的意思。 ) 一个小型档案系统的产生:1969 年 Ken Thompson 的小型 file server system在复杂的 Multics 系统的计画失败后,贝尔研究室当然就退出该计画。 就在这个计画解散之后,曾经参与 Muitics 的贝尔研究室的成员 Ken Thompson 由于自己工作上的需求,需要一套档案存取的小型操作系统,便在 1969 年的时候以 DEC 公司 (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 的计算机 PDP-7 为硬件基准,设计了一个适合自己工作环境的小型档案系统,其中也含有他自行开发的一些小工具。 那个系统就是最早期的 Unix 的源头!当初 Ken 设计这个档案系统时,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存取方便所设计的简单 OS ,因此将原有的 Multics 系统大幅度的简化,不过,在当时还并没有 Unix 这个名词的出现! Unix 的正式诞生:1973 年 Ritchie 等人以 C 语言写出第一个正式 Unix 核心由于 Thompson 写的那个操作系统实在太好用了,所以在 Bell 研究室内部广为流传,并且数度经过改版。 到了 1973 年, Bell 研究室的 Dennis Ritchie 等人为了让这个系统的执行效能更佳化,所以使用编译效能更好的 C 语言将原有的 1969 年的那个系统之核心大幅度的改写过,并且确定该操作系统名称为 Unix,呵呵!那就是最早的 Unix 操作系统啰!不过,由于这个操作系统是由这一群工程师所开发完成的,而且使用者也大多是这方面的工程师,因此造成了后来 Unix 系统接口较难被一般使用者接受的情况 @_@ (注: 相对于 Multics ,Unix 具有单一的意思!) 重要的 Unix 分支: 1977 年 BSD 的诞生在 Unix 早期的发展中,有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那就是 BSD 的诞生!由于 C 语言是一种高级语言,他可以被应用在不同的硬件架构上面,而 Unix 本身就是 C 语言写成的!在 Unix 发表之后, 柏克莱大学 ( Berkeley ) 的教授对于这个操作系统相当的有兴趣,在经过取得 Unix 的原始码,并且几经修改之后,终于在 1977 年发表了第一代的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 BSD ) 。 这个 BSD 是 Unix 的一个分支,他的发展对于 Unix 有相当大的影响,例如后来的 Sun 公司就是使用 BSD 发展的核心进行 .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