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Docker信息泄露具体方案 (防范动火作业引发安全事故)

教程大全 2025-07-16 07:13:18 浏览

云时代流行的今天,云和容器成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这样就涉及一个安全问题,在容器使用过程中常常要构建镜像,在构建进行并push到公共存储(私有项目不要存储大公共注册表),其中可能会涉及有些敏感信息和机密数据泄露。比如IP地址,密码,私钥等信息。本文我们就来说说在实践中如何避免敏感信息的泄露。包括基本语法,镜像编译,运行时以及安全扫描等方法。

容器和Docker让我们的日常更加便捷,但是同时也会很容易将一些信息不小心泄露给公众造成安全问题。密码,云凭证和SSH私钥,如果配置不当,一不小心就会泄露。除非建立一套安全事件策略,综合防护,一些案例:

Codecov供应链攻击

2021年4月1日,由于Codecov一个Docker文件配置失误,攻击者可以窃取凭据并修改客户使用的Bash Uploader脚本。通过恶意代码修改Bash Uploaders,并将环境变量和从一些客户的CI/CD环境中收集的密钥泄露给了一个受攻击者控制的 服务器

受到该事件影响,HashiCorp用于发布签名和验证的GPG密钥被泄露,目前已经采用轮换机制定期更换私钥。

其他由于Docker Hub公共镜像导致的泄露还包括(不限于):

AWS账户和凭据,SSH私钥,Azure密钥,.npmrc令牌,Docker Hub账户,PyPI存储库密钥,SMTP服务器认证信息,eCAPTCHA密码,Twitter API密钥,Jira密钥,Slack密钥以及其他一些密钥等。

DockerFile语法中常见的一个COPY方法:

fromdebian:busterCOPY./app

默认情况下,该语句会将当前目录中所有内容的复制到镜像中。这些内容中可能会包含敏感信息的文件:例如站点.env。

一旦敏感信息,被放到Docker镜像中,则任何可以访问该镜像的用户都可以看到这些信息。为了防止由于COPY导致的敏感信息泄露:

限制复制内容:只复制必须的特定文件或目录。 例如:

COPYsetup.pymyapp/app

.dockerignore:使用.dockerignore确保敏感文件不被复制到镜像中去,一个典型的配置:

NOTICEREADME.mdLICENSEAUTHORS.mdCONTRIBUTING.md.vscode/vendor/env/ENV/build/dist/target/downloads/eggs/.eggs/lib/lib64/parts/sdist/var/Dockerfile.git.editorconfig*.egg-info/.installed.cfg*.egg*.manifest*.spec.gcloudignore.gitignore.tox/.dockerignore.coverage.coverage.*.cachehtmlcov/nosetests.xmlcoverage.xml*,cover.hypothesis/ssh/id_rsa.git-credentialsconfig.*

避免手动生成镜像:与CICD自动生成系统相比,开发环境更容易涉及敏感文件,因此在开发环境手动生成公共镜像更容易导致泄露。

使用CI环境变量:如果CI或构建环境需要使机密信息,需要将其配置在环境变量中,而不要通过文件访问。

有时需要在构建Docker镜像时使用机密,例如访问私有软件包存储库的密码。

FROMpython:3.9runpipInstall\--extra-index-urlUser:[emailprotected]\packageprivatepackage

直接在URL包含了用户名和密码会直接导致其泄露。可以使用环境变量形式来应用:

MYSECRET=secretpasswordDOCKER_BUILDKIT=1dockerbuild--secret--secretid=mysecret,env=MYSECRET.

有些密码是需要在容器运行时候需要访问的,比如访问数据库的凭据。同样的运行时机密也不能直接存储在镜像中。

除了镜像内容导致意外泄露,这种存储在镜像中的配置也绑定了环境,不便于镜像灵活运行。在运行容器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将机密传递给容器:

使用环境变量。

与绑定机密文件的卷。

编排系统(如K8S)的密码管理机制。

在公有云环境中,可以使用云环境变量和授权。比如AWS 的IAM角色管理。

外部密钥库。

通过以上这些机制,可以避免运行时敏感信息存储在镜像本身中。

除了上面一些管理方面策略外,还有一个主动方法就是自动地进行安全扫描。市面上有很多密码扫描工具,可以扫描目录或者Git仓库,如果包含敏感信息则会直接告警。比如detect-secrets,trufflehog

也有对镜像扫描的工具,比如pentester可以扫描Docker Hub镜像,发现问题。

本文我们讨论了容器敏感信息防泄露的一些安全方法,包括基本语法,镜像编译,运行时以及安全扫描等方法。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效地防止容器使用时候的敏感信息泄露,从而提高安全。

防范动火作业引发安全事故

你认为公司财务部门与会计部门的工作职责有何区别与联系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财务”与“会计”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是那样密不可分,经常成对出现。 过去,我们有国家统一制定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 如“两则两制”包括《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分行业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 财务与会计各司其职。 财务定政策,解决对经济业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如固定资产的标准、计提折旧的方法等都由财务制度规定;会计定方法,解决对经济业务事项的记录、报告问题,规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设置,具体经济业务应借记(或贷记)什么会计科目,以及会计报表项目的口径和列示。 现在,国家出台了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如《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即将出台《小企业会计制度》,发布了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不仅包含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和报告内容,还包括对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内容,恢复了会计制度的本来面目。 也就是说新的会计核算制度涵盖了原来财务制度的内容。 同时,近年来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会计热,会计打假、不做假账的呼声很高,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似乎会计已经取代了财务,财务的概念已经淡漠甚至含糊不清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从事财务管理的同志理不直,气不壮了。 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深入,进一步扩大企业理财自主权,财务管理有进一步弱化的倾向。 那么,什么是财务,什么是会计,两者到底有无区别与联系呢?财务与会计的关系给我们带来许多困惑和不解。 一、财务与会计的区别笔者认为,财务与会计应有一个客观的界限,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概念不同。 财务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融资和管理的决策体系。 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通过对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并提供有关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资料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职能作用不同。 会计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侧重于对资金的反映和监督。 而财务的基本职能是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侧重于对资金的组织、运用和管理。 3.依据不同。 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具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用由企业根据国家统一会计政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定的。 而财务管理的依据则是在国家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根据管理当局的意图。 单位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享有独立的理财自主权、自主决策权。 4.面向的时间范围不同。 会计是面向过去,必须以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和记录。 而财务是注重未来,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在对历史资料和现实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情况预测和判断的基础上,侧重对未来的预测和决策。 经济业务或事项应不应该发生、应发生多少,是财务需要考虑的问题。 5.目的和结论不同。 会计的目的是要得出一本“真账”,结论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相对来讲结论是“死的”,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会计业务进行核算,在所有重大方面不应存在大的出入。 而财务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财富的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其结论相对来讲是“活的”,它没有极值,只有恰当的、合理的,其结果不是唯一的。 不同的人,由于经验、取舍、偏好等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差异较大。 需要说明的是,财务管理是一门科学,但不是一门硬科学,而是一门软科学。 有理性一面,也由非理性的成分。 因为它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都是假定的,是经验值(如平均资金成本)。 财务难就难在要对不确定性的东西,要依据经验、判断、推理做出决策。 6.影响其结果的因素不同。 会计结论主要受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影响。 企业选定的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既受到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限制,同时受到会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的制约。 而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主要受到企业投资报酬率、风险;以及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 7.分类不同。 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对外报告会计)和管理会计(对内报告会计),财务分为出资人财务和经营者财务。 这里的出资人是指独立于经营者之外的投资者、债权人,既包括现实的出资人,也包括潜在的出资人,如尚未出资但准备对某单位进行投资或借款的人。 出资人往往关心被出资单位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而经营者在按要求对外提供财务会计资料的同时,更关心内部管理会计资料。 二、财务与会计的联系财务与会计既有区别,但同时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其联系主要体现在:1.两者都是为特定对象服务的。 即存在财务主体和会计主体,作用的对象都是单位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主要对价值形态进行管理。 2.会计是财务的基础,财务离不开会计。 会计基础薄弱,财务管理必将缺乏坚实的基础,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将缺乏可靠的依据。 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普遍采用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有利于为企业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客观、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减少财务决策风险。 3.财务与会计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有交叉现象,在内容上没有明确的界限。 单位在机构、岗位的设置上,除不相容职务以外,财务与会计岗位可以重叠。 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同时也可以是单位财务负责人。 有的财务部门或计财部门包括会计机构,同时履行财务、会计的职能。 单位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单位要求,独立或参与单位财务计划的编制、利润分配方案的制定,以及财务管理和重大财务的决策。 实务中,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内部会计控制可有机结合。 4.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有关财务知识,熟悉单位的内部财务规定,如差旅费、医药费等报销的规定等。 每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考试科目,都包括财务成本管理内容。 同样,财务人员必须懂会计,能熟练分析和运用相关会计信息资料。

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及财务主管会计的职责是什么

内审,职能是“审”,是对财务等的工作进行审查核实,发表意见,供相关部门改正,从而提高各方面的合规合法性,防范舞弊,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绩效。 而财务主管,是主管财务的,管理企业资金的筹集与运用。 现在很多企业财务与会计没有分家,财务主管更多的职能是管理日常会计处理工作,设立内部会计制度,管理从编制记账凭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 具体账务处理,是会计做的。 但是,由于各种局限性,可能做得并不正确。 内审在查账时需要指出,供相关人员改正的。 参考: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与发展趋向:(1)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企业财产完整,是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同时这也是内部审计机构的基本职责。 通过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内部审计,防微杜渐,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违法、违章的苗头,就是内部审计人员在日常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重点。 (2)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是内部控制的又一基本目标。 内部审计在保证内部控制达到这一目标上是责无旁贷。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是内审的基本内容之一,内审是对企业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再监督。 (3)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在切实提高传统的财务审计质量并改进完善企业各项会计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将审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内控制度与经济效益审计范畴,为宏观管理服务。 促进内部审计的职能由单一的监督职能向监督、管理与服务多种职能转变,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酒店的安全保障义务内容有哪些

酒店安全保障义务具体来说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1、物的方面之安全保障服务场所使用的建筑物、配套服务设施、设备应当安全可靠,有国家强制标准的应当符合强制标准的要求,没有国家强制标准的,应当符合行业标准或者达到进行此等经营所需要达到的安全标准。 首先是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方面的安全要求。 酒店所使用的建筑应当符合《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在投入经营使用前必须经过建筑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等等。 其次是符合消防方面的法律法规。 这方面的法规一般要求酒店在服务场所内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并保证他们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12条规定“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的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消防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开业。 ”再次,符合经营场所的电梯安全的特别要求。 1992年,劳动部针对全国发生在包括经营场所在内的公共场所的电梯事故达1000余起,造成人员伤亡数百人的情形,发布了《关于加强电梯安全管理的通知》,规定电梯实行安全使用制度:新电梯安装必须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安全使用证后方可运行;对在用电梯实行安全年检制度,在电梯使用单位日常维修保养的基础上,每年应进行一次安全检验。 检验不合格的,不允许运行,经使用单位整改合格后,方可运行,对存在问题较多,一时难以修复的电梯,应吊销其安全使用证。 上述“物”的方面之安全保障要求,可以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酒店开业前进行审查,看是否达到有关安全标准,作为其能否开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除了上述要求硬件设备符合安全要求的静态的义务外,建筑物、相关配套设施还必须由酒店经常的、勤勉的维护,使它们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这是对酒店的动态的要求,它要求服务场所的建筑物、相关配套设施在整个运营过程中一直符合安全标准。 比如电梯要经常性的维护,确保运转正常;灭火器材要及时换药粉;安全出口不能上锁;安全出口不能被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的畅通;消防栓、灭火器材不能被遮挡、压埋。 只有这样才能在硬件方面给消费者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 2、人的方面之安全保障酒店对于可能出现的危险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配备数量足够的、合格的安全保障人员。 国务院1999年3月17日发布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23条规定,娱乐场所应当根据其规模配备相应数量的保安人员,而且保安工作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同样,银行、证券公司也应当在其交易场所设置保安人员;游泳场馆应当在池边设置救生人员,且配备的救生员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根据劳动部的规定,对电梯操作人员要进行培训、考核,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酒店必须安排消防值班人员、防火巡查员,而且消防值班人员、防火巡查员不得脱岗等等。 酒店的工作人员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一般称为服务软件上的瑕疵或者缺陷。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