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2014年公共云计算成本将爆发式增长
2011-02-17 09:53:17据国外媒体报道,IDC最新数据显示,在未来三年由于邮件托管和其他云计算应用的大幅增长,2014年公共云计算成本将爆发式增长。
2月17日,据国外媒体报道,IDC最新数据显示,在未来三年由于邮件托管和其他云计算应用的大幅增长,2014年公共云计算成本将爆发式增长。该机构预测2009年到2014年该领域的销售收入将增加21.6%,这些领域包括专业服务、通讯、媒体,这些领域将会增加对云计算的使用。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预测2014年该市场的收入将达到295亿美元,而两年前该市场的收入为111亿美元。很多企业都在不断增加对该应用的投入,这包括Microsoft Office Communicator 、SharePoint和 Microsoft Dynamics CRM。
云计算论坛的联合创始人兼OutSourcery 的CEO派斯琳妮表示,IDC的数据没有让人感到惊讶,因为云计算对于很多公司管理成本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出现困境的国家很多公司发现改变运营方式对于生存很重要。云计算的使用或许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他表示,我们发现云计算服务有史以来最快速的增长,很多公司正在使用云计算技术获得利益。对于很多公司来说投资和维护IT和通讯基础设施毫无意义。通过使用云计算服务公司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同时还能削减成本。
【编辑推荐】
乌鸡好养吗
养乌鸡需要有科学的方式。 乌骨鸡的饲养方式和肉鸡饲养方式基本一样,笼养、地面散养、炕上平养或网上平养都可以,在农村炕上平养为最佳。 乌骨鸡笼舍的建造必须选择背风朝阳、地势干燥、平缓、四周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交通方便的地方。 鸡舍的大小依地势、地形而定,一般采用开放式新型鸡舍,这种鸡舍主要是采用双坡式顶棚,两壁敞开,前后两个窗口。 其主要特点是:避雨防火,夏季通风,鸡舍干燥。 这种鸡舍在气候温和或较炎热的地区比较合适。 育雏期为30天,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关系乌骨鸡生产成败的关键时期,其主要任务是提高雏鸡成活率和前期增重。 消毒防鼠:育雏前,育雏室的地面和墙壁要用2000∶1的百毒杀S或ABB消毒剂喷洒消毒,再把食槽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同时育雏室要有半米高的水泥围墙,严禁有鼠洞。 保温控湿:由于雏鸡绒毛稀短,不能抗寒,本身不能调温,温度过低会造成雏鸡生长受阻,扎堆挤压,导致白痢病爆发;如果湿度过大,会导致球虫病的发生,所以要保证合理的育雏温度和湿度。 育雏室要备有温度计,随时掌握育雏室的温度。
雷克萨斯ES240 和 ES350 之间的区别
依旧大气沉稳,与ES350只有细微差别。ES240在外观上与ES350车型基本没有区别,如果不是仔细对比的话,大部分人一定会认为这是完全相同的两辆车,虽然并没有在外观上针对ES240做出大的改变,不过原先ES350的外观设计已经非常出色,沉稳而又充满了豪华车的感觉。
一眼看去,新款ES240的前脸造型与ES350貌似没有任何区别,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雷克萨斯品牌标志的位置,“L”由平面变为了完全的突出式立体造型,这样的改变让ES系豪华车也拥有了一种活力,这种细节上改进是比较巧妙的。
ES系列的大灯,均采用了高强度照明近光灯(HID)并带有双自适应前部照明和大灯水平调节系统,在转弯时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照明范围,获得更好的夜间视野。
来到车身侧面,相对比前脸和尾部的细微调整,侧面则和ES350完全相同。 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侧面一点变化都没有,其实雷克萨斯这种做法是非常明智的举动,本身购买ES240的车主就是看中了其极高的性价比,但同时不希望车型在外观上与ES350车型有太大的变化,免除了购买低配车型时,变化太大来带的缺失感。
ES240的车尾依旧采取了细微调整的策略,通过对比可以看出,ES240的排气管由350的两根变为了一根,同时尾部车型标识也变为了240。 漂亮的尾灯配合L形的轮廓很好的诠释了雷克萨斯的造车理念,精致美观。
车内充满了各种电子调整与功能配置。 包括可开关倒车雷达、电动后遮阳帘、自动折叠后视镜、大灯清洗、电动方向盘角度调整、8向电动前排座椅并支持两组记忆、无钥匙启动/停止、前排座椅通风与加热功能,丰富的配置让ES240在功能上基本与ES350看齐。
雷克萨斯ES240搭载了2.4升直列4缸DOHC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23千瓦,最大扭矩为224牛米,达到最大功率和扭矩的转速分别为6000转和4000转。 从静止加速到100千米/时需要10.4秒,最高时速为205千米/时。
由于采用了新款发动机,所以ES240可以添加93号汽油,相比ES350只能添加97号汽油来说,ES240无论是耗油量还是汽油成本都会大幅度的降低。
在城市中驾驶ES240,能感受到ES240的密封性非常好,车内对噪音的过滤能力很强,即使在时速超过120千米/时的时候,车内依然静谧安逸。
加速时,ES240在中低速都有不错的表现,虽然推背感不明显,但是动力输出的很线性,即使是全油门状态,动力输出也没有突然爆发的感觉,由此可见ES240的动力调校是以舒适性为第一准则的。
中高速行驶时,底盘表现的很稳健,悬挂偏软但是没有发飘的迹象,并线时车身侧倾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通过城市中减速带是最能感受悬挂调校的时候,ES240通过减速带时,乘客没有丝毫的不适感,并且车身对于颠簸的过滤能力很强。
与发动机搭配的是5速手自一体变速器,而ES350采用的是6速,如果能采用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相信ES240的油耗表现一定会更好。
该车的刹车与油门踏板力度比较适中,没有硬邦邦的感觉,但是踩下刹车后车身马上就会有反馈,可以给你充足的信心。 ES240的轮胎尺寸为215/55 R17 93V,为良好的刹车性能提供了支持。
总结:ES240无论是外观内饰还是配置上都与ES350基本保持了一致,做工精致、配置丰富。 虽然动力上与ES350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如果你不是对动力参数特别痴迷,那么ES240将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添加93号汽油可让车辆的使用成本近一步降低,便宜了将近20万买到与ES350相同的感受,相信你心中一定有了答案。
假如你是“忧黄河、救黄河”这一板块的负责人,请你带领你的组员调查黄河断流的原因和河水污染的现状。1、用条款式简要写出调查结果。
1、黄河断流原因:
①自然因素:

一、太阳辐射的改变。 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的能源,所以太阳辐射输出量的改变势必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 根据观测,20世纪70年代开始,太阳辐射量在不断增强,地球气温不断升高,蒸发加强,使我国黄河流域乃至华北、西北地区更加干旱。
二、太阳黑子。 根据观测分析发现,亚洲东南部的季风气候与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一般情况下,在太阳黑子极值年附近,我国地面大气环流中的季风成分大于行星风成分。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处于太阳黑子两个极值年之间,所以,我国的季风势力较往年减弱,尤其表现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使季风降水雨带多徘徊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我国华北干旱显著(如1997年黄河断流最严重)。 三、间冰期。 根据考古分析,地球上的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 在大冰期之间是比较温暖的大间冰期。 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又分为几个亚冰期和亚间冰期,而当今世界处在第四纪的亚间冰期,气温逐年上升,降水量逐年下降,尤其在黄河流域,出现干旱气候。 黄河河南花园口以上流域1990年~1995年间平均降水量减少12%。 四、大气透明度的变化。 地表气候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太阳辐射除受太阳本身变化影响外,到达地球的部分也受大气透明度的影响。 火山活动对大气透明度的影响最大,火山爆发喷出的灰尘能强烈地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而对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却没有显著影响。 据计算,火山尘埃散射太阳辐射的能力比散射地面长波辐射大30倍,尘埃反射太阳辐射的作用比大气分子强得多。 根据实测结果,火山活动较多的年份,相应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较少。 1912年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北半球火山活动相对较少,大气混浊程度减少,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因此气温增高,形成一个温暖期,蒸发加强,气候变得干燥。 五、流域状况。 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476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大约60%的降水量集中在6月~9月。 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因此年内分配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大,天然河川径流量658亿立方米,实测年径流量431亿立方米。 干流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的比值为2~3。 降水量本来就不充沛,水资源不足,进入温暖期后蒸发加强,降水减少,旱情加重,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吃紧。 最终导致黄河断流现象出现。 六、下游补给。 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河,使该段黄河不仅得不到两岸地下含水层的水源补给,反而要用河水下渗补给地下含水层,越是干旱越是下渗严重。 七、上中游补给。 黄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中游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流域内降水量的下降直接减少了径流的水源补给量。
人为因素:
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在黄土高原,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于有所发展。 水土流失量惊人,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很差。 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黄河洪灾与断流并存的历史原因。 二、人口、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剧增。 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人口猛增,人类生产与生活规模无节制扩大,耗水量呈现急剧上升态势。 50年代时,黄河下游灌区灌溉140万公顷农田,90年代灌溉面积上升到500万公顷,工业生产用水也数十倍地增长。 在50年代初期,黄河供水地区年均耗水量122亿立方米,90年代初达到300亿立方米,而同时年均降水量反而有所下降。 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黄河下游非汛期来水减少24.5亿立方米,同期耗水量反而增加81.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黄河水资源供远小于求,断流在所难免。 三、水资源管理不协调。 在枯水年份或者枯水季节,黄河沿岸各地只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引水、蓄水、争水、抢水,水资源管理混乱,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荒矛盾更加突出。 加重了下游水资源匮乏的程度。 四、水费偏低,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惊人。 黄河流经了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即占全河流用水总量的90%以上,而引黄渠每立方米水费仅为3.6厘钱,远远低于供水的生产成本,如此低廉的水价自然难以唤起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 目前,黄河流域共有水浇地500万公顷,农业灌溉仍然主要采用大畦漫灌、串灌等原始灌溉方式,一些灌区每公顷地年均毛用水量竟然高达60立方米,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及40%,水资源浪费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五、水体污染严重,水体质量不佳。 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水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水体质量的明显下降既影响了人体的健康,也降低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水荒矛盾更加尖锐。 六、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加速了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干旱加剧。 七、海洋沙漠化。 目前每年大约有18亿吨的石油通过海上运往消费地。 由于运输不当或油轮失事等原因,每年约有180万吨石油流入海洋。 另外,还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排入海洋。 有人估计,每年倾注到海洋中的石油量达200万吨~1500万吨,其中一部分形成油膜浮在海面上,抑制海水的蒸发。 使参与水汽输送的水量减少。 同时又减少了海面的潜热的转化,使海洋减小了调节气候的作用,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近海越来越显著,直接影响我国的气候、降水,使我国降水量有所减少。 八、人为热释放。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能量的消耗迅速增长。 仅2000年全世界消耗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了380亿吨煤所放出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气的干燥度,使陆地降水量减少。 九、沿海城市气候的截流。 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造成市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度差,因而形成局部的热力环流,其在大范围气压梯度小时,表现比较明显。 在白天市区中心有强烈的上升气流。 这样,市区因凝结核特别多,又有上升气流,所以,降水量比郊区多,一般可增加5%~10%。 近年来,我国东部城市化进程特别快,城市发展规模大,数量多,众多的城市群对进入大陆空气中的水分有明显的截流作用,使之在当地产生降水,减少了进入内陆(如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量,使黄河主要补给区降水减少。
②河水污染现状
目前,黄河流域污水排放总量已由上个世纪80年代每年平均20亿吨多一点激增至现在年排放达到40亿吨上下,几乎增加了一倍;每年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是140万吨上下,氨氮的排放量每年是十三四万吨,分别超过了黄河水环境容量的1/3左右和2.5倍左右;黄河五类、劣五类水质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 特别是在水资源十分匮乏的黄淮海地区,劣五类水体占到四成至五成,这就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据水利部介绍,目前我国缺水城市有300多座,受影响人口在1亿以上;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其中约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 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是很突出的问题,并有增加的趋势,致使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受到影响,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总的看,在部分地区和流域,水污染已经呈现出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地向海洋发展的趋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