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数据遇到敏捷-会发生什么 (当大数据遇到的困难)

教程大全 2025-07-15 19:53:41 浏览

今年九月在纽约的O’Reilly媒体会议上大数据技术有两大呼声:企业级和敏捷。我们知道企业级的商务智能产品有Oracle Hyperion、SAP BusinessObjects和IBM Cogonos,而敏捷产品有QlikView、Tableau和TIBCO Spotfire。

如果事实证明大数据必须购买企业级的产品,那么就意味着大数据会花大本钱。但这并非绝对,通过使用大数据敏捷技术,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可以控制成本,从大数据中获益。至关重要的是尽可能降低成本并***化的了解大数据集,一旦数据被转化为可用便具有对业务的洞察力,然后以各种方式将问题汇总,并发挥企业技术的优势解决问题。

企业级 VS 敏捷BI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BI世界里发生了什么。企业级BI设计的意图是为了满足大型企业中许多信息孤岛的要求。典型场景如下:信息孤岛中的数据通过ETL 的过程被清洗和规范化,进入到数据仓库中,成为一个可用的版本。然后,通过报表和分析技术,数据被切片、切块,并交付给成千上万的人。企业级BI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通过多种应用程序的协同工作,以满足企业中成千上万人的需求。企业级BI的问题是它的配置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所有大型的复杂系统都十分难以配置和改动。

敏捷BI可以解决企业BI所面对的诸多问题。敏捷BI可以以高度互动的方式为最终用户排序、筛选和统计数据,而不需要BI专家的指导。企业采用敏捷BI技术,可以更广泛的享受数据所体现的价值。

企业级 VS 敏捷的大数据

现在是大数据技术出场的时候了,EMC Greenplum、Teradata Aster>敏捷的大数据解决企业级平台的难题

回头看看我们所提到的三种敏捷的大数据技术,首先的问题是:它们为什么被称作是敏捷的?

当大数据遇到的困难

答案其实很简单,它们可以让用户获取非凡的数据洞察力,并削减价格。如下:

一个敏捷的大数据在大批量处理中的案例

David Inbar是Pervasive的市场发展战略办公室的***执行官,在价格低廉的做了一个实验演示,处理了足够庞大的可称之为大数据的数据。

DataRush的工具包消除了程序员并行编程的复杂度。即便是科技狂人,相对编写一个单线程的程序,并行编程也无异于是火箭科学。>将敏捷组件集合起来构建企业级系统

敏捷技术在针对大数据创建智能业务系统方面具有极大优势,但仍然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敏捷BI能够降低成本,面对大数据的挑战,它将证明它的价值。


什么叫数控?数控技术包括那些?怎样学好数控

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 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 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1908年,穿孔的金属薄片互换式数据载体问世;19世纪末,以纸为数据载体并具有辅助功能的控制系统被发明;1938年,香农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数据快速运算和传输,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基础。 数控技术是与机床控制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 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成为世界机械工业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推动了自动化的发展。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 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 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普通机械正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的数控机械所代替。 目前国外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已达到85%以上,而我国的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不足20%,随着我国机制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可在现代制造业的模具、钟表业、五金行业、中小制造业、从事相应公司企业的电脑绘图、数控编程设计、加工中心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 电火花及线切割工作,所以目前现有的数控技术人才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而且人才市场上的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大,企业要在人才市场上寻觅合适的人才显得比较困难,以至于导致模具设计、CAD/CAM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我国各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 在各种招聘会上,数控专业人才更是企业热衷于标注“急聘”、“高薪诚聘”等字样的少数职位之一,以致出现了“月薪6000元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元招不到数控技工”的现象。 据报载,我国高级技工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原有技工年龄已大,中年技工为数不多,青年技工尚未成熟。 在制造业,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床的人才已成稀缺, 据统计,目前,我国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 而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 这表明,我们的高级技工在未来5—10年内仍会有大量的人才缺口。 随着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企业对较高层次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而借助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当进入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调整时期,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匹配、培养相当数量的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职业人才,成为迫切要求。 而对于数控加工专业,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过硬的实践能力,更要掌握系统而扎实的机加理论知识。 因此,既有学历又有很强操作能力的数控加工人才更是成为社会较紧缺、企业最急需的人才。 下面的问题上面那位仁兄已经回答过了

网络七层是什么意思

OSI 七层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物理层 : O S I 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 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在你的桌面P C 上插入网络接口卡,你就建立了计算机连网的基础。 换言之,你提供了一个物理层。 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出错率。 网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O S I 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递。 为了保证传输,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 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数据,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网络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 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独立于网络和它的节点和所采用的物理层类型,它也不关心是否正在运行 Wo r d 、E x c e l 或使用I n t e r n e t 。 有一些连接设备,如交换机,由于它们要对帧解码并使用帧信息将数据发送到正确的接收方,所以它们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 网络层: O S I 模型的第三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网络层通过综合考虑发送优先权、网络拥塞程度、服务质量以及可选路由的花费来决定从一个网络中节点A 到另一个网络中节点B 的最佳路径。 由于网络层处理路由,而路由器因为即连接网络各段,并智能指导数据传送,属于网络层。 在网络中,“路由”是基于编址方案、使用模式以及可达性来指引数据的发送。 传输层: 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 传输协议同时进行流量控制或是基于接收方可接收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发送速率。 除此之外,传输层按照网络能处理的最大尺寸将较长的数据包进行强制分割。 例如,以太网无法接收大于1 5 0 0 字节的数据包。 发送方节点的传输层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片,同时对每一数据片安排一序列号,以便数据到达接收方节点的传输层时,能以正确的顺序重组。 该过程即被称为排序。 工作在传输层的一种服务是 T C P / I P 协议套中的T C P (传输控制协议),另一项传输层服务是I P X / S P X 协议集的S P X (序列包交换)。 会话层: 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 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 你可能常常听到有人把会话层称作网络通信的“交通警察”。 当通过拨号向你的 I S P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请求连接到因特网时,I S P 服务器上的会话层向你与你的P C 客户机上的会话层进行协商连接。 若你的电话线偶然从墙上插孔脱落时,你终端机上的会话层将检测到连接中断并重新发起连接。 会话层通过决定节点通信的优先级和通信时间的长短来设置通信期限表示层: 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这种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网络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表示层管理数据的解密与加密,如系统口令的处理。 例如:在 Internet上查询你银行账户,使用的即是一种安全连接。 你的账户数据在发送前被加密,在网络的另一端,表示层将对接收到的数据解密。 除此之外,表示层协议还对图片和文件格式信息进行解码和编码。 应用层: 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 术语“应用层”并不是指运行在网络上的某个特别应用程序 ,应用层提供的服务包括文件传输、文件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的信息处理。

电脑内存技术参数有哪些?

内存容量内存容量是指存放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和数据的多少。 内存容量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整体性能,是除CPU之外能表明计算机档次等级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主流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一般为128MB、256MB和512MB。 2 数据带宽数据带宽是指内存一次输出/输入的数据量,是衡量内存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常情况下,PC100的SDRAM在额定频率(100MHz)下工作时,其峰值传输率可以达到800MBps;工作在133MHz的情况下,其峰值的传输率已经达到了1.06GBps,这一速度比PC100提高了200MBps。 在实际应用中,其性能提高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对于DDR而言,由于在同一个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能传输数据,所以工作在133MHz时,它的实际传输率可以达到2.1GBps。 计算内存带宽的公式也很简单:内存带宽总量(Mbytes)=最大时钟速频率(MHz)×总线宽度(bits)×每时钟数据段数量/8。 3 ECC校验为了防止内存中的数据发生错误,需要对字节中的数据位进行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对于保证数据的正确读写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数据量非常大的计算中。 标准型的内存条有的有校验位,有的没有;非标准的内存条均有奇偶校验位。 ECC是Error Correction Coding或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的缩写,代表具有自动纠错功能的内存,可以纠正一位二进制数的错误。 ECC内存也是在原来的数据位上外加位来实现的。 当数据的位数增加一倍,Parity也增加一倍,而ECC只需增加一位,当数据为64位时所用的ECC只需增加一位,当数据为64位时所用的ECC和Parity位数相同。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