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nq是一种非常先进的SOC芯片,由Xilinx公司开发,被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网络通信等领域。为了充分发挥Zynq芯片的性能,必须将linux固化到芯片内部,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实现Zynq Linux固化程序。
之一步:创建Vivado项目
打开Vivado软件,选择“Create Project”命令,命名项目并设置所需的选项。
第二步:添加Zynq处理器系统
在“Create Project”对话框中,勾选“Create a new block design”选项,并单击“Next”。
接下来,选择“Boards”选项卡,并从列表中选择所使用的开发板。然后,选择Zynq处理器系统,该系统将包含ARM Cortex-A9处理器核和必要的外设。
第三步:配置Zynq系统
在“Diagram”视图中,双击Zynq系统图标,在弹出的“Re-customize IP”对话框中,单击顶部的“Run Block Automation”按钮。然后,选择所需的接口和外设,并在必要时自定义其属性。
第四步:添加Petalinux系统
在Vivado软件中,选择“File -> Export -> Export Hardware”命令,将硬件描述文件导出到本地计算机。然后打开Petalinux工具,输入以下命令将硬件描述文件导入:
petalinux-CONfig –get-hw-description=/path/to/hardware
接着,选择“File -> New Project”命令,创建新的Petalinux工程。在“新工程向导”对话框中,设置工程的名称、版本、存储位置等信息,并选择使用刚刚导入的硬件描述文件。之后,配置Linux内核的选项,包括内核版本、文件系统类型等。
第五步:构建Petelinux系统
在Petalinux工具中,输入以下命令构建Petelinux系统:
petalinux-build
该命令将生成一个完整的Linux系统映像文件。在构建之前,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添加所需的软件包:
petalinux-config -c rootfs
接着,运行以下命令将Linux系统映像文件制作成Boot Image:
petalinux-package –boot –fl path/to/fl.elf –fpga path/to/fpga.bit –u-boot
在Petalinux工具中选择“File -> Export -> SDK”命令导出SDK,这将为下一步广播程序提供必要的工具。
第六步:广播程序
在SDK软件中,选择“Xilinx Tools -> Create Boot Image”命令创建Boot Image文件。在“创建Boot Image”对话框中,选择所需的启动设备、FSBL、操作系统镜像等。然后,将Boot Image文件复制到相应的启动设备上即可完成Zynq Linux固化程序的安装。
通过以上的六个步骤,我们可以实现Zynq Linux固化程序的安装和配置。固化程序可以提高Zynq芯片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支持各种应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仔细阅读每个命令的说明,避免错误操作导致系统出现问题。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如何为zynq-7000创建BOOT.bin文件
1、用于创建BOOT.bin需要的文件
(1)u-boot.elf:在Linux下编译后生成u-boot文件,再强制改名为u-boot.elf文件,得到之。
(2)zynq_fl_0.elf:在EDk下创建得到之。
(3)system.bit::在PlanAhead中生成的bit文件;该文件不是必须的,没有该文件时,相当于把Zynq只当ARM来用。
2、创建BOOT.bin文件
(1)只含有PS部分的设计
在SDk下,Xilinx Tools -> Craete Boot
Image得到如下图所示:
(2)同时包含有PS和PL设计

在(1)中所述生成的BOOT.bin文件不含有给PL部分配置的*.bit文件,即只是ARM部分的运行代码。要渣档春使PL部分也能运行,需要在创建BOOT.bin文件时,加入PL部分的设计生成system.bit文件
相比而言蠢稿,由于(1)中生成的BOOT.bin文件没有PL部分的设计,也就无需对PL进行配置,所以启动时会如耐快一些,而(2)中的BOOT.bin文件启动要慢一些,大概有30s~40s不等(依赖于system.bit文件的大小)。
关于zynq linux固化程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 服务器 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zynq怎么把文件系统烧写到sd中
长话短说开始搞SD卡烧写UBOOT,从SD启动UBOOT。 从s5pv210_irom_applicationnote_preliminary_知道,s5pv210启动分BL0、BL1、BL2阶段。 BL0是s5pv210内部IROM固化的代码,这段代码根据OM引脚配置状态来选择从哪个外部存储设备加载BL1段代码(实际上BL1代码就是我们编写的UBOOT的前8K代码,这段代码要包含完整的将后半部UBOOT代码复制和清bss段的功能,当然我们要从SD卡启动烧写在上面的UBOOT,OM引脚就必须配置为从SD卡启动配置)。 图1从上图可知,从sd启动的时候BL0加载的代码是从第512个字节处开始加载代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由于以后功能扩展的需要三星的软件工程师写的固化到IROM中的BL0代码是从SD卡的512字节处加载BL1的,他就是这样写的,我们对应UBOOT放置在SD卡中的位置就要往后移动512字节,后面有介绍怎么指定把uboot写到sd卡指定的位置的命令。 还有一定要注意如下所示的地方:图2在BL1之前要加16个字节的头部信息。 也就是在真正的UBOOT第一条指令之前要加16个字节的头部信息,于是就有我们所看到的uboot代码如下的用宏定义的一段:[cpp]viewplaincopy#ifDEFined(CONFIG_EVT1)&&!defined(CONFIG_FUSED)0x0#_start_start:bresetldrpc,_undefined_instructionldrpc,_software_interruptldrpc,_prefetch_abort其中的0x2000代表BL1size(8K长度),0x0为保留字节0x0为checksum(后续会通过一个mkbl1工具来计算bl1的checksum并填写这个位置),最后一个0x0也为保留字节。 再来看看uboot的下面的部分,如果bl0正常读取了bl1,代码就会到如下段:[cpp]viewplaincopy/*Readbootinginformation*/ldrr0,=PRO_ID_BASEldrr1,[r0,#OMR_OFFSET]//读OM引脚的配置状态bicr2,r1,#0xffffffc1#ifdefCONFIG_VOGUES/*PS_HOLD(GPH0_0)settooutputhigh*/ldrr0,=ELFIN_GPIO_BASEldrr1,=0xstrr1,[r0,#GPH0CON_OFFSET]ldrr1,=0x5500strr1,[r0,#GPH0PUD_OFFSET]ldrr1,=0x01strr1,[r0,#GPH0DAT_OFFSET]#endif/*NANDBOOT*/cmpr2,#0x0@512B4-cyclemoveqr3,#BOOT_NAND//根据OM引脚配置状态来给R3寄存器赋予代表系统是从何冲外部存储器启动的配置值。 cmpr2,#0x2@2KB5-cyclemoveqr3,#BOOT_NANDcmpr2,#0x4@4KB5-cycle8-bitECCmoveqr3,#BOOT_NANDcmpr2,#0x6@4KB5-cycle16-bitECCmoveqr3,#BOOT_NANDcmpr2,#0x8@OneNANDMuxmoveqr3,#BOOT_ONENAND/*SD/MMCBOOT*/cmpr2,#0xcldrsp,_TEXT_PHY_BASE/*setuptempstackpointer*/subsp,sp,#12movfp,#0/*nopreviousframe,sofp=0*//*whenwealreadyruninram,wedontneedtorelocateU-Boot.*andactually,memorycontrollermustbeconfiguredbeforeU-Boot*isrunninginram.*/ldrr0,=0xff000fffbicr1,pc,r0/*r0moveqr3,#BOOT_MMCSD/*NORBOOT*/cmpr2,#0x14moveqr3,#BOOT_NOR#if0/*AndroidC110BSPusesOneNANDbooting!*//*Forseconddevicebooting*//*OneNANDBOOTONGfailed*/cmpr2,#0x8moveqr3,#BOOT_SEC_DEV#endif/*UartBOOTONGfailed*/cmpr2,#(0x1//ldrsp,=0xd/*endofsramdedicatedtou-boot*/ldrsp,=0xd//BL1段的函数进行操作的堆栈位置,这里我修改了堆栈到了0xd是由于图2中所示BL0代码进行了它自己代码堆栈的初始化,而RW/ZIregionHeap的最低部就位于0xd,为了不修改BL0堆栈和BL0代码已经写好的一些函数功能(会在下面用到),我将堆栈修改到了0xdsubsp,sp,#12/*setstack*/movfp,#0bllowlevel_init/*gosetuppll,mux,memory*///这里会进行始终,内存,串口初始化之后运行到ldrsp,_TEXT_PHY_BASE/*setuptempstackpointer*///由于上面一步已经初始化了DRAM,所以在这里将以后的堆栈设置到了DRAM中的位置(以后BL2代码中函数都是基于此堆栈)subsp,sp,#12movfp,#0/*nopreviousframe,sofp=0*//*whenwealreadyruninram,wedontneedtorelocateU-Boot.*andactually,memorycontrollermustbeconfiguredbeforeU-Boot*isrunninginram.*/ldrr0,=0xff000fffbicr1,pc,r0/*r0ldrr0,=INF_REG_BASEldrr1,[r0,#INF_REG3_OFFSET]cmpr1,#BOOT_NAND/*0x0=>bootdeviceisnand*/beqnand_bootcmpr1,#BOOT_ONENAND/*0x1=>bootdeviceisonenand*/beqonenand_bootcmpr1,#BOOT_MMCSDbeqmmcsd_bootcmpr1,#BOOT_NORbeqnor_bootcmpr1,#BOOT_SEC_DEVbeqmmcsd_boot//代码判断要拷贝后,读取之前存入到用户使用寄存器中的值来判断此次启动从何种外部存储设备启动,这里为sd卡启动~~~~~省略若干代码~~~~~~~~mmcsd_boot:#ifDELETEldrsp,_TEXT_PHY_BASEsubsp,sp,#12movfp,#0#endifblmovi_bl2_copy//最后BL1代码来到此处从sd卡拷贝剩余的代码bafter_copy
诺基亚c6能安装android系统吗?
诺基亚C6是Symbian 9.4 S60 5.0(S60第五版)的系统;而诺基亚N900是Maemo 5.0的系统;有差别的。 N900的系统开放性比较高,可以使用一些软件修改系统相关的文件。 (因为Maemo系统是linux核心,linux是开源的)而C6不能修改,系统是固化的,只能选择这个系统,无法选择其他系统。
千年虫是什么?
什么是千年虫 ? 千年虫会发生在哪些地方?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明确一下千年虫的定义和起因,千年虫是在计算机中对于年份和日期的表示方式不完整而引起的程序出错,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 由于只使用了两位数来表示年份,会引起跨世纪的日期计算得出错误结果,比如用02减去98会得-96,而用2002减去1998结果是4。 2. 由于特殊日期(9/9/99)和计算机中特殊定义的字符串相冲突而有可能引起操作错误。 3. 闰年问题,即能否正确计算2000年是闰年,2月份有29日这一天。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表现,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千年虫在所有使用了智能程序进行有关日期的处理和操作的地方都有可能发作。 举个例子来说,对于一部星期一至星期五工作时间开放、星期六、日下班时间关闭的定时开关电梯来说,由于它能够定时开关,电梯里必定有智能程序,同时智能程序中也必定有和日期有关的操作,才能够计算出一年中每个月的每一天是星期几,那么当2000年来临时,如果这部电梯因为只使用了两位数来表示年份,就会将2000年识别为1900年,从而带来其中的日历计算错误,造成电梯的自动功能紊乱。 因此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千年虫不但存在于我们熟知的计算机系统中,对于那些使用了智能芯片的设备,只要其中有和日期有关的操作,也就有可能在2000年来临时导致千年虫发作。 而对于我们所熟知的计算机系统,千年虫也并不只是存在于我们所编写的应用程序和软件中,包括操作系统、硬件在内的计算机组成部分,由于其中也使用了进行日期操作的各种各样的小程序(如微机硬件中就有BIOS),也就会有可能受到千年虫的影响。 哪些地方有虫 ? 那么,千年虫主要会在什么地方发作呢?就世界上的情况来说,千年虫主要集中发作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配备比较早(大约在80年代中期以前投入使用)的主机上的应用系统,如在IBM 4381,IBM AS/400等机型上运行的应用程序。 这些机器系统国际上都应用的相当早,因此其上面的应用程序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和发展其规模已经非常庞大,比如美国的AT&T电讯公司,其内部就有超过3.6亿行的应用程序需要检测是否存在2000年问题,这确实是很大的工作量,因此给解决2000年问题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千年虫另外一个容易发作的方面是嵌入式设备。 所谓嵌入式设备,就是指设备中使用了智能芯片的系统,由于智能芯片价格低廉,目前嵌入式设备已变成无处不在,由生产线、大量的自动化仪器仪表、汽车、电梯、警报系统、消防检测器到医疗设备,以至电话交换机、空调机、交通灯、恒温器等,可谓渗透到日常生活每个角落。 这些设备中应用的程序往往都已经固化到元器件中,因此一旦产品只使用了两位数来表示年份,就会引发2000年问题,而要替换这些芯片,又往往不得不把整个系统都替换,这会造成资金和操作上的困难,使解决2000年问题更加麻烦,也是无法按时解决2000年问题的隐患之一。 对于我们普遍使用的PC机又会怎样呢? 从硬件角度讲,2000年问题主要存在于微机的BIOS不能实现向2000年的自动过渡,相对来讲是比较简单的。 否则问题一旦发作起来就会让你手忙脚乱,狼狈不堪。 具体来讲,在微机硬件中有一个实时系统时钟,它依靠微机主板上的纽扣电池作为电源和动力,时刻保持运转,这样微机在关机时也能够保持时间前进。 这个实时系统时钟的时间数值是保存到主板BIOS中的存储器(CMOS)中的。 当微机启动时,微机操作系统从BIOS的那个时间存储器里读取当前时间,包括四位数的年份以及月份、日、小时、分钟、秒等,从此,只要不关机,操作系统的时钟就会以微机外接电源(不再是主板上的纽扣电池)为动力单独向前运转,并保存在微机的内存中(不再是BIOS中的存储器)。 微机的2000年问题主要表现在,尽管RTC—实时系统时钟中使用了四位数来表示年份,但其年份数据的前两位(世纪信息,如“19”,“20”等)并不和后两位发生联系,也就是说,当后两位从“99”变为“00”时,并不能向前进位使前两位数由“19”变为“20”,这样,RTC中1999年的下一年便应该是1900年,从而引发了2000年问题。 而对于目前应用的操作系统(如DOS 5.0以上版本、Windows 3.x 、Windows95、 Windows 98以及 Linux 、SCO Unix、Windows NT)时钟来说,其年份都是用四位数来表示的,因此不会存在2000年问题。 但目前的问题是操作系统中附带的一些小实用程序、工具或函数调用,有可能因为年份表示不完整而引起千年虫发作,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只要你不使用到这些小实用程序或工具,就不会引发2000年问题。 如果你要详细了解这些操作系统中到底有哪些实用程序、工具或函数调用存在2000年问题,可以到本人站点(~year2000)的微机Y2K和业界支持两个栏目中查询,同时站点里也有关于微机2000年问题方面的详细论述。 总之,对于我们自己使用的微机来说,其系统方面的2000年问题是相对简单的,其难点还应该是其上面规模庞大的应用程序上。 千年虫怎么扰乱我们的生活? 如果千年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那么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混乱…… 金融业:到了2000年,银行里面的电脑可能将2000年解释为1900年,引起利息计算上的混乱,甚至自动将所有的记录消除;自动取款机会拒收“00”年的提款卡; 保险业:保险公司可能会将每份保险的年限算错。 电信业:你在1999年12月31日23:59分打了三分钟的电话,电话局的账单却可能显示为(100年-3分钟); 电力系统:美国夏威夷电力公司曾经做了一项实际的实验,输入00年,结果电厂自动停止操作,在某些情况下也发生电压与频率方面的变化,造成用户全面停电、电器故障甚至烧毁;美国联邦核管处更是担心全美的百余座核电厂里的仪器由于2000年问题失控造成核辐射外泄等灾难。 税务系统:税务局的电脑可能会认为你拖欠了100年的税款,从而寄来天文数字般的补税通知。 医药业:医疗仪器如救生系统或监视系统可能死机导致患者生命危急以及血库管理、医嘱系统与病历、器材管理全部无法正常运作。 交通系统:由于控制雷达的电脑失灵,空中管制完全瘫痪,班机停飞。 最近,2000年问题更成了美国各大汽车公司的头疼问题,原来,美国汽车都有确定的使用年限(比如10年),超过该时间期限后汽车便会自动拒绝发动。 麻烦出在一些刚刚生产出来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汽车,其内部控制芯片仍用两位10进制数表示年份,那么到了2000年后,由于年份变成了00年,和出厂日期(比如1998年)一比较,竟然已运行了98年,汽车当然便会自动拒绝发动了。 美国花旗银行(CITYBANK)在对其属下的汽车进行2000年问题测试时,便发现了这个问题。 怎么样,即使你还没有买电脑,也不会觉得千年虫与你一点关系没有吧。 不过,随着各行各业解决千年问题的迅速进展,上述问题也几乎不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