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服务器虚拟化难题有解 (对症下药是什么)

教程大全 2025-07-13 19:00:38 浏览

对症下药 服务器 虚拟化难题有解

2011-03-22 09:32:10上一篇焦点话题中(点击),我们曾对目前服务器虚拟化在实施之前,及具体部署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本文就将致力于破解这些挑战,以帮助确实适用虚拟化技术的用户能够更放心、更轻松也更为坚定的迈上服务器虚拟化之路,接下来就让我们依次对症下药吧。

上一篇焦点话题中(点击),我们曾对目前服务器虚拟化在实施之前,及具体部署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本文就将致力于破解这些挑战,以帮助确实适用虚拟化技术的用户能够更放心、更轻松也更为坚定的迈上服务器虚拟化之路,接下来就让我们依次对症下药吧:

一、如何界定适合实施虚拟化技术的服务器及应用?

严格意义上讲,对于哪些应用适于做虚拟化,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可通过相应的原则来帮助我们过滤。这个原则主要就是应用对系统资源的需求情况,有些企业级应用对处理器资源占用率更大,可能还需要多台物理服务器来支持,那就不太适合做虚拟化,因为虚拟化本身就是一个追求资源复用的技术,它适合整合那些平均处理器占用率略低的应用,比如在20%左右的应用,这样一台物理服务器可以整合4个这样的应用,再留出20%的资源应对突发需求,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当然,资源占用情况与用于承载应用的服务器的能力也是密切相关的,在计划实施虚拟化时,不光要考虑应用对服务器的处理器、内存等资源的占用,还要考虑其在I/O方面的需求。根据这一原则,用户应该选择具备相应能力的服务器,由于它要当作多台虚拟服务器使用,所以处理器与内存资源是首当其冲。比如运行企业关键应用的英特尔至强7500平台,目前在8路配置上即可提供64个CPU核心和高达2TB的内存容量,这在x86服务器中是非常领先的,而其基于英特尔VT-d与VT-c实现的平台内I/O与网络互联的虚拟化功能,也能大大提升了虚拟机的I/O能力。针对这一平台,显然适用于虚拟化的应用种类也就大大增多了。而对资源要求以及关键等级不高的应用,双路平台中,基于英特尔至强5600的服务器就完全可以胜任。总之,资源占用率与占用倾向(占用处理器资源、内存资源还是I/O资源?)是我们根据应用界定服务器是否有必要应用虚拟化技术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做服务器选型时的重点参考。

二、是选小型机还是x86服务器来做虚拟化?

在虚拟化技术方面,x86架构的服务器阵营的确是后来者,但这并不代表它们在虚拟化应用上就是弱者,事实上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这一领域的核心厂商英特尔推出了硬件辅助虚拟化,强化了性能和功能,并降低了虚拟化的性能开销后,x86服务器的虚拟化能力就不再是一个疑问,而是一个肯定的回答了。事实上,现在所有的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公共云(如Google、Amazon等)都是建立在x86平台上的。而且与小型机平台相比,英特尔至强 7500平台新增了超过20个增强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的功能,已能提供与小型机相当的关键业务承载能力,也能为虚拟化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完全可以应用于金融、电信等高端核心业务的虚拟化整合领域。

因此,对于那些没有小型机应用遗留与兼容问题困扰的用户,现在完全可以考虑使用基于至强的x86平台来做核心应用的虚拟化平台,只有那些需要保留原有小型机应用的客户,才有必要认真思考两者间的取舍。

三、服务器虚拟化管理程序选谁的好呢?

目前主流虚拟化软件提供商的方案大体功能正在趋于一致,但仍有各自的长处,例如:vmware在数据中心级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占据领导地位;如果基于Windows平台,那么微软的方案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终端虚拟化方面,则是思杰的传统强项。

在这些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中,一定要注意的是它们对处理器硬件虚拟化辅助技术的支持,它将大大减少虚拟化的性能开销,并更容易实现新的应用。比如英特尔面向处理器的VT-x、面向芯片组的VT-d和针对网络适配器的VT-c虚拟化技术,他们都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全方位的硬件级虚拟化辅助能力,选用支持这些技术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将得到事半功倍的好处,甚至可以获得一些”独有”或额外的收益,比如思杰的XenClient终端虚拟化方案,就是借助于英特尔VT-d技术才能实现,它使得PC终端也能生成全功能的虚拟机,而不会造成本地3D显卡与硬盘存储方面的性能下降。

四、虚拟化之后的性能不理想?

如果排除之前应用是否适用于虚拟化的界定问题,那么出现这一现象的最大原因就是服务器的选型没有与应用的资源占用倾向相挂钩,也就是说用户考虑得还不是很全面。很多人在做虚拟化时,只关注到了CPU与内存资源的占用,而没有关注到与应用效率密切相关的I/O性能。我们不难想象当多个虚拟机共用一套物理存储或网络设备时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对平台进行相应的配置。英特尔VT-d与VT-c技术,配合吞吐量更高的英特尔SSD(固态硬盘)与虚拟网卡解决方案将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前者可以允许虚拟机直接访问主板外设,比如硬盘,而SSD百倍于传统硬盘的IOPS性能可以满足同时多个虚拟机的并发访问,VT-c则可以让一块网卡应对多个虚拟机的复用,让网卡具备了多个虚拟端口的直通响应能力,这些都会大大提高的虚拟机I/O的性能与效率。

五、虚拟机迁移的灵活性如何保证?

虚拟机的实时迁移是虚拟化的一个重要的优势,它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应用想象空间,然而不同CPU平台间的迁移的确面临着因CPU指令集不同可能造成虚拟机与新的物理平台不兼容的情况发生,所以当有这一需求时,一定要注意平台相关技术的保障能力。

在这方面,英特尔的虚拟化技术就专门提供了一项针对此问题的技术–VT FlexMigration,借助这一技术,可以在迁移池中的不同服务器间建立起一组协调一致的指令集,以确保迁移的平滑进行,而不会因为虚拟机请求一个目的服务器所不支持的指令集功能而出现错误,从而让虚拟机迁移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目前,VT FlexMigration支持自至强5100系列(2006年推出)及之后所有的处理器平台间的虚拟机平滑迁移。

服务器虚拟化难题有解

六、虚拟化将多个应用集中在一台服务器上,可靠么?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技术上的进步,x86服务器已经越来越可靠,正如前文所述,基于至强7500的服务器在RAS特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上已能达到与小型机相当的水平,再配合适合的操作系统,在这一点上已经无需用户太过担心,已有能力整合多个关键业务应用。当然,绝对可靠的系统并不存在,小型机也是如此,但不要忘了英特尔的VT-x、VT-d、VT-c等硬件虚拟化辅助技术,也让运行在x86平台上的虚拟机有了更多的”玩法”,提供了物理服务器比不了的功能,比如跨越物理服务器局限的多点虚拟机快速灾备功能,它在保证虚拟机的可用性的同时,借助虚拟机本身的优势,也为IT架构注入了强大的灵活性,并将依此诞生全新的应用模式。

眼见之前列出的六大挑战在眼前被一一破解,相信大家对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也有了更强的信心,不过,在这些主要的挑战之外,仍有很多细节性的问题需要解决,这还需要整个虚拟化产业界与用户的进一步互动。同样,本期《IT号外》的专家支招也不会就这样结束,我们还摘录了一篇有关英特尔顶尖虚拟化技术专家答疑解惑的文章分享给大家,敬请期待。

【编辑推荐】


雷网主机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优缺点有哪些?请详解

朋友:你问题中的雷网主机是一家空间提供商。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最显著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在主机集群内瞬间迁移虚拟机(VM)、减少服务器或应用系统的停机时间。 在使用微软Hyper-V搭建的测试环境中,通过构建主机集群环境,我节省了无数的服务器停机时间。 但是,这个技术也引起了一些问题。 这里,TechTarget中国的特约专家RobMcShinsky将阐述虚拟主机集群环境最重要的三个优缺点。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优点一:主动的风险回避我相信,服务器集群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主将VM从一个主机迁移到另外一个主机。 这样的话,就可以提高服务器和应用系统的运行时间。 在我的环境中,当内存不足、CPU负载偏高或者虚拟主机遇到较高的I/O压力时,我会收到警报。 如果我不能确定真正的原因或者系统需要重启,我就可以主动将VM迁移到集群内的其他主机。 如果这是一个单机,或者说,在主机重启期间,VM不可以关闭;如果重启之后,问题依然存在,我就不得不延长VM的停机时间直到我找到了问题的起因。 但是,在虚拟主机集群中,VM就可以被迁移到其他的主机直到问题解决。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优点二:反应性容错因为集群中的主机监控着所有VM的活动,因此,当一个节点失效时,失效节点的负载就会被指派到另外一个替代的主机。 如果需要较长时间解决失效主机的故障,只要替代它的健康主机有足够的资源,VM就会正常工作。 在我的环境中,如果一个主机失效,VM会自动迁移到另外一个节点。 虽然迁移的过程并不平滑,但工作负载自动变化几乎没有停顿。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优点三:主动的管理我在一个7*24的组织中工作,因此,打补丁和升级工作就必须采取非常严格的管理。 正常情况下,协调1—2台物理主机的停机时间已经比较困难,而要关闭位于同一个物理主机的30多个VM的复杂性就会呈指数增长。 自从切换到单机之后,我妻子就不用担心我要在周日早上1:00-6:00去升级虚拟主机,那个时候,我可以呆在家里休息。 利用虚拟主机集群,当某个主机打补丁和重启的时候,其上的VM迁移到替代的主机。 打完补丁,VM再迁移到原来的主机。 这样,就允许我们在早上极短的时间内,不用停掉整个系统,完成集群的升级。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缺点虽然主机集群环境有令人瞩目的优点,但它同样存在一些实施和管理上的缺点。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缺点一:实施和配置的复杂性配置复杂可能是集群的最大缺点。 建立集群框架、管理主机间的连通性、配置共享存储都不是简单的任务,可能涉及到组织内部多个团队。 你可能不害怕增加的复杂度,然而,很大程度上,都是技术性的工作;但是,随着复杂度的增加,你可能会遗漏某些东西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缺点二:更新和升级的不利因素升级到更新版本的产品和硬件组件也可能引起困难。 因为,虚拟主机集群连接多个系统,各组件间发生着大量的、复杂的交互。 以更新主机上的多路径I/O(MPIO)驱动为例,该操作会影响整个集群。 首先,它影响节点转移逻辑单元号(LUN)到其他节点的效率。 同时,在更新MPIO驱动之前,集群中所有主机的HBA卡的Firmware都需要升级。 如果FW不用升级,那也必须首先安装HBA卡的驱动。 如果是单机,这可以通过1-2次重启解决。 在集群环境中,协调多个虚拟主机服务器则较为困难。 升级实际的虚拟主机软件一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集群节点的交互以及不同软件版本支持(比如,SCVMM、ProtectionManager等)。 一般情况下,厂商会为这些复杂升级提供详细的、一步一步的操作操作指南;同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比较顺利。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缺点三:集群成本因素成本是另外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 要实现一个虚拟主机集群环境,你需要复制部分基础架构并同时保持虚拟机与主机的比例。 此外,大部分厂商的实现需要一个SAN或者独立的磁盘子系统。 开源iSCSI或者廉价的磁盘阵列可能是个精明的选择,但这些选项可能存在性能和稳定性的问题。 以我的经验,在重要的基础架构组件上选择廉价的路线会产生问题,造成绊脚石。 就因为选择了一个特殊的配置能够工作并不意味着就满足了项目目标。 如果管理部门对成本感到担忧,你可以解释给他们虚拟主机集群环境可以提高正常运行时间、提供更好的服务。 依我看,如果正确实施,这种配置就完全对得起付出的成本。 最后,每个组织不得不判断虚拟主机集群环境是否适合自己业务系统模式。 虽然虚拟主机集群环境引入配置的复杂度、升级问题和潜在的额外成本,但是,你的环境可以从加强的服务器或者应用系统可用性和更好的管理上获益。 尽管有潜在的困难或不利因素,但是,我相信实施虚拟主机集群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本是值得的。 以上就是本人对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优缺点的分析,希望对你会有些帮助。

Nehalem是什么?

Nehalem微架构分为两个主要部分:计算内核与非计算内核一. 计算内核的设计来源于之前的微架构,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和加强,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 支持超线程----第三代超线程技术,四核心时多达八个线程(2) 支持虚拟化设备输入/输出 (VT-d)----在之前以虚拟化CPU为主的基础上增加设备输入/输出的虚拟化,能有效提高虚拟机的性能和效率。 (3) 内核加速模式(Turbo Mode)----内核运行动态加速。 可以根据需要开启、关闭以及加速单个内核的运行。 例如,在一个四核的Nehalem 微架构处理器中,如果一个任务只需要两个内核,可以关闭另外两个内核的运行,同时把工作的两个内核的运行主频提高。 如果任务只需要一个内核,可以关闭其它三个内核,同时把工作的一个内核提高到更高的主频运行。 这样动态的调整可以提高系统和CPU整体的能效比率。 (4) 新增的SSE 4.2指令集等等。 二. 非计算内核的设计改动令人瞩目,主要的有:(1) Cache的设计----采用三级全内含式Cache设计,L1的设计和Core 微架构一样;L2采用超低延迟的设计,每个内核256KB;L3采用共享式设计,被片上所有内核共享。 (2) 集成了内存控制器(IMC)----从芯片组上移到CPU片上,支持多通道DDR3内存,内存读取的延迟大幅度减少,内存带宽大幅提升,最多可达三倍。 (3) QPI----快速通道互联,取代前端总线(FSB)的一种点到点连接技术,20位宽的QPI连接其带宽可达惊人的每秒25.6GB,远非FSB可比。 QPI最初能够发放异彩的是支持多个处理器的服务器平台,QPI可以用于多处理器之间的互联。 目前,基于Nehalem微架构的Bloomfield处理器(Bloomfield也是产品代码)已经正式命名为酷睿 i7。 酷睿是品牌,i7是系列编号。 酷睿这一名称现在和未来都将是英特尔公司PC处理器产品的旗舰品牌。 首款基于Nehalem微架构的处理器将是用于台式机的处理器酷睿 i7,支持的芯片组为x58。 这款处理器有4个内核,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 用于服务器和笔记本电脑的Nehalem微架构处理器也会在将来陆续上市

ESXi和华为FusionSphere的区别

FusionSphere是华为自主知识产权的云操作系统,集虚拟化平台和云管理特性于一身,让云计算平台建设和使用更加简捷,专门满足企业和运营商客户云计算的需求。 华为云操作系统专门为云设计和优化,提供强大的虚拟化功能和资源池管理、丰富的云基础服务组件和工具、开放的API接口等,全面支撑传统和新型的企业服务,极大地提升IT资产价值和提高IT运营维护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FusionSphere包括FusionCompute虚拟化引擎和FusionManager云管理等组件,能够为客户大大提高IT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提高运营维护效率,降低IT成本。 ESXi专为运行虚拟机、最大限度降低配置要求和简化部署而设计。 只需几分钟时间,客户便可完成从安装到运行虚拟机的全过程,特别是在下载并安装预配置虚拟设备的时候。 在VMware Virtual Appliance Marketplace 上有800多款为VMware hypervisor 创建的虚拟设备,如今,ESXi已经实现了与Virtual Appliance Marketplace的直接整合,使用户能够即刻下载并运行虚拟设备。 这为即插即用型软件的交付与安装提供了一种全新和极其简化的方式。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