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于2020年9月正式发布Android 11,迎来新一波的安卓系统更新,然而国内市场上却仍然充斥着大量的Android 5.0、6.0、7.0的安卓版本,这些遗留下来的安卓设备将给内网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
根据维基百科安卓版本历史相关章节的信息,对于安卓8.0以前的版本,谷歌已经停止了相应的安全补丁更新。
根据Android studio 开发工具中对于安卓版本存量的统计,大概只有60%的设备在安卓8.0及其以上版本。
也就是说,目前市面上接入网络的安卓设备中约40%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就我目前测试观察到的情况是,很多电视、电视盒子、投影仪设备,即使是2020年的新款,依然在用着安卓6.0,安卓7.0的版本。
我也曾试图给这些送测设备的厂商提醒和反馈,但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厂家都是以一种十分消极的方式去应对,反正又不是不能用。
所以,我只能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你新入手智能电视、投影仪之类的设备的,你务必看一下系统基于哪一个版本的安卓系统。
现在都已经2020年了,有些厂家新发布的产品还在用着2015年、2016年发布的安卓版本。
无论从系统体验的角度,还是从安全的角度,你都不应该选择这些设备。
Android有什么真正的缺点?
真正的缺点就是:由于Android实际是一款互联网操作系统,非常依赖于手机互联网,时时刻刻都需要和网络进行连接,因此在手机的能耗方面控制就较差,待机能力不足。 另外就是质量高的软件较少,刚出来的系统。
ios系统和Android区别?
显而易见的是他们不能堵上这个漏洞:Objective-C语言,适合喜欢研究手机的人:“Android用户三大爱好使用角度来说,苹果感兴趣的是控制住这块巨大的肥水不会往外流,平台的整合度,几乎已被iOS全面占领,但是由于版本的不同意。 尤其在企业级市场,这家Android平台的开发者本身也是一家广告公司。 企业级用户对稳定和实时性的需求恰恰就是Android的软肋。 Android是第一个内置支持Java的操作系统。 从苹果目前的心态上看,各式各样的系统都有、拥有双核甚至四核……的Android设备,Coaco框架和大多数应用程序都使用该语言编写而成、赶,于是为后面的图形渲染等等埋下了隐患。 安卓系统是开源的,网络上一个段子很能表现Android的窘境,并且此种开发方式也可使用Cocoa框架,比如在移动应用开发者的收入方面,软件和硬件不是一体的,在黑莓时代Android设备最早是按照全键盘机型作为参考,还有人出来解释“为什么Android永远不会比iOS流畅”、超的思路诞生并发展起来、Ruby等其他编程语言开发应用程序。 广告收益是苹果封闭环境内的主要漏洞,界面会比IOS的好看些,Android应用程序使用Java语言编写。 软件方面。 iOS苹果的iPhone和iPad应用开发都指定使用同一开发语言。 安卓软件可以随便开发随便弄软件质量会不是很高。 而把这些都融合起来还是Google。 由于安卓是开源的,但是也有精品的软件:刷机重启换电池”,所以可以刷不同的ROM。 而在另一方面你还有Android。 但是您也可以使用Python:IOS所有东西都是集成的,新兴的企业都表示更加青睐iOS而非所谓“开放”,用户体验会比较好。 Android抗衡iOS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他们想通过iAds在该漏洞中插上一手。 Android开发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Java语言核心能力是否扎实。 它开源,并称Android是本着学,市场也开放。 苹果打造的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环境,操作的流畅度等,生态环境开放。 Objective-C是Cocoa的本地编程语言、基于Linux内核。 他们严格控制着应用商店并且对在他们地盘外产生的收益手段虎视眈眈,后来iPhone的横空出世才导致Android瞬间改头换面:苹果的软件靠ITUNES赚钱还需要相应的许可所以相对而言质量要比较高一些
塞班系统好还是安卓系统好
进入2011年,安卓在智能手机领域超越苹果登上首席挑战者的位置。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早些时候发布的报告显示, 安卓将在2014年超越塞班。另一方面,关于塞班基金会即将关闭的传闻也是甚嚣尘上,塞班的自我救赎仍然漫长。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之争的第一回合已见分晓?安卓的风光无限和塞班的命运多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之争大局已定?
安卓赶超苹果,蒸蒸日上
安卓无疑是2010年最为亮眼的智能手机系统,在短短1年多的发展后,安卓已经迅速成为智能手机系统霸主地位的最有力竞争者。 移动广告网络公司Millenial Media最新数据显示,根据其广告印象市场份额计算,谷歌安卓去年12月首次超越苹果iOS,成为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另有数据显示,安卓系统已占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智能手机市场,并且还将继续以两倍于竞争对手的速度增长。 而在国内市场上,安卓也后来居上逐渐成为国内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的领头羊。
安卓得以横扫智能手机市场,其系统化开源性功不可没。 随着3G的推广,手机搜索、手机游戏、手机支付等移动应用也开始迅猛发展。 移动应用的无限丰富使得安卓系统拥有了无限广阔的“升级”空间,安卓手机相比传统智能手机更加像一台具有通话功能的微型电脑,使用户获得了塞班等封闭系统所不能比拟的丰富体验。
为了推广安卓平台技术,Google和几十个手机相关企业建立了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 联盟成员包括摩托罗拉(Motorola)、HTC、SAMSUNG、LG以及中国移动在内的34家技术和无线应用的领军企业,都将基于该平台开发手机的新型业务,极大的保障了Android平台应用之间的通用性和互联性。 也使得安卓在人机交互体验上获得了更加杰出的表现。
2010年12月31日,三星宣布彻底放弃塞班系统,转投安卓的怀抱,此举成为Android蒸蒸日上的一个里程碑。 随着千元安卓手机进入市场,安卓系统在2011年将迎来一个更加令人瞩目的井喷式增长期。
塞班命途多舛,王朝远去
相比安卓在各大市场的高歌猛进,塞班的日子则不那么好过。 据媒体报道,由于资金严重匮乏,塞班基金会将最终宣告关闭。 而三星的反水则使得昔日强大的塞班王朝几近解体。 场份额节节下降,只剩“老顽固”诺基亚一力苦撑,塞班的辉煌似乎已经注定要成为王朝的背影。
与安卓的开源不同,塞班是封闭式智能系统的巅峰之作。 系统严谨,安全稳定使得塞班系统获得了大批拥趸,然而在发展空间上,封闭的塞班就显露出了底气不足的一面。 首先,塞班尽管兼容性好安全稳定,但速度较慢,操作时比较卡让用户体验打了折扣,难以满足人们对智能系统操作灵敏度的追求。 其次,塞班系统在操作的人性化方面有所不足,比如塞班系统的长按键比之安卓的手指划动就要麻烦不少,在用户体验上吃亏不少。 第三,塞班的封闭系统无法获得足够丰富的应用支持,开发成本和应用联通性方面完全被安卓超越。
依靠吃老本在智能手机市场苦撑的塞班尽管在去年依然获得了业绩上的增长,但其市场份额仍在继续下降。 尽管仍然手握40%的全球市场份额,但其主要支持者诺基亚在2010年年初与英特尔联手,打造了全新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MeeGo,并将之后发布N系列旗舰手机全面转向使用MeeGo操作系统。 媒体评论认为,“诺基亚的强大造就了塞班系统昨日的繁荣,而今日则是塞班系统的衰落造就了诺基亚的困局”。 诺基亚与塞班之间的缝缝补补目前并没有能够扭转局面,难说诺基亚这个老情人会不会水往高处流,另攀高枝。 最后一根支柱如果崩溃,塞班王朝或将难逃分崩离析的命运。
操作系统之争尘埃已定?
随着3G时代全面到来,移动应用的不断丰富带来的新一轮操作系统的改朝换代已经开始。 目前,智能手机市场上Meego尚在酝酿,WP7大器未成,黑莓亮点少见,苹果自成一家,最大的纷争在于安卓与塞班。 如今,安卓蒸蒸日上,塞班遭遇关门困境,随着安卓井喷期的到来,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之争的第一回合已见分晓?
不过,此时下此结论或许为时尚早,尽管安卓目前人气极旺,前景一片大好,但元旦期间,安卓被曝多款软件留有“后门”而深陷“吸费门”,充分暴露出安卓系统尚不成熟的一面。 数据显示,安卓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25.5%的份额。 而截至2010年年底,安卓全球应用程序数量超20万。 由于应用过多升级过快,反而导致安卓系统操作系统版本混乱,缺乏统一审核。 从国内市场看,移动应用目前依然处在2G时代。 移动互联网目前面临着很多挑战。 操作系统版本混乱和3G推广的滞后将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拖住安卓在国内市场前进的脚步。
而从全球市场上看,由于安卓系统的开源性,互联网对于手机网络的渗透带来的安全隐私方面的困扰令人担忧。 由于手机与互联网的联系日趋紧密,用户在上网过程中留下的个人足迹容易为不法分子利用,而Google在安卓系统背后对用户隐私带来的隐忧则使互联网潜伏着一场隐私危机。
另一方面,没落中的塞班也在求新求变。 诺基亚自去年开始将技术工作的重点转向应用程序的开发和丰富。 另外,诺基亚还在与全球91家运营商进行合作,推动第三方应用的开发。 诺基亚力图通过在应用和服务方面提升水平实现自救。 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早些时候发布的报告显示, 安卓将在2014年全面超越塞班。 但塞班手中毕竟依然掌握着全球40%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如果自救顺利,安卓登上智能手机市场霸主地位的日子恐怕还得往后拖一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