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带来的5大安全威胁 (社交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程大全 2025-07-17 13:03:14 浏览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从事客户互动、品牌建设和信息沟通的活动。但对企业来说,社交媒体带来的不仅仅是“好感”、“交友”、“提高认同”或“挖掘潜在客户”。对于许多机构而言,使用社交媒体会带来真正的风险,从损害品牌形象到泄露私有信息,甚至还可能引来法律官司。

以下便是社交媒体带来的五项最大的安全威胁:

移动应用

社交媒体的兴起与移动计算的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变革又催生出一个巨大的移动应用开发行业。当然,无论是使用自己的或是企业下发的移动设备,员工通常都会下载数十种应用,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人禁止他们这样做。

但有时,下载的应用会越出他们的控制能力。今年三月初,谷歌公司从其Android Market中删除了60余种携带恶意软件的应用。其中的一些恶意软件的设计目的就是向第三方泄露用户的私人信息、在其它设备上进行复制、破坏用户数据,甚至盗用设备所有者的身份。

这都是因为这场新的游戏比“愤怒的小鸟”更有玩头。

社交工程

社交工程是那些老奸巨猾的罪犯最喜欢的工具,自从计算机网络诞生以来它就已经存在。但Internet的兴起使这些骗子和诈骗艺术家们更容易找到有弱点的受益者,让他们相信确实有所谓的“尼日利亚皇室”的存在。

由于社交媒体,这种威胁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原因有二:1)人们通过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和Myspace共享个人信息的愿意比以往任何时间都要高涨,2)社交媒体平台会鼓励人们假定某些人或事是可信的,而且达到了一种危险的程度。有了这些基础,向您的朋友泄露自己公司的秘密计划时只需迈出很小的一步即可。例如,如果您想让朋友帮您从自己的企业网络中收一份受保护的文件,您只要将口令告诉他即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后果不可想象。

社交网站

有时,黑客可以直接找到源代码,将恶意代码注入社交网络网站中,包括使用广告和第三方应用。在Twitter上,缩写URL(由于Twitter上的URL字符长度上限为140个,因此这种方法很受欢迎)就可能被用于欺骗用户去访问恶意站点,而如果您使用的是工作用的计算机,这些站点便有可能从计算机上提取个人(和企业)信息。Twitter特别容易受这种方法的攻击,因为转发很容易,而且转发的内容会被成百上千的人看到。

企业的员工

您很清楚,即使是最负责的员工有时也会鲁莽从事、犯错误或做出情绪冲动的举动。毕竟人无完人,任何时候都是这样。

但是,在办公室里应付不顾后果的言论是一回事,如果这种言论出现在与工作有关的社交媒体账户上,那么它将永远留在那里,是无法撤回的。两年前,Ketchum的公关副总裁James Andrews解雇了一名在社区媒体上侮辱Memphis市的员工,而这座城市正是Ketchum的客户FedEx总部的所在地。如果没有解雇他,这名员工将在第二天通过数字媒体向150余为FedEx员工做一项公开演示(所幸的是,由于处理及时,他并没有对公司造成什么损失!)。

这名员工的Twitter是被Fedex员工发现的,并且向Ketchum总部发出大量邮件,愤怒地抗议这种言行,并且质疑为什么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自己的公司员工降薪5%的条件下FedEx还要花钱去聘用这家纽约的公关公司。Andrews只得将此事公开处理并且忍辱负重地向客户道歉。

社交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要记住,发表此类言论的并不是与企业宗旨无关紧要的下层员工。这是一位高层通信执行官,他的言行对企业的品牌造成的巨大损害,并且危及的一个重要的客户源。试想,如果他是下层员工,而且对自己的职位没有什么可以珍惜的,那他可能会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做出怎样的事情来。

社交媒体策略的缺失

您的企业应当为此全权负责。如果没有社交媒体策略,您的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面对灾难。您不能任由员工使用各类社交网络平台。您必须明确确定企业使用社交媒体的目标和方法。如果不这样,使用社交媒体只能为企业引来混乱和问题。

在社交媒体策略中,要解决的两个最明显的问题是:谁能够在社交媒体上代表企业,以及允许他们说哪些话。您需要明确这些问题,否则员工就会自己决断,自行其事。这难道会是好事儿吗?

在社交媒体策略方面,还有两个必须解决的问题:1)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明确解决官方社交媒体策略中涉及的问题;2)应设立社交媒体计划的协调者和监督者职位。也就是说,应委任一名社交媒体经理。


什么是6s管理?八大浪费是什么?

6S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6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八大浪费:不良、修理的浪费,过分加工的浪费,动作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等待的浪费和管理的浪费。 一、6S1、整理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2、整顿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3、清扫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4、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 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5、素养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目的:培养良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 6、安全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患于未然。 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二、八大浪费1、不良、修理的浪费指的是由于工厂内出现不良品,需要进行处置的时间、人力、物力上的浪费,以及由此造成的相关损失。 具体包括:材料的损失、不良品变成废品;设备、人员和工时的损失;有时需要降价处理产品,或者由于耽误出货而导致工厂信誉的下降。 2、加工的浪费加工的浪费也叫过分加工的浪费,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多余的加工和过分精确的加工;第二是需要多余的作业时间和辅助设备,还要增加生产用电、气压、油等能源的浪费,另外还增加了管理的工时。 3、动作的浪费常见的动作浪费主要有以下12种:两手空闲、单手空闲、作业动作突然停止、作业动作过大、左右手交换、步行过多、转身的角度太大,移动中变换“状态”、不明技巧、伸背动作、弯腰动作以及重复动作和不必要的动作等,这些动作的浪费造成了时间和体力上的不必要消耗。 4、搬运的浪费搬运是一种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动作,而不产生价值的工作都属于浪费。 搬运的浪费具体表现为放置、堆积、移动、整列等动作浪费,由此而带来物品移动所需空间的浪费、时间的浪费和人力工具的占用等不良后果。 5、库存的浪费库存浪费包含了在制品的积压,库存量越大,资金积压越大。 而且由于库存很多,将故障、不良品、缺勤、点点停、计划有误、调整时间过长、品质不一致、能力不平衡等问题全部掩盖住了。 6、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制造过多或过早,提前用掉了生产费用,不但没有好处,还隐藏了由于等待所带来的浪费,失去了持续改善的机会。 此外,制造过多或过早,会带来庞大的库存量,利息负担增加,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贬值的风险。 7、等待的浪费由于生产原料供应中断、作业不平衡和生产计划安排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无事可做的等待,被称为等待的浪费。 生产线上不同品种之间的切换,如果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势必造成等待的浪费;此外,生产线劳逸不均等现象的存在,也是造成等待浪费重要原因。 8、管理的浪费管理浪费指的是问题发生以后,管理人员才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进行补救而产生的额外浪费。 科学的管理应该是具有相当的预见性,有合理的规划,并在事情的推进过程中加强管理、控制和反馈,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管理浪费现象的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八大浪费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6s管理

开采石英矿的影响是什么

影响: 拟开采矿区带来主要的问题一方面是矿区开采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将产生一定的噪声、振动、扬尘、固废、废水。 噪声和振动主要来自于采矿设备噪声如:挖掘机,凿岩机和爆破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处理方法:采矿设备主要采取噪音低的设备及晚上22:00—早上6:00不准开工等相应得措施,爆破采取预警爆破等措施,噪声和振动采取以上等措施后得到有效控制扬尘主要产生于凿岩、爆破及矿岩转运过程中,采取湿式凿岩,水封爆破,加强洒水喷雾等相应防治措施后可以有效抑尘。 固废主要为开采废石,主要处置方式是铺矿区道路,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或以考虑将其用作建材生产原料。 项目运行有潜在的环境风险,企业严格按照安全评价和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可做到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风险。

工厂工伤事故如何防范

一、对职工特别是新职工进行职业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绝大多数工伤事故都是因为职工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意识较差造成的。 一些新进入企业工作的职工,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对所要从事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操作是十分陌生的,因此,新进入职工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显的十分重要。 同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杜绝违章行为发生,维护生产秩序。 二、完善科学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企业要想尽可能减少工伤事故,就必须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建立标准化作业制度,对职工要经过培训后方能持证上岗,用科学的管理制度防范和杜绝工伤事故发生。 三、及时发放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企业对一些特殊岗的职工,要及时发放手套、安全帽、防尘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向职工配备这些用品不是一种福利,而是为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减少工伤事故的一种预防措施。 在向职工发生这些劳动保护用品时,应同时建立相关保管、使用、回收制度,确保劳动保护用品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安排职工加班加点工作时应考虑职工身体承受能力。 少数企业在安排生产时,为了赶工期尽早出货,往往安排员工加班加点,在连续疲劳工作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工伤事故,作为企业要防止因疲劳工作产生工伤。 五、定期对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防止因生产设备的原因发生事故。 企业的生产设备长时间使用可能会产生损坏或老化,及时检测和维护生产设备是可以避免一些事故产生。 同时,对生产车间等场所的硬件设施也要进行安全检测,避免不必要事故产生。 六、积极参加企业工伤保险,减少工伤事故带来的损失。 尽管企业采取了预防工伤事故的措施,但仍可能会发生工伤事故,为了减少工伤事故对职工个人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伤害,降低企业因工伤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企业就应参加企业工伤保险统筹。 所谓工伤保险,就是当企业职工发生工伤事故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来对受伤职工时行经济补偿,这样就分担了企业的经济压力。 但企业没有依法办理工伤保险的,发生工伤事故时,全部费用就要由企业来承担,这样对企业而言就得不偿失了,因为企业生产中可能发生工伤的可能性相比其它企业要高很多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