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Hint 指示优化器对指定的表使用索引扫描。您可以将 用于基于函数、域、B – 树、位图和位图连接的索引。
以下是的语法:
/*+ INDEX ( [ @ queryblock ] tablespec [ indexspec [ indexspec ]... ] ) */
Hint 的行为取决于规范:
示例如下:
SELECT /*+ INDEX (employees emp_department_ix)*/ employee_id, department_idFROM employeesWHERE department_id > 50;
Hint 指示优化器对指定的表执行全表扫描。
以下是Hint 的语法:
/*+ FULL ( [ @ queryblock ] tablespec ) */
示例如下:

SELECT /*+ FULL(e) */ employee_id, last_nameFROM hr.employees eWHERE last_name LIKE :b1;
数据库对表执行一次完整的表扫描来执行这条语句,即使有一个由子句中的条件提供的索引在列上。
在子句中,表有个别名,因此 Hint 必须根据表的别名而不是名称来引用该表。即使在子句中指定了 Schema 名,也不要在 Hint 中引用它们。
存储过程建数据库
呵呵。 。 这个问题,你弄明白了存储过得是用来干什么就应该能做出来,你还是刚刚学的么?
在STP中生成一棵无环路的树需要经过哪三个阶段?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 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一种特殊的协议报文(在IEEE 802.1D中这种协议报文被称为“配置消息”)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 配置消息中包含了足够的信息来保证交换机完成生成树计算。 生成树协议STP/RSTP1. 技术原理:STP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成“一棵树”,树的根是一个称为根桥的交换机,根据设置不同,不同的交换机会被选为根桥,但任意时刻只能有一个根桥。 由根桥开始,逐级形成一棵树,根桥定时发送配置报文,非根桥接收配置报文并转发,如果某台交换机能够从两个以上的端口接收到配置报文,则说明从该交换机到根有不止一条路径,便构成了循环回路,此时交换机根据端口的配置选出一个端口并把其他的端口阻塞,消除循环。 当某个端口长时间不能接收到配置报文的时候,交换机认为端口的配置超时,网络拓扑可能已经改变,此时重新计算网络拓扑,重新生成一棵树。 2. 功能介绍:生成树协议最主要的应用是为了避免局域网中的网络环回,解决成环以太网网络的“广播风暴”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网络保护技术,可以消除由于失误或者意外带来的循环连接。 STP也提供了为网络提供备份连接的可能,可与SDH保护配合构成以太环网的双重保护。 新型以太单板支持符合ITU-T 802.1d标准的生成树协议STP及802.1w规定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收敛速度可达到1s。 但是,由于协议机制本身的局限,STP保护速度慢(即使是1s的收敛速度也无法满足电信级的要求),如果在城域网内部运用STP技术,用户网络的动荡会引起运营商网络的动荡。 目前在MSTP 组成环网中,由于SDH保护倒换时间比STP协议收敛时间快的多,系统采用依然是SDH MS-Spring或SNCP,一般倒换时间在50ms以内。 但测试时部分以太网业务的倒换时间为0或小于几个毫秒,原因是内部具有较大缓存。 SDH保护倒换动作对mac层是不可见的。 这两个层次的保护可以协调工作,设置一定的拖延时间(hold-off),一般不会出现多次倒换问题。 STP还有屏蔽双绞线的意思(Shielded Twisted-Pair)在生物学,化学以及物理等学科中,STP是standard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的缩写.在理工实验中一般指273K,100KPa的环境;而在医学中则是指标准体温与脉搏.
怎么利用抓包工具抓去数据结合sqlmappost注入
POST注入有两种方法来进行post注入,一种是使用--data参数,将post的key和value用类似GET方式来提交。 二是使用-r参数,sqlmap读取用户抓到的POST请求包,来进行POST注入检测。 查看payload之前一直是加本地代理,然后用burpsuit来看sqlmap的payload,到现在才发现用-v参数就可以实现。 一直认为-v实现的只是控制警告,debug信息级别。 实际上使用-v 3就可以显示注入的payload,4,5,6还可以显示HTTP请求,HTTP响应头和页面。 使用google搜索sqlmap可以测试google搜索结果中的sql注入,很强大的功能吧。 使用方法是参数-g。 不过感觉实际使用中这个用的还是很少的。 请求延时在注入过程中请求太频繁的话可能会被防火墙拦截,这时候--delay参数就起作用了。 可以设定两次HTTP请求间的延时。 有的web程序会在多次错误访问后屏蔽所有请求,这样就导致之后所有的测试无法进行,绕过这个策略可以使用--safe-url,每隔一段时间去访问一个正常的页面。 伪静态页面有些web服务器进行了url rewrite或者网站是伪静态的,无法直接提供测试参数,这样子可以使用*来代替要测试的参数。 执行系统命令当数据库支持,并且当前用户有权限的时候,可以执行系统命令,使用--os-cmd或者--os-shell,具体的讲,当可以执行多语句的时候,会尝试用UDF(MySQL,PostgrepSQL)或者xp_cmdshell(MSSQL)来执行系统命令。 不能执行多语句时,仍然会尝试创建一个webshell来执行语句,这时候就需要web的绝对路径了。 总体来说,成功率偏低,不过个人也有成功的经验~测试等级sqlmap使用--level参数来进行不同全面性的测试,默认为1,不同的参数影响了使用哪些payload,2时会进行cookie注入检测,3时会进行useragent检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