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用listen函数监听,listen从英语上理解就是一个”听”函数,实际上它也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来看UNIX网络编程这本书是怎样对它的解释:listen函数把一个未连接的套接字转换成一个被动套接字,指示内核应该接受指向该套接字的链接请求。
该函数有2个参数,第一个我就不说了,第二参数规定了内核为相应套接字排队的最大连接个数。只看这些理论搞的人稀里糊涂,我们还是来测一下。
请注意上面的服务端中,我是没有调用accept函数的,直接调用getchar()了,跑起来。
查看网络:
看,已经建立起一个连接了。但是我们没有调用accept函数,连接还是建立起来了,这说说明accept函数和TCP三次握手没啥关系,这也是一个知识盲点。好,在开启一个新窗口运行客户端,查看网络状态。(新开窗口运行客户端同上,这里就不用代码演示了)
看,又建立起一个连接。在运行一个客户端,看网络状态。
当第三个客户端连接进来的时候,出现了一个SYN_RECV,这标明第三个客户端没有与服务端建立连接。
我们listen函数设置的监听队列为1,那么监听队列塞了2个之后就没有往里面塞了。这下大概懂了listen函数第二个参数的意义了吧,当参数为1的时候只能监听2个套接字,这应该是从0开始数的。
为什么是大概呢?其实unix网络编程上是这样说的:listen函数的第二个参数是ESTABLISHED和SYN_RECV之和,只是在监听队列没有满的情况下,SYN_RECV状态不容易重现。这时候在服务度输入一个字符会有啥效果呢?
答案告诉你,就是那个SYN_RECV状态变成ESTABLISHED了,这也是 accept函数的作用。accept函数会将已完成连接队列中的对头项返回给进程,所以SYN_RECV变成ESTABLISHED了。这个现象留给大家去实践一下吧,只有自己实践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通过TCP/IP协议发送数据表中数据到主机,思路是什么?
服务器端建立socket监听。 。 客户端建立soket发送连接。 。 将数据报表给打成文件的格式,服务端在接受到报表后再进行后续处理。 。
VC Socket 连接时,使用127.0.0.1这个地址可以却不可以连接上服务端
127.0.0.1只能在本机使用,不能用另一台主机连接127.0.0.1的这台服务器。
如何判断客户端SOCKET已经断开连接
你可以根据服务器收到的数据的长度来判断,如果服务器收到的数据长度是0,那么意味着你的客户端程序已经断开了连接。 从TCP/IP协议栈的角度来说,就是客户端程序关闭了自己写的这一半连接,向服务器发出了一个FIN。 这涉及到TCP的状态迁移,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建议你看一下Richard Stevens先生的《TCP/IP 详解》卷一和《Unix网络编程》卷一,上面有详细的解释。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建议你仔细看一下自己的服务器程序代码。 服务器程序首先要建立一个监听socket,当有客户端连接上来时,服务器会在一个新socket上接受客户端连接。 所以并不存在“乱”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同样推荐你看上面的两本关于网络编程的经典著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