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Redis的QPS精准分析性能优化结果-测试redis的qps (测试redis是否正常)

教程大全 2025-07-18 09:57:32 浏览

随着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复杂,NoSQL 数据库如 Redis 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Redis 的QPS(Query Per Second) 对比存储性能是优化的重点。本文将围绕如何测试Redis的QPS以及如何从结果中正确分析性能优化结果,分析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来看如何测试 Redis 的 QPS,这里提到的方法仅供参考。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 Redis 本身的��测命令,比如 Ping 、Info等,执行时不涉及读写操作,而且执行耗时短,适合作为 Redis 的基准QPS进行参考。

另一种常用的 QPS 压测工具为 ab,它可以向 Redis 的请求发送并发,结合返回的速度可以得到 服务器 的 QPS 性能。

再来看如何根据测试结果得出 Redis 性能优化的结果。得到测试结果后,我们需要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分析,包括负载压测持续时间,每个请求耗时以及在内存,CPU等上的消耗情况,从而来排查 Redis 核心优化方案。

测试的QPS精准分析性能优化结果

一般来说,对Redis的优化首先要从开启服务器特性开始,比如使用AOF持久化,开启RDB持久化,允许限速和设置超时时间。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优化缓存键值对,调整内存空间配置等。

需要通过实验和检测,来设定实际参数,尤其是在多个应用之间分配Redis 资源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树叶云(shuyeidc.com)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服务器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判断题1.CPU管理功能模块主要负责I/O设备与CPU及内存间的数据传送等任务

“这个CPU的频率是多少多少……”其实这个泛指的频率是指CPU的主频,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英文全称:CPU Clock Speed,简单地说也就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 一般说来,主频越高,一个时钟周期里面完成的指令数也越多,当然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 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CPU它们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并非所有的时钟频率相同的CPU的性能都一样。 至于外频就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 三者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的:主频=外频x倍频。 第二:内存总线速度,英文全称是Memory-Bus Speed。 CPU处理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呢?学过一点计算机基本原理的朋友们都会清楚,是从主存储器那里来的,而主存储器指的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存了。 一般我们放在外存(磁盘或者各种存储介质)上面的资料都要通过内存,再进入CPU进行处理的。 所以与内存之间的通道枣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就显得很重要了,由于内存和CPU之间的运行速度或多或少会有差异,因此便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 第三、扩展总线速度,英文全称是Expansion-Bus Speed。 扩展总线指的就是指安装在微机系统上的局部总线如VESA或PCI总线,我们打开电脑的时候会看见一些插槽般的东西,这些就是扩展槽,而扩展总线就是CPU联系这些外部设备的桥梁。 第四:工作电压,英文全称是:Supply Voltage。 任何电器在工作的时候都需要电,自然也会有额定的电压,CPU当然也不例外了,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 早期CPU(286枣486时代)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那是因为当时的制造工艺相对落后,以致于CPU的发热量太大,弄得寿命减短。 随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近年来各种CPU的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以解决发热过高的问题。 第五:地址总线宽度。 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简单地说就是CPU到底能够使用多大容量的内存。 16位的微机我们就不用说了,但是对于386以上的微机系统,地址线的宽度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访问4096 MB(4GB)的物理空间。 而今天能够用上1GB内存的人还没有多少个呢(服务器除外)。 第六:数据总线宽度。 数据总线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流量的大小,而数据总线宽度则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第七:协处理器。 在486以前的CPU里面,是没有内置协处理器的。 由于协处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浮点运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机CPU的浮点运算性能都相当落后,相信接触过386的朋友都知道主板上可以另外加一个外置协处理器,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浮点运算的功能。 自从486以后,CPU一般都内置了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浮点运算,含有内置协处理器的CPU,可以加快特定类型的数值计算,某些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软件系统,如高版本的AUTO CAD就需要协处理器支持。 第八:超标量。 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 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难想象的,只有Pentium级以上CPU才具有这种超标量结构;486以下的CPU属于低标量结构,即在这类CPU内执行一条指令至少需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时钟周期。 第九:L1高速缓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级高速缓存。 在CPU里面内置了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这也正是486DLC比386DX-40快的原因。 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容量越大,性能也相对会提高不少,所以这也正是一些公司力争加大L1级高速缓冲存储器容量的原因。 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第十:采用回写(Write Back)结构的高速缓存。 它对读和写操作均有效,速度较快。 而采用写通(Write-through)结构的高速缓存,仅对读操作有效。 第十一:动态处理。 动态处理是应用在高能奔腾处理器中的新技术,创造性地把三项专为提高处理器对数据的操作效率而设计的技术融合在一起。 这三项技术是多路分流预测、数据流量分析和猜测执行。 动态处理并不是简单执行一串指令,而是通过操作数据来提高处理器的工作效率。 动态处理包括了枣1、多路分流预测:通过几个分支对程序流向进行预测,采用多路分流预测算法后,处理器便可参与指令流向的跳转。 它预测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位置的精确度可以达到惊人的90%以上。 这是因为处理器在取指令时,还会在程序中寻找未来要执行的指令。 这个技术可加速向处理器传送任务。 2、数据流量分析:抛开原程序的顺序,分析并重排指令,优化执行顺序:处理器读取经过解码的软件指令,判断该指令能否处理或是否需与其它指令一道处理。 然后,处理器再决定如何优化执行顺序以便高效地处理和执行指令。 3、猜测执行:通过提前判读并执行有可能需要的程序指令的方式提高执行速度:当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每次五条),采用的是“猜测执行”的方法。 这样可使奔腾II处理器超级处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提升软件性能。 被处理的软件指令是建立在猜测分支基础之上,因此结果也就作为“预测结果”保留起来。 一旦其最终状态能被确定,指令便可返回到其正常顺序并保持永久的机器状态。

java架构师主要是干什么的?

想成为java架构师,首先你自身得是一个高级java攻城狮,会使用各种框架并且很熟练,且知晓框架实现的原理。比如,你要知道,jvm虚拟机原理、调优;懂得jvm能让你写出的代码性能更优化;还有池技术:什么对象池、连接池、线程池等等。还有java反射技术,虽然是写框架必备的技术,但有严重的性能问题,替代方案java字节码技术,nio 这说不说无所谓,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内存的特点,使用场景;java多线程同步异步;java各种集合对象的实现原理,了解这些可以让你在解决问题时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高效的解决问题,比如hashmap的实现原理,甚至许多五年以上经验的人都弄不清楚!还有很多,比如,为什扩容时有性能问题?不弄清楚这些原理,不知道问题根本,你就就写不出高效的代码!还会很傻很天真的认为自己是对的,殊不知是孤芳自赏,自命不凡而已;总而验资,言而总之,越基础的东西越重要!许多工作了很多年的程序猿认为自己会用它们写代码了,其实仅仅是知其实仅仅是知道如何调用api而已,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离会用还差的远。关于技能的提升给一些建议1.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此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在很多的新技术中文档少之又少,作为一名架构师总不能去看翻译文吧。2.多看一些沟通方面的数据,流畅的沟通利用你成为一名成功的架构师。3.有机会参加PMP考试并取得证书,拥有项目管理方向的优势就是你作为一名架构师的优势。架构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角色,而不是一种职位。一定要时时刻刻保持空杯心态。一定要有一颗保持饥渴学习和耐得住寂寞的赤子之心。4.我们知道当前的技术节奏非常的快,一定要好好的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去学习,去了解新技术,千万不要让自己技术落伍。5.多锻炼自己在大众环境下的演讲和PTT的能力。6.与不同的技术、编程语言、设计模式和结构等(甚至是它并没有在日常中给予你直接的帮助)打交道。你永远都不知道这些知识是否会在未来派上用场,但是对你绝对是有益无害。7.有机会多做知识分享,因为你一旦分享了知识,你就会对这门技术有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树立在同事中的良好的技术形象,从而赢得更多的专家影响力而不是职位影响力。规划了几张体系图,可以了解一下。一:工程协作专题二、源码分析专题三、分布式专题四、微服务专题五、性能优化专题六、并发编程专题七、项目实战!java架构师课程体系完整页面架构师常用技术:

请问移动电话接受频率是多少?

TDD(时分双工):上行和下行通信使用同一频率信道的不同时隙,用时间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某个时间段由基站发送信号给移动台,另外的时间由移动台发送信号给基站。 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必须协同一致才能顺利工作。 FDD(频分双工):特点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系统进行接收和传送,以保证频段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 国内3家运营商的3G频谱: 移动TD-SCDMA(TDD):核心频段1880~1920MHz,2010~2025MHz补充频率2300~2400MHz联通WCDMA(FDD):核心频段1920~1980MHz,2110~2170MHz(分别用于上行和下行) 补充频率1755~1785MHz,1850~1880MHz(分别用于上行和下行) 其实WCDMA可以用FDD,也可以用TDD。 联通的WCDMA用了FDD,上下行的间隔是190MHz,上行1920~1980MHz,下行2110~2170MHz 。 工作方式同GSM类似。 电信CDMA2000(FDD):核心频段:825~835MHz,870~880MHz(分别用于上行和下行) 补充频率:885~915MHz,930~960MHz(分别用于上行和下行) 移动的GSM网络(FDD): GSM 900:上行(移动台发,基站收)899~915MHz 下行(基站发,移动台收)944~960MHzGSM 1800:上行(移动台发,基站收)1710~1785MHz 下行(基站发,移动台收)1805~1880MHz通讯时,手机和基站建立一条通路,因为是FDD,就需占用两个频率(信道),一个上行,一个下行,并且GSM规定上下行的间隔是45MHz。 举个例子,一个人在GSM 900的网络中通话,他说的话通过910.2MHz这个频率发送给基站,那么基站必定会通过955.2MHz(910.2+45)这个频率把对方说的话发给他。 别的人就不能用910.2MHz和955.2MHz这对频率来通讯,必须用另一对频率建立通路。 GSM规定信道的间隔是200KHz(0.2MHz),这样一来,在GSM 900网络上,就形成了[900.0MHz,945.0MHz],[900.2MHz,945.2MHz],[900.4MHz,945.4MHz]……这样成对的通路。 1992年,世界无线电会议(WRC)在2GHz附近分配了一个频段,随后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部(ITU-R)开始着手定义一份3G系统的要求清单,为满足这些要求提出了许多技术:包括WCDMA、OFDM、TDSCDMA和ODMA。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的技术实体被指定分析这些提议的技术。 这项工作的结果是,WCDMA成为了3G系统最倾向于采用的技术。 3GPP曾经写过一个技术规范,其中的25.101章包括了WCDMA移动终端RF硬件部分的核心性能要求。 3GPP还定义了WCDMA终端两种可选择的工作模式: 频分复用模式[FDD]: ·物理信道由两个参数确定:RF信道号和信道码 ·适合快速移动应用 ·上行和下行链路在频域分开 ·下行链路比上行链路容量大 ·上行和下行链路都是100%的占空比 时分复用模式[TDD]: ·物理信道由三个参数确定:RF信道号、信道码和时隙 ·适合室内或慢速移动应用 ·上行和下行链路具有相似的容量并占用相同的信道 ·上行和下行链路都有DTx DTX(不连续传输)是一种用于优化无线语音通信系统效率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没有语音输入的时候随时的关闭移动或便携式电话。 典型的2路通话中,每一方说话的时间都略小于总时间的一半,所以如果发射机只在存在语音输入的时候打开,电话工作的占空比就可以小于50%。 这种情况能够节约电池能量、减轻发射机元件的工作负担、使信道更加空闲,允许系统利用空闲带宽与其它信号共享信道。 DTX利用语音活动检测(VAD)电路工作,在无线发射机中有时称作工作语音传输(VOX)。 3GPP还规范了FDD终端使用仅60MHz带宽,双工间隔为190MHz:2110MHz-2170MHz用于移动RX,1920MHz-1980MHz用于移动TX。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