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er-浅谈Win-2008虚拟化应用之道 (server是什么意思)

教程大全 2025-07-15 19:45:28 浏览

浅谈Win server 2008虚拟化应用之道

2009-05-18 18:20:14Hyper-V作为Windows server 2008的新亮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因为它能满足人们在一台物理 服务器 上跑很多服务的需求,远远的大于一台服务器所提供的功能。

Hyper-V作为Windows server 2008的新亮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因为它能满足人们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跑很多服务的需求,远远的大于一台服务器所提供的功能。不需要更多的硬件设备就能达到由单一服务器向多功能服务器过渡的目的,这是每一个单位管理者最愿意看到的,而一切工作只要建立起一个Hyper-V服务器就可以搞定了。

一、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性能的提升

过去我们曾经使用的虚拟软件,比如VirtualBox、Virtual PC,它的构建结构与Hyper-V是不同的,区别在前者是从低向高为硬件->OS->虚拟化软件->虚拟机,虚拟机上的数据要传到硬件需要经过三层,因为每层的标准和接口的不同导致了数据要来回转换,从而启动运行很慢。而Hyper-V则放置在了物理硬件的上面,只有300k,但作用很厉害,它就是连接硬件和虚拟机的,它的位置比系统内核还要靠下,从它向上都可以认为是虚拟机,包括Windows server 2008。综合Hyper-V的短小精悍及VMBus速度的提升要比原来的虚拟化产品在Emulation(模拟层)下联络虚拟机和硬件先进的许多,因此在Windows server 2008中跑虚拟机是非常轻松的事情。

二、CPU与内核上的要求

现在的CPU产品,无论是AMD或Intle,只要它标记着AMD-V或Intel VT,它就表明支持虚拟化产品。在操作系统上,Hyper-V要求是64位的,摈弃32位的是因为在一台仅***支持4G内存的服务器上跑十几个虚拟机,显示它是强弩之末,没有多大意义。

小总结:运行Hyper-V的硬件需求:

1、server 2008 Enterprise或>


一个vCPU和多个vCPU的最大性能有区别么

多核的优势在于多线程任务处理,单线程任务无什么区别的,

虚拟化技术是什么?是否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来实现软件应用与底层硬件相隔离?

虚拟化技术。 通过虚拟化技术可实现软件应用与底层硬件相隔离,它包括将单个资源划分成多个虚拟资源的裂分模式,也包括将多个资源整合成一个虚拟资源的聚合模式。 根据不同的对象,虚拟化技术可分成存储虚拟化、计算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等,其中计算虚拟化又可分为系统级虚拟化、应用级虚拟化和桌面级虚拟化。

雷网主机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优缺点有哪些?请详解

server

朋友:你问题中的雷网主机是一家空间提供商。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最显著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在主机集群内瞬间迁移虚拟机(VM)、减少服务器或应用系统的停机时间。 在使用微软Hyper-V搭建的测试环境中,通过构建主机集群环境,我节省了无数的服务器停机时间。 但是,这个技术也引起了一些问题。 这里,TechTarget中国的特约专家RobMcShinsky将阐述虚拟主机集群环境最重要的三个优缺点。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优点一:主动的风险回避我相信,服务器集群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主将VM从一个主机迁移到另外一个主机。 这样的话,就可以提高服务器和应用系统的运行时间。 在我的环境中,当内存不足、CPU负载偏高或者虚拟主机遇到较高的I/O压力时,我会收到警报。 如果我不能确定真正的原因或者系统需要重启,我就可以主动将VM迁移到集群内的其他主机。 如果这是一个单机,或者说,在主机重启期间,VM不可以关闭;如果重启之后,问题依然存在,我就不得不延长VM的停机时间直到我找到了问题的起因。 但是,在虚拟主机集群中,VM就可以被迁移到其他的主机直到问题解决。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优点二:反应性容错因为集群中的主机监控着所有VM的活动,因此,当一个节点失效时,失效节点的负载就会被指派到另外一个替代的主机。 如果需要较长时间解决失效主机的故障,只要替代它的健康主机有足够的资源,VM就会正常工作。 在我的环境中,如果一个主机失效,VM会自动迁移到另外一个节点。 虽然迁移的过程并不平滑,但工作负载自动变化几乎没有停顿。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优点三:主动的管理我在一个7*24的组织中工作,因此,打补丁和升级工作就必须采取非常严格的管理。 正常情况下,协调1—2台物理主机的停机时间已经比较困难,而要关闭位于同一个物理主机的30多个VM的复杂性就会呈指数增长。 自从切换到单机之后,我妻子就不用担心我要在周日早上1:00-6:00去升级虚拟主机,那个时候,我可以呆在家里休息。 利用虚拟主机集群,当某个主机打补丁和重启的时候,其上的VM迁移到替代的主机。 打完补丁,VM再迁移到原来的主机。 这样,就允许我们在早上极短的时间内,不用停掉整个系统,完成集群的升级。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缺点虽然主机集群环境有令人瞩目的优点,但它同样存在一些实施和管理上的缺点。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缺点一:实施和配置的复杂性配置复杂可能是集群的最大缺点。 建立集群框架、管理主机间的连通性、配置共享存储都不是简单的任务,可能涉及到组织内部多个团队。 你可能不害怕增加的复杂度,然而,很大程度上,都是技术性的工作;但是,随着复杂度的增加,你可能会遗漏某些东西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缺点二:更新和升级的不利因素升级到更新版本的产品和硬件组件也可能引起困难。 因为,虚拟主机集群连接多个系统,各组件间发生着大量的、复杂的交互。 以更新主机上的多路径I/O(MPIO)驱动为例,该操作会影响整个集群。 首先,它影响节点转移逻辑单元号(LUN)到其他节点的效率。 同时,在更新MPIO驱动之前,集群中所有主机的HBA卡的Firmware都需要升级。 如果FW不用升级,那也必须首先安装HBA卡的驱动。 如果是单机,这可以通过1-2次重启解决。 在集群环境中,协调多个虚拟主机服务器则较为困难。 升级实际的虚拟主机软件一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集群节点的交互以及不同软件版本支持(比如,SCVMM、ProtectionManager等)。 一般情况下,厂商会为这些复杂升级提供详细的、一步一步的操作操作指南;同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比较顺利。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缺点三:集群成本因素成本是另外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 要实现一个虚拟主机集群环境,你需要复制部分基础架构并同时保持虚拟机与主机的比例。 此外,大部分厂商的实现需要一个SAN或者独立的磁盘子系统。 开源ISCSI或者廉价的磁盘阵列可能是个精明的选择,但这些选项可能存在性能和稳定性的问题。 以我的经验,在重要的基础架构组件上选择廉价的路线会产生问题,造成绊脚石。 就因为选择了一个特殊的配置能够工作并不意味着就满足了项目目标。 如果管理部门对成本感到担忧,你可以解释给他们虚拟主机集群环境可以提高正常运行时间、提供更好的服务。 依我看,如果正确实施,这种配置就完全对得起付出的成本。 最后,每个组织不得不判断虚拟主机集群环境是否适合自己业务系统模式。 虽然虚拟主机集群环境引入配置的复杂度、升级问题和潜在的额外成本,但是,你的环境可以从加强的服务器或者应用系统可用性和更好的管理上获益。 尽管有潜在的困难或不利因素,但是,我相信实施虚拟主机集群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本是值得的。 以上就是本人对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优缺点的分析,希望对你会有些帮助。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