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yper-V环境的虚拟化 服务器 选型
2010-10-12 10:25:42本文将从Hvper-V的主要特性出发,分析器对服务器的各项需求,为广大用户选购面向Hyper-V虚拟化应用的服务器提供参照。
从桌面到数据中心,虚拟化技术正在IT的所有层面上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Microsoft开发的Hyper-V是一个虚拟化平台,它提供了可靠的、可伸缩的平台功能,以及单一的集成管理工具集,可以同时管理物理和虚拟资源。作为下一代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Hyper-V已经集成在 Windows Server 2008和Windows Server 2008 R2中,成为企业级系统的重要功能。
本文将从Hvper-V的主要特性出发,分析器对服务器的各项需求,为广大用户选购面向Hyper-V虚拟化应用的服务器提供参照。
一、微软虚拟化对服务器系统的要求
Hyper-V 是基于虚拟管理程序,包含在Windows Server 2008里面的一个特性;Microsoft Hyper-V Server是一虚拟化的单独产品,可以在单一的物理主机上重新分配工作量。两种软件对于系统环境要求有所不同,表现在支持的操作系统,处理器、内存和硬盘等方面。
Windows Server 虚拟化功能只在 x64 版本的 Windows Server 2008 标准版、企业版和数据中心版中提供,在硬件辅助虚拟化上,需要具有虚拟化选项的特定处理器,即包含英特尔VT(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功能的处理器。同样,在使用Hyper-V Server 2008时,必须是64位的被激活的硬件,如英特尔VT技术。笔者在这里整理如下:
得益于6核12线程带来的强大计算力,至强5600服务器的虚拟化性能是至强5500的1.5倍。在至强5600中,一方面将L3缓存由上一代的8MB增加到了12MB,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另一方面,也使得虚拟机之间的切换速度得到了提升(虚拟内存表的预读取增速)。在技术应用上,09年在至强5500处理器发布时,引用“智能计算”概念,这一技术主要集中在智能性能、智能节能、虚拟化三个方面。在至强5600中,英特尔仍然延续智能计算的理念,因而虚拟化性能有所增强。
二、Hyper-V底层效率更高 针对不同行业部署
通过采用微内核Hypervisor的体系结构,Hyper-V为虚拟机运行提供了更为安全和可靠的平台。在这个最小化的Hypervisor中并不包含驱动程序,而是把驱动程序放在了父分区。最小化的Hypvervisor与新的IO共享模型一道,为Hyper-V提供了原生更加安全的体系结构。
微软Windows Server 2008的使用率毋庸置疑,选择开启管理程序Hyper-V用户量也在逐步增多。而Windows Server 2008 R2推出了全新版本的Hyper-V,其特性能在一台运行虚拟机的主机上整合多个未充分利用的物理服务器,可支持64个逻辑处理器及处理器兼容模式。有数据显示,市场占有率达到23%,虽然这一比例遭到竞争对手的质疑,不过另一款虚拟化产品——Microsoft Hyper-V Server 2008 是一个独立的虚拟化软件,行业用户虚拟化率进一步提升。
Microsoft Hyper-V Server 2008可改善服务器的利用和较低成本费用,允许合并工作量在单一的物理主机上,以进行基础和简单的虚拟化;同时也为测试和开发之用。较低利用的基础架构、部门的应用软件、单一部门的办公工作量,都可以选用Hyper-V Server,因此,它很容易嵌入客户现有的IT环境中。Microsoft Hyper-V Server 2008不仅是进行服务器重组、用户基础、简单虚拟化的***选择,而且还是开发和环境测试的***。因此,使得微软虚拟化的适用范围大大加强。
在面向不同的行业背景,如SV、ISV、金融、教育、零售业、呼叫中心等,微软给出了不同的虚拟化部署的解决方案。
三、适用于微软Hyper-V的服务器推荐
目前,Windows Server 2008 R2 Foundation只能通过购买OEM厂商的单处理器服务器而获得,如果要了解更多关于服务器型号的细节,各家厂商的态度和与微软虚拟化合作的进程也不尽相同。
惠普的ProLiant iVirtualization,将行业领先的虚拟化技术集成到了ProLiant平台上。从惠普官网上了解到,更多的是ProLiant iVirtualization现在可通过VMware和Citrix可靠的产品提供,未来还将包含来
自Microsoft的产品。因此,在HP服务器的参数里表里,我们看不到关于微软Sever 2008 Hyper-V的虚拟化技术的推荐。
在IBM看来,IBM System X 虚拟化,同样选择了VMware 提供了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服务器整合解决方案。如IBM System x3850M2/x3950M2 服务器+VMware 软件为构建虚拟化平台,以及IBM eX5又向虚拟化迈进一大步。
戴尔对于服务器的虚拟化采取比较和谐的态度,用户可以选择VMware 、Citrix 和Microsoft。随至强5600和7500处理器的推出,戴尔的一些新品逐渐加大了与微软的合作力度,如4路机架产品R910就通过微软和英特尔在Windows Server 2008 R2 Hyper-V虚拟化平台和英特尔至强7500处理器的基础上,大展微软动态CRM特性和可测量性(CRM特性得益于至强7500的超大内存容量支持)。
四、不同行业采用Hyper-V的虚拟化成效
微软在当前的行业领域中,正在逐步加大自己的产品份额。国内采用微软虚拟化的成功案例,也不乏少数。就此,笔者整理了微软这几年,在国内行业中一些案例,但遗憾的是,从案例的内容中,我们没有找到具体的服务器型号,更多看到的是关于项目实施前后的效果差异对比和收益。
不过,我们相信,虽然目前内嵌微软虚拟化的服务器品牌厂商,数量并不如VMware多。但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微软作为全球***的OS提供商,Hyper-V 内嵌于Windows Server 2008R2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因而未来可能会通过一些优惠的措施可以提升市场占有率。
微软是一家强大的公司,但在虚拟化方面,正雄心勃勃、力图斩获。它将会用自己的产品与VMware对抗,但就目前而言,尚不大可能在客户心目中占据***的位置。如果说VMware正在成为主要企业级提供商的话,那么微软应该是首要的中端市场提供商。

【编辑推荐】
超线程技术HT是什么?
CPU生产商为了提高CPU的性能,通常做法是提高CPU的时钟频率和增加缓存容量。 不过目前CPU的频率越来越快,如果再通过提升CPU频率和增加缓存的方法来提高性能,往往会受到制造工艺上的限制以及成本过高的制约。 尽管提高CPU的时钟频率和增加缓存容量后的确可以改善性能,但这样的CPU性能提高在技术上存在较大的难度。 实际上在应用中基于很多原因,CPU的执行单元都没有被充分使用。 如果CPU不能正常读取数据(总线/内存的瓶颈),其执行单元利用率会明显下降。 另外就是目前大多数执行线程缺乏ILP(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多种指令同时执行)支持。 这些都造成了目前CPU的性能没有得到全部的发挥。 因此,Intel则采用另一个思路去提高CPU的性能,让CPU可以同时执行多重线程,就能够让CPU发挥更大效率,即所谓“超线程(Hyper-Threading,简称“HT”)”技术。 超线程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减少了CPU的闲置时间,提高的CPU的运行效率。 采用超线程及时可在同一时间里,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芯片的不同部分。 虽然单线程芯片每秒钟能够处理成千上万条指令,但是在任一时刻只能够对一条指令进行操作。 而超线程技术可以使芯片同时进行多线程处理,使芯片性能得到提升。 超线程技术是在一颗CPU同时执行多个程序而共同分享一颗CPU内的资源,理论上要像两颗CPU一样在同一时间执行两个线程,P4处理器需要多加入一个Logical CPU Pointer(逻辑处理单元)。 因此新一代的P4 HT的die的面积比以往的P4增大了5%。 而其余部分如ALU(整数运算单元)、FPU(浮点运算单元)、L2 Cache(二级缓存)则保持不变,这些部分是被分享的。 虽然采用超线程技术能同时执行两个线程,但它并不象两个真正的CPU那样,每各CPU都具有独立的资源。 当两个线程都同时需要某一个资源时,其中一个要暂时停止,并让出资源,直到这些资源闲置后才能继续。 因此超线程的性能并不等于两颗CPU的性能。 英特尔P4 超线程有两个运行模式,Single Task Mode(单任务模式)及Multi Task Mode(多任务模式),当程序不支持Multi-Processing(多处理器作业)时,系统会停止其中一个逻辑CPU的运行,把资源集中于单个逻辑CPU中,让单线程程序不会因其中一个逻辑CPU闲置而减低性能,但由于被停止运行的逻辑CPU还是会等待工作,占用一定的资源,因此Hyper-Threading CPU运行Single Task Mode程序模式时,有可能达不到不带超线程功能的CPU性能,但性能差距不会太大。 也就是说,当运行单线程运用软件时,超线程技术甚至会降低系统性能,尤其在多线程操作系统运行单线程软件时容易出现此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含有超线程技术的CPU需要芯片组、软件支持,才能比较理想的发挥该项技术的优势。 目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芯片组包括如:英特尔i845GE、PE及矽统iSR658 RDRAM、SiS645DX、SiS651可直接支持超线程;英特尔i845E、i850E通过升级BIOS后可支持;威盛P4X400、P4X400A可支持,但未获得正式授权。 操作系统如:Microsoft Windows XP、Microsoft Windows 2003,Linux kernel 2.4.x以后的版本也支持超线程技术。
电脑上下载和拷贝有区别吗?
下载(DownLoad) 常简称“当”(Down),下载,就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文件保存到本地电脑上的一种网络活动。 指把信息从互联网或其他电子计算机上输入到某台电子计算机上(跟‘上载’相对)。 也就是把服务器上保存的软件、图片、音乐、文本等下载到本地机器中。 广义上说,凡是在屏幕上看到的不属于本地计算机上的内容,皆是通过“下载”得来。 狭义上人们只认为那些自定义了下载文件的本地磁盘存储位置的操作才是“下载”。 “下载”的反义词是“上传”。
下载的原理:
WEB下载方式分为HTTP与FTP两种类型,它们分别是Hyper Text Transportation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与File Transportation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的缩写,它们是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的方式,也是两种最经典的下载方式,该下载方式原理非常简单,就是用户两种规则(协议)和提供文件的服务器取得联系并将文件搬到自己的计算机中来,从而实现下载的功能。 BT下载实际上就是P2P下载,该种下载方式与WEB方式正好相反,该种模式不需要服务器,而是在用户机与用户机之间进行传播,也可以说每台用户机都是服务器,讲究人人平等的下载模式,每台用户机在自己下载其它用户机上文件的同时,还提供被其它用户机下载的作用,所以使用该种下载方式的用户越多,其下载速度就会越快。 其工作原理图如图2所示。 P2SP下载方式实际上上对P2P技术的进一步延伸,它不但支持P2P技术,同时还通过多媒体检索数据库这个桥梁把原本孤立的服务器资源和P2P资源整合到了一起,这样下载速度更快,同时下载资源更丰富,下载稳定性更强。
下载的方式:
一、使用浏览器下载这是许多上网初学者常使用的方式,它操作简单方便,在浏览过程中,只要点击想下载的链接(一般是、之类),浏览器就会自动启动下载,只要给下载的文件找个存放路径即可正式下载了。 若要保存图片,只要右击该图片,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 这种方式的下载虽然简单,但也有它的弱点,那就是功能太少、不支持断点续传、对于拨号上网的朋友来说下载速度也太慢。 建议初上网的网友选择这种方式。 二、使用专业软件下载 虽然说现在的网费有所下降,但面对每月上百元的费用也是有点心痛的。 这时你就要选择一款专业的下载软件了。 它使用文件分切技术,就是把一个文件分成若干份同时进行下载,这样下载软件时就会感觉到比浏览器下载的快多了,更重要的是,当下载出现故障断开后,下次下载仍旧可以接着上次断开的地方下载,怎么样?如果你也想感受一下就去下载一个来试试吧!推荐网络蚂蚁和网际快车。 三、通过邮件下载 此方式可能是最省事的了,你只要向因特网上的ftpmail电子邮件网关服务器发送下载请求,服务器将你所需的文件邮寄到你所指定的信箱中,这样就可以像平时收信那样来获得所需的文件了。 我们可以采用专业的邮件下载工具,如Mr cool、电邮卡车E-mail Truck等,只要给它一个文件下载地址和信箱,剩下的就可由它总代理了。 此方式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是由于邮件下载是有排序性的,只有将把在你之前的下载请求全部完成后,才能轮到你,这就会影响到文件的时效性;另一个就是使用E-mail传送文件时需要重新编码,所以收到的文件要比直接下载的大一些。 四、小挪移下载 使用该方式可以将网上一个服务器上的文件移至另一个相对较近、下载速度较快的服务器上,然后再从该服务器上将文件下载下来。 我们可以使用凌云工作室基于“天之式小挪移”所开发的客户工具软件“Webmove”。 它借鉴了网络蚂蚁的操作界面,通过鼠标拖动就可以完成各个输入项的填写,并通过HTTP协议提交到小挪移主页中,其具体的下载工作将由小挪移来帮你完成。 由于拥有一个可以随意登录且速度比较快的FTP服务器的个人用户很少,所以此下载方式对于普通用户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想做一个个人下载网站的朋友来说,可是在好不过了,因为这种挪移的速度很快,并且它是在服务器之间传送,并不需要你上网,从而大大节约了在线实践和上网费用。 其他分类1: HTTP方式:HTTP是我们最常见的网络下载方式之一。 在《中国电脑教育报》的软件下载特区中,大部分软件的下载采用的就是HTTP方式。 对于这种方式,我们一般可以通过IE浏览器或网际快车(FlashGet)、网络蚂蚁(NetAnts)等软件来下载。 FTP方式: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也是一种很常用的网络下载方式。 它的标准地址形式就像“ ftp://218.79.9.100/down/”。 FTP方式具有限制下载人数、屏蔽指定IP地址、控制用户下载速度等优点,所以,FTP更显示出易控性和操作灵活性,比较适合于大文件的传输(如影片、音乐等)。 RTSP和MMS方式:它们分别是由Real Networks和微软所开发的两种不同的流媒体传输协议。 对于采用这两种方式的影视或音乐资源,原则上只能用Real player或Media player在线收看或收听。 但是为了能够更流畅地欣赏流媒体,网上的各种流媒体下载工具也应运而生,像StreamBox VCR和NetTransport(影音传送带)就是两款比较常用的流媒体下载工具。 ED2K方式:这是一种P2P软件的专门下载方式,地址的标准形式如“ed2k://|file|||B4AC1FE930BBF3D1|”,地址一般是由文件名、文件大小和文件ID号码三个部分组成,这种地址一定要通过Emule或Edonkey等P2P软件才能进行下载。 下载电影的主要方式: HTTP WEB下载: 如果有一个高速稳定容量大的空间,这种下载是最爽最牛的,然而要得到这些所付出的是每年一大笔费用。 而免费的HTTP空间很少,也很不稳定,容量也很小。 对于网友间分享是很难实现的。 所以除了一些专用的收费S网站,这种方式已经很少被采用了。 免费邮箱空间下载工具: 使用方便性和速度还是很让人满意的。 如原来海岸线的163邮箱下载工具C163Pro,湖北铁通邮箱下载工具HBTL.。 可惜随着这些免费空间的消失,这种过渡的方式也推出了历史舞台。 专用FTP下载: 如海岸线和羔羊的赞助会员FTP,羔羊的精英会员FTP,其优点是空间稳定,速度较快,资源丰富,分享交流方便。 但这种方式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到的,也就不多说了。 下面我主要就现在3种主要下载方式作一比较和分析: PUB方式: 说白了就是网络上的免费FTP,这种下载方式的优点是空间资源丰富,利用专用工具能找到很多,几乎可以说没有空间限制,使用简单方便,简单学习就能上手,没什么技巧性可言(我这里说的是下片人,发片人还是需要很多技术的)这可能也是他一直使用着的原因之一。 缺点也是明显的,档案时效性差,空间安全性差。 传片麻烦。 发片人找空间也是很让人头疼的一件事情。 片源也不够丰富。 有的空间的速度非常慢,还有的空间还限制连接人数。 电驴方式: 一种非常好的P2P软件。 优点是片源极为丰富,基本上不存在档案时效性的问题,从原理上说只要有耐心你就能下到你想要的片子,当然,电驴是不好驾驭的,很多人抱怨驴子速度慢,这里的主要原因还是用驴子的方法问题,其实对于用驴子的老手来说,除了高速FTP和HTTP下载,还没有任何一种下载的速度能和驴子相比,当然这里说的是绝对速度,就一部影片来说,驴子的下载速度不能说快,但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一起下载速度就非常快了。 当然,资源占用过高也是驴子的一个缺点。 只可惜用好电驴对很多新人来说确实比较困难,这里就不能不提一下一个新兴的P2P势力BT ,就BT和驴子相比,也有它的一些特点,首先,BT的片源的针对性更强,除非发片人恶作剧,否则不会象驴子一样常常下到假档和不好的片子,在驴子上很多看封面非常好看的片子下载下来内容却惨不忍睹,而BT的片源都是发片人经过精心的挑选推荐给大家的。 不论你口味怎样,片子的品质总会有保证。 BT方式: 就使用上来说,BT的使用可以说极为简单,甚至比PUB下载还要简单的多。 BT的使用没那么多技巧,你只要安装好客户端,下载好种子就能马上开始下载了。 (当然,也有一些内网提速的方法,请参考相关贴子)就单一文件下载速度而言,BT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果下载的人够多,能轻轻松松的到达50K以上 甚至100k,200K或者更高。 和PUB比起来 最本质的就是BT是下载的人越多越快(这是所有P2P软件的本质),PUB是下载的人越多越慢,设想一部非常经典的大片同时在BT和PUB上上演,同时有很多人下载,结果如何不言而喻了。 (PUB区老大不知道会不会要我小命,别介意没有针对的意思,就是一点客观的评论)。 BT刚刚开始下载的时候是很慢的,但是随着下载的人越来越多速度会越来越快。 没有点耐心是用不好P2P下载的。 对于初学P2P的兄弟,建议用这个东西,就算对于驴子老手来说,也可以把这个和驴子互补来使用。 (这下ED区的老大也不会放过我了)我个人认为驴区和BT区应该非常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样都是P2P的下载,都是以分享为第一前提,各有其无法取代的优点和无法弥补的缺点,如果能把两者更好的结合起来,我个人认为将会给我们的资源天空带来一片新的景象,诚然,驴子上的资源的丰富是任何一种别的下载方式所不能比较的,然而,驴子上资源的选择可能也是最痛苦的,相信很多用驴老手都会有这样的感促吧,下载下来的片子删掉的比保留的要多。 很多片子的质量都是很不尽人意的。 对老手来说尚且如此,那新手就更惨不忍睹了,本来用驴子就用的不好,速度不快,好不容易弄几个片下来还不满意真是欲哭无泪,从我处女贴[驴子上的资源经典介绍]的情况就很明显反映了这种情况,我的这个贴的回复和点击在几个精华贴里面后来居上,其实我有个什么功劳,我不过是综合了各个老大的连接,甚至连封面都照搬,我只不过对片子作了个审核,加了些评论,让大家下的时候少走了点弯路。 而后面我的以发片为主的贴子反而回复情况不怎么理想。 这也说明了广大驴友对这方面的要求是多么迫切。 由此我也想提点建议,我们ED区是不是该搞个推精活动,不一定要新片或者没发过的片,但一定要是你已经下好看过的,把驴子上这些散乱的资源作一定的整理收集配上封面和详细的截图,对片子作出必要的说明介绍,我认为搞一些这种集合性较强并配有说明的贴子能极大的推动驴区的人气。 说到这里就说说我对Ed和BT之间的互补提点看法,刚才也说了,驴上的资源太多也太不好选择,很难收集,那么大家是不是可以通过BT把自己从驴子上下载的或者自己手里的经典片子推给大家。 就单个片子下载来说BT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因为我用BT下过很多最新动画和电影,速度是相当满意的,当然现在我们的BT人气不是很旺,速度可能不是很快,但没有大家的努力这个区怎么能旺,想收集好片精品的兄弟都来做点贡献,考虑到现在BT区精英太少,我想我们ED联盟的兄弟是不是在用驴之余也来做点贡献,把自己手里的好片拿到BT上来贡献一下,能同时在BT和驴子上下载的片子是不是来BT下载,也做点分流的贡献,毕竟在你的驴子下载列表里面减少一两个片子对驴子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多了你一个来分流BT对羔羊兄弟们的帮助来说是很大的。 就对我们用驴的人来说也可以得到很大的好处。
拷贝,很简单!
就是把东西复制下来的意思!并没有以上的网络传输的过程。
如何在server 2012r2中安装hyper-v虚拟机
1、安装一台WindowsServer 2012 R2 Datacenter的宿主机并添加Hyper-v角色,然后激活它。 2、在Hyper-v中安装一台WindowsServer 2012 R2版的虚拟机。 3、在虚拟机中,打开如下命令:slmgr /ipk (AVMA key)(AVMA key)=下表提示的Key。 如slmgr /ipk Y4TGP-NPTV9-HTC2H-7MGQ3-DV4TW虚拟机既可自动激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