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整合及虚拟架构管理动手实验(一)
2010-06-12 10:14:20本文乃服务器整合及虚拟架构管理动手实验的第一篇,主要做出需求分析,以及基于需求分析,提出可行的虚拟化解决方案。
一、 需求分析
××公司是一家中型企业,拥有近千名员工,100多台服务器。其中大多数服务器是配置较低的老服务器,运行时间在五年以上,还有一部分服务器运行在Windows Virtual Server 2005的虚拟机上。现在公司面临的问题是:
1. 有限的机房内已经摆满了服务器,无法添置新服务器,限制了公司上马一些新业务系统
2. 机房的电力系统已经满负荷,存在着安全隐患
3. 现有的服务器大多数配置陈旧,性能低下,难以满足业务系统发展的需求
基于上述原因,公司决定使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将现有的服务器都迁移到微软的Hper-V虚拟服务器上。这样一来可以把现有的100多台服务器迁移到8台左右的配置较高的虚拟服务器上,机房的扩展空间大大加强,电力系统的负荷也会大幅下降。更重要的是,借助于Hyper-V强大的群集功能,被迁移的服务器可以比以前性能更好,更不容易宕机。

服务器的迁移工作包括从物理机迁移到虚拟机(P2V),也包括从Windows Virtual Server 2005的虚拟机迁移到Hyper-V虚拟服务器(V2V),本动手实验手册中将向你讲述如何进行P2V及V2V的操作步骤。同时,也会简要介绍如何通过VMM管理控制台添加及管理VMware Vsphere。
#p#
二、 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需求的分析,将采用微软所供的基于HYPER-V 的虚拟化解决方案。
无论是服务器整合、物理机迁移至虚拟机(P2V)、虚拟机到虚拟机的迁移(V2V),或是通过VMM管理控制台添加及管理VMware Vsphere,都可以通过微软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产品组合Microsoft System Center Enterprise Suite。
Microsoft System Center Enterprise Suite完全改变了之前Hyper-Vt管理器功能较弱及非集中管理的局面,它为IT管理员能够无缝地同时管理物理和虚拟化架构提供集中、统一的平台(管理员控制台)。它包含了如下的组件:
Virtual Machine Manager 2008 R2
也就是为大家所熟知的SCVMM,也称为VMM。在提供管理微软虚拟化架构平台的功能外,还能管理虚拟化解决方案提供者的竞争对手VMware的ESX Server虚拟机的功能。当然亦可以管理创建和部署新的虚拟机(根据模板、快速部署)、管理虚拟机的状态和存储器(快速存储迁移)、管理P2V及V2V的迁移等等。
当然,不能忘记在VMM中完全可以实现二中所说的虚拟机的高可用性和动态迁移。
Operations Manager 2007 R2
亦称为SCOM,可以同时为物理和虚拟服务器提供健康监视,以及其它的微软服务。同时,通过管理包的添加,也可以管理异构平台如LINUX及UNIX。通过导入第三方合作厂商(如IBM、Dell这些硬件厂商)的管理包,也能管理它们的硬件健康状态或服务报警。
结合VMM,就能实现性能和资源优化功能(PRO)。
Configuration Manager 2007 R2
亦称为SCCM,可以记录和管理企业中的软件、硬件资产,可以在企业中快速部署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更新系统补丁。
结合VMM,可以管理虚拟化平台的软件资产、及补丁更新等。
Data Protection Manager 2007
亦称为SCDPM,备份和还原服务器操作系统及承载微软关健业备的应用程序(如 Exchange、SQL Server 、Virtual Server、SharePoint),还提供对磁带备份的本机支持。
结合VMM,不但可以实现虚拟机的备份和恢复,亦能实现其上应用程序的备份和恢复。
介绍了Microsoft System Center Enterprise Suite的套件及简要功能,对此有了初步的了解。Microsoft System Center 真正的实现了集中、统一、多功能、强大的微软的虚拟化平台解决方案,也是微软基于ITIL理念的MOF(微软运营框架)思想的体现。
在本动手实验手册中将利用上述产品中的SCVMM 2008 R2、SCOM 2007 R2来完成服务器整合、P2V、V2V等任务:
接下来就要详细的说说这些是如何结合起来成为虚拟化管理解决方案的:
1、 虚拟化架构的集中、统一管理VMM
MMC类型的管理控制台VMM,提供了统一的视图,通过此,可以管理多种类型的虚拟化主机中的虚拟机(不仅仅是微软的,还所括VMWARE)。
正如图所示的一样,VMM可以通过与VirtualCenter的集成来管理VMwareESX服务器。也就是说VMM可以控制VirtualCenter的常用功能如VMotion,同时对VMware虚拟机应用VMM自身的功能如智能放置和PRO。
在此管理控件台,不但实现一中所说的Hyper-V管理器所实现的6种管理功能,还能实现如创建和储存模板、ISO镜像、Sysprep应答文件以及不同类型的硬件配置(通过”库”来进行)。
通过简单的操作步骤,也可以实现物理机到虚拟机的迁移(P2V)以及虚拟机到虚拟机的迁移(V2V),迁移的过程,也是选择适合自己”居住地”的过程(结合了VMM的智能放置,根据你对虚拟机的定义的负载如CPU、内存、IO等作为考量分级来选择合适的主机,而不是选择一个当前可用的主机来生成虚拟机,希望它是适当的)。
VMM的配置信息等是由SQL Server 2005 SP3或SQL Server 2008来进行,而其配置信息的备份与恢复,可由SQL Server的管理控制台来进行。
不要忘了另外一件事,在VMM 2008 R2中,集成了Microsoft Power Shell,几平所有的通过VMM管理控制台进行的操作都能通过PowerShell来实现。
2、 性能和资源优化(PRO)
如何进行虚拟化平台上的动态资源调整和优化?结合VMM 2008 R2的PRO和SCOM健康的功能,微软就实现了动态更改系统配置的功能,通过图示来细说下:
在SCOM服务器上安装VMM的管理控制台以及部署VMM的管理包,同时,也需要在VMM的服务器上安装SCOM管理服务器。在SCOM上部署完VMM的管理包后,当打开SCOM管理控制台,会在监视项目看到Virtual Machine Manager 2008 R2监视项,展开后有针对库、主机、虚拟机等的监视,还有不错的虚拟化架构拓扑图:
在VMM服务器中,打开VMM的管理控制台,通过管理-系统中心,来设定SCOM服务器及报表服务器,通过管理–常规–PRO设置,以启用PRO提示。
在报表中,可以看到相关的虚拟化主机和虚拟机的使用情况:
当启用PRO后,不但可以通过管理控制台实现PRO提示,而且可以根据主机或者虚拟机的CPU及内存的的使用情况自动启动实时迁移(Live Migration)。
要实现PRO,你必需在所有的主机和虚拟机上安装SCOM代理。协同VMM和PRO的管理包,在配置好的情况下,SCOM会把警告信息发送给VMM。PRO的记录出错信息以及推荐的解决方法的”提示”会显示在VMM的控制台。可以手动准许也可以让其自动采取行动(上图示中工具栏的”PRO提示”)。
当SCOM检测到主机负载过重而导致虚拟机的资源耗尽时,会发给VMM,并产生提示,并建议你应当把此虚拟机迁移到其它主机上。此时的PRO功能是需要构建在Windows Server 2008故障转移群集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决定迁移至哪个虚拟化主机,是由智能放置来完成的。
同样的,在VMM 2008中,PRO也是支持对VMware ESX Server的管理的。
【编辑推荐】
?怎样设立三个计算机对等网?
组建一个对等网:1、该对等网由三个工作站互联组成。 2、三个工作站名称分别为:zhangsan、lisi、wangwu;工作组名称为:网络实验组。 3、设置名为zhangsan的工作站的D:\ 逻辑盘共享;名为lisi的工作站的文件夹“我的文件夹”共享;名为wangwu的工作站的打印机共享。 要求:1、选择对等网的拓扑结构,并绘制对等网的逻辑图(须标明设备名,美观、清晰)。 2、写出组建、设置对等网的详细步骤(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表述清楚)。 3、用Word做写出具体步骤。 注意:三个工作站①IP地址不同;②子网掩码、网关、首选DNS服务器地址皆相同。
虚拟化有哪些应用?
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提高投资回报率(ROI)通过服务器整合,控制和减少物理服务器的数量,明显提高每个物理服务器及其CPU的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硬件成本。 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包括数据中心空间、机柜、网线,耗电量,冷气空调和人力成本等。 2、提高运营效率加快新服务器和应用的部署,大大降低服务器重建和应用加载时间。 主动地提前规划资源增长,这样对客户和应用的需求响应快速,不需要象以前那样,需要长时间的采购流程,然后进行尝试。 不需要象以前那样,硬件维护需要数天/周的变更管理准备和1 - 3小时维护窗口,现在可以进行快速的硬件维护和升级。 3、系统安全性由于采用了虚拟化技术的高级功能,使业务系统脱离了单台物理硬件的束缚,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业务连续性要求,提升了系统安全性、可靠性。 通过虚拟化技术,降低了物理硬件的故障影响力,减少了硬件的安全隐患。 通过虚拟化整合,减少了设备的接入数量,安全防范的范围能够得到更有效地控制。 4、提高服务水平帮助您建立业务和IT资源之间的关系,使IT和业务优先级对应。 将所有服务器作为统一资源池进行管理,并按需进行资源调配,快速响应业务部门提出的系统资源需求。 5、陈旧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投资保护虚拟化平台具有更广泛的操作系统(OS)兼容性,不再担心旧系统的无法使用,并且通过自动更新功能实现维护和升级等一系列问题。 6、云计算基础环境准备
PowerBuilder 9 的新功能是什么?
1. 快速开发JSP Targets-透过精灵及其它RAD工具,开发者可快速开发与部署JSP网络应用程序。 2. Web Services-让开发者无需精通SOAP与WSDL,仍能建立与发展符合微软或其它标准架构的Web Services程序。 3. XML DataWindow-在Web DataWindow之后,PowerBuilder又一创新技术-XML DataWindow。 它不仅可以让开发人员将DataWindow上的资料直接储存成XML格式的文件,以及从XML文件直接加载至DataWindow中,而且还可以客制化其中的XML文件。 4. PowerBuilder Native Interface(PBNI)-以往PowerBuilder程序只能够通过外部函数调用的方式来存取C/C++的函数,但在PowerBuilder 9.0之中增加了一项强而有力的界面-PBNI。 如今透过PBNI的方式,PowerBuilder开发人员不仅可以对象导向的方式来存取C/C++函数,而且还可反向地让C/C++程序调用PowerBuilder之中的对象,达到应用程序的整合。 更甚者,通过JNI与PBNI两者的结合,Java应用程序也可双向地与PowerBuilder程序沟通。 5. 应用程序服务器的支持-除了充分与Sybase EAServer应用程序服务器整合外, PowerBuilder现已支持BEA Weblogic Server、IBM WebSphere及其它J2EE应用程序服务器,此乃经由产生EJB代理程序,再透过此PowerBuilder代理程序调用J2EE应用程序服务器中的EJB。 6. PBDOM对象的提供-即对DOM支持的实现方式,定义XML文件如何存取与运用,在PowerScripts程序代码开发的PBDOM可用来读取、编写及运用标准格式的XML。 7. PDF报表生成-如今在PowerBuilder 9.0之中,使用者可以直接将DataWindow的内容储存成PDF格式的档案,如此让报表的呈现具有更多样性。 8. 资源管理的加强-协助开发者更有效率地管理大型PowerBuilder项目及与Rational ClearCase、Merant PVCS以及其它的版本管理软件更为紧密的整合。 9. OrcaScript公用程序-OrcaScript是一种拟似英文语法的描述语言,它可以让程式开发人员在不激活PowerBuilder开发环境的情况下去处理PowerBuilder应用程序,例如:编译PowerBuilder应用程序、部署PowerBuilder组件至EAServer、从版本管理软件中获得最新版本的PowerBuilder程序代码等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